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同兴当铺、东大街

云中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墙大院,一道道青砖门楼。 </p> <p class="ql-block">同兴当铺,位于东大街西端;开设于清代中期。占地面积3300多平方米,建筑 面积2700多平方米;有房屋80余间。是我国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当铺遗存。</p><p class="ql-block">根据有关史料查证,此当铺曾为和珅私产。和珅倒台后,几易其主。1927年遭溃逃的北洋军阀孙传芳部下抢劫,因而破产歇业。后变为居住用房。 </p><p class="ql-block">2015年6月修复开放。 </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朋友在高邮三日,6月26日参观汪曾祺纪念馆后,游览了东大街中段、东段;6月27日,参观完当铺,游览了与北门大街丁字相交的西段。 </p><p class="ql-block">在汪曾祺200万字的作品中,有90多篇、100多万字写故乡,其中一大半写东大街,即他家周围的人和事。 </p><p class="ql-block">走在东大街,可随处感受文学气息和市井气息。 </p> <p class="ql-block"><b>同兴当铺</b> </p><p class="ql-block">大门、售票处、全国重点文保碑。 </p> <p class="ql-block">入内,左转进通道,一边是当房,一边就是主建筑存箱楼。 </p> <p class="ql-block">现存铺房五纵五进,门楼窗棂相连,梁架雕刻精致。 </p> <p class="ql-block">存当房,高达1.8米的柜台,朝奉居高临下,一方面只见物,不见人;给来当物件的人留一点面子。另一方面,气势上压人一头,再值钱的东西进了这个柜台也要大幅贬值。 </p> <p class="ql-block">收当房,通面栏柜,有后生在此整理典当物,按照收当的月份、字号,顺序放置于架上,每一件系一小木牌、注明号码及本金额。 </p> <p class="ql-block">按贵重程度,分“存箱”和“入楼”两类入库存放。 </p> <p class="ql-block">存箱楼,位于中心,保存完好,结构特别,便于防盗、防火;防火墙厚80厘 米。共有24间,呈“回”字形,由前后两进厅房及东西厢房组成;是存放金银首饰、名家字画和贵重物品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前大门、中天井、后广场;外有石库,东西有宽大的巷道。 </p><p class="ql-block">存箱楼背面和侧面。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库房内也设有过道。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央天井放置两口太平缸。 </p> <p class="ql-block">库房四周另有九口水井,可见其对防火的重视。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存箱楼后的晒场。 </p> <p class="ql-block">开当铺,各路神仙都要请到。绕存箱楼一圈,发现外墙上分设三座佛龛。</p><p class="ql-block">财神,大多供奉着“三财”:赵公元帅、关夫子和增福财神,以求财源茂盛。 </p><p class="ql-block">在典当业的崇拜信仰中,“财神”为主神。当时建造当楼是一笔大投资,大约需要二万至三万两白银。投资者求利若渴,因此,开张之初及四时八节,首要大事即祭祀三财。 </p> <p class="ql-block">火神,对火神格外看重。在古代传统的民间神话信仰中,“火神”多指祝融、吴回兄弟,而中国上古神话中最早的火神是炎帝。 </p> <p class="ql-block">号神,“号” 、“耗”同音,故称之“号神”。 供奉号神是祈求老鼠不要啮损收当的衣物,免得各种贵重毛皮、衣料、绸缎、布匹遭受破坏。 </p> <p class="ql-block">楼内一楼有中国当铺史和文化介绍。 </p><p class="ql-block">典当业历史悠久,最早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在清末衰落,距今已有1800年历 史。最初由寺院经营,如南朝时已有寺院经营衣物等动产作抵押的放款业务。后均被官府、军队、富商、地主等强势 群体所垄断;放款业务主要以物品作抵押。 </p> <p class="ql-block">并有当铺的当票、契约、物品、器具、银子等展示。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票、契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物品、器具、银子。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算盘,我们读书的时候,还有珠算课。 </p> <p class="ql-block">当铺内还有存货区、大厅、大堂、饭厅、卧室等。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库房。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厅慎德堂。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堂音同磬笙。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饭厅。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卧室,分大掌柜和伙计房。 </p> <p class="ql-block">另有作婚房的厚德堂、拜堂、茶馆、厨房等。 </p> <p class="ql-block"><b>东大街</b></p><p class="ql-block">晚清时期叫孝义东铺,民国时期叫民权路,解放后改称人民路,前几年又改称东大街。全长大约一公里,西从北门大街丁字路口起,东至文游北路。这里属于老城区。 </p><p class="ql-block">东大街西端的两幢老房子。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铺门口就有一家家店铺。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面豫丰广货店。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隔壁仲氏油坊。 </p> <p class="ql-block">这里靠近北门,曾经是高邮的城乡接合部,是联系城乡的水陆码头,粮食、柴草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炕坊、蛋行、草行、粮行、油坊、八鲜行、鱼行林立。 </p><p class="ql-block">现那份热闹已过去,部分老屋和老人仍在淡定地坚守。 </p> <p class="ql-block">这家店卖油坊做出来的油,这种零售用的油桶,小时候见过。 </p> <p class="ql-block">草巷口,东大街的文学符号,汪老笔下的热土。他的小说散文几乎是以此地为中心,大约三、五公里为半径展开的。 《异秉》、《大淖记事》、《故里杂记》、《陈小手》、《薜大娘》、《晩饭花》和《钓鱼的医生》等。 </p><p class="ql-block">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浮现眼前。 </p> <p class="ql-block">读过汪曾祺写的《八千岁》, 知道有两种烧饼 : “这家专做草炉烧饼 。这种烧饼是一箩到底的粗面做的,做底子只涂很少一点油,没有什么层,因为是贴在吊炉里用一把稻草烘熟的,故名草炉烧饼,以别于在桶状的炭炉中烤出的加料插酥的桶炉烧饼。这种烧饼便宜,实在,乡下人进城,爱买了当饭。几个草炉烧饼,一碗宽汤饺面,有吃有喝,就饱了。” </p><p class="ql-block">现草炉烧饼没见到, 到处是桶炉烧饼。</p> <p class="ql-block">大淖巷,呵,大淖。 </p><p class="ql-block">上面钉一块木牌,有文字介绍,当然提到了汪老名篇《大淖记事》。淖,是一片大水;这水泊在巷之北;那是《大淖记事》实打实的发生地。 </p> <p class="ql-block">巷子大约就百十米长,没有几户人家,门上贴着对联,头上都钉着大淖巷的门牌。 </p> <p class="ql-block">我是趁朋友点菜、还没上菜的空隙赶过来的。祺菜馆到这儿,也就百来米路。没有出巷,因电话来催,菜已上桌,回去吃饭。也没有遗憾,<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见到那片称 “淖” 的水,</span>但小说中巧云和十一子的爱情和命运,都已有交代了。再说那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早已见不到了:“巧云就和邻居的姑娘媳妇在一起,挑着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风摆柳似地穿街过市。” </p> <p class="ql-block">来到傅公桥路口,离汪老纪念馆十几米距离。</p><p class="ql-block">继续由西往东。</p> <p class="ql-block">东大街东段相对较为繁华。</p><p class="ql-block">游客参观完纪念馆,吃过祺菜馆汪氏家宴上的那几道菜, 大都从这儿走十几分钟到少游台。 街上客栈、茶馆、杂货铺、南货店、蔬菜猪肉店、酒坊、药铺、烧饼店、豆腐店、布店、酱园店、烟店、诊所、照像馆等一家接一家。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油煎萝卜丝饼和油煎饺子。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桶炉烧饼店。 </p> <p class="ql-block">面饺店收拾得干净,连筷子和葱都摆出个摸样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几个男人比较闲,在打牌。 </p> <p class="ql-block">煤饼炉、铁锅、拖把,好像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 </p> <p class="ql-block">大麦酒,一框框酒糟放在门口,酒香扑鼻。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专售冥纸、冥钱的店。 </p> <p class="ql-block">一座百年老宅,就住着一位老太。 </p><p class="ql-block">女儿来看母亲,帮她洗洗晒晒。 </p> <p class="ql-block">许多店铺贴着红五福剪纸,还有横批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这是高邮一带的风俗。</p> <p class="ql-block">汪老在《大淖记事》中揶揄过大淖河畔的女子:“没出门子的姑娘还文雅一点,一做了媳妇就简直是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要多野有多野。” </p> <p class="ql-block">百姓家的红色喜庆,连着高邮当铺的大红灯笼。 </p><p class="ql-block">古城、古街、古铺,飘过历史的轻尘,依旧该平静时平静,该红火时红火。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THE EN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