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我们去过河北境内的<b>清东陵</b>和<b>清西陵</b>,这次来沈阳也想看看坐落在沈阳的<b>清昭陵</b>和<b>清福陵</b>。</p><p class="ql-block"> 这两座陵墓的主人分别是<b>清太宗皇太极</b>和<b>清太祖努尔哈赤</b></p><p class="ql-block">他们俩是清朝非常重要人物,所以今天讲述的就是关于他们的故事及其他们的陵墓的现状。</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向一直关注我们的朋友们致谢!这期内容有些特殊所以喜欢的朋友继续看,不喜欢的朋友请划过!本人只为记录而已!</p> <p class="ql-block"><b>清昭陵</b>俗称<b>北陵</b>,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12号,是<b>清太宗皇太极</b>与<b>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b>的合葬陵寝。</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占地面积实测为318.74万平方米,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后经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是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寝</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为“前朝后寝”三进院落的建筑格局,总体分为前导和陵墓两大部分。正红门至隆恩门为前导部分的一进院落,在正红门外还有下马碑、石狮、神桥、石牌坊等装饰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方城、隆恩门、隆恩殿为祭祀建筑区的二进院落。</p> <p class="ql-block">宝城明楼、宝顶、地宫为陵墓区的三进院落。</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的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装饰装修均是完整而又独具特色的,它既吸收了大量中原帝王陵寝文化,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点,将汉、藏、蒙等建筑文化与满族建筑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明、清各皇陵的独特风格,体现了早期丧葬理念逐渐汉化时的皇陵建筑形式与格局,揭示出特定历史阶段下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壮丽的建筑群,充分体现了当年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清昭陵建筑群占地广阔,包括大门、石像、墓道、碑廊、祭祀区等多个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陵墓建筑群,由红墙、碑廊、祭坛等组成,展现了清代皇家建筑的雄伟和精美</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内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包括石刻、器物、织锦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乾隆御笔”石碑,这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碑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清昭陵,有皇帝及嫔妃肖像展览</p> <p class="ql-block">这位就是清昭陵的墓主人——皇太极</p><p class="ql-block">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生于费阿拉城(今辽宁抚顺新宾县旧老城)。后金第二位大汗(1626年10月20日—1643年9月21日在位,其间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大清)。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本人生来面色赤红,眉清目秀,行动稳健,举止端庄。他聪明伶俐,耳目所经,一听不忘,一见即识。他很爱看书学习,在努尔哈赤的诸将中惟有他识字。当父兄长年累月忙于出征作战时,七岁的皇太极就开始主持家政了,不但把家里日常事务、钱财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条。特别是有些事情不烦努尔哈赤操心指示,皇太极就能干得很出色,与自己想的一样,因而努尔哈赤对皇太极更是爱如“心肝</p> <p class="ql-block">天命元年(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继承汗位,年号天聪。即位之后,励精图治,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皇太极新政),加强中央集权。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解除后顾之忧。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明朝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天聪九年(1635年)平定察哈尔部,统一了漠南蒙古,并且获得“传国玉玺”。同年 ,统一族称为“满洲”。崇德元年(1636年),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p> <p class="ql-block"> 次年迫使朝鲜臣服。此后不断对明朝作战,崇德七年(1642年)赢得松锦大战,生俘洪承畴,宁锦防线彻底崩溃,为清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入主中原成为必然之势。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同年再次发动清兵入塞,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p><p class="ql-block">崇德八年八月庚午日(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去世,时年五十二岁,在位17年,庙号太宗,累加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第九子福临即位。</p> <p class="ql-block">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初建完成。后经康熙、乾隆各帝的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清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后开始兴建昭陵陵寝,隆恩殿建成后作为暂时安放皇太极灵柩的“享殿”,至顺治帝入关前尚未形成规模</p> <p class="ql-block">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十七日,昭陵中所用太宗神位及承放神位的宝座才制成,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率众官员及福晋、公主等行告成礼,并依制举行祭奠活动。同年八月定陵名为“昭陵”。</p><p class="ql-block">清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十五日,制定了祭祀昭陵的制度。</p><p class="ql-block">清顺治七年(1650年),建成昭陵望柱(华表)三对和石像生六对。[5][7]</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八年(1651年),建成神桥、石牌坊、正红门各一座。[7]昭陵主体建筑初步建成,御封人工堆筑的陵山为隆业山。</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年间,还增建了昭陵隆恩门、东西红门、方城、五凤楼、东西配殿、东西配楼、涤器房、茶膳房、果房、仪仗房各一座以及角落四座。另外,焚帛亭应为清崇陵至清顺治年间建造,东西跨院应为清顺治至清康熙年间建造</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年(1663年),增建昭陵月牙城、琉璃照壁及宝顶。