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在十岁时知道村西边小溪名字的。一天,在农业局做农技员的父亲从人造革皮包中掏出一本《永康县地图册》,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翻找去棠溪乡的路,64开的地图册简陋且印刷质量一般。在父亲看完后,我迫不及待的翻到长城乡那一页,看到流经长城村的小溪边上印着“酥溪”两字,“酥”字在长城村边上,“溪”字在皇城里村边上。</p><p class="ql-block"> 风水家说,是否有河流穿越或绕行,决定了一个村落的灵动与否。水是生活的基础,农耕时代更离不开溪流湖泊,中国南方的文明是稻谷文明,水稻的种植离不开充沛和汲取方便的水,因此古人基本逐水而居。自北宋名臣林大中儿孙择长城而居始,历经九百余年,林氏后裔已有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酥溪流经长城村边时,溪的西边是高高的堤岸,上面生长着高大的马尾松,堤岸里有很多鸟巢,住着很多种不知名的小鸟,偶尔能看到翠鸟从水面掠过,爪子上顿时多了一只小鱼。溪的东边没有堤坝,是一大片芦苇和水竹,每到暮秋,北风刮起漫天芦花,风景独好。冬天农闲时节,生产队组织村民砍伐芦苇和水竹,水竹用来编织鸡笼、猪笼,芦苇刮去叶子裁取两米余长的杠子,用来编制篱笆或是搭建各类瓜果蔬菜的棚架。</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起,地图上的“酥溪”变成了“苏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酥溪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变了模样。原来弯弯曲曲的溪流被拉直了,堤坝也已推平,先前长城村去溪对面的圳下赵村,冬天早春枯水时,要小心翼翼的踩着溪中长满青苔的巨石一蹦一跳的过去,夏秋时节则是脱鞋挽裤脚淌水而过,现在已有宽阔的四块两慢六车道的大桥跨溪而过。皇城里村边上有座老桥,三块石板宽,三十余米长,离水面足足有三四米高,胆小的人走到一半小腿会发抖不敢迈步,一些妇女是自行车不敢交汇,待对方过桥才敢推车过去,前些年也换做十几米宽的大桥。</p> <p class="ql-block">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阳光下,小溪泛着金光静静地流淌,鱼儿悠闲自在的在水中嬉戏,如同一条翡翠带子,连接着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村庄,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