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2年3月,作为10岁的生日礼物,爸妈买了一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出品的敦煌牌二胡给我,当时的售价是29.6元,我也就认识了敦煌这两个字,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把二胡还能拉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后来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知道了在离上海很远的甘肃敦煌有个莫高窟,莫高窟里有敦煌壁画,由于这些壁画不太好看懂,学生时期就没有仔细看过敦煌壁画的图片。</p><p class="ql-block"> 真正了解敦煌壁画是从1987年至1996年发行的六套《敦煌壁画》系列邮票的新邮资料和原地资料查找过程中,这六套《敦煌壁画》系列邮票发行时间长、图案精美,选的都是莫高窟中著名的敦煌壁画,深受邮人喜欢,我作为一个原地封爱好者,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制作、收集这六套《敦煌壁画》系列邮票原地封的潮流之中。</p><p class="ql-block"> 这六套《敦煌壁画》系列邮票的发行目的是为了宣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遗产,是对敦煌壁画艺术的一次展示,也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一种肯定和弘扬。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尽管经历了风化、沙压、地震、烟熏和人为破坏,敦煌莫高窟仍保留着历代壁画和塑像洞窟492个,窟内共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结构建筑五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p> <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西北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一片树叶形的绿洲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艺术宝库。 </p><p class="ql-block"> 1987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敦煌莫高窟同泰山、长城、故宫、秦陵兵马俑等,一起作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作为宗教艺术来说,佛像画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唐代达到最盛,武则天时代已超过千窟。从秦开始每朝代都有新洞窟开凿,一直延续到元代。如今,在砾岩峭壁上,大小洞龛仍密如繁星,有洞穴七千余处,492窟。莫高窟是中国石窟中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处。石窟区全长达1600米,藏有文书五万多件。有前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辽、西夏、元代等十个朝代的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245尊,唐宋木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假如把窟内所有壁画连接起来,可组成一条长达25公里的巨大画廊,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p><p class="ql-block"> 敦煌莫高窟的第一位开拓者是乐樽和尚。为了在粗糙的岩壁上作画,历代的艺术大师们先在洞壁的四周及顶部抹上草泥,用白垩打底,再绘制壁画。壁画画好后,再配以彩塑。窟内最大的壁画高四十余米,宽三十余米,最小的高不盈尺。敦煌壁画所表现的大都是佛教内容,如经变、本生、佛传、供养人及因缘故事。在内容丰富的敦煌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佛像、神怪、动物、山水画、建筑画以及装饰图案等,它成为佛教艺术最为灿烂的宝库。在历时长久的画卷上,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从效仿西域式样到逐渐汉化,从颜面体态到服饰装束,都又复归汉民族的鲜明特色。它不仅展示了十个朝代壁画艺术发展的脉胳,而且蕴含着历史、风情、民俗、神话、山川、建筑等十分丰富的形象资料。</p> <p class="ql-block"> 下面根据这六套《敦煌壁画》原地封来描述一下票图内容、邮路、邮资等,并简要介绍一下壁画所在洞窟的概况,来读懂原地封上的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1,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于1987年5月20日发行,全套4枚,小型张1枚。</p> <p class="ql-block"> 图1为4-1(8分)【北凉·供养菩萨】原地官封,首日从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28元(国内外埠挂号),有挂号戳(注1)。