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王平村煤矿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5号是我们进矿56周年的日子。这天高领队携夫人老郑、姜书记(老高老姜是我们多次自驾游的组织者领导者,大家戏称他们为领队书记)、陈晓明、杨晔、我和夫人老尹共七人三辆车相约重返王平村矿。</p> <p class="ql-block">  高夫人老郑其实跟王矿也很有渊缘,她大姐和姐夫原来也都是王矿的职工。高领队的母亲也曾作为下乡医疗队在南涧住过两年多。</p><p class="ql-block"> 老郑和老尹相识也有故事: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大概应是1975年,那时还是小郑和小尹呢,都去东华门家具店排队买床准备结婚(那是物资短缺时期,结婚用的大衣柜双人床好像都还要用票买)。俩人正好排在前后,一聊起来对象都在王平村矿,顿时亲近了许多。后来知道老高和老刘不但都在矿上还都在一个段还都上一个点还是好朋友,这下她们也成了好姐妹,到现在也有了将近五十年的交情了。</p> <p class="ql-block">  王平村矿已被纳入门头沟区“一线四矿”休闲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全部封闭起来了。从火车站铁道桥那儿已经进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  身后就是原王矿的大门和跨过装煤专用铁道的桥,旁边就是老火车站售票房候车室。</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泄水洞经原东西王平村绕道上到原采二宿舍楼老四楼,现已成物业办公楼。大门拦车杆挡着不让进,跟他们说抬杆让我们进去掉个头,半天也没人理这个茬儿,心里真不是滋味。</p> <p class="ql-block">  从旁边人行通道进到院子里留张影。</p> <p class="ql-block">  原想通过料场或四食堂原上班下井的老路进矿去井口、办公楼,没想到也都大门紧锁过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  在又窄又陡的坡上掉头下来后左转向安家滩方向开去。没多远到原叫华坡根的地方,右手边是一片白色的徽式风格的建筑,这就是新西王平村。</p> <p class="ql-block">  停车观赏时,一个从村里骑电动车的中年汉子停下了,紧紧盯着高领队,忽然说:“你是打篮球的高瑞平吧!”(高领队由于在矿医务室当大夫又是矿篮球队的主力在王平村地区是大有名气)于是和我们聊了起来,他姓范,是西王平村人,他父亲是矿上器材科退休工人,他也是矿上退休的。他还记得李建伟,吴立刚等住过西王平村的学生矿工。</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路边鸿兴阁饭馆聚餐,回忆起矿食堂的焦熘,软熘,烧茄子,汆汤,炒饼……</p> <p class="ql-block">  吃饭前还发生了个小事故:从车站大门的小路(仅能过一辆车的土路,见上图)下来时,到与大路相交的路口一辆女司机开的奥迪要上去,我告诉她上面还有两辆车马上要下来,让她等一等,她就把车停在了路口。我光顾了躲她,再加上人老眼花,没注意路边的矮栏杆,弯拐急了,爱车右后门下方就跟栏杆剐蹭上了,一块装饰板剐掉了,后保险杠,车门也都有损伤,好在不妨碍行车。开回家马上送到修理厂,三天后取的车,修理单上报了2000多元,说还换了右后轮胎,反正走保险,我一分没花。哈哈😃</p> <p class="ql-block">  深山中的王平村矿全景。</p><p class="ql-block"> 王平村煤矿坐落处可谓是一块风水宝地,东临永定河,西依九龙山系。交通便利,铁路门(头沟)大(台)线(以前称京门支线,后改为门-大线)从矿区穿过,矿区前有国道109复线。</p><p class="ql-block"> 王平村矿习惯简称王矿,是由安家滩坑口(习惯简称安坑)和王平村竖井(习惯简称王井)两部分组成的。</p><p class="ql-block"> 安家滩矿是1954年由许多小窑划归京西矿务局成立的。</p><p class="ql-block"> 王平村立井是1958年开工,1960年投产。与安家滩矿合并成为北京矿务局所属八大矿之一王平村矿。</p><p class="ql-block">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产业政策的调整,1994年6月王平村矿停产,2016年封井关闭。</p><p class="ql-block"> 王平村煤矿经营的40年中,5000多名矿工们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生产生活条件欠账多等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多出煤、出好煤。据记载,王平村煤矿(包括前期安家滩矿)从1954年建矿到1994年停产,共生产 3745.29万吨煤,平均年产近95万吨,最高产量为1961年的150.86万吨,属于我国大型无烟煤煤矿。</p> <p class="ql-block">  空中俯瞰王矿全貌。</p> <p class="ql-block">  高处看皮带走廊和装车煤仓。</p><p class="ql-block"> 煤被提升出主井井口,通过皮带走廊进煤仓,煤仓下有铁路线,火车货箱可以穿过,通过开放闸门装入火车货箱。每节货箱可装40吨煤。</p> <p class="ql-block">  不同角度看皮带走廊和装车煤仓。</p> <p class="ql-block">  进入装车煤仓的铁路线。</p> <p class="ql-block">  矿大门,门后面就是通向矿区的跨过装煤专线铁路的桥。