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调研纪实

曹学占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6日上午9:30</p> <p class="ql-block">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梆子腔新剧目音乐创作人才培训班学员,在山东艺术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带领下,上午来到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做调研。</p> <p class="ql-block">  在剧团的小练功厅里,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党总支书记、团长 王洪玲老师带领副团长李贝贝,和《密云十姐妹》的作曲曲同成、配器杨涛接待了我们,德高望重的著名河北梆子作曲家李石条先生专程赶来,王洪玲老师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  项目负责人、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教授,首先对河北梆子剧团的两场大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主要演员的表演和乐队的上佳表现大加赞赏。</p> <p class="ql-block">  刘院长向剧团的领导和老师们介绍了山东艺术学院的概况和随行的各位领导和老师,阐明了“梆子腔新剧目音乐创作人才培训”的宗旨和深远意义。</p> <p class="ql-block">  王洪玲老师介绍完团里参会人员后,就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历史由来和发展近况;自己多年的管理和排演方面的经验做法;以及如何出人出戏等板块做了分享和讲解。</p> <p class="ql-block">  北京、天津、上海、武汉自古以来被称为四大戏曲码头。北京地区的30家剧院,将其分为四大类:戏曲剧院、综合剧院、区文化馆、高校剧院。主要有京剧、昆剧、河北梆子、评剧、北京曲剧五种。京剧有“劳模”北京京剧院(一团、梅团、青年团、演出培训中心)、国家京剧院(一团、二团、三团);昆剧有艺术上独具特色的北方昆曲剧院;评剧是中国评剧院;曲剧是北京市曲剧团。作为离天安门最近、体量不大的河北梆子剧团,在“高手如云”的皇城脚下尚能独树一帜、挣得一席之地,实力不容小觑。</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信任,《密云十姐妹》一剧被指定给梆子团排就是实证。信任源于成绩和实力,这与领导的水平和能力、还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有为才有位。</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演职员在职117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且精品佳作不断,先后涌现出六位“梅花奖”演员摘得过七朵“梅花”(二度梅一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得到了领导和业界的认可,在京津冀等地拥有大批的戏粉梆丝。</p><p class="ql-block"> 作为河北梆子的一面旗帜,王洪玲老师任团长以来高瞻远瞩不辞劳苦,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很好地处理了领导和主演之间的关系,演出期间:戏比天大。为了事业的发展,没有沿袭论资排辈的常规,大胆启用青年人才。戏不分大小,主要角色一律安排AB甚至C角,不论先后能者上,形成了树优争先、人人有戏演的大好局面,充分调动起了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为了留住人才,在她的极力争取协调下,解决了十几位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待遇和北京户口问题),深受大家的拥护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  下面发言的是李石条老师,只见他精神矍铄看着也就六十多岁,王洪玲老师介绍,听说我们要来,李老师不顾85岁的高龄冒着酷暑,乘车一个多小时赶过来和大家见面。座谈中他以《密云十姐妹》为例,围绕戏曲音乐创作边讲边唱,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老人家年龄虽大并不守旧,他说:我们戏曲作曲者要勇挑重担、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不然就会被社会和时代淘汰。李老师言谈中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后生的呵护和教导,也</span>充满着殷切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祝老先生健康长寿,艺术青春永驻!</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青年作曲曲同成和配器杨涛先后发言。他们首先欢迎来自山东的客人,然后感谢领导给予他们参与精品大戏创作的机会和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每个人把参与《密》剧的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做了讲解分享。</p><p class="ql-block"> 祝两位青年才俊大展宏图,前程似锦!</p> <p class="ql-block">  本人作为学生代表,首先向王洪玲团长和李石条老师表示敬意,对剧团为我们这次行程精心安排的两场大戏表情感谢。演出中演职员工敬业爱岗卖力气,全场形成一颗菜,剧场效果良好、观众喝彩声不断。祝贺演出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演出现场最让我感动的是:大腕敬业没架子,青年上进有后劲。