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思】国会图书馆一转 (陈志宁)

Panda Chen

<p class="ql-block">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日华盛顿特区</p><p class="ql-block">朋友推荐去国会图书馆走走。根据网上介绍,开放的老馆应该不大。因为要控制人数,需要晚上预定。</p><p class="ql-block">根据WiKi 介绍,国会图书馆成立于1800年4月24日。最初是为当时美国国会服务的学术图书馆,图书馆最初的馆藏书目都是为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所提供。后来国会图书馆又被赋予了法定书库的角色,以保护版权。所有谋求美国版权的作者都必须把自己作品的两个复制本放在国会图书馆。现在已经不实行强制,但在美国出版的书籍的复制本还是按照习惯被送达国会图书馆。图书馆收藏了很多重要的图书和收藏品,如《古登堡圣经》,因此国会图书馆便演变为美国现今的国家图书馆。国会图书馆(英语:Library of Congress,简称LOC),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是附属于美国国会的研究型图书馆,美国五个国立图书馆之一,也是美国事实上的国家图书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馆舍由托马斯·杰斐逊大楼、约翰·亚当斯大楼、詹姆斯·麦迪逊大楼三座建筑组成,均坐落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其书籍收藏量有3000万种,涵盖了470种语言,超过5800万份手稿,是美国最大的稀有书籍珍藏地点,当中包括了《古登堡圣经》、 超过一百万份美国政府刊物、一百万份跨越三个世纪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报纸、3万3千份报刊合订本、50万个微缩胶片卷轴、12万本漫画书;除此之外,还保存了很多法律文献、电影、480万张地图、270万首音乐,馆藏量为全球最大。</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里有个图片收藏。</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我曾经见过,有些印象。然而,这次在国会图书馆再次看到它时,依然深感震撼。那双忧郁而无助的眼神,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经典和标志性的照片或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们能够引发共鸣,真实反映出社会现实与民间疾苦。毕竟,历史的丰碑,最终矗立在人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照片之一。 一名穿着破烂衣服的妇女抱着一个婴儿,另外两个孩子挤在一起,把脸藏在肩膀后面。 母亲眯着眼睛看着远处,一只手举到嘴边,焦虑深深地蚀刻在她脸上的线条中。</p><p class="ql-block">从 1936 年 3 月它首次出现在旧金山一家报纸的页面上开始,被称为 “移民母亲” 的形象就象征着大萧条期间许多美国人所忍受的饥饿,贫困和绝望。 几天前,摄影师多萝西娅・兰格 (Dorothea Lange) 和其他行人在加利福尼亚州尼波莫 (Nipomo) 的一个移民农场工人营地拍摄了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门厅</p> <p class="ql-block">托马斯杰弗逊的个人捐献</p> <p class="ql-block">摆拍</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个旧文献展</p> <p>此乃著名湖北荆州书画家胡丰泉先生之作。</p><p><br></p><p>发小在“草屋”购得,赠予偶。</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