</p> <p class="ql-block"> 4-1【北凉·供养菩萨】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72窟中绘于正壁佛龛外两侧的一幅北凉作品,描绘了四十身听法菩萨的形象,“供养菩萨”就是画中呈礼佛和供养之状而又没有具体名号的菩萨。</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72窟建于北凉,位于九层楼以北,窟顶模仿我国中原地区木结构建筑,西壁有善咖坐说法佛像一身,佛像两旁有胁持菩萨各一身,佛龛外绘供养菩萨,窟顶藻井四周有天宫乐伎围绕。</p> <p class="ql-block"> 图2为4-2(10分)【北魏·鹿王本生】原地公函封,首日从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0.2元(国内外埠挂号),有挂号戳(注1)。</p> <p class="ql-block"> 4-2【北魏·鹿王本生】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时期《鹿王本生图》,位于西壁中层,全图纵58cm,横390cm。《鹿王本生图》创作于北魏时期,主要讲述了释迦牟尼的前身——一只美丽的九色鹿王,救了一个不慎落入水中快被淹死的人,然而却被此人出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57窟是北魏中期统一河西后修建的莫高窟代表性的洞窟之一,因造型丰富多样的飞天乐伎形象和琵琶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而备受人们关注,南壁有《沙弥守戒自杀因缘》及《弊狗北魏前期的职官体制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因缘》,西壁有《九色鹿本生》,西壁北段到北壁有《须制,由地方直接受到中央的摩提女因缘》等壁画。</p> <p class="ql-block"> 图3为4-3(20分)【北魏·天宫伎乐】原地公函封,首日从甘肃敦煌寄江苏苏州,邮资0.2元(国内外埠挂号),有挂号戳(注1)。</p> <p class="ql-block"> 4-3【北魏·天宫伎乐】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435窟中北魏时期的一幅“天宫伎乐”,描绘了她们歌舞和弹奏的精彩场面。天宫或称作乾洇婆城,是香音神幻化出来的空中楼阁,乐舞便在其中演出。 </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 第435窟建于北魏晚期,是北魏代表窟之一,窟型为中心塔柱窟,东壁与窟门大部被毁,南北两壁人字坡下《说法图》亦遭破坏,但存留下来的绘塑,大都颜色鲜亮、形象完整,中心柱东向为一大龛,龛内塑倚坐弥勒佛(有说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像,龛外南北侧各塑金刚力士一身,龛楣上方有浮塑。</p> <p class="ql-block"> 图4为4-4(40分)【北魏·飞天】原地公函封,首日从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4元(国内外埠挂号回执),有挂号戳(注1)。</p> <p class="ql-block"> 4-4【北魏·飞天】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54窟中北魏时期的一幅作品,描绘了飞天凌空舞蹈的形象,飞天为佛教八部天中的乾洇婆,又名香音神,是散放香气和音乐舞蹈的天神。画面上飞天头有圆光,戴印度式五珠宝冠,脸型修长,横空而飞,四周天花飞落,衣裙飘带的晕染和线条十分清晰,飞天的飞势动态有力,姿势自如优美,与其神灵境界十分和谐。 </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54窟建于北魏初期,隋代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洞窟群中段,南壁前部人字坡下阙形龛内塑交脚弥勒佛像,龛外两侧画千佛,龛壁画飞天及火焰纹佛光,两侧画飞天各二身,供养菩萨各六身,龛下画《降魔成道图》,紧邻《降魔成道图》的两侧有绘本故事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p> <p class="ql-block"> 图5为小型张(2元)【北魏·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原地公函封,首日从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2元(国内外埠挂号回执),有挂号戳。</p> <p class="ql-block"> 小型张票图【北魏·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为敦煌莫高窟第254窟中北魏时期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讲述的是一则佛教经变故事:太子摩诃萨埵和他的两个哥哥一同出游,在山中见饿虎之状,心生怜悯。萨埵决心舍身饲虎,裸身并刺颈出血,从崖上跳下,被群虎所食,两个哥哥悲痛万分,还告父母,收拾遗骨,筑宝塔供养。