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山水,壮丽陇西(敦煌篇之二)

老曾头

<p class="ql-block">阳关,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一道重要的关隘,位于甘肃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门户,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阳关景区是一个集文化、历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阳关,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武帝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海关,丝绸之路的咽喉,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阳光景区主要有古阳关,阳关烽燧、阳关古道等众多文化遗址。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恍惚间,丝路驼铃,金戈铁马,胡笳羌笛踏梦而来。</p> <p class="ql-block">阳关都尉府是都尉大人日常办公的地方。都尉、官名,在战国时期就有设立,一直沿用到汉代。汉代都尉大人主要职责是辅佐郡太守,掌管军事,还要征收来往货物关税,稽查过往商旅。古人走丝绸之路,必需经过都尉府,在这里申办合法手续通关文牒才能过关。</p> <p class="ql-block">王维(公元701 -761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p><p class="ql-block">《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在渭河边为送他的挚友元二经过阳关去安西都尉府任职所写。</p><p class="ql-block">渭城朝雨浥轻尘,</p><p class="ql-block">客舍青青柳色新,</p><p class="ql-block">劝君更尽一杯酒,</p><p class="ql-block">西出阳关无故人。</p><p class="ql-block">表达了好友离别,依依不舍的心情,成为千古绝唱,为后人吟颂,让敦煌阳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春秋时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而唐时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阳关烽燧,是现仅存的汉代阳关烽燧遗址,是阳关历史的唯一实物见证。位于古董滩北、红山口西敦墩山峰顶。主要由土坯构成,夹有少量澄板泥块、芦苇叠砌,后期以土石块加固。烽燧南北长8.6米,东西宽6.1米,高4.6米。为阳关绿洲内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该烽燧身处绝顶,登高极目四望,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俯瞰着这片遗址的壮观景色,为我们展示了先人的智慧和勇气。被誉为"阳关耳目"。</p> <p class="ql-block">阳关大道,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商队从长安出发,必经两个关口,阳关就是其中一个。沿着阳关大道,穿越广袤无垠的沙漠,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到达西域。</p> <p class="ql-block">步入阳关大道那一刻,着实深深体会到"西出阳关无故人"背后的一份酸楚和凄凉。几乎眼睛所及之处,不是黄沙大漠就是寸草不生,这样的空旷难免让人心生苍凉之感。</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雕像</p><p class="ql-block">张骞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旅行家和外交家,一生曾两次出使西域,旨在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抵抗匈奴。张骞的出使不仅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打通了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阳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享誉国内外。</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沙滩中。</p><p class="ql-block">现遗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长城遗址18段。已对游客开放有小方盘城遗址,大方盘城遗址和汉长城遗址。</p><p class="ql-block">玉门关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小方盘城(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边。</p> <p class="ql-block">小方盘城关城全用黃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高为9.7米,城墙上宽均为3米,东西墙下宽4.9米, 开西、北两门。城顶四周有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p> <p class="ql-block">小方盘城遗址见証了敦煌地区的历史演变。然而,时光荏苒,岁月的洗礼并没有让小盘城完好无损地延续至今,历经千年的风化侵蚀,受城墙材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城墙部分己遭到了损毁。昔日的辉煌早己不见。</p><p class="ql-block">来到这里,仿佛穿越时光,置身于唐代盛世之中。在遗址内游览,你可以感受到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品味到古代文明带来的无尽魅力。</p> <p class="ql-block">汉长城遗址,是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北距疏勒河2.5公里,东距小方盘城5公里,玉门关遗址区45公里范围内,能看到的长城有18段,总长度近40公里。保存最好的一段长约400米,残高3.25米,基宽3米,上宽1米。长城修建结构,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部分利用高山湖滩的自然砂砾石,一层芦苇层砂砾石,层层夯筑而成。</p><p class="ql-block">汉长城修建于公元前108年到公元前100年之间。</p> <p class="ql-block">汉长城遗址不仅是一处历史遗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它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古代先人们的智慧结晶。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历史遗址,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p> <p class="ql-block">大方盘城遗址又名河仓城,西距玉门关12公里。该城始建于西汉,位于疏勒河以南的河滩南岸低洼沙滩上。选址极为隐蔽,南北有高出城堡数丈的戈壁怀抱,不到跟前,很难发现河仓城</p><p class="ql-block">从西汉到魏晋,河仓城一直是长城边防的重要军需仓库,为把守玉门关、阳关、长城一线的官兵将士提供粮食衣物等用品,在古代西北军事防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大方盘城建于高出河床二米的风蚀台地上。呈长方形,夯土版筑,东西长134.8米,南北宽18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有南北方向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仓库。北壁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通风设施。</p> <p class="ql-block">河仓城大致还能看出原来的建筑建构,仓库、粮仓的夯土层,历往千年的风雨的侵蚀,依然有恢弘气势,这些遗迹本身就是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大方盘城,2000多年的历史遗迹,横卧在茫茫大漠中,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强烈感受到时光的流动,感叹逝者如斯,人生不过尔尔。</p><p class="ql-block">戈壁、沙滩、落日、劲风,这座孤耸于荒漠的城堡深深振动了游客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傲然挺立在大漠之中的胡杨,"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有着超乎想像的抗干旱耐盐碱的能力,是当之无愧的沙漠英雄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