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旅分会忻州市晋西北研学

杨树和

<p class="ql-block">  晋西北,地处山西高原的西北边缘,是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沟壑纵横,西接黄河天险,东靠同蒲铁路。抗日战争年代,八路军120师359旅将士们在此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绝唱。</p><p class="ql-block"> 翻开发黄的一页,一首“三五九旅旅歌”跃然眼底。</p><p class="ql-block"> 歌词中有这样一句:“晋西北连克七县,细腰涧将敌聚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回首1937年,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span></p><p class="ql-block"> 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图 陕西富平庄里镇誓师大会现场 </span></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滚滚洪流中。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p> <p class="ql-block">  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115师、120师、129师。 9月2日,120师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八路军总指挥朱德、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出席会议。全体将士庄严宣誓:“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还家!”9月3日,120师主力8000余人从驻地出发,经韩城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80多年后的今天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无论过去多久那段历史那段岁月那些英雄依然铭记在心,永不敢忘!</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359旅分会为贯彻“讲实中国好故事,唱响中华好声音,传承红色基因,当好压舱石”的宗旨,组织会员46人,于2024年7月19日抵达山西忻州市,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回顾八路军120师收复晋西北七县战役的光荣战绩,缅怀革命先辈,传承革命精神的研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0日上午,359旅分会部分会员与忻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的蔚宏民主任等领导与专家组织了八路军收复晋西北7县战役的专题座谈会。</p><p class="ql-block"> 下午,从忻州发车前往忻府区庄磨镇田庄村实地调研。</p> <p class="ql-block">  田庄伏击战遗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8年2月,八路军120师在平社、石岭关地区发动了平社战斗,攻占了平社车站,切断了日军运输线。同年2月27日,日军为打通太原至忻县间的铁路交通,向关城镇、石岭关、平社地区进犯。358旅旅长张宗逊奉命率部在田庄设伏。10时,自太原出动的日军千余人,在田庄进入358旅伏击圈双方展开激烈战斗,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向南溃退,又在北白村遭追击,余部进入高村车站。此战共歼日军400余人,俘2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庄磨镇平社村位于忻州城西南35公里处,破击战遗址位于村西火车站旧址,沿现车站往南二百米处,平社车站是北同蒲铁路连接太原忻州的重要枢纽,是著名的革命战争纪念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平社破击战在晋西北战斗中有着特殊地位和意义。1937年11月,日军攻陷太原后为保证物资运输,在铁路沿线增设多处据点,平社站也被日军所占。为了切断日军北同蒲铁路运输线,1938年2月26日,120师师长贺龙、359旅旅长王震指挥717团乘夜袭击,猛攻日军占据的平社据点,俘虏日兵10名,并占领了平社车站,隔断电话线数千米,拆毁平社北铁路5公里,使敌人的铁路交通中断一月之久。接着又在平社、石岭关北阻击援军,痛击敌人,毙敌100余人,击毁汽车一辆。平社战斗大大牵制了敌人的行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随后,120师乘胜追击,展开了著名的收复晋西北七县城战斗。在短短20余天内,359旅连战连胜,成功收复日军侵占的七座县城及其附近村镇,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保卫了陕甘宁边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359旅分会同志们在平社破击战遗址纪念碑前</p> <p class="ql-block">  右一王京阳(王震旅长之孙)</p><p class="ql-block"> 左二南泥湾马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庄磨镇下冯村距忻州城西南30公里处。八路军120师祝捷大会遗址位于村西泉子边。