</p> <p class="ql-block">  已长满杂草。</p> <p class="ql-block">  紧锁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跨铁路专线的桥上。过了桥就能通向办公楼、井口。</p> <p class="ql-block">  原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矿区遗址探险者的涂鸦。</p> <p class="ql-block">  这也是。</p> <p class="ql-block">  原四食堂,是我们吃饭的地方,破落成这样了。</p> <p class="ql-block">  后来盖的办公楼吧。</p> <p class="ql-block">  职工浴室(也是后建的,不是我们下井时的了)。井下工人升井后交完头灯就进浴室脱下窑衣,洗去满身煤尘,泡上一会儿,消除疲劳,换上衣服,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这些废弃的厂房、房间也闹不清原来是干什么的了,有些可能是原水泥厂的?(那时有个利用井下出来的矸石制造水泥的厂)。</p> <p class="ql-block">  从上边路上看原来的料场。可看到龙门吊的架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料场全貌。</p><p class="ql-block"> 料场通铁路线,将火车运来的原木卸下堆放铁路两旁。原木都是大兴安岭运来的笔直的白松、红松、桦木,也有柞木、榉木。料场内有大型电锯将原木锯成井下需要的规格再运到井下。为了节省使用木材,有时将原木一劈两半做坑木,我们叫它“半拉瓜”。</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宿舍楼通往井口的小路,我们每天走这儿上下班。</p> <p class="ql-block">  被锁住的原矿区。</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副井被封。</p> <p class="ql-block">  同时主井也被封。</p> <p class="ql-block">  1968年北京矿务局在北京市城区招收了 2000名高中生(都是应1967年毕业的,也就是老三届中的67届高中生)到矿当矿工充实一线生产力。 </p><p class="ql-block"> 当时八大矿一个矿对一个区招生。王平村矿对口东城区。经过报名审核体检等手续,从东城各校招收了250名学生矿工。</p><p class="ql-block"> 1968年8月5号我们这些被招的学生一早冒着蒙蒙小雨赶到西直门火车站,乘坐绿皮火车,经门头沟沿门大线(门头沟到大台煤矿专线)驶入深山,近两小时到达王平村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那时经过王矿的门大线火车,还是蒸汽机车,沿线几个矿出的煤都通过这条线运出。每天有两对客车运送旅客。那时还没有通外面的公路,这条铁路线可以说是矿区的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  王平村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的火车票,才0.5元。</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昔日的门大线铁道,现已长满了荒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矿后经过几天入职学习,大致了解了煤矿概况和纪律要求等,就全部分配到生产一线:岩石段、采煤段。</p><p class="ql-block"> 这些学生矿工(老工人这么称呼我们)到矿后积极投入煤炭生产的热潮中,每天三班倒,八小时掌子面工作加上更换工作服(矿工都叫它窑衣)时间,下井时间,从井口到掌子面时间,来回超过十小时。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跟着老师傅学着干,很快就掌握了打眼、放炮、攉煤、运柱(往掌子面运送坑木)、砍料(用窑斧在坑木上砍出榫卯)、支柱(把坑木支成梁柱组成的梯形支架)等生产技能,很快成为了生产主力军,得到老工人的认可和赞许。</p> <p class="ql-block">  采二掘进17队一班部分成员合影,从左至右分别是:刘永江、袁平(没转正就走了,后补入寇玉琦)、叶希平、曹振中、李润春(采二段技术员)、佟铸徳(已去世)、姜立杰。</p><p class="ql-block"> 17队一班是强力掘进班曾创矿单班进尺记录。</p> <p class="ql-block">  姜书记当年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  佟铸徳(已故)昔日英姿。</p><p class="ql-block"> 背后是副井高大的井架。副井是人员和材料(坑木、砌䃠用石料等)的运输通道。</p> <p class="ql-block">  佟铸徳(已故)、姜立杰、叶希平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  三个生死弟兄下井都在十年以上。叶希平、刘永江、姜立杰。</p> <p class="ql-block">  老刘当年意气风发,充满干劲。</p> <p class="ql-block">  采煤段的掘进队是负责在煤层中掘进煤巷,将煤层分割成一块块的小采区。掘进方法是用煤电钻打眼(分拉槽眼和全面眼及个别的处理眼),装药放炮,出煤,支柱,成巷,完成一个循环(一般一个循环进尺2米左右)。煤巷的断面呈梯形,上宽1.4米,高1.75米,下底宽2.6米。