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学徒工的生活费

老夫子

<p class="ql-block"><b>  公元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6、17岁的我们参加工作了。工作单位是“乐平矿山机械厂”,参加工作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赴萍乡“江西矿山机厂”培训二年半。</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当年学徒工生活费是每月20元(第二年22元、第三年24元),无法与现在刚参加工作就有上千元相比。下面就说说生活是怎样按排的,首先是买好买足一个月的饭菜票,饭票是0.16元/斤,本人每月口粮是36斤,付出5.76元,计划每天莱票0.25元/天,付7.50元。留下每月理发费0.15元,剩余6元用于日常开支。</b></p> <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虽然生活费只有区区的20元,但物价低到咋舌。职工食堂的馒头 1分钱三只;肉包子3分一只;早上的水泡咸菜(萍乡称捞菜)3分一份;一般素菜 5分一份;炒酱豆干7分一份;带肉的蔬菜1角一份;苦瓜炒熏肠1角2分一份;红烧肉需1角5分一份;烧净廋肉(萍乡称夾肉)则要2角钱一份……。</b></p> <p class="ql-block"><b>  星期天,我们会相约结伴逛街,一般到萍乡后就会光顾一米酒店,花上5分钱就能吃上一小碗煮米酒,这家店煮的米酒非常好吃,特别是酒中的姜末。偶尔也会到东门挢头“王胡子米麵店”吃碗9分钱的光米麵。完了上电影院看上一场电影(票价1角)。</b></p> <p class="ql-block"><b>  那时的20元生活费,不但能养话自己,有时还有节余,特别是女生,她们还会把几个月结余下来的钱,寄回家中。</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再说说怎样去买手表和自行车吧,那个年代“上海牌全钢防震手表”120元一块,自行车大都在160元左右一辆。为买手表,会邀上12个有意向的伙伴组成个互助会,每人每月拿出10元钱,只要一年,人人都戴上手表了,当然买手表还须要有一张购“表”券。</b></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手表、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b>  三年徒工生活结束后,便是转正,转正后每月工资涨到31.5元,一年后定为二级工,工资37元,那已经到了公元一九七一年。</b></p> <p class="ql-block"><b>  鱼米之乡的乐平,七十年代米0.12/斤、猪肉0.72/斤、鸡蛋1元钱16个左右、蔬菜更加便宜,买一篮子蔬菜也只要1~~2角钱左右,物价何等低啊。我家的左邻右舍大都是40~~50来元钱便可养活一家老小几口人。</b></p> <p class="ql-block"><b>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那些陪伴我们走过的日子,永远值得怀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