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找到合适的针就行了

罗文烈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罗文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生活中,人们的决策,往往都是在“所得”和“所失”的比较中进行的。以商务活动为例,常常面临投资项目的确定、对方案的选择、谈判中的拍板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尽管“最大化原则”(即选择对己最佳的方式)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一种追求,但它常常把决策者弄得精疲力尽,从而陷入十分困惑的境地。市场瞬息万变、波诡云谲,“最大化原则”,不仅很难真正实现,而且可能导致决策者贻误战机,最终无所作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从心理学的刺激和反应相互作用原理出发,认为人具有熟悉环境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面前,人们对情况的认识、综合、分析和行动的能力,是有限的。决策者认识的有限性,西蒙称之为“有限度的合理性“,从而在理论上证明了追求“最大化原则”的不合理性。他通过对有限度的合理性的分析,提出了“令人满意的行为原则”新概念,来代替”最大化原则”。这种新理论的提出,在思维方式上,为决策者拓展出了新的思维空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令人满意的行为原则”就是说,决策者确定的一套“合适”的标准,如果考虑中的方案满足或超过这些标准,那么这套方案就是令人满意的,就可以选定这个方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很明显,这种”令人满意的行为原则”放弃了对“最大化“的追求,因而也被 称之为“次优理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在一个干草堆里散落了许多针。裁缝寻找针的方式,如果按“最大化原则”,就要在干草堆里,把所有的针找出来,通过比较,找出最尖锐的一根针。而按“令人满意的行为原则”,则只要找到一根能满足缝制衣服要求的针,就行了,无须再找下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把“令人满意的行为原则”具体应用到公司行为中,就好比这个公司的决策者决定实行一套能使投资产生25%回报率的决策,虽然意识到可能存在其他的项目或方案,其投资回报率会高于25%,但因性质不明,舍弃亦在所不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载《重庆日报》理论版)</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