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故事集(八十八)

泉水咚咚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智慧人生小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编录/铂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照片/SSC</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笨拙。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物,不论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或者是文学艺术方面的,都跟他们对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分不开的。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跟随你的兴趣》</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伯顿.里克特,美国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1年,里克特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在经济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但是他并没有受到当时黑暗时代的影响,一心都投入到科学事业上来,这也使他在科学界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净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1952年,勤奋好学的里克特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士学位,1956年获该校核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的里克特接受了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职位。在这里他很顺利得到晋级并在1967年正式被聘为物理学系正教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1970年,由于他在科学上取得了重大成绩,很顺利的得到原子能委员会的财政支持,并于1973年成功研制出一台碰撞光速粒子加速器。使用这一精致先进的科学仪器,里克特发现了一种新型粒子,这是新型大质量长寿命介子中的第一种粒子。与此同时,丁肇中教授指导下的一组实验工作者,也发现了同样的新粒子,他们称为 J 粒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1974年,里克特和丁肇中联合宣布他们各自的发现。1976年,他们因为这一发现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对于自己的成功,里克特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欢与兴奋,在一位记者对他的采访中,他这样说到:"我从小就对科学感兴趣,在10岁左右,我有一个念头,就是想知道宇宙是怎样运行的,当然那属于小孩子式的理想。上大学后,我渐渐发现学习物理更能从根本上帮助我理解宇宙,是我童年时的这个问题引导我去学物理,并最终进入物理学这个美妙的世界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里克特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他之所以拥有不竭的动力,是因为他真正的爱物理,喜欢物理,甘愿为物理事业奉献他的一生。中国也有一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看来,抓住兴趣,并为它不懈的努力奋斗,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最快捷也是最快乐的一种方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做你真正感兴趣的事》</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乔治·安德鲁·欧拉,1927年5月22日出生于布达佩斯,美籍匈牙利化学家。他在超强酸稳定碳正离子的研究中做出过巨大贡献,曾于199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并在不久后获得普利斯特理奖章﹣﹣美国化学会所颁发的最高荣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欧拉在搜寻稳定的碳正离子时,意外发现超强酸能稳定质子化的甲烷,这对实验化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它使许多不可能完成或者很难完成的科学实验变成了现实。欧拉对碳正离子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实验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1972年提出了关于碳正离子的系统新概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按照新概念的理论来说,所有碳正离子能够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三配位碳正离子,即通常所称的经典式碳正离子;第二类为五配位(或更高配位)碳正离子﹣﹣非经典碳正离子。第二类碳正离子不能用两电子、两中心的成键理论来解释,但可以用三中心(或多中心)、两电子的理论来解释,其中处于桥键位置的碳原子的配位数高于通常的价键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此外,欧拉还把超强酸﹣碳正离子广泛应用于研究碳氢化合物的反应上,开辟了在超强酸介质中进行许多有机反应的新天地。尤其是烧烃的化学反应,以前烷烃绝大部分都只能进行氧化反应,其实就是当作燃料,而在欧拉的超强酸介质中,它不仅可以进行氧化反应,还可以进行卤化、硝化等复杂的反应。而且有粕当可观的回收率和选择性,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欧拉对有机反应机理、合成方法、合成试剂等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欧拉一共发表了1000多篇文章、100项专利和15部专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欧拉从小就接非常严格的中小学训练,有深厚而且十分扎实的基础知识。欧拉曾对匈牙利的历史如痴如迷,后来才把兴趣转向自然科学。在恩师的指导之下,欧拉在22岁时就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在大学继续深人研究有机化学,使他的命运与化学紧紧地连在一起,开始了他在化学之路上的征程。1956年,欧拉在加拿大的一家大型公司任资深化学研究员,他对碳正离子的早期工作正是在这期间完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1962年,欧拉和他的同事们在实验中发现了超强的去屏蔽效应,他们推测这是叔碳原子的正电荷以及叔碳原子由 sp 杂化轨道变为 sp 杂化轨道所致。这一实验结果,毫无疑问地证明了所观察到粒子是叔丁基碳正离子。