1938年1月,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进驻冯村,在村民吴千寿棚房内设立指挥部。当月31日,359旅旅长王震率领部队在三交阻击进犯的日军,激战一天,打败了装备精良并有飞机配合作战的日军。2月,肖克、王震亲自指挥了平社战斗。717团夜袭了平社火车站,切断了北同蒲铁路,使日军的运输陷入瘫痪。这两次战斗结束后,120师在冯村泉子边开庆功大会,表彰了英勇作战的将士,村中有多名青年报名参军投身抗日前线。</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收复七城战役要图</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上冯村战斗祝捷大会遗址,乘车赴岢岚县,当晚住岢岚县。</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战争年代,贺龙、王震、关向应、续范亭、程子华等老一步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苛岚战斗过,抗战时期岢岚是山西临时省委的诞生地、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发祥地;1948年4月4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转战西柏坡途中路居岢岚,留下了“岢岚是个好地方”的深情赞誉;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亲临岢岚,发出“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2018年整县脱贫摘帽。</u></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8年2月下旬,八路军120师正在沿着同蒲线北移开展突击战。大同日军第二十六师团之黑田旅团8000余人,会同伪蒙军李守信部3000余人,向我晋西北地区发动了首次“围攻”,连续攻占岢岚、宁武、神池、保德、五寨、偏关、河曲七县。26日进至黄河东岸的军渡、碛口,并且炮击我黄河西岸的河防阵地,企图逼迫我120师过河入陕,或将120师歼灭在晋西北,以解除对他的威胁。敌人进攻的情报传来,贺龙师长和关向应政委果断地决定120师回师晋西北,打击侵略者,巩固晋西北根据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2月底120师的将士们昼夜不停地向晋西北疾进。3月6日晚359旅旅长王震率717团和718团从忻县(今忻州忻府区)平社一带出发,经静乐直逼岢岚城下。7日,该旅717团夺取城南高地天马山,718团攻战城东高地仙人涧,并派出一部配合岢岚县游击队控制了城西制高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岢岚县城历来为边陲要地,自隋大业设城廓以来,经历代修修葺扩建,城墙坚固,城门高大,成为一座难攻易守的城池。进占岢岚县城的日军是千田联队的一个大队,一部骑兵和炮兵,共计1000余人。千田部下的一个中队长扬言说:“八路军没有重武器,要攻下岢岚城是不可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王震旅长带领着717团长刘转连和政委刘礼年,冒着敌人从城内不时射出的枪弹,请来熟悉苛岚地形的游击队负责人,仔细勘察地形,制定了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围困岢岚城,只留北门让敌人撤退,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作战计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同时,358旅也于3月7日到达距岢岚县城30余里的辛家湾、寇家村一带集结,准备截击从岢岚城撤退之敌和打击增援之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岢岚城东有一岚漪河,河水从东绕南向西而流。岢岚城内没有水源,饮水全凭城东水渠引河入城解决。水渠就在仙人涧的悬崖峭壁下面,于是围困岢岚城的计划就定在了“水”字上。</span></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如今的岚漪河,由东而来。</p> <p class="ql-block">  岢岚城东岚漪河 向西而去。河对岸高低起伏的天马山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  7月21日中午饭后,利用休息的时间,同南泥湾马杰同志步行来到了岢岚天马山下公路边,向北不远可以清晰看到鼓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8年3月7日晚上,359旅派出一部,从南面的天马山佯攻县城,将敌人注意力全部引到南面。一部乘机从东南面的仙人涧堵塞水渠,断绝水源。日军出动兵力争夺水源,守卫在仙人涧高地上的718团指战员早已作好了战斗准备,他们将捆绑好的手榴弹投降日军。日军只好退回城内。到中午时,日军人畜均饥渴难耐,又派一部牵马执桶出了南门,妄想下河饮马、挑水。守卫在天马山的717团居高临下,射出一发发愤怒的子弹,日军只好丢下几具死尸退回城内。到3月9日午后,被围困的敌人因为缺水,不得不宰杀战马,用血水解渴。</span></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天马山下神箭广场</p> <p class="ql-block">  359旅围攻岢岚县日军时,717团、718团、岢岚游击队所处大致位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王震旅长站在天马山上,从望远镜里将敌人慌忙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他对刘礼年说“看来敌人渴不住了,只要我们再坚持围困一至两日,鬼子就会不战自退。”