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 话 "七 月 半"(副本)

老陈

<p class="ql-block">清辉几许,遥寄一份思念。</p><p class="ql-block">慎终追远,感恩一份尘缘。</p><p class="ql-block">心若不忘,就未曾离开。</p><p class="ql-block">愿所有的珍惜,都不负相遇;</p><p class="ql-block">愿所有的爱,都还来得及。</p> <p class="ql-block">  农历七月十五,是一个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传统民俗节日。道教称其谓“中元节";佛教称他为"盂兰盆节";而民间多称他为“七月半"。虽然叫法不同,但过节的活动内容大致一样:缅怀亲人、祭祀先祖、庆贺丰收。有超度众生、解困济难、救人于倒悬等意。2010年5月8日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列入了国家民俗项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  人死后,一切都回归大自然:其精气归天,肉身归地,筋归于路,脉归于河,血归于水,声归于雷,齿归于石,油归于露,毛归于草,呼呼之气化为亡灵,归于幽冥阴间,一切都回归了。归者,鬼也,所以人死后就变成了鬼。七月半是一个亡灵回家看望亲人、与家人团聚的节日,所以七月半又叫"鬼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可“鬼"在我们绍兴人口中却叫“拘"。我们绍兴人有句老话:“做人来戏戏,迟早要拘起",这里的"拘起"意思就是归去。绍兴人还把归来说成“拘来"。外出回家者,进家门都会说:“我拘来哉”。这里的“拘起"和"拘来"的"拘"就是"归”的意思,这样“拘"和"归"成了同义词,而"归”和“鬼"又同音,所以绍兴人就把"鬼"叫成了"拘"。</p> <p class="ql-block">  过七月半,绍兴人叫"做七月半",绍兴人口中的七月半,不仅仅是七月十五一天,而是从七月十三到七月十八。认为阴间的地獄之门七月十三开启,放假六天,准许“拘"暂回阳间。有家的可回家探亲,无家可回的可走亲访友,也可游山玩水,四处走走,看看阳间的变化,七月十八重回阴间。所以绍兴人从七月十三起,一般晚上不出门,怕撞碰到在游玩的"拘",更怕被无家可归的"五丧恶拘”缠身;也不到邻居家窜门,怕把“拘"给带进去,而是早早关了门,在家休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以前绍兴人早上一般都吃"泡饭",就是把前一天晚上吃剩下的饭加点水煮开就成。但如果七月十五前二天,头天晚上烧的饭第二天早上就馊了,家中的老人就会说:是XX回来过了,来讨吃的了。就要赶紧做羹饭,供奉逝者。所以绍兴人做七月半没有固定时间,一般都早做,让先人们吃了,拿了,早点回去。</p> <p class="ql-block">绍兴人做羹饭也是有讲究的:祭祀的供品不能放七碗,也不能放八碗,说七上八落不平整,有家宅不太平之嫌。供奉的米饭也要用新收割的新米,以示丰收。烧纸钱时,还要烧“红箱"和“米桶“。立秋已过,天要转凉了,要给先人提前送上一些衣服和粮食,供先人们享用。</p><p class="ql-block"> 祭祀时还要在门槛外烧一些纸钱,给进不了家门的"外客祖宗"和在家附近游荡的鬼魂,请他们收了钱赶紧离开,不要前来打扰,以保家宅平安。</p> <p class="ql-block">总之,在人们的心目中,七月半和清明节一样,是一个追怀先人,祭祀祖宗的重要传统节日;区别只是清明节是我们到墓地去看望先人,而七月半是在阴曹地府的先人回家看望亲人。都是亲人相聚的重要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七月十五,让我们为逝去的亲人点亮一盏心灯,照亮他(她)们回家的路;同时寄去我们的哀思、缅怀和思念。</p><p class="ql-block"> 愿天上亲人,一切安好;愿人间你我,珍重平安。</p> <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