至此,经过漫长而坎坷的探索之后后,稳定的长寿命碳正离子终于在超强酸介质中被得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欧拉的这一发现在整个有机化学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人都对此抱有怀疑的态度,可是欧拉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确实在超强酸中找到了碳正离子,这才使整个化学界渐渐接受这一事实,毫无疑问,这一发现为后来的碳正离子研究方向和人们对碳氢化合物的反应活性的研究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的Locker碳氢化合物研究所创建人之一,现任该所所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欧拉在他获取诺贝尔奖的现场演讲中风趣地引用前辈的一句话:"在对待错误的问题上,一个人应该有几个朋友,他们会愿意花时间检查你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一个更好的方法是有几个敌人。因为敌人会不遗余力地找出你所有大小错误所在,而你不用付出任何回报。问题是这样的敌人并不多,更糟的是这样的敌人会很快变成你的朋友,因而也减少了对你的帮助。每个人都应该有几个这样的好敌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科学植根于对话之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维尔纳·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他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性人物。1932年,海森堡因为"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堡对物理学做出的最突出的贡献就是给出了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并提出了"测不准原理"和 S 矩阵理论等。他的《量子论的物理学基础》至今为止仍然是量子力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维尔纳·海森堡1901年12月5日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并严格的教育,192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慕尼黑的一所中学毕业后,便到大学中进行深造。海森堡的大学生活十分精彩,因为他的老师都是在科学界中举足轻重的巨匠,这让海森堡更能了解科学的魅力与神奇,在这些老师的影响下,海森堡也坚定了自己献身于科学的决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维尔纳·海森堡首先在慕尼黑大学学习物理学,于1922年冬天又转去了哥廷根大学,师从马克斯.玻恩、詹姆斯.弗兰克和大卫·希尔伯特,这三人曾经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1923年他便在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哥廷根大学担任玻恩的助手,1924年便获得了大学讲师的职称。从此至1927年,海森堡一直在哥廷根大学担任讲师。此后,由于得到了国际教育委员会洛克菲勒基金会一项奖学金的支持,海森堡与哥本哈根大学物理主任玻尔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科学研究。之后他回到哥廷根大学与尼尔斯·玻尔一同工作并在不久之后共同发表了矩阵力学理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1926年他又受聘前往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理论物理学。1927年,海森堡又进一步发展了不确定性原理,为后来知名的哥本哈根诠释奠定了理论基础,同年,年仅26岁的海森堡就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的教授,他的第一篇论文发表于莱比锡。1929年,他又前往美国、日本和印度巡回讲学。1941年成为柏林洪堡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可是像海森堡这样如此有天赋的科学家,却在二战时期站错了队伍。由于受到了德国纳粹的胁迫与蛊惑,他成为了研制德国纳粹核武器的领导人。他也因此受到了科学界的冷落和敌视,连曾经与自己一同探索科学之路的好朋友玻尔也与自己分道扬镳,甚至发誓永远都不再相见。孤掌难鸣的海森堡也十分无奈。德国也始终没能在美国之前成功研制出核武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和其他德国物理学家就成为了蒙军的阶下囚,被美国军队送往英国。于1946年重返德国后,海森堡和他的同事们又重建了哥廷根物理研究所,该研究所在1948年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但是,海森堡并没有被宽容的科学界完全抛弃,在经历过二战的洗礼后,海森堡转而又投入到教育工作中,1948年他前往英国剑桥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讲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1950年和1954年又两次应邀前往美国讲学,1955年冬天他在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担任教师,给广大学子们传授物理知识,这些课程后来经过编纂后出版成书。1955年他又作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的主任,与研究所一起迁往慕尼黑,1958年又成为慕尼黑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的研究所被改名为"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所"也就是现在享誉全球的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前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海森堡不止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也爱好经典音乐,而且他还是一个出色的钢琴演奏者,1937年他与伊丽莎白·舒马赫喜结连理,前后一共生有7个孩子,此后的一生便定居在慕尼黑。海森堡在1976年2月1日因癌症于家中逝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海森堡传奇的一生既充满了辉煌,也曾感受过黑暗。他的所作所为同样也受到了各种批评和质疑。他曾经作为纳粹德国核武器的领导人,不过在当时科研水平最高的纳粹德国却自始至终都没有能力将核武器从图纸中的理论变为现实当中的大杀器。海森堡本人提供的说法是因为自己其实并不信任希特勒政权,他也在研究当中尽力拖延纳粹德国的研究计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不过一些科学家却不信任海森堡,认为这是海森堡的借口,他们也因此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他们认为恰恰是因为海森堡的"无能"才导致了纳粹德国核武器计划的失败。对于这些没有什么科学价值的争议,我们无需探究,海森堡虽然曾经误入歧途,加入到纳粹德国的阵营,但是无可否认,他对世界的物理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科学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备注:照片来自美友:SSC。文中的小故事有的来自网络,感谢原创者的辛勤付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