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口路上的地排车(广播版)

飞 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济南电台2024年10月22日播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家住在堤口路旁,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小时候经常在路边玩耍。当时的堤口路不宽,路上走的最多的车辆是地排车,经常看到地排车组成的长蛇阵,是当时最普遍的人力运输工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见得最多的是拉沙子的地排车。堤口路的北面是无影山,山上有一种不多见的青灰色沙子,沙粒不是圆的,而是扁平状,比黄沙颗粒大些,是山上的一种青灰色的岩石风化而成的。附近的农民靠山吃山,挖沙卖沙成为当地农家的一种生计。运沙子的地排车也与众不同,四周的挡板是用旧棺材板子制作的。挡板上还保留着不少黑色的油漆,虽然斑驳脱落了一些,但一眼就能认出它的前身是棺材板,看上去有些瘆人。原来这是就地取材得来的。在挖沙的过程中,经常挖出一些无主的坟墓,由于山上土壤干燥,虽然年代久远,可棺材保存尚好,没有完全腐朽。挖沙人便用它们制作成了地排车的挡板。我们小孩子对拉沙子的地排车都畏而远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大的地排车是拉木材的,车轱辘像汽车的轮胎,人们都叫它“大胶皮”。堤口路上有山东木材厂,还有济南建筑公司木材加工厂。经常看到大胶皮拉圆木,一辆地排车拉一根,直径有汽油桶粗,有十多米长。拉大胶皮没有驾辕的车把式,需要几个人在两侧拉套子。大胶皮走得很慢,周边围着不少铲树皮的人,手持工具边走边铲,铲回去烧火做饭。有时拉车的呵斥一嗓子,但铲树皮的人仍紧跟不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还有拉煤的地排车。八里桥西是济南煤建一公司的煤场子,主要加工储存粉煤,供给市区各煤店。拉煤粉的地排车的挡板最高,装满煤粉后还要高出一个尖来。拉煤的人被煤粉染得黑不溜秋。除了有黑的还有白的拉面粉的地排车。车上摆满五十斤一袋的面粉,码放了好几层。车夫们一身白粉,是装卸车时留下的。堤口路中段有北山粮库,东头成丰桥有面粉厂,从这里运往市区各个粮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还有拉酒糟的地排车。堤口路东首是济南酒精总厂,生产酒精后剩下的酒糟是喂猪的好饲料。郊区的农民用地排车拉回去,酒糟呈酱状古铜色,还冒着热气,散发出地瓜干子的酒味,还带点儿甜头的醇香。车子路过身边时我会使劲吸两下。拉的货物体积最大的是运麦秸的地排车。麦秸在车上堆地高大宽阔,整个车身都看不见了,只露出两个轮子。几乎看不到拉车人,一辆辆排的很长,像一条金黄色的长龙。麦秸是造纸的原料,供给堤口路南面的造纸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还有运蔬菜,运砖瓦,运石料……不管是运什么货物的地排车,最终都要靠人来拉。那些拉车人才是真正的主角。那是那个时代可见的最苦的劳动之一。“苦力”一词,我就是从他们身上理解的。拉车人两手持把,肩上套套子,身体向前倾斜近45度,每走一步,额头和裸着的小腿都会胀起青筋。低头走上几步,才仰起脖子看看前边的路。夏日,一般都是只穿一条破短裤和破球鞋,头上、身上汗水淋漓,雨浇一般。在烈日下,黝黑、干瘦的身体闪着银色的光,像移动的铜铸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和拉重车时沉重的脚步相比,拉空车的时候就轻松多了。经常看到跷跷板式的“划车”。驾辕的人屁股坐在一侧的车把上,单腿落地,以车轮为支点,车尾再坐上一个人或装载重物,形成了一个跷跷板,驾车人脚向后蹬地,地排车边上下起落边向前移动,很是潇洒惬意的样子。那是完成劳作以后的放松游戏,是苦中作乐的悠然自得。看得我们小孩子羡慕不已,也想去玩一把飞驰的跷跷板。殊不知这是很危险的动作,遇到紧急情况很难刹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堤口路上的地排车多和地段有关。堤口路处在城乡结合部,比邻济南火车站北货场和多条铁路专用线,有北山粮库专用线,山东木材厂专用线,煤炭公司专用线,还有八里桥仓库专用线,是大宗物资铁路和公路接驳转运的集散地。在堤口路东段的济南第二运输公司和运输新村,是地排车聚集的大本营,“大胶皮”大多出自这里,他们主要从事大件货物的运输,到六十年代后期才逐渐被汽车替代。另外在堤口路南侧的官扎营街、宝华街和万盛街也有不少从事运输业的,依靠拉地排车谋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地排车还催生出了“拉套子”的行当,在堤口路东部的天桥,中部的无影山路和西部的纬十二马路,活跃着一群群拉套子的少年郎。拉个上坡能挣个几分钱,他们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觉得这挺好玩还能挣钱,就找了铁钩子和背包带,自己做了一个套子绳。跃跃欲试来到八里桥,可车夫嫌我小不愿雇我。再说我也不会抢活,傻等了一阵子也没有拉到一个,只好悻悻而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进入七十年代有了蜂窝煤。我们铁路宿舍居民们要到官扎营中街的茅林子炭店去买。我这时已经上中学,能够帮家里干些重活了。借来地排车去拉蜂窝煤,亲身体验了拉车的感受。地排车的装车要有讲究,前头重了压人,后头重了撅车。要保持平衡拉着才轻快省力。装满一车蜂窝煤,我一个人是拉不动的,需要小伙伴们在后面推车助力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随着各种机动车的增多,地排车逐渐减少。堤口路也由沙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并且不断地拓宽。迈进二十一世纪,地排车几乎绝迹了。现在的孩子们已经难觅地排车的身影,它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堤口路上那延绵不断的地排车,却是我们这代人挥之不去的印记。此时我乘坐地铁穿行在堤口路下,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一幕幕回放湮没在岁月深处的那路、那车、那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