</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泥湾马杰同志在天马山下回顾当年八路军将士隐蔽射击敌人。</p> <p class="ql-block">  神箭广场壁画 “从延安宝塔山下延河桥边走来的八路军将士”。</p> <p class="ql-block">  岢岚城东仙人涧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  岢岚城墙</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359旅分会副会长、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罗海曦同志为大家讲述岢岚的鬼子出城用车拉水,八路军359旅将士看到鬼子快入城之际开枪射击,水桶被打破,鬼子嚎啕大哭的狼狈相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果然不出所料,敌人在水源断绝、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只好于3月10日午后3时,从岢岚北城门撤出,向五寨方向逃窜。</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20师收复岢岚后,贺龙师长命令359旅乘胜追击,并亲自到西会村里给参战部队和支前队作了简短动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他讲话的大意是:这是120师回师晋西北的第一战,全军上下务必打胜,只有打胜仗才能巩固晋西北根据地,才能对得起晋西北勤劳朴实、勇敢坚强的人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接着贺龙师长命令358旅一部星夜前进,冒雪从辛家湾出发赶到岢岚通往五寨的要道麻子涧设伏。并征得阎军赵承绶 同意,由骑一军之子部配合,让骑一军步三团在三井镇南七八里的焦山、孟家坡之间设伏,以便增援717团。</span></p> <p class="ql-block">  7月21日8点40分,359旅分会会员们来到岢岚县毛主席路居馆。</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48年为了适应战局的需要,3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实行战略转移,4月4日下午4点多钟路经岢岚县城,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以及随行人员当天就住在此院。</u></p> <p class="ql-block">  岢岚县宣传部、党史研究室、 359旅分会同志们在岢岚县毛主席路居馆</p> <p class="ql-block">  7月21日下午 我们离开岢岚县城,沿着当年359旅先辈追击日寇的道路向三井镇行进,3点多钟大家来到三井战斗遗址纪念壁前。</p> <p class="ql-block">  同罗海曦教授(359旅718团第一任政委罗章之子)在三井战役纪念壁前</p> <p class="ql-block">  三井战斗纪念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航拍三井战斗遗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日军从岢岚县城退出,向东北逃窜40里后,进占了三井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井镇是岢岚北川第一大镇,位于岢岚通往五寨之咽喉要道上,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镇外虽无坚固屏障,但残堡犹存。饥肠辘辘的日军于晚上8时进占三井后,发现我方群众早已转移。这伙侵略军在岢岚城被我军围困三天三夜,已极度疲惫不堪,就一面安锅造饭,一面部署兵力。将辎重停在三井东西直通的大街上,在镇北堡设了炮兵阵地,并用机枪封锁了东西堡口,想借火力,死据三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359旅追至三井镇西南之曹家沟和秦家庄时,天色已晚。这时雪后初晴,寒风凛冽。部队指战员不顾衣单腹饥,借助三井镇西堡门外干河滩上杨柳林带作掩护,匍匐前进到三井西堡外的西坝堰上。与此同时,120师指挥部设在三井西北的二龙山上。贺龙师长亲临前沿阵地,在三井东北五里的谷河坐阵指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359旅717团行动到西坝堰后,立即分兵两路,第一路直插三井西堡外围的三井完小广场,第二路绕西堡墙南移至西堡门口 200米,开始向敌人发动正面进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当第一路攻进街心时,担负增援我军的赵承绶骑一军步三团盲目射击,迟滞了我军行动,使第一次正面攻击受挫。天明后,717团政委刘礼年和团长刘转连,再次组织进攻。尖刀班以集束手榴弹炸毁了敌人设在西堡口的机枪阵地,我军立即拿下西堡口,向纵深发展。从西堡口至东堡口的东大街上,是敌人的辎重队,仅用来运输骆驼就占了半条街。在我军的强攻猛射下,这些骆驼连同他们的主人一个个倒下了。我军乘势利用骆驼的尸体作掩体,向敌人步步推进,沿街逐巷和敌人短兵相接,打起了巷战。枪声、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喊杀声此落彼起,声震四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激战半夜,三井大部为我军占领,敌人被压入北面残堡之中。但还仗着大炮的优势与我军形成了对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一仗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拿下敌人的炮兵阵地。