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风景】《动静无尽,花卉静物》大师真迹欣赏!

夏日清风

<p class="ql-block">编辑/夏日清风</p><p class="ql-block">摄影/夏日清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基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花花世界”现当代艺术典藏系列展览“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以独特的视角、精心的策划,呈现了一场宏大的艺术盛宴,馆内集中展出了包括莫奈、毕加索、赵无极、吴冠中等近百位东西方艺术巨匠的真迹巨作。展览巧妙地通过“花卉”这样一个跨越三百余年时间的经典主题,展现了静物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魅力,带领观众回溯一场东西方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互通、互补、互鉴的艺术史诗。在这百余件<span style="font-size:18px;">殿堂级艺术作品中,艺术巨匠们的巅峰之作璀璨而夺目。</span>其独特的策展视角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据说吸引了来自超过30个国家的20万观众亲临观展,众多外地观众慕名而来,专程赴南京一睹风采。</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些真迹都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作品。大师们学识修养太高,艺术境界远超大众,他们都是用画笔寄情抒怀,追求高逸出尘,绝世独立。他们的画内涵丰富,境界高深,像我这类普通人没有学过美术,对高雅艺术缺乏认知,要欣赏这些真迹难度很大,但欣赏能力差和喜欢是两回事,我觉得人生离不开艺术。音乐、舞蹈、书法、绘画,以及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天然伴侣,拒绝或远离,对此毫无兴趣,生活肯定乏味,没有活力,一个不喜欢艺术的人,很难说他热爱生活。顺说一下,真迹展门票80元,六十岁老人半票,七十岁以上老人以及十四周孩子免费观展。这些天先后几次陪小孙子去展馆欣赏真迹,认真看了许多作品的文字说明,确实増长了许多知识。几次观展随手拍了部分作品照片,今在此与朋友们分享大师们的真迹并配上原文字说明,让喜欢的朋友们也一饱眼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盆中花 (玫瑰与满天星)</p><p class="ql-block"> 克劳德·莫奈 187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克劳德·莫奈是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与领导者,他发展了以捕捉户外光影和色彩变化为核心的画面表现手法,奠定了印象主义绘画的基础。此幅作品,莫奈以特有的短促笔触特征与丰富的质感,展示了粉色玫瑰的生机与动势,通过法语中的“雾”与“满天星”的语义双关,使静物花卉与其户外原生地点相互呼应。</p> <p class="ql-block"> 台阶 187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克劳德·莫奈 (法国)</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画中。莫奈以明亮丰富的色彩,定格了宁静安闲秋日维特伊古老农场庭院一隅的自然瞬间。细腻精致的再现了光线在墙面与植被上的斑驳变化。</p> <p class="ql-block"> 瓶花 约1950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吴大羽 中国</p><p class="ql-block">吴大羽是中国现代抽象绘画的先驱。《花瓶》这幅作品,画面在展示了植物的柔美形态之中,爆发出近乎抽象形态的纯粹笔触。展现他将西方现代绘画大胆的色彩笔触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合的抽象艺术。</p> <p class="ql-block"> 百合花 1953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赵无极 中国</p><p class="ql-block">被誉为“留法三剑客”之一的赵无极,以融中西,极富生命力的作品风格,在二十世纪世界抽象绘画领域独树一帜。这幅作品,花瓣和茎干的线条,透露出明显的国画用笔意味,沉静的色彩与旷阔深遂的背景空间则显示出克利与版画媒介特性对他抽象创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丁香 1951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吴冠中 中国</p><p class="ql-block">《丁香》作于吴冠中艺术生涯的顶峰时期——获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国文艺最高勋位的同年。这一年,因担心病重的妻子而停下画笔的吴冠中,看到妻子早年绘画的丁香花画稿,重燃创作的欲望,创作了这幅他生涯中罕见的花卉静物画。画中以传统水墨画技法与留白,细腻而灵动的描绘了代表着忧愁、初恋与爱情的丁香。笔调错落有致,用色清新跳跃,将夫妻相互扶持45年的深切感情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花卉 </p><p class="ql-block"> 吴冠中 1992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吴冠中被誉为中国画坛巨匠的艺术大师。他钟爱野花的顽强生命力,以缤纷浓重的油画色彩全释水墨画中“不似之似”的审美追求,以纯粹板块表达花朵形态,繁茂的枝条张驰有度,背景与花盆被隐去,使画面脱离物理世界,在抽象之中迸发出生命的蓬勃张力。