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人家门口种的红色铁线莲。 哦,还有白色的。 <p class="ql-block"> 休息差不多时,我们起身前往古城。这是城门口附近的喷水池,游客们接水饮用。</p> 派勒城门(Pile Gate)-“君临城城门”是进入杜布罗夫尼克老城的主要入口之一。 拱门上的雕像是城市保护神——圣·布雷斯(St. Blaise)的雕像。 派勒城门位于整座老城的西边,始建于1537年,同时也是游览杜布罗尼克老城的起点。 <p class="ql-block"> 剧中照片。</p> 踏入老城,很少有人不会被大欧诺佛喷泉(Large Onofrio Fountain)所吸引。 <p class="ql-block"> 喷泉由设计师Onofrio della Cava于15世纪设计,建造初衷是为杜布罗夫尼克居民提供城市用水。</p> 现在还有很多游客在这里用矿泉水瓶接水喝,杜布罗夫尼克的矿泉水太贵啦! <p class="ql-block"> 喷泉的中央是一个极大的圆顶样式的石雕,水从石雕下十六个面流出,每一面都有不同的人脸模样和各种动物形象的雕塑。</p> 入乡随俗,我也接上一瓶。 <p class="ql-block"> 老城里有一条主干道,这便是普拉察大街。大街的地面全部是用类似大理石的石板铺成的,十分具有年代感!</p> 街道旁的艺人也使用二维码了。 两欧一个的慈善义卖小礼品,嘟嘟刚要买一个,发现是塑料的,就放弃了。 <p class="ql-block"> 主干道两侧深入的条条小街,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穿梭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仿佛回到了中世纪的欧洲。</p> 儿子给我俩拍了一张很经典的照片。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侧的小店比比皆是,各种美食令人垂涎。李老师就是不给买!</p> <p class="ql-block"> 各种小纪念品也很丰富,这个是古城的模型,李老师偏说淘宝有卖的!</p> <p class="ql-block"> 沿着主路到头,有一座教堂-圣布莱斯教堂</p><p class="ql-block">(Church of St Blaise)。圣布莱斯是杜布罗夫尼克的守护神,也是曾称霸几世纪的拉古萨共和国的守护神。其主立面由4根柯林斯石柱分隔,上方中央为圣布莱斯雕像,左右两边的雕像则是他正义与希望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教堂门口的奥兰多石柱(Orlando Column)是杜布罗夫尼克最美丽的艺术作品之一。但是由于维修原因,整个被钢筋架子包围住。</p> <p class="ql-block"> 奥兰多石柱建于15世纪,矗立在中央广场上,600年来一直是自由和独立的象征,是城市精神的中心。雕刻在上的是中世纪最著名的骑士罗兰,雕像的上臂长51.1厘米,作为杜布罗夫尼克自己特有的‘Ragusan cubit, lakat’的标准长度。</p> 这是后来在网上看到的奥兰多石柱。 <p class="ql-block"> 在附近还有著名的杜布罗夫尼克大教堂(Dubrovnik Cathedral),它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堂。教堂是在很多不同世纪教堂的基础上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修建而成的,藏有很多珍贵的画作和遗迹。</p> 教堂外面搭了好多架子,不知是维修还是有演出。 教堂顶部的雕塑。 <p class="ql-block"> 在教堂的珍宝馆内有上百件11世纪到18世纪的圣物,包括圣布莱斯的镀金的头、手臂和腿。很遗憾,也没能进入参观。</p> 教堂旁就是杜布罗夫尼克的钟楼(Bell Tower)。 <p class="ql-block"> 钟楼上的钟建于1444年,上面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小铜人在整点的时候用小锤子敲钟报时,被人们称为杜布罗夫尼克双胞胎“Maro 和 Baro”,也叫做Zelenci。