煤巷按图纸的位置打到头后就交给回采班出煤了。</p> <p class="ql-block">  采二掘进15队一班部分人合影。从左至右前排:陈晓明、张启太(老工人)、苏兆吉(老工人)、屈印青(合同工),后排李润春(技术员)、高瑞平、杨晔、黄腾、张洁男(已去世)。</p> <p class="ql-block">  采二掘进17队二班部分成员合影。从左至右分别是:吴立刚,李润春(技术员)、屈建民、徐士元、杨心传、张开俊、王克全。</p> <p class="ql-block">  杨心传有点吃惊😲</p> <p class="ql-block">  徐士元显得年轻。</p><p class="ql-block"> 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头灯,腰挂蓄电池,脚登高筒雨靴的形象是下井工人的必备装备。</p><p class="ql-block"> 这些 照片应该是下井前照的,因为从井下上来(我们叫升井)时,一个个都跟小鬼一样,满脸漆黑,只有眼白和牙齿是白的。</p> <p class="ql-block">  17队一班下班后在永定河边休息留影。前叶希平、佟铸徳(已故)、姜立杰;后曹振中、袁平(已调走)、刘永江。</p><p class="ql-block"> 照片右手方向河对岸就是王矿矿区,河这边叫河北,身背后可见矿区通往河北的吊桥,现在已变成水泥桥了。</p> <p class="ql-block"> 煤巷掘进,电钻打眼。</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是李宝五,黄晶和杨晔。</p> <p class="ql-block">  也是煤巷打眼,照片中有赵威,建伟。</p> <p class="ql-block">  井下测量,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巷道的走向和坡度。</p> <p class="ql-block">  大巷岩石掘进,用气动凿岩机打眼,装药爆破。</p><p class="ql-block"> 大巷是井下的主要巷道,一般是水平的,也有斜坡,都开在坚硬的岩石层中,断面呈上园下方的涵洞型,高有6米左右,下宽4米左右,巷道内铺铁轨,上架电线,是运输和通风排水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大巷是由岩石段完成的。大巷到达采煤区后由采煤段的掘进队在煤层中(由于地质复杂变化有时也要穿透部分岩石层,这就加大了掘进的难度)掘进上山巷道(坡度在30度以上的断面梯形的煤巷)通向采煤层。</p> <p class="ql-block">  凿岩时要喷水以降尘。岩石粉尘吸入肺中对人体伤害很大,可造成职业病矽肺。</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电车头正在车库检修。它能拉3、40节罐车,一个罐车装煤是1.2吨,出煤运料都靠它了。</p> <p class="ql-block">  电工正在检修设备。</p> <p class="ql-block">  技术人员正在研究图纸。</p> <p class="ql-block">  矿友的一组漫画形象地再现了井下劳作的场景。(恕不知是哪位高人画的,在此先谢了🙏🏻🙏🏻🙏🏻)</p> <p class="ql-block">  背(beī)钻打眼,遇到坚硬的煤层或岩层就要几人肩扛背顶屁股拱的用劲,磨秃几个钻头,才能打进去。</p> <p class="ql-block">  运料,扛坑木。</p> <p class="ql-block">  推煤罐车,上坡重车就要两人或更多的人去推。</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们都20岁上下,中断了学业,干上了又苦又累又危险的,三班倒的井下工作(过去人称“走窑”)。但同学兄弟们整天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危险绝境生死关头并肩奋战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称的上是生死弟兄。每天有看得见的自己的劳动成果,日子也过的有滋有味,很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这批正值朝气蓬勃青春健美的人生黄金时期的学生矿工也给深山中的矿山带来了新气象。使矿山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组织排练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在矿大礼堂和矿务局系统各矿巡演。组织的篮球队排球队活跃了矿山业余生活。篮球队更是威名远扬多次获得局赛冠军🏆🏆🏆!</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王矿篮球队与北京女篮在矿篮球场上打表演赛。</p> <p class="ql-block">  高高跃起,奋力向上。</p><p class="ql-block"> 这批学生矿工中提拔了许多矿、局级干部,市里,煤炭部里也有他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恢复高考后和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批学生矿工大部分上大学的上大学、改换工作调回城里的调回城里,留在矿上的已不多了。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大多数都能发扬矿工的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传统精神,依然做出新的贡献,成为新单位的骨干。