</p> <p class="ql-block"> 阅尽人间春色</p><p class="ql-block"> 常书鸿 1975年 (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代留法艺术家常书鸿。是中国文化民族化的先驱。敦煌艺术研究院首任院长。为中国油画艺术发展和敦煌艺术保护。做出了杰出贡献。1975年。常书鸿带队前往新疆考察石窟。为表欣喜创作了这幅作品。它以壁画般明亮饱满的色彩。坚实有力的落笔。描绘了朴素陶罐中极富生命力的花束。</p> <p class="ql-block"> 盆菊</p><p class="ql-block"> 吕斯百 1948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吕斯百是中国留法艺术先驱。20世纪中国杰出的油画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与同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的常书鸿等人在巴黎创立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是彼时中国留学青年的先锋阵地,奠基、开拓、改变、丰富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发展。1948年,吕斯百到青岛写生,心情畅快之下,创作了这幅极具个人艺术风貌的盆菊。</p> <p class="ql-block"> 瓶中花</p><p class="ql-block"> 法国,保罗·塞尚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保罗·塞上。作为后印象主义三大巨匠之一。为绘画的形式和色彩的运用带来了颠覆性的巨变。为现代艺术和先锋派奠定了基础。因而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瓶中花是塞尚早期狂热而具探索性的瓶中花是塞尚狂热而具探索性的早期绘画实验作品。在这幅作品中他大胆的放大了玻璃花瓶。借此探索反射和扭曲的光影效果。</p> <p class="ql-block"> 静物</p><p class="ql-block">法国 埃米尔·贝尔纳 1889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埃米尔·贝尔纳 是法国后印象主义艺术家,19世纪法国景泰兰主义,综合主义创使人之一。这幅作品以典型的“景泰兰主义”手法描绘了绿色藤蔓衬托之下,花瓶中盛开着的鲜花,倾斜的视角和厚重的颜料,透露出朋友赛尚对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瓶花</p><p class="ql-block"> 法国 安德烈·德朗,191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安德烈·德朗。在与马蒂斯共同创立野兽主义后,吸纳了立体主义运动精神,随后不断探索与转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视为20世纪古典主义的领袖。这幅作品见证了德朗从立体主义向古典主义过度的重大转折性探索。花瓣造型与构图十分简约而富有张力。带有野兽主义残韵的笔触密集粗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与概括性。</p> <p class="ql-block"> 乐谱上的牡丹花束</p><p class="ql-block"> 法国 保罗·高更 1876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保罗·高更被公认为。后印象主义三大巨匠之一。为现代艺术理论的形成。与对绘画本质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幅兼具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特征的“乐谱上的牡丹花束”,展现了艺术家高雅的生活格调和趣味。画中柔和的笔触。明亮的色彩与光彩。无不体现着这一阶段的印象主义对他产生的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芍药、玫瑰、丁香与树叶在900年大花瓶中</p><p class="ql-block"> 法国 奥迪隆·雷东 1907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奥迪隆·雷东是19世纪末印象主义的领军人物。这幅作品雷东用细致的笔法绘画了优雅活泼的花束,探索着浓丽色彩的表现力。</p> <p class="ql-block"> 绣球花与柠檬</p><p class="ql-block">波兰 塔玛拉·德·蓝碧嘉 1922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塔马拉·德·蓝碧嘉 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画家之一,是装饰艺术和软立体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这幅作品,画中短粗笔触描绘的白色绣球花与柠檬并置,在群青色背景映衬下。更显色彩浓重饱满。</p> <p class="ql-block"> 玫瑰花束,斜倚的女人</p><p class="ql-block"> 3 法国 亨利·马蒂斯 1920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亨利·马蒂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致力于运用鲜艳的色彩和肆意的笔触,是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这幅作品即是他尼斯时期的典型作品。