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很荣幸有机会,参加在列治文山市金美术学校,举办的苗绣相关的讲座, 感谢主讲人周老师伉俪的精彩介绍,也感谢主办方和琥珀老师的组织。</p><p class="ql-block">中国刺绣主要有: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广绣、潮绣)四大名绣。此外,还有福建的闽绣、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开封的汴绣、上海的顾绣和苗族的苗绣,产地不同,风格各异。</p><p class="ql-block">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等。</p> <p class="ql-block">【苗族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讲苗绣, 那一定得讲苗族故事历史。根据各地所流传有关苗族历史的传说,他们的起源都可以上溯至炎黄时代。一般认为九黎民族的先祖蚩尤也是神农的后裔。苗族原居于中国中部,经过数次向南方、西方的大迁徙,20世纪最远抵达法国、美国。</p><p class="ql-block">苗族人语言的统称为苗语,属于苗瑶语族的苗语支。苗语曾有文字,但已经失传。现时在中国的苗族采用的文字是中国语言单位在1956年10月为中国的三大苗语方言发明的拼音文字,采用了26个基本的拉丁字母作为声母、韵母及声调的标示。各地的苗语有不同的复杂程度,但简单来说,受汉文化影响愈大的地区,其语言的简化程度及汉字词使用的程度也愈高。</p><p class="ql-block">苗语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分支:</p><p class="ql-block">* 湘西方言,100万人</p><p class="ql-block">* 黔东方言,200万人</p><p class="ql-block">* 川黔滇方言,300多万人</p><p class="ql-block">当中以川黔滇方言最为复杂,又分为川黔滇、滇东北等多种次方言。国外苗族的语言基本都属于苗语川黔滇次方言。苗语的三个分支和瑶族的布努语等语言同属苗语支,而苗语支与瑶语支共同组成苗瑶语系。</p><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苗族曾有过多种分类方法。 按服饰颜色划分,有黑苗、白苗、青苗、红苗、花苗等;按外貌特征划分,有长角苗、歪梳苗、黑蹄苗、长裙苗、短裙苗等;按苗族不同的自称划分,则有“牡(黔东苗语:Hmub,/m̥ʰu˧/)”、“蒙(川黔滇苗语:Hmongb,/m̥oŋ˦˧/)”、“阿卯(滇东北苗语:ad Hmaob,/ɑ˥ m̥ɑw˥˦/)”、“仡雄(湘西苗语:ghob Xongb,/qɔ˧˥ ɕoŋ˧˥/)”、“带叟(湘西苗语:deb Songb)”等,据研究,这些自称(前缀除外)都是同源的。</p><p class="ql-block">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超过130个苗族的分支!</p><p class="ql-block">苗族服饰最具特色的是百褶裙,千姿百态,下沿绣满花纹,轮廓分明,手工精湛。 苗族的首饰,造型精美,品种繁多,而最让人垂青的是银饰,“有衣无银不成盛装”,是苗家女子喜爱银饰的概括。 如今,苗族服饰在其原始的粗犷美上融合了现代的流行元素,深受现代都市青年的欢迎,使古老的苗装焕发青春活力,更具风彩。</p><p class="ql-block">苗族服饰作为历史符号和文化符号的承载体,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具有区别支系、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功能。苗族服饰的款式类型有贯首衣、交襟衣、大襟衣、对襟衣、斜襟衣、琵琶襟衣等,堪称为一部活的服装发展史。苗族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尤以女服款式复杂多样而著称,不仅省与省、县与县之间有所区别,甚至寨与寨之间,也常有不同。无论是发髻头帕、色彩花样、刺绣织染,乃至于裙长裙短,不同地区的苗族服饰都发展出鲜明的特点。</p><p class="ql-block">苗语大致可分为湘西(东部)、黔东(中部)和川黔滇(西部)三个大方言。中部方言妇女服饰属黔东型,尚藏青色,大领衣,不分截的百褶裙,衣、裙花饰以刺绣为主,用织锦为饰较为普遍;多数挽椎髻,少数盘发包头。</p> <p class="ql-block">【苗绣】</p><p class="ql-block">苗绣是指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松桃县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苗家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清《开化府志》、《广南府志》、民国《马关县志》、《邱北县志》都记载有苗族妇女“能织苗锦”之句。</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0日,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有其独特性,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纱绣、丝絮贴绣、锡绣等。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从而形成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p><p class="ql-block">苗绣针脚大体可分为绣、插、捆、洒、点、挑、串七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面积以绣针平绣,其中需要显出深浅色调的,则用插针,将彩色深浅不同插进去,形成几种色彩的连结平面;需要显出立体感的地方,则使用捆针,使其形体在绣面上突出来。