<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呵!请同志们重读这一张大字报和这个评论。可是在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联想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的吗?</p><p class="ql-block"> 大字报不点名地指责刘少奇,明确地提出党中央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8月7日,十一中全会印发了这张大字报,并附聂元梓等7人的大字报“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把社会主义的中国建设成为无产阶级的铁打的江山,完成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赋予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随后,北京大学的代表聂元梓、各地的学生代表先后发了言。大会结束以后,百万群众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8月31日,毛泽东第二次接见外地来京师生和红卫兵。参加接见的有50万人。林彪在大会上讲话。他说:“当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形势,好得很!红卫兵和其他青少年的革命组织,象雨后春笋一样地发展起来。他们真诚走上街头 ,横扫‘四旧'。文化大革命,已经触及到政治,触及到经济。学校的斗批改,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斗批改。我们一定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要用文斗,不用武斗。不要动手打人。斗争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斗争才能触其灵魂。”周恩来也在大会讲了话,他说:“现在,全国各地的同学到北京来交流经验,北京同学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事情,我们支持你们。中央决定,全国各地大学生的全部和中学生的一部分代表,分期分批到北京来。”</p> <p class="ql-block">《炮打司令部》不是一张大字报</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件重大事件。</p><p class="ql-block">从标题看,这是一张大字报;而实际上,这并不是大字报,而是毛泽东写在报纸上的一段文字。</p><p class="ql-block">据查,毛泽东的这段内容是用铅笔写在</p><p class="ql-block">1966年6月2日的《北京日报》上的。这一天的《北京日报》第一版转载了《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p><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写在这篇社论的边角上,后面还注明了日期:1966年8月5日。</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为何要将这段内容写在2个月前的报纸上?是因为8月5日再次看到这篇社论受到触动而写,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就无人知晓了。</p><p class="ql-block">后来这段内容被毛泽东的秘书徐业夫用毛笔誉写在两张信纸上,毛泽东亲笔改动了几个字,并加上了标题《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后面注明的时间是1966年8月7日晨3时。</p><p class="ql-block">当天,这段内容就印发给出席八届十一中全会的与会代表;8月17日,作为中央文件下发;不久,便传遍了全国。这就是毛泽东的这张"大字报"的来历。</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秘闻轶事(下册)》(张壮年、张颖震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