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经典--易县摆字龙灯

梁向东

<h1> 河北省传统舞蹈易县摆字龙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br> 起源发展<br> 据传,摆字龙灯原是清朝乾隆年间成立泰陵衙门时,由承德避暑山庄带来的,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当时是整龙,为纪念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而断成十三节,节节断开且用细绳和三个竹环紧紧相连。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民国初年,摆字龙灯是西陵守陵衙门拜年时的表演,舞龙者均为守陵人员。20世纪20年代以后,清西陵守陵机构瓦解,守陵人员转为农民,摆字龙灯才成为表达农民意愿的舞种。<br> 表演形式<br> 摆字龙灯由13节龙身组成,另加领龙绣球1个。每节龙身(龙节)长1.2米,直径约0.5米,节中央固定一个把手,内设三环套月式蜡烛签3个。蜡烛签设置精巧,舞动时烛火始终朝上不灭。龙身外罩为绘有龙鳞、龙爪的龙衣。<br> 摆字龙灯由14人表演,即蜘蛛(引龙人)一人领舞,另13人分别持龙头、龙身、龙尾摆字。蜘蛛动作灵活、滑稽,蜘蛛和其他龙灯的绣球相同,只是在绣球上画蛛网和黑蜘蛛,有降妖避邪的内涵。表演常在晚上进行,舞动时先把周围的光线全部暗下来,伴随着锣鼓镲铙的伴奏,如一条火龙翩翩起舞,不断变换队形摆出汉字,组成吉祥祝福的词句。<br> 龙灯队形丰富,有龙摆尾、地卧龙、天卧鱼、龙塔垛、跑八字等。其龙尾别具一格,可以单独行动。每摆好一字时,龙尾都要绕场一周,再到达应去的位置。每个字的最后一笔,均由龙尾完成,显得活泼风趣。<br> 传承保护<br> 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