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在北京上大学,虽然上的是非外语类院校,不过北京师资条件好,再加上本人向来热爱英语,到大三时更加自认为英语水平比较可以,很想与更多的英语高手们进行交流切磋,于是去英语角就成了我的一大乐趣。<br><br> 当时人大英语角是北京城内数一数二的英语角,在人民大学内。我们的大学位于朝阳区和平街北口,而人大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位,那时出行主要靠公交,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才能到人大。遥想当年我也就二十出头的丫头片子,年轻就是资本,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乐此不疲,不管酷暑天还是大雪天,基本上每周都会去人大参加英语角,每次动身时我的喜悦之情就会溢于言表,仿佛要去赴一场盛会。<br><br> 英语角位于人民大学东门附近的花园,说是英语活动,当时感觉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方,更没有广告和宣传,而广大英语爱好者却能每周五傍晚心照不宣地在这里碰面,雷打不动。一般傍晚6点左右就陆续有人过来了,人会越来越多,高峰时往往能到几百个。这里没有什么咖啡雅座,头顶天空,大家或是三两个站着,或是很多人凑在一块儿进行交流,即便有恶劣天气,甚至寒风凛冽、雪花飘飘、也无法阻挡大家交流的热情。 人民大学位于海淀大学城,周围都是名校,因此前来参加英语角的大多是高层次人士,有名校的研究生,甚至还有高学历、阅历丰富的专家都会过来。我这个层次的,就相形见绌了,刚过去时也就找年龄相仿的人,进行简单的问候式交流,等后来交流多了,也会说些兴趣爱好之类的话题。而那些高学历、阅历丰富的人士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群中的焦点,他们应该刚下班就直接过来了,身上挎个公文包,用英语侃侃而谈、激情昂扬,喜欢谈论国际政治、热点话题,以他们为中心围了很多听众,我主要就当普通听众,而水平高的听众也会时不时地与他们进行交流。无论是演讲者还是听众,大家都非常投入,这样时间过得非常快,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晚上10点,这时才会有人开始陆续离场。<br><br> 我也差不多这时才动身离去,要不就赶不上末班公交车了。也许是年轻体力好、也许是兴奋忘了疲倦,即便要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才能回宿舍,我也丝毫没有累的感觉,而且满脑子都是现场热烈交流的场面,回味无穷,真盼望着下周五的英语角时间能快点来到。<br><br> 如此周而复始,去人大英语角成了我的一大乐趣,而不经意之间竟然也显著提高了口语水平,记得刚开始我只能进行粗浅的交流,到后来也能去谈论一些话题。更重要的是,在那里见识了很多高学历、高层次、有远见的进步人士,想必他们当中的很多都已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也许有些已成为外交界的名人。可惜当时没有方便的联系方式,我没有留下任何人的信息,但坚信很多人都已经出人头地、大有作为了。<br><br> 大学毕业后我很少回北京了,之后再也没有去过人大英语角,但当时的场景会时不时地在我脑海中呈现,那里有我的青春和热情,我也因此有幸见识了许多激情昂扬的进步人士。不知人民大学现在还有英语角吗?如果还有的话,还是老时间、老地点吗?是不是有很多新生代的有志青年在那里热情地进行英语演说、挥洒青春的激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