绣面上需要显出立体感的细小部分,则使用洒针、点针和挑针。绣料正面和背面需要显出一致效果的,则采用串针。一幅绣品,常综合运用几种针脚,或配合粘花、贴花、补花和堆花等手法来完成。</p><p class="ql-block">- 雷山苗装由苗衣,百折裙、和极副富特色的彩带裙组成。技法上也是百花争鸣,辫绣、平绣、皱绣、堆绣、拼贴、都经常能在雷山苗绣中看到。与形制相关的刺绣工艺亦有其独特性,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丝絮贴绣等,尽管别处也有,但就技巧而言,雷山苗绣更具特色,并技法多样。雷山苗族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并大胆使用多维立体造型和型中型的复合手段及比喻、暗喻、借喻、象征等的表达技巧,体现出别具民族风格的审美情趣。</p><p class="ql-block">- 贵阳市花溪苗族挑花技艺在贵州苗族刺绣技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常见的挑花图案有猪蹄杈、牛蹄杈、牛头、羊头、狗头、冰雪花、刺藜花、浮萍、荷花、稻穗、荞子花、铜鼓、灯笼、银杈、铜钱、太阳、青蛙、水爬虫、螃蟹、燕子、楼阁、田园、桥梁、河流、苗王印等。</p><p class="ql-block">- 苗族锡绣以藏青色棉织布为载体,先用棉纺线在布上按传统图案穿线挑花,然后将金属锡丝条绣缀于图案中,再用黑、红、蓝、绿四色蚕丝线在图案空隙处绣成彩色的花朵。银白色的锡丝绣在藏青色布料上,对比鲜明,明亮耀眼,光泽度好,质感强烈,使布料看上去酷似银质,与银帽、银耳环、银项圈、银锁链、银手镯相配,极其华丽高贵。</p><p class="ql-block">针法很多,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来种。图案有视为吉祥的麒麟、龙、凤和常见的虫、鱼、花卉、挑子、石榴等;颜色有大红、水红、紫红、深蓝、浅蓝、深绿、浅绿、橙黄、深黄等。</p><p class="ql-block">- 平绣流行面很广,湖南、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苗族都用此法,其中以黔东的舞阳河、清水江流域及关岭、文山等地最为突出。</p><p class="ql-block">- 凸绣是在底布上多铺几层纸花,使所绣花卉凸出,有立体感。黔东有的喜绣大花,绣成后,再用金线围着花瓣边缘缀上,花朵就格外醒目了。</p><p class="ql-block">- 辫绣是先将八或十二根染色丝线先编成“辫子”,然后将它回旋满缀于底布成花。</p><p class="ql-block">- 结绣是插针后,以线在针头挽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花结。</p><p class="ql-block">- 贴花是用彩色丝片剪作许多等腰三角形,如葵花米大的小瓣贴在底布上,再在其周围密绣一圈,纹样多为几何图形。主要流行于炉山、丹寨、麻江、雷山等县的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 堆花是用缎子剪作花瓣,贴上较小的布壳,边沿往里折,再层层堆叠,缀成后,花瓣逐层凸出,就象木雕一样,主要用作袖花,流行于凯里市翁项一带。</p> <p class="ql-block">【如何看懂苗绣的图案?】</p><p class="ql-block">苗绣有很多图案, 因为没有文字,图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图案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 生命蛋和蝴蝶妈妈,苗绣中多运用的蝴蝶纹路,则是苗人祖先“蝴蝶妈妈”的象征。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棵枫木的树心生出了一只蝴蝶,这只蝴蝶产下12个蛋,而这些蛋就分别演变出了自然万物和苗人的先祖。</p><p class="ql-block">- 脊宇鸟, 十二个蛋由脊宇鸟孵化成自然万物和人类。所以苗族把鸟作为始祖来崇拜;在该地区苗族祭祖活动的“鼓藏节”上,主祭服为百鸟衣,“旗幡”用长幅蜡染布和织锦做成,上面满是鸟纹,还有沾满白色鸟羽毛的祭祀树。百鸟衣艺术与苗族古代鸟图腾有关,居住在丹寨县境内的苗族支系自称“嘎闹”,即鸟的部族之意,他们是上古蚩尤集团中以鸟为图腾的“羽族”之一的后裔。唐贞观三年,黔东南地区苗族首领谢元琛身着“百鸟衣”入朝参见唐太宗,所带的使团满身“卉服鸟章”,惊动长安,唐太宗命画师阎立德等临摹,名为“王会图”,这是百鸟衣较早见于文献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龙, 苗族龙纹,万物皆可成龙。在过去的汉族文化里,龙纹是皇族御用。但苗族人民却毫不避讳地将龙纹绣制在自己衣服上,并无社会阶层之分。</p><p class="ql-block">- 水纹,苗绣中经常用到的水波纹,是苗族人远渡长江黄河,迁至西南山区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小结】</p><p class="ql-block">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苗族妇女,走出大山;越来越多的外部文化,走进大山。 苗绣由于其复杂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性,需要非常久的时间, 才能完成。 这门艺术形式, 也在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如何发扬和传承? 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