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16号媳妇和孙女去新疆探亲旅游,我也借机谋划回龙岩老家,陪伴母亲,姑且当成短线旅游。本来17号想乘坐动车回去,先生叫我推迟几天,答应周末开车送我回老家。他说你一个人拖着行李箱,背上背个双肩包,手上抱着孩子,好像很可怜的样子。七月二十号,我们仨便踏上回家之旅。汽车行驶在环岛干道上,热浪来袭,大地被巨大的火球灼烤着。往日艳丽的三角梅被太阳晒得无精打采。仰望天空,团团白云凝固在空中,静止不动。不过路上行人稀少,难得这种爽歪歪的驾车感觉。我们在天宝服务区停车,服务区里也是稀稀落落的乘客,真感到经济很不景气。</p> <p class="ql-block">到了娘家,母亲和大弟已在家里恭候。孙子站在弟弟家门口,怯生生不敢进屋子。最近因为天气太热,这孩子成天和我呆在家里,很少下楼见生人,所以胆子小。在龙岩的头两天整天粘着我,嘴上不断重复奶奶、nainai,娇滴滴的。我弟一直警告我不要太宠爱孙子,千万不要把孩子惯坏了。我一直解释,孩子在厦门不是这样的,是因为陌生环境的缘故。果然从第三天开始孩子便不会娇滴滴的,自己会找玩伴和玩具了。</p> <p class="ql-block">龙岩的天气也是异常闷热,不过,它上午可以不要开空调,吹电风扇就可以。到了下午一点左右才热浪翻滚。21号下午下了一场阵雨,傍晚弟媳建议去龙津湖散步。一到龙津湖,人头攒动,不到两周岁的小孙子很开心,嘴上哼哼唧唧,独自绕湖走了一大圈。环顾四周,那些林立的高楼大厦LED的灯光闪烁,色彩斑斓,把龙津湖点缀得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湖边的芦苇长得更加茂密和杂乱了,我猜想那是园林工人故意不作修剪吧。殊不知,杂乱也是一种美啊!众多游人站在桥边俯视湖里,一大群鱼儿在无拘无束地游动,可是,那几只黑天鹅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龙津湖让龙岩市民增加了休闲的好去处,也大大提高了龙岩的城市品味。</p> <p class="ql-block">老妈的老闺蜜得知我回龙岩,便说要到家里看我。母亲早早起来熬汤,炒了几个青菜,叫饭店炒了几道荤菜。我本来要去“卤满堂”买盐水鸭,母亲说这么热的天气,算了。苏阿姨从北市场买来一只熏鹅,她说,北市场的熏鹅是最正宗的,老板特地到广东学习。尝了一口,果然很好吃;赖阿姨也在北市场买了几十个包子,包子馅大皮薄。特别喜欢和母亲的老闺密聊天。她们都是八十出头或者年近八十的老人,她们从解放前一路走来,经历了人生许多悲欢离合,但她们都泰然处之,度过人生一个个难关。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她们还能与时俱进,学习上网,开腾讯会议。从她们身上我感受到良好的心态、善良的品德是健康长寿的秘诀。</p> <p class="ql-block">20号晚上,大弟说给我们接风洗尘,也欢送堂侄女第二天回角美。特地请我们到船巷吃全鱼宴。船巷离龙岩市区几公里,那里以前是国道,每天车来车往,好不热闹。可是最近几年因为龙岩到高新区快速道的修建,这里被边缘化了。不过,村民能够抓住黄冈水库的地缘优势,建起了一条全鱼宴街,每天热闹非凡。一条鱼十几种煮法,物美价廉,那条晚上我们只吃了230元,大家都纷纷点赞。</p> <p class="ql-block">7月27号和母亲、弟媳回老家看望伯母,路上下着小雨,到家门口的时候,看到几个农人穿着雨衣,戴着斗笠在插秧。我已经多年没有看到这样的场景了,未免心动了一下,很想下去试试我的手艺,无奈天公不作美,只好作罢。八十四岁高龄的伯母看到我回去很开心,在老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晨,我站在房间里向外张望,伯母的菜园子种着地瓜叶、南瓜和木薯,本来兄弟们要在这块空地上种花的,伯母硬生生把它变成菜地。大家扭不过她,只好随她去了。她经常把地瓜叶打包好,寄给龙岩的儿子和我母亲,这是她的劳动成果啊!山上有两棵古老的香樟树,相依相偎,见证着我们的出生、长大、离开故土。</p> <p class="ql-block">老家在上洋的朋友邀我到她家玩,喜欢热闹的我二话不说便同意了。朋友请我们到天后宫旁边的老人食堂用餐。我已经第三次来这里吃饭了,照样是高陂四大盘~芋子粄、高陂面线、油炸豆腐,笋干焖豆腐。百吃不厌的客家美味佳肴。天后宫不知为何没有前几年热闹。吃完晚饭,我们回到朋友家喝茶。在朦胧的月光下,几个朋友喝茶、聊天,吃灌阳李子,听鸡鸣鸭叫,享受宁静的乡村美景。孙子来到农村也特别开心,生人抱他也不害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