</p> <p class="ql-block">  回城后,我们采二原来一起下井上班的几个兄弟常常聚会,夫人们也互相熟悉常常参加,退休后就更加频繁。也一起回过几次王矿。大家都非常怀念在矿上的日日夜夜,回忆那时的种种逸闻趣事奇谈怪论,分享那时克服困难战胜危情的经验喜悦。</p> <p class="ql-block">  2015年7月31号相聚在王平村矿。当时矿区还未封闭,可以到处走动,在曾经熟悉的地方回味往事。这里也成为市区那些工业遗址探险家们的热门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原矿办公楼门前合影留念。从左到右:刘永江、姜立杰、曹振中、高瑞平、佟铸徳(已故)。</p> <p class="ql-block">  运输段楼前空场合影,背后还能看见副井井架,那年井口还没封。</p> <p class="ql-block">  老高在原医务所旧址前回忆往事。</p> <p class="ql-block">  曹夫妇高夫妇在运输段宿舍楼前休息。</p> <p class="ql-block">  路边照片中有任真(佟夫人)。</p> <p class="ql-block">  河北大牌楼,背影应该是高夫人老郑和姜夫妇。</p> <p class="ql-block">  矿大礼堂,当时都叫矿俱乐部。礼堂门前原来就是篮球场。</p><p class="ql-block"> 照片左面就是铁路线,铁路线左面就是矿大门和跨装煤专用铁路的桥,这桥通往井口、浴室、头灯房和办公楼。铁路左面对着礼堂的位置就是原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远看跨铁路桥和煤仓。</p> <p class="ql-block">  2018年8月5号在王矿老四楼(原来采二的宿舍楼)召开68年学生到矿50周年纪念大会。</p> <p class="ql-block">  会场全景。</p> <p class="ql-block">  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陈晓明当起了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  交谈甚欢</p> <p class="ql-block">  赵威</p> <p class="ql-block">  姜立杰</p> <p class="ql-block">  张南进</p> <p class="ql-block">  杨晔</p> <p class="ql-block">  刘永江</p> <p class="ql-block">  建伟杨晔合影。</p> <p class="ql-block">  徐会来、刘永江、杨晔、李建伟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50周年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  纪念胸卡和T恤</p> <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5号在高领队家欢聚纪念到矿51周年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畅叙往事</p> <p class="ql-block">  佟二显得比以前瘦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老张(张继安,是老高在化二的同事朋友,2016年曾与我们一起自驾游东北内蒙)展示他带的好酒。</p> <p class="ql-block">  姐妹们欢聚。左边第一人是老张的夫人穆莉,她也与我们一起去了内蒙东北。最右边的小孩是老曹的孙女。</p> <p class="ql-block">  老高演示钢琴技艺。</p> <p class="ql-block">  老张小提琴🎻伴奏。小孙女很感兴趣,看得出有音乐天赋。</p> <p class="ql-block">  杨晔和老刘下起围棋,姜书记观战。</p> <p class="ql-block">  叶夫人小燕在厨房为大家烹制大虾🦐。</p> <p class="ql-block">  欢宴一堂,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参加聚会的有高主人夫妇、姜夫妇、叶夫妇、曹夫妇加孙女、张夫妇、刘夫妇和佟、杨、陈共16人。</p> <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5号在北苑大酒店聚会纪念到矿54年。</p> <p class="ql-block">  欢聚畅谈</p> <p class="ql-block">  举杯共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参加聚会的有高领队夫妇、姜书记夫妇、叶希平、杨晔、屈建民和我与老尹。</p> <p class="ql-block">  高领队有话:我们采二第一点的几个哥儿们有一个好的传统: 每年都有几次聚会(今年是每季度起码一次饭局)、每次聚会都带夫人! 但随着大家健康状况下降、看孙辈的繁忙,聚会时有缺席,没有前几年的参与人员多了。 这就是</p><p class="ql-block"> 青春一起滚,</p><p class="ql-block"> 过命有交情。</p><p class="ql-block"> 虽是耋耄人,</p><p class="ql-block"> 常聚常欢颜。</p> <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疫情稍缓,小孙女长时不上学在家闲的难受,人多地方不敢去,很多地方也不让去。想到开车去矿上是一个好方案,那里人少空气新鲜,又能跑能跳。