这幅画构图完整而严谨,以饲虎为中心,前后情节重叠交错,巧妙地组织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画面的空间,壁画设色厚重,形象感人,悲剧气氛浓厚。</p><p class="ql-block"> 注1:1987年,敦煌邮电局刻制的挂号戳,规格为39x22mm,戳的左侧为阴刻图案,中刻“挂号”,右侧上格供填写编号,下格刻“敦煌”。</p> <p class="ql-block">2.T126《敦煌壁画(第二组》,1988年5月25日发行,全套4枚。</p> <p class="ql-block"> 图6为4-1(8分)【西魏·狩猎】原地普封,首日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08元(国内外埠平信)。</p> <p class="ql-block"> 4-1【西魏·狩猎】票图为敦煌莫高窟时第249窟中西的“狩猎图”,描绘中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狩猎的一个场面。</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49窟建于北魏晚期至西魏初期,为覆斗顶型,西壁开一龛,东壁已毁,南、北壁绘有千佛,中间绘《说法图》,窟顶绘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和佛教题材的壁画,窟中还有大量的中国传统神话和道教题材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图7为4-2(8分)【西魏·战斗】原地普封,首日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08元(国内外埠平信)。</p> <p class="ql-block"> 4-2【西魏·战斗】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中西时期的佛经故事“伍百强盗成佛图”,描绘了五百名强盗与官兵战斗的场面。 </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8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第二层,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是敦煌莫高窟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也是北朝时期最具艺术特点与文化信息的洞窟之一,洞窟形制为覆斗顶型,西、南壁主室西壁中间龛内塑倚坐佛一身,壁画为诸天外道形象:日天、月天、诸星辰、供养菩萨、鸠摩罗天神将等,另有《得眼林图》和《说法图》壁画,窟顶中心画华盖式藻井,井心为莲花、火焰和忍冬纹等,四披为象征天地的宇宙,南壁绘有《五百强盗因缘》、《化跋提长者姊缘》、《度恶牛缘》、《沙弥守戒自杀缘》和《婆罗门施身闻偈》故事画,东壁有大型《佛说法图》及中唐所绘趺坐菩萨,南壁有中唐所绘《不空缉索观音经变图》。</p> <p class="ql-block"> 图8为4-3(10分)【北周·农耕】原地普封,首日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1元(国内外埠航空信函)。</p> <p class="ql-block"> 4-3【北周·农耕】票图为敦煌高富第296窑中北周时期的“差年太子入海品图”,描绘了养事太子出游途中观看农耕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图9为4-4(90分)【北周·建塔】原地普封,首日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9元(国内外埠航空挂号信函,超资),有挂号戳(注2)。</p> <p class="ql-block"> 4-4【北周·建塔】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96窟中北周时期的“福田经变图”,描绘了砌砖佛塔的画面。 </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96窟是北周的代表窟之一,洞窟形制为覆斗型顶,西壁开一圆券形龛,龛内有彩塑五尊,主尊为倚坐说法佛,两侧各一弟子一菩萨,北披上段中部有《福田经变图》,南壁有《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画,北壁有《须阇提本生》故事画,西披北段和北披西段有《微妙比丘尼》故事画,有17个画面,西披南端、南披和东披有《善事太子入海》故事画,有28个画面,此窟的壁画题材反映了印度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三教会通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 注2:1988年,敦煌市邮电局刻制的挂号戳,规格为41x25mm,左侧为阳刻图案,中刻“挂号”,右侧上格供填写编号,下格为“敦煌市”。</p> <p class="ql-block">3.T.150《敦煌壁画(第三组)》,于1990年7月10日发行,全套4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图10为4-1(8分)【隋·飞天】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江苏苏州,邮资0.08元(国内外埠平信)。