</p> <p class="ql-block">  第一场传统剧目《打金砖》是本团赵派名剧更是看家戏,作为一部文武兼备的老生重头戏,“抢背”、“踹腿吊毛”、“硬僵尸”、“甩发”等高难技巧也在剧中一一得到展现,对演员功底要求极高,最后一折是文武老生参赛节目中的“硬菜”。本场演出为B组:王硕饰演刘秀,河北梆子著名花脸、国家一级演员金民合老师饰姚期,为青年演员镇场助力。</p><p class="ql-block"> 开幕后,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没有皇城脚下院团的傲骄之气,台风自信稳健。</p> <p class="ql-block">  刘秀在太庙走第二个高难动作时出现小失误~“头揭了”!马上,灯光亚光、乐队武场跟进,达到了反应迅速及时救场的效果,又没有忙乱之感。让人没想到的是,几分钟后本场重新来过…表演越发严谨细腻精到,“三绝”变“五绝”台下掌声雷动。</p> <p class="ql-block">三绝之一:僵尸下高</p> <p class="ql-block">  第二场《密云十姐妹》是继《北国佳人》、《人民英雄纪念碑》、《花雅运河》之后的又一力作,体现的是当年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理念。</p> <p class="ql-block">  《密云十姐妹》是一部河北梆子剧目,讲述了密云水库的建设历史和现代守护水库的故事。该剧通过“十姐妹突击队”队长王秀兰的视角,展现了过去与现在的交织,以及对未来的启示。剧情横跨60余年的历史变迁,用约140分钟的时长书写了一段关于生态文明的“史诗”。剧中不仅注重情节的推进,还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反映了大的主题,展现了人物的奉献与坚守精神。</p><p class="ql-block"> 剧中通过传统戏曲语汇叠加现代语汇的表达方式,既有传统戏燕赵悲歌的老味:行腔慷慨激昂,又有现代音乐的新技术新元素,使人犹如老友重逢、又感耳目一新。戏曲程式化的虚拟表演有机创新转化后,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方式与舞美科技手段。通过一二度创作的精心打磨,使得整部戏达到了政治性、艺术性和审美趋向的高度通一。深刻传达出水库的价值和意义、人民的力量和民族振兴的光辉历程。</p> <p class="ql-block">  戏曲姓戏名曲,剧中通过传统戏曲语汇叠加现代语汇的方式,既有传统戏的韵味和慷慨激昂的梆子声腔,又在低沉委婉细腻上有所突破拓展。简约的物美结合现代戏的时尚性、融入科技感的舞台色彩。表演中,王洪玲老师从一号角色王秀兰的从少女时代一路唱下来,小段短小精致、大段酣畅淋漓,从头至尾嗓如银铃、晶莹剔透。</p> <p class="ql-block">  演出圆满成功,观众欲犹未尽不愿离去,叫好声中“再来一段”被多人严格重复再现。为满足热心观众的要求,王洪玲老师面带笑容返场加唱。一段脍炙人口的“洪湖赤卫队”后,多数观众仿佛“酒足饭饱”就要离席时…王洪玲老师说:对不起大家了,我好像唱错了一句!?我听到一位老阿姨心疼地说:行了孩子,你这么累了赶快回去歇着吧!王老师低头思索片刻后,用坚定的眼神投向乐队说:重来!这样,她又把李石条老师为她创作的这段经典之作,重新演绎了一遍,更加荡气回肠。</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一位艺术家的态度,这里面有对艺术的敬畏、对事业责任与担当,更有对观众的尊重和回报!她为戏曲人立下了标杆和榜样,为王洪玲老师点赞!</p> <p class="ql-block">  观众心满意足,王洪玲老师无愧于那些喜爱河北梆子的戏迷观众。他们中有为了听她的戏,几百里以外包车赶来,为了赶时间他们就在车上吃火烧就矿泉水。</p><p class="ql-block"> 她常给演职员讲的一句话是:从这个院出去,别忘了你们的脑门上贴着“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印记。要求所有人在任何场合下都要对观众和自己负责,演出务必做到一丝不苟。正是秉承着这一理念,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走出了自己的一片蓝天。</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代表中,来自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的王瑛发言。他表示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期间,看了不少北京河北梆子剧团的精品剧目。对这两场大戏的音乐和配器赞不绝口,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实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扩充乐队编制,加入木管铜管组等。</p> <p class="ql-block">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与曲艺学院院长王文清教授,结合表演专业用他高派老生的磁性嗓音,把两场大戏的呈现和王洪玲老师的表演做了精彩点评,评论水平高、专业性、内容全面。</p><p class="ql-block"> 演出中,院领导和老师同学们都被震撼到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p> <p class="ql-block">  最后,朱长磊处长让同学们把这次观摩学习、调研交流的心得体会,和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领导、同仁们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老前辈的教诲,作为创作的养料消化吸收。</p> <p class="ql-block">  常言“民以食为天”,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体,千百年来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一度被视作“精神食粮”。