于是就与与老尹一起带孙女来王平村矿遗址旅游怀旧。</p> <p class="ql-block">  出门必带口罩是那时的规矩,被称为口罩时期。</p> <p class="ql-block">  谁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公路那边已经进不去矿了,仗着地理熟悉,绕到原来的采二宿舍楼,从原上班下井的小路进去。</p> <p class="ql-block"> 走在小路上。</p> <p class="ql-block">  经过水泥厂的运输走廊下。</p> <p class="ql-block">  走在熟悉的路上,往事一一在目。</p> <p class="ql-block"> 经过原来的四食堂。</p> <p class="ql-block">  和爷爷在他走过无数遍的小路上照张像。这荒郊野地似乎不用那么担心了,摘下口罩放松一下。</p> <p class="ql-block"> 一片废墟,难见昔日的繁忙。</p> <p class="ql-block">  昔日王矿的核心:办公楼,现已破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  出奇的安静神秘。</p> <p class="ql-block">  站在静静的永定河边,难以想象它的奔腾咆哮。</p> <p class="ql-block">  回望曾经蹉跎过13年的王矿,感慨万千!这是我们挥洒青春、汗水、血泪的难忘之地!</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五一假期,因见网上工业遗址探险火热,时有探险王平村矿的报道,作为王矿的老矿工责无旁贷的组织了这次家庭王矿游。</p> <p class="ql-block">  公路前面进不去,矿区的前面都锁了,后面还没管起来,于是带着大家从老四楼、料场路线进了矿。</p> <p class="ql-block">  一起来的有爱人老尹,两个妹妹永静、永娟和小儿子一家。</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是永静。</p> <p class="ql-block"> 这是永娟,她喜爱摄影。</p> <p class="ql-block">  孙女与奶奶姑奶奶妈妈在桥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全体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就缺小孙女,应该是她给照的。</p> <p class="ql-block">  孙女与爷爷在煤仓前。</p> <p class="ql-block">  儿子用大疆无人机拍摄的矿区俯瞰。</p> <p class="ql-block">  老伴在矿区体会矿工曾经的日月。</p> <p class="ql-block">  满目苍凉</p> <p class="ql-block">  够专注认真</p> <p class="ql-block">  母女情深</p> <p class="ql-block">  儿子一家。</p> <p class="ql-block">  站在被封的副井边,回想当年这繁忙的井口,仿佛叮咣的罐笼上下声回荡在耳边。</p> <p class="ql-block">  被锁住入口的跨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  在河北永定河岸边搭起帐篷吃烧烤。</p> <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到对岸的矿区。</p> <p class="ql-block">  儿子带的一次性烧烤炉。</p> <p class="ql-block">  边吃边聊,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回程中去了石景山模式口驼铃古道。</p> <p class="ql-block">  在模式口吃的农家饭。</p>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底到8月初门头沟遭遇特大暴雨山洪,王平村地区也损失惨重,被冲的一片狼藉。</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才过一个多月我们曾支帐篷烧烤的永定河河北岸边就变得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  现在已经完全恢复了往日的平静。</p> <p class="ql-block"> 王平村矿文化旅游度假酒店项目是“一线四矿”先导项目和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项目。王平村矿文旅度假酒店依托王平村矿区遗址,以“煤业文化+酒店休闲”为定位,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p><p class="ql-block"> 王平村矿文化旅游度假酒店项目位于门头沟区王平镇南部,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其中改造历史建筑7栋,约1.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酒店5.5万平方米(客房数为350间)、火车主题商区、商业、物业楼,同时配套建设室外道路及广场、绿化、照明、市政基础设施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期待2026年的建成,那时众兄弟带上子女孙辈必来体验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