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主题:《</b><span style="font-size:20px;">精细管理提质增效</span><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教学经验介绍 <b style="font-size:20px;">杨善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前言:</b></p><p class="ql-block">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建校20多年来,我校坚持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倡导“绿色质量观”。坚持课堂“养”智,以课堂推升教学质量;课程“养”人,特色课程催生质量增长点;习惯“养”成,精细化管理助推质量提升;队伍“养”正,教师发展带动学生成长的办学理念。</p><p class="ql-block">初中部教学常规工作以精细化管理为标准,以“四维“素养课堂研究为中心,以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教师发展为抓手,助推学生发展,优化措施,提升教学品质。追求学科教与学的“精教实学”,力求达到“减量提质、减时增效”的目标,坚决贯彻执行并落实国家的“双减”政策。</p> <p class="ql-block"><b>目录:</b></p><p class="ql-block">01 目标与现状 03 成效与发展 </p><p class="ql-block">02 措施与活动 04 特色与改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教学工作主要目标</b></p><p class="ql-block"><b>教学工作:</b></p><p class="ql-block">1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注重过程性记录与调控管理。 </p><p class="ql-block">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对教学成绩精细化分析</p><p class="ql-block">3.强化两组建设,提升教研品质,落实过程评价和考核,推进新进教师汇报课。</p><p class="ql-block"><b>工作目标</b>:</p><p class="ql-block">4推进“四维”素养课堂的建设,落实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展示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提供多种平台和途径,加强对各层次教师的培养。</p><p class="ql-block">6·引导毕业年级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初三教师的胜任力。</p><p class="ql-block">7.开发优秀校本课程,扩大校本课程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b>工作盘点:</b></p><p class="ql-block">1、精细化常规管理:年级管理,分学科、分班级精准质量分析,网上作业量调查分析。</p><p class="ql-block">2、两组建设:建设学科中心组,各组提出变点、变法和预期变效。</p><p class="ql-block">3、“四维”素养课堂研究:“四维”课堂展示课、教学成果汇编。</p><p class="ql-block">4、教师基本功提升:全员参与的教师粉笔字、钢笔字展示;学科优质课基本功竞赛;新教师汇报课。</p><p class="ql-block">5、教研活动:举办参加省、市、区、片等各级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6、智慧校园:课堂教学、选修课选课、网上阅卷系统。</p><p class="ql-block">7、上级任务:省公务员考试等。</p><p class="ql-block">8、历年中考:取得优异成绩。</p> <p class="ql-block">●“四维”素养课堂,就是以情境、问题、活动、体验为关键元素,提升学生素养的课堂。具体地说,一般是在每节课的导入或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时设置一定的情境,设计若干个活动任务,并设计若干个问题或问题串,以问题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增强体验,提升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一种深度学习型课堂。</p><p class="ql-block">●我们认为只有适应目前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结合我校“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借鉴一些课改成功学校的经验,学校推出“四维”素养课堂,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上好课”框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才能真正培养出东外“四高”学子,让东外更高更强。</p> <p class="ql-block"><b>●成效显著的特色亮点继续推行</b></p><p class="ql-block">1、学生学习习惯培养:</p><p class="ql-block">勤学卡片推进、“读书三要、回答三要”的推进;</p><p class="ql-block">2、精细化质量分析:</p><p class="ql-block">继续做好高分段、低分段、学科匹配率精准化分析;</p><p class="ql-block">3、做好“智慧化管理”:</p><p class="ql-block">用好智慧校园平台,网络平台阅卷、分析、实时监控学生作业量,追求绿色质量;</p><p class="ql-block">4、注重教师基本功修炼:</p><p class="ql-block">勤做中考卷、进一步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及竞赛;</p><p class="ql-block">5、拓展学生课程:</p><p class="ql-block">打造精品化选修课,继续做好口语、心理特色课程的开发语文阅读课的深入研究。</p>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p class="ql-block">南京东山外团语学校</p><p class="ql-block">汇报人:<b style="font-size:20px;">郭晓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题</span></p><p class="ql-block">《以“养”为道,营造校园教育微生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课程育人 </span></p><p class="ql-block">●开设校本“微课程”,让成长有无限可能|研究课程讲究整体化、适恰性。</p><p class="ql-block">研究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通过学科专题性、延伸性、拓展性学习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学科思维、学科智慧。</p> <p class="ql-block">●构建德育</p><p class="ql-block">“微体系”,让学生终身受益|“三全”心育特色化</p><p class="ql-block">“三全心育模式”</p><p class="ql-block">全人员育心</p><p class="ql-block">全学段育心</p><p class="ql-block">全方位育心</p> <p class="ql-block">●构建德育“微体系”,让学生终身受益|习惯养成课</p><p class="ql-block">🍀认真写字 七年级(上) </p><p class="ql-block">班会课为主阵地 </p><p class="ql-block">🍀微笑待人 七年级(下) </p><p class="ql-block">☘️做事情有计划</p><p class="ql-block">八年级(上)题教育三年一贯制习惯养成为主</p><p class="ql-block">☘️在错误中反思自己 八年级(下) </p><p class="ql-block">☘️孝敬父母 九年级(上)</p> 南京古韵之总统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总统府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南京总统府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之一,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该建筑群不仅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还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和重大事件的策源地。南京总统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初,经历了多次功能和所有权的变更,包括作为汉王府、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天王府、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和国民政府总统府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历史沿革:</b></p><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南京总统府的前身是明朝的汉王府,属于朱元璋的次子朱高煦。</p><p class="ql-block">清朝时期:后来成为两江总督署,康熙和乾隆南巡时曾作为行宫。</p><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时期: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天王府。</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成为国民政府总统府。</p><p class="ql-block">现代: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4月24日攻占总统府,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