如果拿中国戏曲艺术和饮食文化做比喻的话:戏曲艺术中的优秀传统剧目可比作家常菜、新编历史剧比作招牌菜、现代戏比作特色菜;小剧场戏剧可看作是开胃菜,小戏犹如餐后甜点;而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交响乐等移植舶来品,可以比作是西餐洋酒;流行音乐可以比作便当快餐。</p><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认,戏曲艺术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标识,已经深深地植入在我们的审美基因中。等静下心坐下来回归平实时你会发现,还是家常菜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和体质,也更滋养中国人的五脏六腑。</p> <p class="ql-block">  这一点,可以从戏曲进校园和城乡中老年观众那里得到答案。一老一小的戏曲受众群远大于中青年群体,小为天真、老知天命,天性使然更接近真善美。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代宗教。以文化人,以艺育人。审美(美商)影响人的三观,许多人世界观、价值观有问题,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审美出现了问题。青年学业为重,人到中年兼顾工作和家庭责任重大,其实更需要艺术的抚慰和滋润。</p><p class="ql-block"> 如今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戏曲回归城市,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陆续走进剧场,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发现并喜欢上了戏曲之美。这是很好的开端和转变,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自己的传统文化、戏曲艺术!</p> <p class="ql-block">  上午调研座谈大家受益匪浅,下午陆续返回。再次感谢山东艺术学院和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领导和老师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祝您身体健康、万事顺遂!</span></p> <p class="ql-block">   河北梆子剧种简介</p><p class="ql-block"> 河北梆子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梆子声腔剧种,由山陕梆子自明末清初入京,逐渐京化而形成于北京,在京、津、冀产生巨大影响,流布于华北、东北等地区。唱腔集高亢激昂与细腻委婉于一体。其丰富的剧目、声腔、表演、演唱技艺对众多戏曲剧种、曲艺曲种产生过巨大影响。曾有过秦腔、山陕梆子、京梆子、卫(津)梆子、直隶梆子等称谓。20世纪上半叶,更普遍的称谓是梆子。</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简介</p><p class="ql-block">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成立于1960年, 为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首任团长为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李桂云,现任团长王洪玲。我团拥有刘玉玲(二度梅)、王凤芝、李二娥、彭艳琴、王洪玲、王英会6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及李秀芬、曹友良、殷新泉、丁立树、高德敏、张树群、张四刚、刘凤香、杨秀琴、郭砚夫、金民合、李秀朵12位国家一级演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剧团成立以来,共排演《王宝钏》《穆桂英挂帅》《窦娥冤》《金铃记》《清风亭》《北国佳人》《人民英雄纪念碑》《花雅运河》等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剧目200余出,先后荣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全国戏剧文化奖剧目大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殊荣,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近年来,剧团先后奔赴河北、浙江、深圳等14个省市演出,把河北梆子这一底蕴深厚的剧种推广至全国范围。此外,剧团还多次携《忒拜城》、《美狄亚》等剧目赴希腊、哥伦比亚等国家及港台地区演出,致力于推动国际间的戏剧交流。</p>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总部设在北京市西城区安平里3号2号楼,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法定代表人为王洪玲。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音乐、戏剧、曲艺、民间文艺等现场文艺表演活动,以及文艺创作、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代理和发布广告、承办展览展示活动、文艺演出票务代理、舞台美工设计、戏曲表演培训、舞蹈培训等。‌</p> <p class="ql-block">  李石条老师简介</p><p class="ql-block"> 著名河北梆子作曲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涉猎广泛,作品涉及多个艺术门类。</span>曾获河北电视台举办的河北梆子唱段作品凤鸣奖等。代表作品:《哪吒》《大都名伶》《嫁不出去的姑娘》《北国佳人》、移植京剧《龙江颂》、移植歌剧《洪湖赤卫队》等。</p> <p class="ql-block">借用部分网络图片和简介 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