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青甘大环线·河湟谷地

海神

<p class="ql-block">走过了川西,甘南,西藏,北疆,这次选定了青甘大环线。从地图上看,这条线路以祁连山为中心,从青藏高原到河西走廊形成一个大环线。匈奴人把天际边的那条长达千多公里的山脉称之为“祁连”,在匈奴语里,祁连是“天山”的意思。它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河西走廊的靠背。</p><p class="ql-block">(一)第一级台阶·河湟谷地</p><p class="ql-block">从长沙飞往兰州,8月2日上午10点到达兰州。从兰州上西宁。</p><p class="ql-block">从兰州到西宁,海拔从1500米上升到2200米,行程220公里,海拔上升700米。</p><p class="ql-block">公路在土质的山岭中穿行,公路两边的黄土山,稀疏点缀着矮小的绿草丛,水土流失切割出大小的沟壑。</p><p class="ql-block">到达西宁市,公路沿着西宁市西边的山谷行进,看到了繁华的高原城市,高楼林立,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西宁市所在的山谷叫湟水河谷地。它是上青藏高原的第一级台阶。</p><p class="ql-block">湟水河谷地背靠祁连山,北有达坂山,西有日月山,南临拉脊山,西北高东南低,纵向300公里,此谷地中间为宽广的冲积盆地,有湟水河及其支部向东流入黄河。</p><p class="ql-block">湟水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这个三百公里的河谷,是青藏高原东端仅有的一个季风能吹到,有草原,有森林,有耕地的农耕牧业区。这个巨大的马蹄形谷地的开口向东,水流向黄河,谷地直接与黄河平地连接,一般又以“河湟”相称。</p><p class="ql-block">这块是西北地区少有的水草丰美,宜牧宜农的高山谷地,成为西北各民族争夺,繁行生息的摇篮。</p><p class="ql-block">汽车向日月山攀升,远望河湟谷地,眼中一直是西宁市的城市风光。这座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城市,与拉萨市并列为青藏高原的明珠。</p><p class="ql-block">湟水河谷是古代匈奴、羌人、吐蕃、汉人争夺的地方。它在农耕文明的眼中,是西边最后一个“江南”,在游牧民族的心中,这里是水草丰美的“天堂”。最核心的是,这里是从青藏高原下来进入黄河流域的台阶,是两种文明冲突的交接区。从河西走廊张掖翻祁连山大草原也可以到这里,湟水河谷也是河西走廊的另一大通道。</p><p class="ql-block">汉武帝时期,霍去病为打击匈奴,将这一地区收为中央王朝领地,在此设置“西平亭”,就是今天的西宁(西陲安宁之意)。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占据河湟地区,这里在当时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中心之一。大业四年(608年),隋朝进攻吐谷浑,击败吐谷浑伏允,隋炀帝设西海、河源等郡。唐贞观年间,唐遣三次出击吐谷浑,吐谷浑成为唐朝属国。明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西宁州改为西宁卫。西宁卫大体管辖着东至今天的青甘交界处,西至今天湟源县,黄河之南的广袤地区,这里是河湟谷地的核心地带。</p><p class="ql-block">明代鲁能在《西宁感怀》中写道:</p><p class="ql-block">西山环绕古西平,番簇相连汉戍营。</p><p class="ql-block">回首咸阳渺何许,岭猿啼处不胜情。</p><p class="ql-block">诗中既有边塞的苍凉也有江南烟雨的韵味。</p><p class="ql-block">我两次路过西宁。第一次是去西藏,在西宁市乘去拉萨的火车,仅在市区短暂逗留,且因“坐上火车去拉萨”的小兴奋,忽略了这座城市。这次是从兰州直接去青海湖,仅是路过。其实,在西宁城里,还有家族的长辈和堂兄妹,得找个时间,在这座城市住上几天,好好领略它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和亲情。</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一直是下雨,高原上的雨水凉凉的。汽车也一直伴着西宁市走,西宁市的风景也一直在我眼前飘过。沿着山谷和城市边缘的公路是一条挂在山谷的飘带。这条飘带一直向上,将飘向云端之上,高出这座城市2000米的真正的青藏高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