717团把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一连二排,排长杨时雨带领全排战士不顾敌人的炮火,踏着敌人横七竖八的尸体,勇猛地冲上了位于敌人炮兵阵地的北堡高墙,把一束束手榴弹投向敌人的炮兵阵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还在发射中的敌炮兵歼灭,缴获山炮一门,俘敌十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敌人在丢掉炮兵阵地后,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只好寄希望于五寨之敌增援。盘踞在五寨的敌人,已发现三五八旅给他们部下了天罗地网,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死守在五寨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待到11日晨,三井镇残敌待援无望,只好乘我军重新发起进攻之间隙,向五寨逃窜。逃至麻子涧沟时,又遭我军358旅伏击,伤亡惨重。由于阎军赵承绶部骑一军过早撤出阵地,使敌人逃窜到五寨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井一战,我军击敌300余人,俘敌28人,缴获步枪数十支,其它军用物资一部,缴获一门山炮,这是120师在抗战中缴获的第一门炮,后被贺龙师长命名为“功臣炮”(现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井战斗后,部分参战部队和县城群众在岢岚县城开了祝捷大会。</span></p> <p class="ql-block">  百度卫星地图 岢岚县三井镇</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三井战斗纪念壁,十多分钟后到了三井村前。</p> <p class="ql-block">  三井村南边入口,城堡虽然多处在战火中坍塌,但是从残垣断壁中依然能想象出当年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岢岚县党史办贾润高主任为大家讲述三井战斗事迹</p> <p class="ql-block">  我身后的砖墙,依稀能辨别出顶端的拱形,这正是三井城堡南门。在炮火连天的战斗中英勇的359旅将士们由此进入三井城堡。</p> <p class="ql-block">  大家从坍塌后的城堡西南角向西边堡墙上走来(前 何额红,359旅团政治处主任何宣泰之女)</p> <p class="ql-block">  袁 泉(359旅政治部主任袁任远重孙)同大家在西墙上向堡内观看</p> <p class="ql-block">  会员们在三井城堡西墙之上</p> <p class="ql-block">  三井城堡北口,359旅将士缴获日军大炮之处</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三井古镇我们向五寨县前进</p> <p class="ql-block">  7月22日上午8点40分,大家来到“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出发地旧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8年5月14日,党中央毛主席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发出电文:“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速考虑此事”。贺龙师长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认真调查了大青山的地形,随即决定由120师358旅的715团和师直骑兵营一个连,组成八路军大青山抗日支队;派出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的部分武装力量和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大青山。358旅政委李井泉担任支队司令员,715团第一营教导员彭德大任支队政治部主任,358旅参谋长姚喆为支队参谋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8年7月15日,大青山支队2300多人由此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堵截,两次北上,于9月1日越过平绥铁路,胜利挺进大青山,与蒙汉抗日游击队会合在一起开辟了得胜沟等抗日根据地。从此,开始了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长期、艰苦的斗争。</span></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120师358旅驻训地旧址</p> <p class="ql-block">  晋西北七县的收复,对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举措。