模特衣服上华丽精巧的蕾丝,扶手椅上缠绕的花纹,桌面波浪形的边缘与圆润的花瓶,饱满的玫瑰花,画中的每个细节都显示着他在画面布局和色彩运用上、焕发着强大的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多米诺骨牌的构图 1947年</p><p class="ql-block"> 法国 费尔南·莱热。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费尔南·莱热是20世纪立体主义的早期实践者。这幅作品以平实的笔触赋予了画面主体金属般的质感。画中多彩的植物都被塑造成机械般的形态,与布乐球等娱乐物品并置。共同营造出一幅现代工业时代的情景。自然形象被规为与之迥异的人工图象,反应出工业化飞速发展的物质景观与精神世界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静物与LiZ》</p><p class="ql-block"> 美国 汤姆·韦塞尔曼</p><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中他以波普艺术先驱安迪·沃霍尔的名作《LiZ》背景。以颤动的色彩笔触描绘了花瓶中的红色玫瑰、蓝色花束和两只橙子。通过保留笔触和线条感他消除了切割钢材的金属感与工业性,凸显了绘画性。</p> <p class="ql-block"> 乡村花束 1989</p><p class="ql-block"> 美国 汤姆·韦塞尔曼 切割钢上彩石珐琅</p><p class="ql-block"> 汤姆·韦塞尔曼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波普艺术家。他一直以绘画、拼贴、雕塑多元形式为载体进行创作,推动着波普艺术的发展。这幅作品,画面中鲜艳的花朵不仅质朴可爱,而且标志着他对绘画艺术的全新探索。</p> <p class="ql-block"> 花 2008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草间弥生。日本</p><p class="ql-block">草间弥生是二十世纪新锋艺术的先驱,以前的标志性的色彩鲜艳的波点与网状结构著称。花是她最迷恋的主题意象之一,源自其童年时期见到花朵向她说话,桌布上的花纹变成活体花朵,大量増殖并将他吞没的幻视经历。在作品《花》中,草间弥生将小花朵放大到巨大尺寸,以她特有的、破碎的、幻视的方式来描绘,画中的花卉,被网状结构割裂成为成千上万个细密的碎片,其形象却依然坚实的存在,波点如细胞散落,传达着生命与自然的神秘力量。</p> <p class="ql-block"> 蓝色绣球花 1996年</p><p class="ql-block"> 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卫·霍克里斯 布</span>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大卫·霍克里斯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此件作品是艺术家重要的花卉静物作品。为了哀悼突然去世的知己好友,他开始创作花卉静物,并在其中沉思生命的无常,画中郁郁葱葱的绣球花向上涌出,在华丽的金黄色背景衬托下,静静的在钴蓝色桌面上盛放,高饱和度的色彩对比凸显出花朵旺盛的生命力。展现了艺术家对于绘画结构与用色的独到理解,直观的展示他“绘画的深刻不在于主题,而在于处理方式”的艺术理念。</p> <p class="ql-block"> 青瓶红菊 1944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潘玉良 中国</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代留洋女性艺术家潘玉良,他坚持西化与中国传统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时人誉为中国西洋画家中的第一流人物。《青瓶红菊》是潘玉良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她以概括性的笔触和浓郁的色彩,绘画了瓶中虽已无根系却仍旧灿烂、盛放的菊花,清新隽永,尽是高洁姿态。展示了他面对困境,凛然无惧的心境与意志,以及对家国和亲人的深厚情思。</p> <p class="ql-block"> 长安花 1963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方君壁 中国</p><p class="ql-block">方君壁是我国20世纪留洋先驱中首位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女艺术家,也是第一位作品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的中国女性画家,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为探索中西艺术风格交流,方君壁创作了很多花卉作品,包括旅居海外时创作的这幅《长安花》。画中笔触质感透出清澈从容,微妙老练的把控色调与氛围,以油画媒介画出传统留白,火红的芍药在素白瓷瓶和背景下显得耀眼夺目,而散落的花瓣也体现在淍落后意犹未尽的落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蓝色背景的盆花,1956年</p><p class="ql-block"> 常玉 布面油画 </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代留法艺术家常玉以人体绘画、素描和花卉著称,享誉国际。常玉一生追求艺术与精神的自由,晚年创作风格已臻成熟,他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绘制了这幅作品。画中的白丁香与花瓶轮廓干净有力,融合中国书法变化有致的线条和早期现代主义大胆简约的形式,堪称常玉毕生所绘花卉之典范,也如自画像象征着他在欧洲艺坛独自散发艺术光彩的一生。正如吴冠中所说,“常玉自己就是盆景,巴黎花圃里的东方盆景”。