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我去了位于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的上海展览中心,<b>2024 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b>正在这里举办。 蓝天上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如棉花糖般轻盈柔软,仿佛是一位神奇画家信手勾勒出的杰作。 7号地铁8号口出来,左拐弯,前行3百多米,就是上海展览中心了。 一路走,一路拍街景。明净的天空,一派秋高气爽的模样,但天气还是很热,预报气温接近35度,太阳下更甚,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 左边就是上海展览中心了。记得第一次来时,我才十五岁,是跟邻居家三姐一起,那也是我人生中首次看展览,颇似刘姥姥进大观园,心情充满了紧张和好奇。 上海展览中心的历史颇为传奇。<div>其前身是哈同花园,曾是沪上盛景,后因战争沦为废墟。</div><div>新中国成立后,为展示苏联建设成就,1954 年动工建设中苏友好大厦,仅 10 个月便建成,具有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div><div>1968 年改名为上海展览馆,后又曾更名为上海市工业展览馆。</div><div>1984 年定名为上海展览中心,成为重要的活动中心和对外交往窗口。</div><div>2021 年经过大规模更新改造后对公众开放。如今,它以崭新的面貌继续见证着上海的发展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时代使命。</div> 蓝天白云、展览中心、高层建筑,全都倒映在水中,很美的感觉。 <div>走进书展现场,仿佛置身于浩瀚的书海。19 家出版集团、360 余家出版社携 16 万余种精品图书参展,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从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系列文件及重点图书,到获评各类奖项的出版物,彰显着时代的精神与思想的力量。中国出版集团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即将迎来第 1000 个品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世纪矩阵”也集中亮相,众多新书佳作散发着知识的芬芳。</div> 在上海书展,我看到依然有许许多多爱书之人。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前行,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爱书者或驻足于书架前,或在挑选心仪的书籍;或围坐在讲座区,专注地聆听作家们或主办方的分享。<br> 漫步在各个展区,犹如穿梭于知识的海洋。琳琅满目的书籍涵盖了各个领域,从文学经典到前沿科技,从历史传记到儿童绘本,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着读者去发掘。人类智慧的结晶,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br>上海书展上的活动丰富多彩,新书发布会、作家见面会、文化论坛。我也滥竽充数听了两个讲座。书展不仅仅是一个图书展销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因为对书籍的热爱而相聚在一起,分享着阅读的喜悦,探讨着书中的世界。这样的氛围,让人产生了共鸣,感到了温暖。 书展不仅是图书的汇聚地,更是思想交流的舞台。“首发”“首展”“首签”活动,新书发布会、名家讲座、作者签售等特色活动随处可见。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推广活动、上海国际文学周、主题出版高峰论坛等轮番开启,为读者与名家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让读者能够近距离聆听作家们的创作故事与感悟,感受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火花。 上海书展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国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br>上海书展的起源可追溯至世纪之交。2004 年,首届上海书展成功举办,它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文化的盛宴。从那时起,上海书展便肩负起了推动全民阅读、弘扬城市文化的重任。<div>说来汗颜,其实自网络文学盛行之后,我很少看纸质书了。上海书展举办以来,我也曾来过好几次,大多是给孩子买书,顺带给自己捎上几本。如今孩子大了,不知道该给他们买什么书了?而我自己早已不看言情小说了,大部头书籍也沉不下心来读,因此如今来上海书展不是为了买书,更多是凑热闹,感受这里的气氛,回顾曾经的喜好。</div> 走出书展,我有些感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上海书展就像一座宁静的港湾,给喜爱文字的人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回归内心的地方。她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书籍的价值,提醒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阅读的力量。<br> 往地铁站走,一路上都是风景。 下午两点多,阳光十分炽烈,仍有络绎不绝的人流前往上海展览中心。有这么多参观者,我相信,上海书展将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和感动,成为很多人心中永远的文化盛宴。 原来毛主席故居就在附近呀。很想去参观一下的。还想逛这边的多个景点,可是天气实在太热了,还是等秋凉后再来,笃悠悠地好好逛。 9号地铁车窗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