</p> <p class="ql-block">  英雄的358旅</p> <p class="ql-block">  五寨县地图标注的红色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  五寨县人武部政委陈方伍陪同罗教授参观八路军120师在五寨战斗事迹展览</p> <p class="ql-block">  陈湘安老师(左二)、赵希阳(左一)参观展览图</p> <p class="ql-block">  离开八路军358旅驻训地旧址,五寨县人民武装部陈方伍政委带领我们前往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五寨中学校园内旗杆对正,一棵大槐树前醒目的看到“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右一)陈方伍,五寨县人武部政委(右二)王京阳 ,359旅王震旅长之孙、(左一 )左 凌,359旅左齐之女、(左二)吕军亮,邓德胜外孙、(左三)王京京会长,359旅王震旅长孙女在五寨县120师司令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120师师部旧址位于县城学府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7年10月初,贺龙、关向应、甘泗淇、周士第等首长率领八路军第120师师部及所属第358旅进驻五寨县城。120师师部设在五寨县城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并在县城召开了群众大会,关向应等首长在讲话中,号召全体民众团结抗日,并讲解了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告诉大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劳动人民的军队。</span></p> <p class="ql-block">  会员们在五寨县人武部与人武部陈方伍政委合影</p> <p class="ql-block">  7月22日上午10点多五寨县委、县政府组织百余人,县委刘志成书记、县政府辛磊县长、县政协张广建主席、县人武部张洪涛部长等领导出席,举办“弘扬南泥湾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报告会,由359旅分会副会长罗海曦同志、学术委员陈湘安同志做专题报告,五寨县委书记刘志成同志做总结发言。八路军研究会359旅分会副会长罗海曦教授为大家倾情讲述红六军团长征、八路军359旅晋西北连克七县、鲜为人知的“南下支队”南征……</p> <p class="ql-block">  罗教授说正是八路军120师359旅连克七县,才有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时隔十年后,1948年4月党中央毛主席、周恩来一行短短几天时间就路经晋西北去往河北平山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了“三大战役”。</p> <p class="ql-block">  7月22日下午两点多离开五寨县前往神池县,在大巴车上王军民同志带领大家唱起了359旅旅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熊熊烈火炼纯钢,乱垒营中出龙虎将,指挥我们作战的是王震旅长,他领导者我们长征过雪山草地,纵横在华北战场。晋西北连克七县,细腰涧将敌聚歼,灵丘战斗击毙长岗旅团长。夺大炮缴机枪,赫赫威名天下扬。夺大炮缴机枪,赫赫威名天下扬。</span></p><p class="ql-block"> 路经神池义井围剿战旧址,会员们在永祥山村民委员会会议室聆听了英雄事迹广播后深受感动,全体登上了战场遗址。</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义井围剿战旧址又名永祥山战场遗址,位于义井镇永祥山村北约1000米处。1945年八路军晋绥二分区36团与日军在横山一带周旋。</u></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晋绥军区在总结这两次反“扫荡”的胜利经验时,贺龙师长高度评价了高永祥和他带领的36团是:“毛主席游击战术的模范执行者”,并号召全区战士向高永祥的36团学习。</u></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7月24,日军重兵围攻,八路军英勇奋战,团长高永祥(甘肃籍)牺牲。为了纪念高永祥,1949年后,改横山村为永祥山村。战场遗址分布在两个山头上,面积约两万平方米。</u></p> <p class="ql-block">  7月22日下午4点多,大家由神池县义井围剿战旧址永祥山前往神池县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获悉359旅分会晋西北七县研学,神池县委书记刘志军同志特地从太原赶回,为大家亲自讲解。</p> <p class="ql-block">  离开120师指挥部旧址,经过五十多分钟行车路程,5点40我们来到“神池县毛主席路居馆”。</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359旅分会会长王京京、秘书长周 颖向毛主席像献花。</p> <p class="ql-block">  在神池县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与县委书记刘志军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48年4月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以及任弼时、徐特立等一行,从从陕北向河北西柏坡行进时,经岢岚、五寨到达神池,在此留宿一晚。听取了县土地改革工作团关于全县土地改革和整党建党的工作汇报。在此,周恩来发出了“努力发展生产、关心群众生活、组织好生产自救”的重要指示。</u></p> <p class="ql-block">  22日下午7点钟同神池县委刘志军书记告别,我们向宁武方向行进。</p> <p class="ql-block">  23日上午8点多由宁武县城出发,经过两个小时路程,会员们来到石家庄镇359旅旅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359旅718团第一任政委罗章同志当年居住处</p> <p class="ql-block">  走出359旅旅部旧址,大家前往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 宁武路居旧址</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47年4月,刘少奇、朱德等“中央工委”从延安出发经山西到河北平山,4月12日刘少奇、朱 德、董必武等一行经岚县、静乐进入宁武,当晚就宿于石家庄村,听取了六分区领导的汇报,同时做出了巩固老区,发挥党组织作用,通过互助合作,发展生产的指示。