</p> <p class="ql-block"> 4-1【隋·飞天】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06窟中隋代的“飞天图”,飞天形象绘于佛龛顶邻,在佛背光火焰般那腾腾的烈焰之上,飞天成群结队翩翩起舞。</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06窟开凿于隋代,窟形为覆斗顶窟,洞窟西龛内顶部的飞天就像在天上飞翔一样,在佛光火焰里飞翔的飞天是敦煌壁画中画得最好的飞天之一,龛外两侧绘有《维摩诘经变图》。</p> <p class="ql-block"> 图11为4-2(10分)【隋·供养菩萨】和4-3(30分)【隋·观音济难】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江苏州,邮资0.4元(国内外埠挂号信函),有挂号戳(注3)。</p> <p class="ql-block"> 4-2【隋·供养菩萨】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404窟中绘于龛口左侧隋代的一幅菩萨形象图,菩萨的宝冠剑环敷贴金泊、缯带、璎珞,装饰华贵,设色富丽,描绘精细,是隋代盛期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 第404窟建于隋代,后清朝重修,洞窟形制为前部人字坡顶,后部平顶,主室窟顶全部画千佛,内层龛顶画菩提树,龛壁画火焰佛光,两侧各画四弟子。外层龛顶画化生伎乐火焰龛楣、飞天四身:龛西壁两侧画忍冬龛梁、莲花宝珠龛柱等,南、北壁各画二菩萨。龛沿画联珠纹边饰,龛上画火焰龛楣,两侧龙首龛梁、莲花龛柱。</p><p class="ql-block"> 4-3【隋·观音济难】票图为敦煌高窟第420窟中窟顶东披南侧隋代的《观音济难图》其中的一个场景,画面是一条宽阔的河流奔腾而泄,观音菩萨站在岸边,正在伸手拯救落水者。</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420窟创建于隋代,宋朝、西夏重绘部分壁画,主室为覆斗形顶,南、西、北壁各开一龛,被称为“三龛窟”。敦煌莫高窟隋朝洞窟特征主室窟顶为斗四莲花藻井,花饰三兔纹样井心。藻井内岔角绘童子形飞天,外岔绘有翼兽,方井外框饰以忍冬狮子联珠纹。四披绘有大幅的经变场画。各场面间以树石花卉、塔庙寺院、流泉莲池、行云飞花等景物作为分隔,龛外南北两侧上部绘维摩诘经变,南侧是文殊菩萨,北侧是维摩诘,两侧下部各绘五弟子、四菩萨。西壁下部宋代绘供器和供养菩萨。龛外四周绘千佛,龛下宋代绘供养菩萨,东壁门上中央绘说法图一铺:描绘须达拏太子本生故事.表现太子乐善好施,将白象施与敌国婆罗门,遂放逐,太子携妻子儿女沿途施舍,一路艰辛,终至檀特山中,此后为婆罗门乞讨儿女,国王赎孙并迎太子还宫,故事在北下角结束。</p> <p class="ql-block"> 图12为4-4(50分)【隋·帝释天】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江苏苏州,邮资0.5元(国内邮政快件)。</p> <p class="ql-block"> 4-4【隋·帝释天】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423窟中绘于窟顶隋代的《帝释天图》,描绘了帝释天出行巡天的壮观场面:帝释天驾一辆四龙车,由飞天护道,周边有祥云和花雨环绕。</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423窟开凿于隋朝,洞窟形制为前部人字披顶,东披画须达那拏太子本生,西披画弥勒上生经变;后部平顶中部画维摩诘经变,两侧画帝释天、帝释天纪及说法图各一铺。已如上述。西壁开一圆券形龛,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画忍冬火焰背光,龛顶画二飞天。二飞天互相对称,动势很强,堪称佳作。龛楣饰火焰纹,龙首龛梁,莲花龛柱。龛外两侧各画弟子四身、菩萨二身,以下画药叉各一身。四壁上沿绕窟一周画飞天翱翔于天宫拦墙之上,飞行方向由东壁中部出发,沿南北两路朝西壁主尊方向飞去,大多作散花供养,亦有少量伎乐天,演奏筝、排箫和笙等;动态前后呼应,生动活泼,与下部所画大面积的贤劫千佛恰成对比,形成动静对照而又浑然一体。千佛之中,南、北壁各有说法图一铺。千佛以下除西壁外画供养人,再下画垂帐纹。因为人字披东披,上下不分段,整披描绘须达拏太子本生故事.由北上角开始,表现太子乐善好施,将白象施与敌国婆罗门,遂放逐。情节至南端折转下方,表现太子携妻子儿女沿途施舍,一路艰辛,终至檀特山中;此后为婆罗门乞讨儿女,国王赎孙并迎太子还宫,故事在北下角结束。画面以白粉为地色,显得素净。作者用青绿、土红和黑色画连绵起伏的山峦,与其说是衬景,不如说是分隔故事情节的栏格。蓝色涂顶的城池或宅院建筑,使画面满而不乱,生动有趣。 </p><p class="ql-block"> 注3:1990年,敦煌市邮电局刻制的挂号戳,规格25x17mm,左侧为阳刻图案,右侧上格刻“敦煌”,下格左刻“挂号”,右供填写编号。</p> <p class="ql-block">4.1992-1(T)《敦煌壁画(第四组》,于1992年9月15日发行,全套4枚,小型张1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图13为4-1(20分)【唐·菩萨】原地官封,首日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2元(国内外埠平信)。