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道县龙村</p><p class="ql-block"> 费尽周折去道县看龙村,源自 2011 年《旅行家》第 6 期的一篇名为“行旅南湘 道州闻道 玩转道县 7 站式”文章的诱惑。文章中说了湘南,对道县只提了龙村和永州鬼仔岭,我立刻对龙村产生浓厚兴趣,但不打算去鬼仔岭。</p><p class="ql-block"> 据熊苗介绍,道县保留有很多古村,交通越不发达,离山越近的地方,古村保留得越好,但需要在有闹子的时候乘一天的班车才能到达,我确实有些力不能及。离县城较近且到达还算方便的古村就是龙村了。熊苗不跑龙村的线,她指点我上了前往乐福堂镇的班车,到了乐福堂镇,我要想办法自己再去龙村。</p><p class="ql-block"> 龙村是个老村子,始形成于汉代,差不多快 2000 年了。站在村口看去,晚稻田边满是贴瓷砖新屋,觉得有点茫然和质疑。但稍微深入,老街和老屋便让人由衷地心存欣喜和有幸运感。</p> <p class="ql-block"> 进入龙村老村的部分,村民说,我是第一个自己乘班车加走路到达,并实实在在村里村外转的游客。村民对我这位独行的老太太既稀罕又担心又心疼。他们说,以前来的都是政府人和记者涮一圈就走了,村民向他们急切诉说的诸如老房子要保护起来等事情,随着汽车的消失就没了下文。我在村子里转,心想回北京后马上写篇博客替龙村宣传宣传,当时我的读者有 3 千多人。</p> <p class="ql-block">婆婆老两口早起做豆腐,上午卖,自食其力挣些零花钱。</p> <p class="ql-block"> 龙村有许多巷子,主要的一条小巷沿一条小水,有点像丽江的束河,但没有树。巷边屋老湿潮,黑且破败。家家堂屋里几乎无例外地挂着先人的黑白照片,有的上方还挂着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等历届国家主席的照片。龙村的大姓有蒋家和柏家,两姓均考出了几个进士。沿巷而行便可看到蒋家公厅,即蒋家的祠堂,祠堂门口 11 个拴马桩意味着蒋家曾出过 11 位进士。祠堂两扇大门彩绘两员大将,顶天立地。从祠堂边一个窄巷子进去,可看到门对门的 6 个青石基三进院,卵石铺巷,花雕壁,房屋高大,天井豁亮从容,石雕、木雕满目皆是,从清朝到文化革命时期的历史题字都可看到。</p> <p class="ql-block"> 龙村老屋院墙,标语清晰可见 </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老标语: 同胞们不要有亡国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蒋氏后代还住在祖屋里,睡的床、使用的家具,都是百多年前祖宗留下的。老屋保留着较好的飞檐和檐裙,大门之上的瓷板上一边书“朗圕秋月”,另一边书“阳春挹霭”,白底蓝字,清明醒目,一派俊朗的书卷之气。据蒋氏后代说,龙村很多老屋都丢了东西,有时一夜过去,老屋的老窗被盗走好几扇,建筑上的雕花牛腿甚至屋脊上的装饰都没了。抓不到贼,报官也没人管或不了了之。</p> <p class="ql-block">老屋边墙高大,说明了过去曾有的富贵。</p> <p class="ql-block">老门当,道县龙村,2011 年</p> 家里出了几个进士,就有几个拴马桩 <p class="ql-block">沿巷沿水有个青龙阁,溪水穿阁而过。村民自费修饰了青龙阁,阁虽新,但与周边的古民居仍成一体。村外有条河,依着山。</p> <p class="ql-block">河边有一口老井,河上横跨一古桥。古桥虽经修缮,但仍不脱古朴的造型,很有些古味。隔河看龙村,老屋的老式防火墙毗邻,破败之中自有风景。</p> 俯瞰高墙老院 <p class="ql-block"> 龙村有不止一个祠堂(也称公厅)。在湘南和桂北,基本上是一个大姓氏自建一个祠堂,多有装饰。龙村有个很大的祠堂(也可能是庙,曾做过小学校),尽管荒废破败了,但骨架仍在,依有神采,扔在那里特别可惜,可能是这个姓氏的后人没有能力修缮祠堂。祠堂里住着一家流浪到这里的外来户,一位母亲 3 个孩子和一位老人,估计是“超生游击队”之类。村里对她们很照顾,让她们住在祠堂里,村民们也常有接济,人心善良。</p><p class="ql-block"> </p> 龙村的高墙深巷砌花院 <p class="ql-block">特别要提到的是龙村淳朴的民风,他们总觉得远道而来的人即使不认识也是客,欢迎客人进屋参观甚至休息,客人走时还不忘记嘱咐一句“走饿了就回来吃饭啊”。这种久违的朴素和温暖,从湖南道县到广西的富川一直伴随着我,一路上我没有买过水果却饱尝应季香甜的柿子、栗子和橘子,全是当地老乡给的。</p> 龙村外小桥 <p class="ql-block"> 龙村民俗是这样的:如果家门大开,说明男女主人均在屋里;只开半扇门,说明男主人不在,男客进入时要考虑一下了;如果白天大门紧闭,说明男女主人都不在家。去龙村玩,可以进任何一个洞开的大门,你会受到热情地欢迎,并被邀请吃饭。</p><p class="ql-block"> 离开龙村我步行到富头村搭班车。早上因不明就里,在乐福堂乡租了个摩托车,不到 6 公里的路居然要了我 30 元,比衡阳到道县的车费都贵。返程时步行,山水漂亮,田园风光,边走的得意边痛心那 30 元。</p><p class="ql-block"> </p> 青龙阁边聊家常 田里的紫花是绿肥 <p class="ql-block">猜猜农民挑的什么,干什么用的</p> <p class="ql-block">龙村路边的风景很有趣。先看到延绵小山,轮廓平和,拐个弯子喀斯特地貌迎面撞来,走着走着,又感到了延绵。出入龙村的路是一条不宽的水泥路,有一段傍溪蜿蜒而行,稻田和山景绿里见黄,非常养眼。但一路上生活垃圾触目可及,村庄卫生堪忧。一些老房阴湿黑暗,真的是中看不中住。</p> 盘中餐是真这么来的,道县 <p class="ql-block">留有老标语的老屋,人去屋空</p> <p class="ql-block">2019年,龙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