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阿拉善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街16号,建筑气势雄宏庄重,是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以清雍正八年(1730年)始建的阿拉善和硕特王府为基础建立,1996年6月1日开始筹建,1997年5月1日正式落成并对外展出。</b></p> <p class="ql-block"><b>阿拉善博物馆馆区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截至2019年末,阿拉善博物馆共有藏品3251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92件/套,拥有4个陈列展览,举行教育活动36次,参观人数达15.00万次。</b></p> <p class="ql-block"><b>阿拉善博物馆一共有历史文化、岩画、非遗和临展等四个展厅,我们重点参观了阿拉善历史文化展厅。</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前言</b></p> <p class="ql-block"><b>阿拉善,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北承蒙古高原、南邻河西走廊、东依贺兰、西望天山,是一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这里不仅风光奇丽,物华天宝,更是草原丝路的重要通道。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碰撞、交融,历史上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交流交融、不断发展,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阿拉善的历史沿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瀚海寻根 文明朔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史前至先秦时期)</b></p> <p class="ql-block"><b>阿拉善高原形成于距今一亿三千万年前的地质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足迹踏上了这片广袤的土地。岩画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表明:距今3万年前,中华远古先民开始在阿拉善地区劳动创造、繁衍生息迎来了中华文明的曙光。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雅布赖山手印岩画群的发现,印证了阿拉善地区的人类文明起源。</b></p><p class="ql-block"><b>以苏宏图遗址为代表的细石器文化遗存及其所蕴含的经济形态,显现了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的过渡;揭示了早期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和发展,进而步入青铜时代。</b></p> <p class="ql-block"><b>在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雅布赖山洞窟中发现的90个手印岩画,与欧洲同时期的岩画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苏宏图细石器加工场遗址出土的石器,以体积小巧、精致而见长,堪称细石器文化的代表。它是阿拉善先民们由采集向农业经济形态转变的物证。</b></p> <p class="ql-block"><b>石砍砸器、石叶、石镞</b></p> <p class="ql-block"><b>双孔石刀</b></p> <p class="ql-block"><b>石磨棒</b></p> <p class="ql-block"><b>绳纹三足灰陶鬲</b></p> <p class="ql-block"><b>黑彩红陶盆</b></p> <p class="ql-block"><b>彩陶片、灰陶片</b></p> <p class="ql-block"><b>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表明:距今3千年左右,在中华北方先民的劳动创造、开发经营下,中华青铜文明开始在阿拉善地区出现。生态的变化,引发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大批动物的北迁和斯基泰、月氏等北方游牧民族交替而来,阿拉善地区带着游牧文化印记进入青铜时代。以动物搏击与咬斗为题材的“野兽风”金属工艺,是其显著特征,并深刻影响着后继的中国北方民族装饰艺术。</b></p> <p class="ql-block"><b>青铜带钩</b></p> <p class="ql-block"><b>青铜饰钩</b></p> <p class="ql-block"><b>金项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居延沉浮 丝路初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汉唐和五代十国时期)</b></p> <p class="ql-block"><b>秦汉时期,匈奴势力日盛。汉武帝为抵御匈奴,在阿拉善地区广筑长城,屯兵戍守,并于居延置郡县、设属国,连通了传统丝路与草原丝路。魏晋至隋时期,居延至河西走廊成为北方最繁盛的地区。唐末五代,吐蕃兴起,阻断传统丝路,但以居延为节点的草原丝绸之路却日益畅达。</b></p> <p class="ql-block"><b>居延简</b></p> <p class="ql-block"><b>居延汉简是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时代约自西汉武帝末年(公元前1世纪初)至东汉中叶(公元2世纪初)。居延汉简的发现第一次发现于1930年,由西北科学考察团发掘采集。第二次发现在1972—1976年,由甘肃居延考古队发掘采集。</b></p> <p class="ql-block"><b>居延汉简反映出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真实记录了居延地区的原始屯戍活动和兴衰历史,而且还保留了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的重要档案和文献资料,涉及到整个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法律、哲学、宗教和民族等多领域的实际情况,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与文物价值,对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汉简</b></p> <p class="ql-block"><b>木简</b></p> <p class="ql-block"><b>敞口灰陶罐</b></p> <p class="ql-block"><b>双耳灰陶瓷</b></p> <p class="ql-block"><b>秦汉时期,汉匈民族通过交流与碰撞,逐渐加深了交往交流交融。