</p> <p class="ql-block"> 4-1【唐·菩萨】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401窟北壁下部的菩萨画像,菩萨仪态从容,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在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漫步着,步履轻盈,衣裙飘逸、心情愉快。</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 第401窟建造于隋朝中、晚期,南、北、东壁画千佛,主龛前部平顶和后部人字披顶均饰千佛。西壁开一龛,有双层龛口,内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火焰背光两侧各画菩提树与四弟子。外层龛门内两侧壁各画三菩萨以及莲花化生。外层直顶画火焰莲花摩尼宝珠宝循,交桅上有六飞天,姿态生动,色彩协调,其中四身为散花飞天,两边为飞行比丘持香炉供养,龛外两侧壁面画干佛。</p> <p class="ql-block"> 图14为4-2(25分)【唐·伎乐】原地官封,首日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25元(国内外埠平信)。</p> <p class="ql-block"> 4-2【唐·伎乐】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北壁上的“东方药师净土变”里的一组乐队,这支乐队,人物姿态各异,使用着筝、排箫、横笛、坚笛、等、腰鼓等乐器,正演奏着优美、动听的乐曲。</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20窟是莫高窟最重要的初唐洞窟之一。洞窟为覆斗顶形窟,正壁开一龛,左壁画阿弥陀变,右壁画东方药师变,前壁画维摩诘经变。左壁的阿弥陀经变,是莫高窟出现最早、场面最大的净土变。碧波荡漾的七宝池水平台上,西方三圣——阿弥陀佛端坐莲台,观音、大势至菩萨侍立左右,“西方三圣”周围圣众眷属环绕,共150余身,右壁的药师经变,东方药师净土七佛为主体,八大菩萨侍立左右。前壁的维摩诘经变,是根据《维摩诘所说经》绘成。这一重要经典通过叙述“辩才无碍”的维摩诘居士,是病中与前来问疾的文殊师利展开一场辩论,来阐发佛 教大乘理论。壁画以“问疾品”为主体,描绘了《维摩诘所说经》中最生动的情节。右侧是维摩诘示疾、左侧是文殊问疾及门上的三佛说法。神思飞扬,为传神佳作。第220窟的壁画,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其恢宏的场面,瑰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反映出大唐开国的博大胸怀和繁华富丽的景象,揭开了盛世唐风的帷幕。</p> <p class="ql-block"> 图15为4-3(55分)【唐·乘龙开天】原地官封,首日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55元(国内外埠挂号信函),有挂号戳(注4)。</p> <p class="ql-block"> 4-3【唐·乘龙开天】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329窟正壁龛顶的《乘龙升天图》,祥云涌动,鲜花飘香,龙腾虎跃的北观场而,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的赞美。</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329窟初唐时开凿,此窟的窟形平面为正方形,窟顶是覆斗形顶,四面斜披内收至中心形成一个方形倒斗,故称覆斗顶,西壁开一敞口龛,龛内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西壁佛龛龛顶及窟顶藻井西壁龛内佛光两侧绘佛弟子、飞天,下画婆薮仙和鹿头梵志,龛顶画佛传故事乘象入胎、夜半逾城,西壁龛顶南侧 有《夜半逾城夜半逾城》故事画,西壁龛顶北侧 乘象入胎在这个窟里,绘制了佛传故事的“乘象入胎”和“夜半逾城”两个较为重要的情节,前一个情节表示释迦牟尼降生、也可说是入世,后一个情节表示释迦牟尼脱离人生的初始走向成佛的道路,因此这两个情节最能代表释迦牟尼一生从入世到出世而成道的经历,右边飞奔的大象,健壮威武,前后两脚站在两个飞天所托的莲花上,前面是一乘龙天人引路。左边的飞马,潇洒矫健,天王紧托马蹄飞奔,前面是一乘龙天人一路,大象和飞马的周围是飞动的流云和盛开的鲜花,整个龛顶给人一种满壁风动,热烈而又欢快的气氛,窟顶 飞天莲花纹藻井窟顶是莲花飞天藻井,它是莫高窟现存最精美的藻井壁画之一,藻井井心以淡蓝色作地,象徵天空,中心绘一大朵莲花,这朵莲花,由14个卷瓣莲和14朵卷云纹相间环绕莲心而成,中间绿色的圆形内有白色的莲蓬籽。在青、绿、红为地色的卷瓣莲上,白色的短弧线作波形状排列三圈相互环绕,形成旋转性的团花中心,外层的卷云纹则以最亮的白色为主色,辅以青、绿、红、黄等色,使人观之犹如莲花正在旋转的色轮上放光,色彩绚丽,灿烂夺目,围绕着莲花是四身执花飞天,在蓝天的映衬下,长巾飘举,遨游曼舞,周围浮云流动,似有风在吹拂,井心以外有卷草纹、联珠纹、垂角纹、帷幄等,颜色有淡红、深红、赭石、黄、白、绿、黑等,色彩丰富并且描绘细致,最外层是一组伎乐飞天,他们手握琵琶、箜篌、腰鼓等,淡黄的底色,与内层的蓝色相呼应,气氛热烈欢快,在窟内仰看,倍觉富丽堂皇,绚丽多彩,北壁有弥勒经变飞天,又名乾达婆、香音神,是佛教八部护法神之一,是歌舞散花之神,它仅靠两条丝绸的飘带,就在碧空飘飘荡荡,任意翱翔,它是古代艺术家高度想象力的结晶,敦煌的飞天,几乎每个窟里都有,而每一个飞天的动态各具特色,很少有重复的。