</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附近的总督宫(Rector's Palace)承载着杜布罗夫尼克市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和共和国一起历经磨难,数次被战火及地震破坏,然而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站在美丽的门廊前感受砖石散发的历史氛围。</p> 这里也是“权游”中《龙妈谈生意》的场景。 <p class="ql-block"> 总督宫作为“杜城”执政官邸,具有相当长远的历史。这座雕塑据说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名叫米霍·普拉察特,死后把所有的遗产都捐献给了拉古萨共和国(杜布罗夫尼克当时的国家名称)。</p> <p class="ql-block"> 如今,总督府已作为“杜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展现中世纪“杜城”成为自由城邦国家以来的各种历史档案、武器、执政官家具等,这里也是了解“杜城”历史与文化的必经点。</p> 总督府里面的雕塑,栩栩如生。 老城里充满了中世纪风情。 <p class="ql-block"> 总督府门口的马林·德尔日奇(Marin Držić)雕塑。马林·德尔日奇出生于1508年,逝世于1567年。他是克罗地亚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被尊称为“克罗地亚城市文学之父”。</p>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头上,李老师有些受不了了,但允许我看了一眼老港口(Old Port)。 <p class="ql-block"> 老港口坐落于杜布罗夫尼克老城东面,这里是游客进行各种“小岛游”的出发地。明天我们计划去往洛克鲁姆岛(Lokrum Island)探寻“铁王座”(Iron Throne),就要从这里出发。</p> 沿古城主路回到派勒城门,城门口有一家叫做1836的冰淇淋店。 <p class="ql-block"> 一个球儿2.5欧;两个球儿4欧;三个球儿5欧。李老师思考片刻,和服务员说,我要三个冰球儿,but,一个球儿放一个盒里!服务员说OK,一共7.5欧。李老师不解,图示说三个球儿5欧啊!服务员说三个球儿放一起5欧,分开了放7.5欧!哈哈。</p> <p class="ql-block"> 费了半天嘴皮,在李老师不懈的努力下,终于三个球儿5欧,分三个盒放!佩服李老师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味道真是好!</p> <p class="ql-block"> 应嘟嘟要求,花了7欧打了个优步返回住处,这娘俩累坏了,而我却精力旺盛,丝毫没有任何疲惫。</p> <p class="ql-block"> 休息了一会,下午我和李老师溜溜达达去了附近的一家TOMMY超市。旅游城市,确实物价真的不友好。但这个100克的火腿片才2.29欧,还是蛮合适的。</p> 各式沙拉。 买了一些火腿片和一根火腿。 一盒小冰淇淋6欧。 随便买了些食材,结账回家。 简单的几种食材,在我的加工下,迅速成为家乡菜。 <p class="ql-block"> 在克罗地亚能吃到西红柿炒鸡蛋,不简单吧!</p> 昨天买的白蘑菇,用飞机餐留下的黄油一炒,香气十足。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意面一起煮了。</p> <p class="ql-block"> 加上我买的火腿、番茄、黄瓜,一盆意面沙拉完成。一家人开心地吃着。</p> <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在阳台望向远处的夕阳,好不惬意!楼下一群游客拿着啤酒,抽着烟,说笑着。</p> 第三天一早,睡到自然醒,打开窗子,海风迎面,心情大好。<br>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的安排非常放松,乘船去往洛克鲁姆岛(Lokrum Island)寻找神秘的“铁王座”(Iron Throne)。 吃过早餐,我们乘车再次来到老港口。港口坐落在老城东面。昨天我提前探过路,在水门外,这里是游客进行各种“小岛游”的出发地,也是拍摄水门,和后侧山体的最佳角度。 