双方既有战争冲突,也有和平往来,但和平友好是主流。汉朝中央政府在这里修筑长城,屯垦戍边,设置郡、县、属国,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同时,汉朝在居延移民戍边,开发水利,发展农业,促进商业贸易,开通邮政驿站。随着经营与开发,居延地区发展成为西部各地区与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b></p> <p class="ql-block"><b>居延屯戌</b></p> <p class="ql-block"><b>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征发甲卒18万,在今张掖、酒泉以北设居延、肩水两都尉,并置居延县以卫河西。人口输入,使粮食需求量急剧加大,居延地区因此大规模出现以军屯为主的屯垦戍边活动。屯戍,增强了汉朝在河西地区的军事防御能力,为“通西域”战略提供了保障。长久的开发和边防的安全,带动商业发展,增加了汉朝的经济力量。同时,也促进了中原与边疆、中西文化的传播。</b></p> <p class="ql-block"><b>东汉石刻</b></p> <p class="ql-block"><b>阿拉善盟汉长城</b></p> <p class="ql-block"><b>青铜削刀</b></p> <p class="ql-block"><b>长柄青铜勺</b></p> <p class="ql-block"><b>木人物俑</b></p> <p class="ql-block"><b>三足青铜鼎</b></p> <p class="ql-block"><b>銗镂</b></p> <p class="ql-block"><b>隋唐时期,河西和居延地区是一个多民族交流繁盛的地区,吐蕃、回鹘等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七世纪末,唐军大破突厥诸部,置“安北都护府”,治所同城。八世纪中期,唐朝玄宗设宁寇军,总领居延军务。“安史之乱”时河西走廊被吐蕃切断,居延地区成为长安通往西域的“草原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通道。</b></p> <p class="ql-block"><b>平底灰陶鼎</b></p> <p class="ql-block"><b>高足灰陶博山炉</b></p> <p class="ql-block"><b>灰陶俑</b></p> <p class="ql-block"><b>两汉以后,居延地区作为中华民族在西北开发建设的重要地区,长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断发展与演进,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自汉代屯戍居延后,延至魏晋南北朝等继续在居延地区实行屯垦戍边政策。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占据河西及居延地区后,因地制宜,促进了这里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之一度成为北方繁荣发达的地区。继鲜卑之后,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陆续驻牧于阿拉善。</b></p> <p class="ql-block"><b>唐代石人像</b></p> <p class="ql-block"><b>唐代鎏金观音瓶</b></p> <p class="ql-block"><b>唐代青釉四系罐</b></p> <p class="ql-block"><b>北魏铜坐佛造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黑城遗珍 丝路繁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辽宋元西夏时期)</b></p> <p class="ql-block"><b>西夏时期,分设十二监军司拱卫辖境安全,其中两处位于阿拉善地区,派有重兵驻守。黑城—西夏黑水镇燕军司所在,1226年被蒙古军攻破,1286年元朝在此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这里成为中原通往漠北的交通枢纽,马可·波罗就是沿着这条古道开启了东方神秘之旅。</b></p> <p class="ql-block"><b>黑水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城中居民平时承担生产,战时则参加战斗。从出土文书分析,黑水城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发展迅速,商贸交易极其活跃,鼎盛时期,发展成为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埠和东西文化交流荟萃之地。</b></p> <p class="ql-block"><b>西夏铜钱</b></p> <p class="ql-block"><b>西夏铁匕首</b></p> <p class="ql-block"><b>手指青砖</b></p> <p class="ql-block"><b>琉璃珠饰件</b></p> <p class="ql-block"><b>釉剔刻梅花瓶</b></p> <p class="ql-block"><b>褐釉莲花纹双系瓷扁瓶</b></p> <p class="ql-block"><b>褐釉剔刻花瓷罐</b></p> <p class="ql-block"><b>释迦摩尼铁坐像</b></p> <p class="ql-block"><b>元至元23年(1286年),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治所黑水城,属甘肃行省管辖,是元朝的西北屯田区和用兵西域的补给站。元朝亦集乃路一派繁荣,为西北边地的丝路枢纽,由此可远通中亚、西亚、东欧。而途经亦集乃,连接哈喇和林与元大都的纳怜道则专门用于传递军情急务。</b></p> <p class="ql-block"><b>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年)来到中国后,朝见忽必烈大汗并获赏识。他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亦集乃路,并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中对于黑水城特产的驼绒与奇异见闻有较为详细的记载。