第329窟的飞天就很有代表性,窟顶藻井中心有围绕莲花旋转的四身飞天,她们都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动作犹如水中畅游的仙子般舒展自由,辗转的飘带,洋洋洒洒,周围飘动的流云与飞天飞行的方向一致,旋转的律动感更加强烈,藻井的外围也有一组12身飞天,他们手持各类天乐,有琵琶、箜篌、腰鼓、笙、古筝、横笛等,与内层的四身飞天遥相呼应,他们的飘带,翻卷略平直,飞的节奏似乎很快,洞窟西壁佛龛顶部也有12身飞天,他们或手握天乐,侧身吹奏;或手捧供品飘然而下,或扬手撒花,与窟顶飞天的整齐排列的形式迥然不同,显得更为潇洒、自由。</p> <p class="ql-block"> 图16为4-4(80分)【唐·出使出域】原地官封,首日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0.8元(国内外埠挂号信函,超资),有挂号戳(注4)。</p> <p class="ql-block"> 4-4【唐·出使出域】票图为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上的《张骞使西域图》的局部,以汉武帝等人的送别张骞场景,有的挥臂,有的拱手,有的弯身,场面隆重、气氛严潇。</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323窟没有具体的建窟年代,学者推论建于初唐。洞窟分前后两室,前室残,人字披顶;主室(后室)平面呈方形,覆斗形顶。洞窟以佛教史迹画为主要题材,塑像经五代、西夏、清重修,窟顶藻井画团花井心,垂幔铺于四披,四披各画千佛。,西壁开一平顶敞口方形龛,龛中塑像为清代重塑,共五身,正中为一倚坐像,南北两侧塑弟子和菩萨像各一身,皆立于莲花座上。龛顶画菩提宝盖、二飞天。龛壁浮塑山峦影壁(清修)与龛外南北壁画中山水相连,壁画以青绿山水为景,合理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为盛唐山水画家李思训一派之风格(已变色),龛上画化佛、云气,龛下西夏画趺坐佛,底层有五代、初唐残画。龛外南北两侧画圭纹边饰,南壁上部画千佛,中部画佛教史迹画,自西向东依次为:1.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2.东晋扬都金像出渚;3.隋文帝迎昙延法师入朝,下部画菩萨七身, 北壁上部画千佛,中部画佛教史迹画,自西向东依次为:1.汉武帝获得匈奴祭天金人与张骞出使西域;2.释迦浣衣池与晒衣石;3.佛图澄之神异事迹;4.阿育王拜外道尼乾子塔;5.康僧会感应故事,下部画菩萨七身。,东壁门上画千佛,门下五代画不动佛、弥勒菩萨等十一身;门南画佛教戒律画,下西夏画趺坐佛四身;门北画佛教戒律画,下西夏画趺坐佛三身,画面以组图形式表现僧人守戒所发种种誓愿,系依据北凉昙无谶译《大盘涅槃经》、南宋宋慧观等译《大盘涅槃经》绘制,部分被美国华尔纳于1924年盗走。,甬道顶西夏绘团花图案,南北壁绘供养菩萨各三身, 前室西披西夏画团花图案三幅(已毁),西壁门南西夏画普贤变;门北西夏画文殊变(模糊),底层有五代画千佛、初唐残画,此窟南北壁画佛陀胜迹和佛教史迹画,与东壁两侧的戒律画都占据了本窟最显著的位置,毫无疑问是本窟壁画中的主要题材,这些壁画题材在国内诸石窟的雕刻和壁画中均不多见,莫高窟壁画中所绘也极为罕见,佛教史迹画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图17为小型张(5元)【唐·观音菩萨】小型张原地官封,首日甘肃敦煌寄上海,邮资5元(国内外埠挂号信函,超资),有挂号戳(注4)。</p> <p class="ql-block"> 小型张【唐·观音菩萨】票图是敦煌莫高窟第57窟面壁上的《阿弥陀佛说法图》的局部——观音菩萨形像,这尊观音菩萨画像容颜秀丽,双目微合,面部表情宁静,仿佛置身西方净土世界,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环境和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57窟开凿于初唐时期,是7世纪30年代的代表窟,窟型、龛型均有隋代遗绪,唯塑像与壁画已经明显地跨进了新的阶段。第57窟属于中小型洞窟。洞窟的形制,顶部是覆斗形,平面为方形。西壁开有一佛龛,是一个典型的殿堂式洞窟。西壁佛龛为一个双层龛,佛龛中的塑像是一佛、二弟子、四菩萨(有一身菩萨已毁),中间塑释迦牟尼佛,着通肩袈裟,内着僧祗衣,头上有螺髻,双目正视前方,面部的表情威严庄重。</p><p class="ql-block"> 注4:1992年,敦煌市邮电局刻制的挂号戳,规格为38x23mm,左侧为阳刻菩萨像,右侧上格刻“敦煌”,下格左刻“挂号”,右供填写编号。</p> <p class="ql-block">5.1994-8T《敦煌壁画(第五组)》,1994年7月16日发行,全套4枚。 </p> <p class="ql-block"> 图18为4-1(10分)【唐·飞天】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0.1元(国内外埠平信)。</p> <p class="ql-block"> 4-1【唐·飞天】票图为莫高窟第39窟西壁《涅磐经变图》的上部,左右对称的飞天之中的右壁一身飞天,她驾着五彩祥云,徐徐下降,向着涅磐的释迦佛,奉献鲜艳芬芳的花蕾,姿态优美,加上长裙、纱巾随风飘动,显得自然而轻盈。</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39窟西开凿于盛唐(五代、西夏、清重修),洞窟形式为前部人字披顶,后部平顶,有中心龛柱,柱东向面开一龛,西、南、北壁各开一龛,前室西壁门南、北西夏画菩萨一排、净土变各一铺(上、下残),南壁存西夏画净土变一部分,北壁残存西夏画净土变一角,甬道盝形顶中央五代画佛教史迹画,南、北披五代画瑞像图各八幅,南、北壁西夏各画供养菩萨三身,主室中心龛柱东向面斜顶敞口龛内唐塑坐佛及二弟子。