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从明朝洪武2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古大槐树遗址 这就是由第一代古大槐树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树,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这对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边疆、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移民路线图 有关移民传说故事:“<font color="#ed2308">解手</font>”“<font color="#ed2308">背手</font>”“<font color="#ed2308">连手</font>"一词的由来 <font color="#ed2308">解手</font><br>明朝初年,发生了“燕王扫北”战争,两军会战于山东境内,山东的老百姓可遭了殃,山东人民十之八九死于战乱。血染大地,尸骨遍野,无人掩埋。当时的地方官员,因无法完成上缴国家的税收任务,纷纷上奏朝廷,朝廷准奏,决定从山西河北向山东大移民。<div>行走途中,被押解人员需要大小便,只能向押解士兵告急,士兵便说:“行,我给你解开手。”各路押解大队都是这样,时间长了,便用“<font color="#ed2308">解手</font>”一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把“大便”演变为“<font color="#ed2308">解大手</font>”,把“小便”演变为“<font color="#ed2308">解小手</font>”,沿用至今。<br></div> <font color="#ed2308">背手</font><div>有许多人说,背手也是大槐树后裔的典型特征,因为在大槐树下移民时,为防止百姓逃跑人们都是被反绑着手走路的,行走多日也就成了习惯,至今大槐树后裔们还有这种习惯,如今背起手来走路,倒也觉得挺舒服。<br></div> <h1><font color="#ed2308">连手</font></h1><h1>在洪洞当地和很多地方还把朋友称为“连手”,是因为移民外迁时手都被串在一条绳子上,是手连着手的,经过长途跋涉,同甘共苦,等到了目的地也成了患难见真情的朋友,一般用这个词来来表示极其亲热的朋友,只有对很好的朋友才会用到</h1> 数百年来,很多家族代代相传自己的祖先是山西洪洞古大槐树人。因为洪洞县移民的标志是脚小趾甲复形(即俗称的双指甲或软趾甲)至今在很多地区有脚小趾甲复形的人,所以他们自称洪洞人。<div>可关注一下自己的脚指 小指甲盖.是否???</div> 2024大槐树<div><br></div> 全国姓氏牌位之 姓氏牌位大堂 回老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