</b></p><p class="ql-block"><b>《马可·波罗游记》第一次较全面地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西方学者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对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铁绣花双凤纹瓷罐</b></p> <p class="ql-block"><b>褐釉双系双鱼花卉纹扁壶</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塞外明珠 古道驼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明清民国时期)</b></p> <p class="ql-block"><b>明朝以贺兰山为界,修筑长城清朝实行盟旗制度,在此设立阿拉善和硕特旗和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以祥泰隆为代表的旅蒙商所开展的贸易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阿拉善地区的对外交流与发展。驼商古道依然是蒙古高原与内地间相互往来的重要通道。</b></p> <p class="ql-block"><b>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军冯胜率军攻破亦集乃。此后,鞑靼和瓦刺势力先后占据阿拉善地区。明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不断袭扰以贺兰山为界,修筑长城,同时也利用原西夏的军事构筑进行防御。</b></p> <p class="ql-block"><b>定远营石碑</b></p> <p class="ql-block"><b>1726年,川川陕总督岳钟琪奏请清廷在贺兰山以西修建兵营,1730年建成,取名定远营。1731年,雍正将其赐予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多罗郡王阿宝,后经不断营建,成为清朝“扼瀚海,控漠北”的一座重镇。因定远营古城功能设施齐备、建筑形式多样、历史信息丰富,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定远营王府双耳铁缸</b></p> <p class="ql-block"><b>清乾隆铭文铁锅</b></p> <p class="ql-block"><b>康熙二十五年(1686),清政府批准和硕特部驻牧贺兰山。康熙三十六年(1697),授札萨克印,设阿拉善和硕特旗。康熙三十七年(1698),清政府批准土尔扈特部移牧额济纳,乾隆十八年(1753),领赐印信,设立“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两旗直属理藩院管辖。</b></p> <p class="ql-block"><b>阿拉善—山丹县界碑</b></p> <p class="ql-block"><b>扎萨克印</b></p> <p class="ql-block"><b>清官帽</b></p> <p class="ql-block"><b>清朝珠</b></p> <p class="ql-block"><b>双龙戏珠景泰蓝花瓶</b></p> <p class="ql-block"><b>镶宝石包银法螺</b></p> <p class="ql-block"><b>清朝皇室同阿拉善和硕特部间的联姻共达29次。联姻,让清政府在彰显亲和力的同时,强化了对阿拉善和硕特部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联姻也使当地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经济发展得到丰富与促进。</b></p> <p class="ql-block"><b>石青锻彩绣花纹对襟女褂</b></p> <p class="ql-block"><b>土尔扈特珊瑚宝石女帽</b></p> <p class="ql-block"><b>象牙梳子</b></p> <p class="ql-block"><b>木斗</b></p> <p class="ql-block"><b>1912年清政府灭亡后,袁世凯夺取革命的成果,明文确定了蒙古的藩属地位,承认了蒙古王公制度的合法,阿拉善和硕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在政治上仍延续着清朝时期的封建王公制度。</b></p><p class="ql-block"><b>民国时期,阿拉善地区与全国的大环境一样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北洋军阀、马鸿逵、国民党等势力以强迫、拉拢、欺压等手段,对阿拉善进行掠夺,使阿拉善人民深受苦难。</b></p> <p class="ql-block"><b>阿拉善驼道图</b></p> <p class="ql-block"><b>民国时期定远营</b></p> <p class="ql-block"><b>民国纸币</b></p> <p class="ql-block"><b>白铜马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红色记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p> <p class="ql-block"><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取得抗战胜利。1949年9月23日和9月27日,阿拉善和硕特旗与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的各族人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相继实现和平解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拉善旗革命之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额济纳革命之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结束语</b></p> <p class="ql-block"><b>上下五千年,阿拉善绵延厚重的历史进程,证实了中华民族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各民族共同铸就的绚烂文化。在风光绮丽、物华天宝的阿拉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这里交融交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b></p><p class="ql-block"><b>在新的历史时期,阿拉善各族人民将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谱写新的锦绣华章。</b></p> <p class="ql-block"><b>2024年8月11日下午拍摄于阿拉善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