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缝纫机

二马在途

<p class="ql-block">我家有一台蜜蜂牌缝纫机,无论多么艰难或困苦,它跟随我们始终不离不弃,已经46个年头了。</p><p class="ql-block">说起这台缝纫机,来历真是有点极其不简单。1978年部队转业时,国家处于计划经济年代,轻工用品的购买使用工业券,凭券购买,凭券销售。</p><p class="ql-block">缝纫机属于紧俏的轻工业产品,已是青年人结婚办喜事必备的三大件之一,异常精贵,非常紧俏。买一台缝纫机需要一家人积累多年的工业购买券方能购买,还不一定能买得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品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上海蜜蜂牌缝纫机</span></p> <p class="ql-block">军人不发工业购买券,要想买到缝纫机更是难上加难。我为了买到这台缝纫机,硬着头皮去求助县商业局局长,当他知道我的实际情况后,很爽快地特批了一台上海缝纫机三厂出品的蜜蜂牌缝纫机。局长说:“这是一种新型折叠缝纫机,全县只到货两台,特批你一台。”听到局长这段暖心的话语,感到特别有种光荣感!</p><p class="ql-block">他叮咛说:“公司门市部没得卖,你必须到县百货公司的仓库才能提到货。”隆昌是三线建设和国防交通重镇,陆海空驻军有十多个单位,我能批到一台没有见到过的新式缝纫机,想想心中的快乐真是没法说啊没法说。在这个八十万人口的小县城,当兵十余年,经常参加地方会议,公开露面机会较多,只要提到我的名字,很多人都会知道这个军队指导员,却第一次去开后门,为自己购买了一台时髦的缝纫机。</p><p class="ql-block">说到缝纫机,心中总有一段忘不掉的情结。1964年参军到部队,战备训练任务重,部队发的服装均为棉布军装,而且数量没多余。首次发两套,以后每年领新交旧替补换发一套,战士们的衣服破损严重,棉衣和单衣经常要打补丁,缝补衣服成了战友们面临的难题,很多战友只好面面相觑,显得无能为力。</p><p class="ql-block">面对这一状况,我大胆地站出来承担帮战友补军装。参军前,经常看母亲给家人缝补衣服,她老人家特别注重勤俭持家,常说“衣服不在乎一定要新,只要洗干净穿整洁就很好。”独自思忖,我也要学会缝补衣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用碎布片缝制靠垫</span></p> <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慢慢摸索,很快也学会了缝补衣服。妈妈眼睛看不见,家里衣服洗涤缝补全由我承担,妈妈知道特喜欢。衣服缝补三个部位拿揑最关键,一是上衣两肩部;二是长裤两臀部;三是裤腿的两个膝盖部,这三个部位是最容易磨破的地方,也是最难缝补的部位。</p><p class="ql-block">双肩和双臀部有弧形线缝,缝补时如果处理不好,就缝不出贴身的补丁来。补丁带弧形,缝补衣服必然很贴身,裤腿膝盖两边有线缝,拆线缝补才巴适<span style="font-size:15px;">(方言:好)</span>。战友们的军装破损,也主要是在这三个部位。我给他们缝补军装,他们穿着很贴身,很多战友不再跑到外面花钱请人补衣服。我是军营小裁缝<span style="font-size:15px;">(方言:专门缝衣服的职业人)</span>,当年还被评为支队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光荣地出席了公安总队学雷锋先进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衣服手工缝补,虽然方便速度却很慢,而且不平整。有个随军李大嫂,主动教我学习缝纫机,让我用她的缝纫机去帮战友们缝补,缝纫机从此与我结下不解之缘,我成了部队会使用缝纫机的第一人。直到后来部队换装新服装,战友们都穿上比较耐磨的纤维纺织军装,衣服磨损的情况才大大减小。</p><p class="ql-block">当兵第一年,喜欢上了缝纫机,转业时自然想到要有台缝纫机。细细一算帐,转业,还真是需要一台缝纫机。当年部队破除资产阶级法权,只保留干部和战士称谓,战士义务兵,服役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钱,战士提干,工资一律23级,有人戏谑“升官不发财”。轮到要加工资了,名额又主动捐给高寒地区战友们,直至转业未曾加过工资,转业到地方工资还必需往下调,困难肯定会不小,有台缝纫机积极作用一定少不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用旧布片缝制褥套</span></p> <p class="ql-block">转业地方,夫妻俩的工资加在一起不到100块钱,一家四口人生活还要供养一老人。利用这台缝纫机,全家衣服穿戴,真正进入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良性循环中,收入虽有限,生活温饱有保障。买这台缝纫机,虽然花了转业安家费的一半,却深感物有所值,你说是不是够幸运!</p><p class="ql-block">买了这台缝纫机,应该还有情感弥补,顺风顺水顺人情,一举两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结婚标配要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俗称“三转一响”。当年结婚在军营,没有拍过结婚照,没有办酒席,没有家俱几条腿,只有一群战友水果糖革命歌曲来相伴,妥妥的结婚革命化 。我们有手表,有半导体收音机,买台缝纫机,添置一辆自行车,赶个时髦,也不失为风光添彩,也算是弥补了结婚的缺陷!</p><p class="ql-block">转业带回缝纫机,不仅添光彩,而是实实在在解决大问题。转业,生活离不开粮票、布票、油票、肉票、菜票、煤票……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票,油盐柴米酱醋茶,虽然不再负责一个连队的责任,却要考虑全家人的吃饭穿衣两件大事情,缝纫机派上了大用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碎布片缝坐垫</span></p> <p class="ql-block">买了上海出版的家用《裁剪手册》和《生活日用大全》,摸索学习裁剪,主要学习大改小,以旧翻新等简单实用操作技巧。旧的军用长裤臀部磨破了,以旧翻新改成儿童小裤子,比照儿童装裁剪做衣服,两个孩子穿着爸爸改做的衣服,也会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番。老伴给他们织毛衣,我给他们做衣服,家庭开支节省了一半的衣服开销钱。</p><p class="ql-block">家里床单、被单中间破了,两边折叠缝纫到中间,剪开中间稍作修整做为边,又是一床半新不旧的好床单或被单,低工资的年代,缝缝补补仍然继续可穿用。实在不能折叠翻改,剪成一块块小布片,缝纫制成褥套或者坐垫套。有了这台缝纫机,不再丢弃一寸布,真正是物尽其用,俭以持家,直到孩子们有了孩子,还帮他们缝缝补补,希望他们生活条件再好,也要把勤俭的传统坚持再坚持。</p><p class="ql-block">这台缝纫机,锃亮如斯,机头昂扬,像战场归来的勇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脚架油漆基本没有脱落,台板轻微发泡有点起层,工作起来,仍然“哒哒哒、哒哒哒”高歌欢唱。熟悉的声音,盘旋耳边,蜜蜂牌似一只蜜蜂,隐隐约约弥漫在心中,轻轻呼唤着那流年的从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写作/二马在途</p><p class="ql-block">图片/二马在途手机拍摄</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7日写作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