</p> <p class="ql-block"> 图19为4-2(20分)【唐·维摩诘】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0.2元(国内外埠平信)。</p> <p class="ql-block"> 4-2【唐·维摩诘】票图为莫高窟第103窟前壁南北两侧的《维摩诘经变图》局部。画面是维摩诘坐在胡床上,手持羽扇探身向前,须眉奋张,目光炯炯,启唇动腮,正在同坐在他对面文殊师利辩论的情景。画家运用流畅的线条,随结构而运转的笔锋刻画出的人物,轻涂淡彩,突出线描,这是盛唐壁画中用线造型的代表作,也反映出吴道子新画风在当时的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103窟开凿于盛唐,清代重修,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主室窟顶藻井绘团花井心,周围绘联珠、半团花、鳞纹、垂角幔帷边饰,窟顶四披绘千佛。</p> <p class="ql-block"> 图20为4-3(50分)【唐·张议潮出行图】原地普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0.5元(国内外埠挂号信函),有挂号戳(注5)。</p> <p class="ql-block"> 4-3【唐·张议潮出行图】票图为莫高窟第156窟南北壁及东壁南北两侧的底部绘长卷式《张议潮出行图》,这幅壁画场面非常繁复宏大,卷前为文武仪仗行列,中部张议潮着红袍跨白马,后有军队随从,前面的仪仗部分,情节复杂却布置得井井有条,体现作者把握宏大场面的超凡技能,邮票所选画面是前部的鼓乐、武骑、文骑和舞伎等旌旗招展,鼓乐喧天,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张议潮出行图》是敦煌壁画中最大、最精典的出行图,与《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合称敦煌壁画中的出行图双璧。</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156窟开凿于晚唐,覆斗顶形窟,位于九层楼右侧,亦名张议潮窟。晚唐代表窟之一。唐咸通六年至八年(865—867)之间,沙州刺史张淮深为其叔父河西十一州节度使张议潮所造的功德窟。洞窟设有前室、甬道和主室,前室为横长方形,前室北壁左上角处,有“咸通六年正月十五日”的墨书题记《莫高窟记》是研究莫高窟开凿历史的宝贵资料,坡壁下部绘“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及张议潮夫人“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甬道两壁画张议潮、张淮深及夫人等供养像。均为晚唐时期不可多得的形象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 图21为4-4(1.6元)【唐·魔女】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1.6元(国内邮政快件,超资),有快件戳(注5)。</p> <p class="ql-block"> 4-4【唐·魔女】票图为莫高窟第196窟西壁《劳度叉斗圣变图》的局部。故事大意是:舍卫国大臣须达,为请释迦亲临舍卫国说法,出重金购祗园地造精舍,以作道场,六师外道闻讯,依仗国王的支持,约定与舍利佛斗法,舍利佛节节胜利,最后狂飚席卷劳度叉阵营,劳度叉法台下的魔女幻惑舍利佛被狂风吹来,难持平衡,飘摇欲倒。画中表现大风的手法是通过衣袖、肩巾等物的飘舞和赋彩的间断、树拔屋倾等整体动感实现的。</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196窟,又称何法师窟,开凿于晚唐景福年间(公元892—893年)。洞窟由前室、甬道、和主室三部分组成。前室有窟檐建筑,主室平面方型,设中心佛坛,佛坛后部有背屏连接窟顶。南壁画金光明经变、阿弥陀经变、法华经变;北壁画弥勒经变、药师经变、华严经变;西壁画劳度叉斗圣变,东壁门南画文殊变。门北画普贤变。由于地势较高,窟檐建筑、壁画、塑像都保存较好,是晚唐的优秀作品。 </p><p class="ql-block"> 注5:1994年,敦煌市邮电局刻制的挂号(快件)戳,规格为40x20mm,左侧为阳刻飞天图案,右侧上格刻“敦煌”,下格左刻“挂号”或“快件”,右供填写编号。</p> <p class="ql-block">6.1996-20T《敦煌壁画(第六组)》,1996年8月15日发行,全套4枚,小型张1枚。</p> <p class="ql-block"> 图22为4-1(10分)【五代·五台山图】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0.2元(国内外埠平信)。</p> <p class="ql-block"> 4-1【五代·五台山图】票图为莫高窟第61窟内的《五台山图》,所画的主要情节是:朝廷派遣送供品的”送供天使”队列行进的场面。中间第一座桥前一人骑马引路,桥后人马分三路,左右两侧是持仗剑的护卫,中间一路有的肩挑供品担子,有的背负香案,有的手提什物。左侧第二座桥后面,送供天使及其随从们骑马正要过桥。