13号晚住宁武怀道村,14号住辉顺沟村,并于15日离开宁武进入崞县(今崞阳)六地委驻地屯洼,这期间刘少奇、朱德同志讲了土地改革的意义和军事斗争等问题,不久,土改就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u></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 宁武路居旧址</p> <p class="ql-block">  同贾宪生同志在“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 ” 宁武路居旧址</p> <p class="ql-block">  7月23日下午3点钟,宁武县图书馆会议室,大家聆听了陈春生老师《八路军359旅在宁武》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期间,359旅分会领导同宁武县党史研究室邵俊峰同志互赠革命书刊。</p> <p class="ql-block">  7月23日下午3点50分,我们来到宁武石湖河伏击战遗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8年初,为建立和巩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保卫陕甘宁边区安全,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的指挥下,相继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岢岚、偏关、河曲、保德、五寨、神池等晋西北6县,仅剩宁武城内尚有日军第二十六师团十一联队1500余人。这股日军企图长期固守,但在遭到贺炳炎率领的358旅716团、唐金龙率领的358旅715团2营的围困后,决定向北突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宁武县城以北的石湖河村,恢河水从村西而过,河槽宽阔,两岸是开阔的庄稼地,后面是东西两座绵延的山峦。120师收复晋西北的最后一场伏击战就选在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38年3月31日,驻朔县日军第12联队800名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经阳方口南下接应宁武之敌。当行至石湖河村附近时,遭到八路军120师的伏击,在张宗逊旅长指挥的358旅715团和王震旅长指挥的359旅717团、719团的合力围攻。八路军利用有利地形首先对日军发起攻击,几经拼杀,最终将其增援的日军消灭和击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这次战斗中,359旅717团政委刘礼年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与此同时,驻守宁武县城的日军拼命突围后,妄图从糜查嘴、骆驼岩两村前进攻359旅侧背,与阳方口疾驰而来的援军汇合,却在斗沟村附近遭到八路军358旅的阻击。双方整整激战了一天,歼灭日军400余人。石湖河一战,日军伤亡惨重,于4月1日逃亡朔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至此,晋西北7座县城全部被八路军120师收复,反围攻战役结束。八路军共歼灭日军1500余人,恢复巩固了晋西北根据地,完成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会员们在石湖河战斗遗址留影</p><p class="ql-block"> 时至下午4点钟,这次研学寻访抗战旧址到此为止,全体会员登上回返忻州的汽车。</p> <p class="ql-block">  这张弥足珍贵照片是359旅敌工科长赵安博之子赵康提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晋西北七县收复后,忘记是哪个县城,王震旅长拉着赵安博的手进县城转转。不经意间路过一个照相馆,进到院子里,王震旅长兴致更高,请老板照相。老板把大盒子相机支起来,比划了一下,说,‘不能照,长官的鞋,脚指头都露出来了’。王旅长说,‘这好办,把旁边的花盆拿过来,挡住就行了。’不过这张相片没有注明准确的时间和地点。</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p><p class="ql-block"> 红色历史不容忘却,红色地标更要世世代代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后来者,铭记抗战峥嵘岁月,弘扬革命精神和抗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奋力开启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资料来源于中共忻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忻州市地方志研究室)</p><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组织这次研学活动的八路军研究会359旅分会领导和忻州市120师研究会、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摄影: 黄 林、贾宪生、袁泉、张元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