目前已知,常玉以普蓝色为背景“瓶花系列”只有6幅,此件作品更显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 芍药花 1973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周碧初 中国</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周碧初被誉为独树一帜的色彩画家,以对比强烈的色彩与兼具丰富性、统一性的画面风格著称。1959年,周碧初回国探亲。深受中国艺术发展感动,决定回国任教,定居上海后,周碧初常在阳台对着种植的花卉创作。此幅画中背景色调丰富协调,玻璃花瓶质感清透,与五朵极具传统意蕴的红色芍药形成强烈的用色对比,独树一帜的轻快笔触排布考究,兼具西方印象主义与国画“米点山水”的笔法与情趣。</p> <p class="ql-block"> 充满活力的自然 百日菊</p><p class="ql-block"> 贾科莫·巴拉 1951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贾科莫·巴拉 是未来主义艺术运动的奠基者之一。他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从崇尚速度和运动的风格回归了更传统的绘画,创作了这件《充满活力的自然百日菊》,堪称将奔放的未来主义精神与具象传统静物结合的典范。巴拉受到新印象主义点彩画风的影响,对艺术作品的光色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件作品中花瓶、书籍和碗置于反光的桌面上,随着自然光在镜面表面与镜子中的反射,红橘色的花瓣和绿色的叶片相映成趣,花蕊处是星星点点的紫色,捕捉了光在花瓣表面瞬时间的运动,赋予物体真实感和体积感。</p> <p class="ql-block"> 自有春晖满怀。1962年</p><p class="ql-block"> 苏天赐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苏天赐,当代杰出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东西融合,贯通中外的油画创作,发展出一种具有民族内蕴的现代中国油画。花卉是苏天赐钟爱的主题,《自有春晖满怀》融合中西绘画技法与趣味,以清新的色彩,明朗的笔触,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槐花。带绿叶的枝条与槐花布局疏密有度,花瓣明亮厚实,富有质感,极具诗意的艺术意境,饱含生命的乐观意象,堪称为苏天赐之艺术生涯中最重要、最经典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百花齐放 1978年</p><p class="ql-block"> 庬薰琹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中国现代艺术先驱庞薰琹,是中国现代第一个艺术团体《决澜社》的创始人之一,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开拓者,他一生追求自然之美,以花为题材,探索中西艺术的融合。20世纪70年代,他重拾画笔,专注于小幅花卉静物创作,《百花齐放》即为其中的杰作。粉色花朵以盛放姿态从花瓶中倾泻而出,在后印象主义厚重的色彩笔触与中国画的抒情装饰性之间达到了平衡。庞薰琹常说:“如果我的作品能让你感受到一点点美,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绚烂的花朵凝聚了他的艺术理念与追求,传递着他的艺术人生之美。</p> <p class="ql-block"> 杜鹃花 1979年</p><p class="ql-block"> 胡善馀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二代留法艺术家胡善馀,毕生从事油画创作和美术教育事业,致力于将印象主义技法与中国画及中国民间艺术的意象相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胡氏风格。这幅《杜鹃花》是胡善馀为庆祝建国30周年创作,轻松活泼的笔触再现了春天里杜鹃花摇曳盛放的姿态,绚烂热烈的花色是他此时心境的最佳写照,颤动的冷暖对比和光影流动的视觉效果,极具印象主义大师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 水仙 2004年</p><p class="ql-block"> 苏天赐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苏天赐晚年常住于南京汤山,醉心于江南自然风光,常在家中花园,侍弄花草。苏天赐的一生中不止一次的以水仙为题绘画,这幅《水仙》创作于其艺术生涯晚期。画中以轻柔灵巧的笔触和浓重的碧绿色,勾勒出水仙枝叶柔韧的质感和纤薄柔软的白色花瓣,以柔和的色块和流畅的线条,营造了花卉的芬芳,而朦胧空灵如江南烟雨的背景,人文情怀和诗情画意流动于画面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丁香花束 1876年 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 法国 卡米娜·毕沙罗</p><p class="ql-block">卡米娜·毕沙罗。是唯一一位参加了全部 8场印象主义画展的艺术家,堪称印象主义团体的中流砥柱。他因启发了年轻同侪们的创作理念,被尊称为印象主义领袖。19世纪70年代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时期,与塞尚的频繁合作,使他密切关注几何形状的运用和自然主义的细节,这些尝试也为后世抽象绘画的探索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他极为罕见的以花卉为主题创作了《丁香花束》,他以标志性的重叠色彩与娴熟笔触,塑造出厚密的肌理,描绘了一瓶充满力量感的花束,彰显了日常生活的质朴之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士华:(网名:夏日清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