人物建筑,山水草木,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既组成了一幅内容丰富、色彩亮丽的青山绿水画,又洋溢着一种宁静的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61窟开凿于五代(元),窟中的《五台山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五台山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堪称恢宏壮观,主要是供奉文殊菩萨而修的,文殊菩萨在佛国世界是无穷的智慧,传说他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五台山自北魏起深为佛教徒所信仰,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五台山也随之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图23为4-2(20分)【元代·于阗国王】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0.2元(国内外埠平信)。</p> <p class="ql-block"> 4-2【元代·于阗国王】票图为莫高窟第98窟描绘于阗国王形象的部分,于阗国王,气宇轩昂,仪表堂堂,头戴冕旒,上有北斗七星;身着衮服,上有日、月、龙、华虫、黼黻等图案。</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98窟是开凿于五代,清代时重修。洞窟形制是莫高窟常见的覆斗形顶,在洞窟中心设有佛坛,南壁画曹议金父子供养像八身、侍从二身。北壁画张议潮、索勋等供养像。主室中心佛坛上五代塑趺坐佛一身、清塑二身,南壁东起画报恩经变、法华经变、阿弥陀经变、弥勒经变各一铺,西壁画劳度叉斗圣变一铺,屏风下画归义军节度诸押衙供养像一列。北壁西起画天请问经变、药师经变、华严经变、思益梵天问经变各一铺。</p> <p class="ql-block"> 图24为4-3(50分)【宋·观音济难】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0.5元(国内外埠挂号信函),有挂号戳(注6)。</p> <p class="ql-block"> 4-3【宋·观音济难】票图为莫高窟第328窟《观音济难图》的场景,以大船为中心的水中遇难场景作了生动的描绘:在岸上罗刹鬼和水中大恶鱼威胁航船安全的时刻,船上乘客合十礼拜,念观音法号,求其保佑,水手齐心奋力划水,于是,在大船周围浮现出象征佛法的宝球与莲花,使人们转危为安。</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328窟是开凿于初唐,窟形平面为正方形,窟顶是覆斗形,中心绘交杵莲花藻井图案,四披绘棋格团花图案,西壁敞口龛内绘塑结合,表现佛、弟子、菩萨,龛顶绘弥勒说法图;南壁北壁及东壁上方均为净土变,东壁下方为西夏时期的八身供养菩萨。 </p> <p class="ql-block"> 图25为4-4(100分)【西夏·供养菩萨】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上海,邮资1元(国內邮政快件),有快件戳(注6)。</p> <p class="ql-block"> 4-4【西夏·供养菩萨】票图为莫高窟第55窟“供养菩萨”的画面,四身菩萨排列有序,虽然形象服饰大同小异,但画家力求于统一中求变化:脸或正、或微侧,手或捧盘、或举莲、或摆手印。</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55窟开凿于宋建隆三年,为中心佛坛窟,洞窟平面呈纵长方形,中心偏后置马蹄形佛坛,前有甬道,后有背屏连接窟顶。覆斗藻井窟顶,四角均有凹入的浅龛,画四大天王,窟顶东披绘楞伽经变,南披是法华经变,北披为华严经变。主室东壁绘金光明经变、密严经变,南壁东起画弥勒经变、观无量寿经变、报恩经变、观音经变,北壁东起画天请问经变、药师经变、思益梵天问经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西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南、西、北壁下部绘贤愚经变屏风画。</p> <p class="ql-block"> 图26为小型张(500分)【元·千手观音】原地公函封,首日甘肃敦煌莫高窟寄挪威,邮资5.1元(国际航空快递信函)。</p> <p class="ql-block"> 小型张【元·千手观音】图案为敦煌莫高窟第3窟元代绘画的“千手观音”,此窟壁画不但是元代壁画的最佳代表,也是敦煌壁画艺术最后的辉煌。画家以浓墨勾勒,淡色敷彩,描绘出以千手千眼普济众生的观音菩萨形象。</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3窟开凿于元代, 窟中北壁的《千手千眼观音图》采用的是水墨画的画法,画中央的千手千眼观音,又称为大慈观音,站在莲台上,身上所穿的天衣描线肥瘦有致,形制微卷,与此前所看的壁画感觉迥异,观音菩萨的左右两边各站着婆薮仙和吉祥天,其上下则分别有飞天和呈愤怒相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注6:1996年,敦煌市邮电局刻制的挂号(快件)戳,规格为40x20mm,左侧为阳刻菩萨像,右侧上格刻“敦煌”,下格左刻“挂号”或“快件”,右供填写编号。</p> <p class="ql-block"> 文中有关莫高窟的资料均摘自百度,经本人整理成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