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鹿台阁

安者逸也

<p class="ql-block">  鹤壁鹿台阁,是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朝歌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采用商代“四阿重檐、‌茅茨土阶、‌泥墙木骨”的高台建筑形式。‌这座建筑高38米,‌分为上下五层,‌建筑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鹿台阁以鹿台遗址和《‌封神演义》‌为文化渊源而修建,‌极富有殷商文化特色,‌成为群众性、‌开放性的公共文化旅游场所。‌此外,‌鹤壁市作为商代晚期的都城和西周至春秋前期时的卫国国都,‌见证了两朝四百多年的兴衰,‌而鹿台阁作为朝歌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淇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最发达地区的见证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  鹿台,名字普普通通,历史上却是鼎鼎大名,是中国有史记载最早的国家金库所在。今天的鹿台阁建于鹿台遗址之上,鹿台遗址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长约2.5公里,位于当年殷商末代四帝王的国都朝歌城的中心地段。</p><p class="ql-block"> 《竹书纪年》和《史记.殷本纪》记载: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名辛,人称帝辛,纣是周给予的谥号。谥号是用于总结帝王,诸侯官员生平,并予以评定的一种称呼 。这部准则始于西周中叶稍后,相传为周公所创。谥法中大概有一百多字,例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敬兵厚礼曰圣,果虑果远曰明。前者是对死者生平的总结,后者就是他的谥号。谥法分为上谥、中谥、下谥,其相当于表扬型、同情型、批评型。而纣王的“纣”就出自于下谥,谥法原文中说,“杀戮无辜,贼仁多累,残义损善曰纣”。对于大众来说,纣王和妲己的印象都来源于《封神演义》。相传妲己被“九尾妖狐”杀死,并且被附上了身。为了与其他妖精、狐妖相聚共商大事,就声称鹿台所在之处为福地,可建高台请仙下凡,使纣王长生不老。纣王很高兴,就同意了。殷纣王决定在这里建造鹿台。一个是用来固本积财,二是为了讨好妲己,建造一处新的寻欢作乐之地。他命令姜尚,也就是姜子牙监工,姜据理劝谏不受,纣怒欲杀之,姜子牙听说后逃跑到了渭河两岸,钓鱼钓到周文王,奏响了商灭亡的挽歌。纣又命心腹崇侯虎监工,兴师动众,集各地名匠,聚全国财宝,整整用了七年时间,一座豪华壮丽的工程才算告竣。还建造了宫廷楼榭数百间。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豪华盖世。殷纣王携妲己及歌女一连饮乐三日,以示庆贺。</p><p class="ql-block"> 《史记》记载:“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鹿台,不仅是《史记》记载的商朝国家的钱库所在地,而且是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纣王帝辛战败自焚之地。纣亡台毁,唐代就鹿台旧址重建鹿台寺,以启迪后人,观鹿台寺遗址尚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