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瓜辞》与章怀太子墓

顾吧

<p class="ql-block"> 黄台瓜辞</p><p class="ql-block">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p><p class="ql-block">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p><p class="ql-block">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p><p class="ql-block">《黄台瓜辞》为唐章怀太子所写。这首诗与曹植的《七步诗》有异曲同功之妙。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在这首诗里,他以“摘瓜”比喻骨肉相残,对强势的母亲为了一已权力,肆意残害自己儿女的暴虐行为,心存不满和哀叹。千年时光早已湮没了历史真相,就像学界对曹植的《七步诗》还有争议,而章怀太子所写的《黄台瓜辞》,在我参观了章怀太子墓后,则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我是二十年前,一次偶然机会,得见章怀太子墓。那是在乾陵东南不远处的一个不显眼的陪葬墓。从杨家洼村东行不远就到了章怀太子墓。章怀太子墓?我心里怪怪的。这就是民间传说的,胆子再大,也不敢进去的凶墓?千百年来,当地老百姓就在这座唐墓边耕种,讨生活。如果不是1971年考古发掘出来,谁知道这就是一千三百多年前被他母亲武则天杀害的章怀太子墓。</p><p class="ql-block">章怀太子墓封土不大,地宫门朝南,由斜坡式墓道进入,经过过洞、天井、小龛、前后甬道,到前后墓室,深约七十多米,狭长阴暗,显得森冷。据说,这个墓穴机关重重,珍宝无数,但已被盗墓贼洗劫过。今日盗洞可见,墓室石门也被砸裂。狭小昏暗的后墓室,逼仄地安放着一件庑殿式石椁。墓室穹顶,装饰的日月星辰都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进入墓道,立感阴冷潮湿,不少墙体已起皮剥落。好在历经千年,仍有不少唐朝壁画重现天日,呈现在我们面前,为章怀太子墓增添了一点暖色。如沿着墓道下行,比较珍贵的有客使图、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观鸟捕蝉图、宫女与侏儒图等等,尤为珍贵。</p><p class="ql-block">章怀太子墓出土墓志共二合。雍王墓志,是706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后第二年,将李贤棺柩由巴州迁回长安乾陵,以雍王身份陪葬的墓志。章怀太子墓志,是711年,唐睿宗李旦,追封他为太子,谥号“章怀”,与妃房氏合葬的墓志。</p><p class="ql-block">回眸历史,649年,唐高宗即位。654年,唐高宗从感业寺里迎回唐太宗的幼妾武则天入宫。655年,废皇后王氏,立武则天为后,并参预朝政。仅隔五年,到660年以后,刚强机智,又通文史、多权谋,有很高政治才能的武则天就全面掌控了朝政。当时的唐高宗性格懦弱、昏庸多病,而性格强悍、行为乖张的武则天,则有着极大的政治野心。武则天一旦大权在握,在突破太后临朝称制的惯例,正式登基称帝的过程中,就会干出了许多暴虐和荒唐的事来。高宗拿她一点办法没有,儿女们也都畏她严厉,不敢造次。武则天生有四子,依次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武则天在废除了原来的太子李忠后,改立李弘为太子,不久李弘猝死,遂立李贤为太子。李贤太子,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次子,因聪慧俊秀很受父皇李治喜爱。他先被封为潞王、雍王,并立为太子,三次监国,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此外,李贤太子还招集一些大臣和文儒,对《后汉书》进行注释。因涉嫌有抨击母后临朝、外戚专权的文字,被认为有“微意”攻击武则天。按武则天的个性,能容忍这样的儿子吗?680年,武则天以私藏武器、阴谋政变,将李贤废为庶人。据《新唐书》记载:“帝素爱贤,薄其罪。后曰:‘贤怀逆,大义灭亲,不可赦’,乃废为庶人”。683年高宗死,随将李贤流放到巴州。684年武后登位,逼令李贤自尽,终年三十一岁。 </p><p class="ql-block">李贤对母后的野心和手段非常了解,在成为太子后,他就耽心有一天会走上哥哥们的老路。虽父皇尚在,生性懦弱的他也不敢直接向母亲坦露心迹,于是就写下了这首《黄台瓜辞》。 《全唐诗》在这首诗题下有这样的注云:“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无由敢言,乃作是辞。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可见李贤《黄台瓜辞》这首五言古诗相比于曹植诗“相煎何太急”这样激烈言辞来说,可谓哀惋无奈得多,有一种敢怒不敢言,欲言又不能直言的苦衷,甚至透出一种苦苦的哀求。因为,李贤面对的是自己一手遮天的母后。李贤从小就怕她,虽心生怨恨,却不敢轻易冒犯。只好借摘瓜,一摘、二摘、三摘,不能再摘了,再摘就摘绝抱蔓归了。本希望母后听到之后能回心转意,不要再对亲生骨肉赶尽杀绝了。结果可想而知,最终,李贤仍然没有逃脱被杀害的命运。</p><p class="ql-block">这就有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黄台瓜辞》和这座章怀太子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