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香夫人

旅行者

<p class="ql-block"> 奢香1361年生于四川永宁(今叙永县),是元末川南彝族土司彝族部落的公主,自幼聪明能干,好学深思。明洪武八年(1375年)与贵州宣慰史,水西彝族默部首领霭翠结婚,人称奢香夫人。婚后成了霭翠的贤内助,经常辅助丈夫处理宣慰史的政事,在与丈夫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增长了摄政的政治才能。以贤能闻名水西各部落,受到了彝族人的爱戴,被称为“苴慕”(君长)。</p><p class="ql-block"> 霭翠死后其儿子安的幼小,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奢香摄政贵州宣慰史。在奢香当政时,组织领导贵州境内各族人民凿山开路,修建驿路,下令各部落劈山开路,遇水架桥。一直把道路从水东修到乌蒙、客山,贯通贵州宣慰府全境。她规定,凡参与者配给粮食,免除全家赋税,修桥修路的支付银两由贵州宣慰府支付,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道路的开凿把云、贵、湘、川、桂几省的分管地域联系起来了。将境内的驿路纳入全国的驿路网络,勾通了贵州周围四省,打通了交通的大动脉。在水西彝族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史无前例的创举,为水西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为水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奢香还发展了水西的农业,她教汉人的耕作好手帮助彝家子民改进耕作方法。对农业的改革,她采取了亦兵亦民的政策,、农忙时兵亦是民,闲暇或战爭时民亦是兵。这样两方面都不耽误,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 奢香夫人还改革彝文传播儒学,把彝族文字从神秘中解放出来,打破了传统的禁忌坚冰,使彝文成规模地出现在金石载体上。使用范围也逐步扩大,从传统的记史功用扩大到记帐、契约、记录歌谣、书信来住日常生活中。其影响不单在贵州的宣慰史辖地,还幅谢到周边的彝区,如贵州的乌撒地区(今的威宁、赫章一带)、四川的永宁宣抚司地区(今古蔺、叙永一带)、 云南的乌蒙(今昭通市)、悶畔(今东川、会峰一带)、磨弥(今宣威、沾益一带)等地区。奢香夫人还传播儒学,她早年就酷爱读书,尤其是汉书,在汉书中吸取了不少养份。从中认识到汉学的重要性,为此她开办汉学,她认为汉家孔孟文化能修身润德,进而化育天下,布泽万民。她在贵州宣慰史地置儒学,设教授,带头遣子弟到京师入太学,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乌撤、乌蒙、芒布、永宁地区土司先后送子弟进京入学,学习和引进汉族文化,加强和促进了彝汉文化交流。</p><p class="ql-block"> 奢香夫人是彝族著名的女政治家,作为一个民族的头人,在国家加强西南地区统治的形式下,为贵州建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客观上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的统一。改善了交通,促进了水西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巩固了西南边疆,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奢香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她为国为民的精神却永载清史,值得后人永世继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