老港口附近位于老城东北角的普洛切城门(Ploce Gate),是一个双城门。<br><br> 10米距离外,紧接着又是一座城门。 城门上的“小老头儿”。 城门前的桥两侧都是这种小窗,破局特色,在“权力的游戏”中多次出现。 进入城门,一路前行。多米尼克修道院(Dominican Monastery)前的大台阶进入视线。大家对这里不陌生吧。这是“权游”中“君临城内反抗 Joffery的集会”拍摄地。看来正在维修。<br> 剧中照片。 如今修道院是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混合风格,整个修道院几乎全部是由石头建成的,处处都体现着对细节的精心雕琢。 古城的每一处都能震撼到心灵。它好似一座高大、坚固的城堡。觉得在这里拍中世纪的电影,都不需要布景,我最喜欢的就是靠近城门的这段高墙窄巷。 在古城里绕来绕去,终于找到了老港口。 在附近的售票亭购买了往返洛克鲁姆岛(Lokrum Island)的船票。其实用昨天我们购买的24小时杜城卡可以打折船票,但是距离购买时居然超过了24小时,害得我们不得不购买了三张全价票。哎!攻略做的还是不充分,这次旅行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今后一定还要细化行程! 我们上了码头,找到了开往洛克鲁姆岛的轮渡。 游客们陆续登船。 不一会,船开动了,驶往洛克鲁姆岛。海风湿润而凉爽,吹在脸上,非常舒服。 左上角就是洛克鲁姆岛,lokrum的意思是酸水果,据说lokrum是不允许有人在岛上过夜的,淡季最后一班船离岛时间是下午五点,旺季是晚上八点。有传闻,因为lokrum岛是被诅咒的岛。当年法国人登岛的时候,下令当时岛上的修道士离岛,修道士离岛前绕岛三圈,下诅咒没有人可以在岛上居住。“Whoever claims Lokrum for his own personal pleasure shall be damned!”之后这个诅咒在不少人身上应验了。好可怕! 亚德里亚海的海风终将吹散这个不愉快的传说。还好,我们不会住在这个岛屿上。 海上停泊着很多大型游轮。 大约30分钟,渡轮到达小岛,准备靠岸。 来岛上的人可真不少啊! 上了小岛,随着人流一直往前走,到了一座小花园(The gardens of maximilian)。 花园附近本笃会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 of St. Mary)的小教堂。 绕过教堂,进入花园里的回廊,非常美。 墙上有一幅画,貌似一位古代皇后不同年龄时期的照片。 李老师很喜欢这里。其实这里也是“权游”的另一个拍摄地。 剧中照片。 儿子给我们在这里拍了不少照片! 带儿子出来还是很有必要的,嘿嘿! 早就听说,这个岛上分布着很多野生孔雀,果不其然。 回廊的尽头有个门,里面若隐若现的,仿佛就是传说中的“铁王座”。真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果然就是那个神秘的铁王座,“权游”中,至高无上的权利象征! 这里实际上是个“权游”博物馆。也是全世界最正宗的铁王座所在地,而且免费拍照。 李老师永远是我家的女王,哈哈! 离开铁王座穿过一片空地,来到小岛的岩石滩。湛蓝且透明的海水清澈见底,游人在水中畅游。 小岛沿海基本都是这种岩石滩。 儿子指导我怎么拍出大片效果! 太美了,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大海,海水真的是深蓝色的! 岸上有一些长椅,三人稍作休息。 随处可见的蓝孔雀,也不怕人,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母子俩。 母子俩。 李老师还是很惬意的嘛! 在李老师和儿子休息时,我背上相机四处走走。发现了“死海”所在。 所谓“死海”其实就是一块相对封闭的小水塘,但肯定有地方与外界的海水相通。 为了发现全岛最美的Stijene rocks。出了些小意外-摔了一个嘴啃泥!手也破了!手机屏也碎了(经儿子鉴定是保护膜碎了,万幸啊!)!相机罩也掉了,还在外壳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遭到李老师一顿大骂! 但是我拍到了最美的“钻石海”!值了!腿有点软! 阳光撒在海面上,真的太美了!波光比钻石还闪耀! 大约中午12点过,我们再次乘轮渡准备返回“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