</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年(1664年)至清康熙四年(1665年),昭陵圣号碑、明楼、二柱门(棂星门)、石祭台(石五供)建成。昭陵地宫竣工,清太宗正式奉安于地下。</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昭陵神功圣德碑和碑亭建成。</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昭陵也与清永陵、清福陵一样,奉旨在红桩外增设白桩和青桩。</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昭陵增建下马碑三对。</p><p class="ql-block">昭陵建成后,有清一代作为皇家陵园,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重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4帝在158年间曾经10次东巡祭祖。昭陵由清朝内务府直接管辖,特设总管衙门和关防衙门严加管理,后改设三陵守护大臣,统管三陵(昭陵、福陵、永陵)事宜。清朝的顺治、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各朝都对昭陵持续进行过维护和修缮</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四年(1925年),民国政府撤销三陵总管衙门,昭陵由奉天省政府接收,交省警务处看管。</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8日,奉天市长李德新因扩展奉天市区,请求将北陵(昭陵)官地划归市区,并将北陵辟为公园。昭陵划归市区后,移交给奉天市政公所管辖。5月22日,经省政府批准,将昭陵辟为“北陵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成立北陵公园管理处,膳房、果房为公园管理处办公地</p><p class="ql-block">民国十八年(1929年)5月,奉天市北陵公园管理处改称沈阳市北陵公园管理处。</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侵华日军的扶植下,成立了伪满洲国,昭陵又被列为“禁地”。</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1日,北陵公园移交给伪奉天市公署,直属陵庙办事处管辖。</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北陵公园改归伪奉天市公署工务处管辖。</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后,由国民党沈阳市政府工务局接管。在此期间,公园古松林木遭到了破坏,尤其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国民党军队进驻昭陵,强占陵寝隆恩殿、东、西配殿、配房等处,使古建筑及各种设施受到了损坏。</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沈阳市城建局、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市公园管理处等单位先后作为北陵公园的主管单位,以维护陵寝古建筑群的完整、保持陵后古松林貌为原则,对北陵公园进行了规划建设,使北陵公园有计划地开发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文化、休闲公园。</p> <p class="ql-block">自1980年起,在昭陵陵寝内举办“清帝东巡祭祖表演”,在昭陵茶膳房、仪仗房和东、西配殿等处布置“清代八旗兵器陈列”“清太宗及皇后妃嫔等历史人物蜡像展”“喇嘛念经处陈列”“御用桌椅器皿陈列”等展览,用以展示清昭陵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昭陵周围有6座下马碑。其中4座在昭陵陵前,2座在东、西红门附近。陵前的4座下马碑,2座在新开河北岸,2座在神桥桥南约100米。这6座石碑保存完好,碑的石材、造型均无大的区分</p> <p class="ql-block">沈阳清昭陵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其独特的历史魅力。通过游览清昭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清朝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感受沈阳这座历史古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从清昭陵出来,我们驱车前往清福陵</p> <p class="ql-block">福陵位于沈阳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距市区约十八公里,是<b>清太祖努尔哈赤</b>和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b>沈阳东陵</b>,为盛京三陵之一。天聪三年(1629年)选定在盛京的东北郊外营建陵墓,总面积约19.48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福陵初建时,只称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另有努尔哈赤的后妃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等人葬于此处。天聪三年(1629年)将皇太极生母叶赫那拉氏从东京尼亚满山迁至福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为“<b>福陵</b>”。天聪三年(1629)二月,于沈阳城东的石嘴头山,选好陵址开工,到顺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并从东京(现辽阳)迁孝慈的梓宫于此与努尔哈赤合葬,并将石嘴山改为天柱山。后来在康熙(1662-1722年)和乾隆(1736-1795年)年间又续有增建。</p> <p class="ql-block">福陵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构成,自南而北渐次升高。这既不同于明朝的陵墓,也不同于清朝入关后建造的陵寝。福陵自民国十八年(1929年)起被代辽宁省政府辟作公园。除方城明楼曾毁于雷火后又修复外,其余皆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一作努尔哈齐,号淑勒贝勒(聪睿王),女真族(即满族),东北地区民间称之为“老罕王”,后金政权的创建者,清王朝的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出身于关外建州,先祖为原金国女真族的遗部。青年时努尔哈赤采松子、挖人参到抚顺马市售卖,后投明辽东守将李成梁,由于屡立战功而受到李成梁的赏识,同时他对辽东汉区有较深了解,也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1618年,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诏书并率军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他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原则大败明军,之后在相继攻克沈阳、辽阳和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努尔哈赤于1621年迁都辽阳。1626年1月,努尔哈赤攻宁远城不下,转攻觉华岛并破之[86];同年四月,努尔哈赤率军征蒙古内喀尔喀五部。7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前往清河汤泉疗养,后病逝,终年68岁。卒后累次加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沈阳福陵。</p> <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是皇太极的父亲,他们俩是父子关系。皇太极从小受努尔哈赤宠爱,是努尔哈赤最得意、最骄傲的孩子。努尔哈赤被后人称为清太祖,而皇太极则是被后人称为清太宗。父塔克世,母喜塔喇氏,努尔哈赤为长子</p> <p class="ql-block">1988年,福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4年,包括福陵在内的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拓展项目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