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拉德克里夫图书馆,造型优美的巴洛克建筑,淡青色的圆顶,罗马式柔美流畅的圆柱和基底粗犷率性、线条清晰的基石,雄伟壮丽。是明信片上最常被取景做为牛津大学代表的建筑之一。和老博德利图书馆之间有狭长的地下隧道链接。3.博德利新馆。<br></h3> <h3>三一学院,成立于1555年,位于英国牛津的宽街,它的周围是铁栅栏而不是围墙,学院的独特的蓝色大门,使其更加容易识别和记住。三一学院产生了三位英国首相。<br></h3> <h3>牛津大学叹息桥,也叫赫特福德桥,位于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连接着这个学院的两个方庭,这容易记住。因为世界上有三座最著名的叹息桥,分别位于威尼斯,剑桥和牛津,这是我看到的最后一座。这座叹息桥既然在大学内,寓意无疑和剑桥的相同。<br></h3> <h3>圣玛丽教堂,是牛津大学的主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后哥特式建筑,宏伟而华丽。站在尖塔上可以饱览整个牛津的风光。</h3> <h3>谢尔登尼安剧院,落成于1668年,是牛津大学提供的第一个非宗教性会议及各种典礼的场所,也是牛津大学传统授予学位典礼的举行场地。每到学期结束时,身披黑袍,头戴方帽的学子们,列队经过高街和皇后大街,进入剧院,在此获得被授予学位的荣誉。<br></h3> <h3>整个大剧院古色古香,高雅富丽,外墙柱子上雕塑的是古罗马哲人的石雕头像。<br></h3> <h3>殉教者纪念碑,建于1843年,为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类似大教堂的尖顶,为纪念3名新教殉道者建立的,他们都因异端邪说的罪名被焚烧致死。纪念塔上有三位殉道者的雕像。<br></h3> <h3>离开牛津,乘车去彼斯特名牌购物村,下午5点半到,行程安排购物2小时。彼斯特名牌购物村,《百度》有词条,是英国最著名购物村之一,又可称之为“名店村”,是许多游客购物必经之地,每年有很多欧洲游客圣诞节之前专门到这里来买东西。90多个世界名牌均在此设有折扣专卖店,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价60%左右,虽然很多并不是应季产品,但总还能挑到货真价廉的好东西。因为平时我对名牌或者说奢侈品没有需求,不懂,也完全没有兴趣,所以,只是简单的逛了一圈,没有进店。团队其他人购物也不多,但有人足足转了2个半小时才回车上。漫长的等待,无可奈何,这就是跟团游。
</h3><h3><br></h3> <h3>英国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堡,最著名的是温莎古堡。我们团队12日上午8点出发,去游览温莎古堡。温莎古堡目前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以下几张照片是步行到城堡下这一段路上所拍。<br></h3> <h3>温莎堡距伦敦近郊约40公里,是一组花岗石建筑群,气势雄伟,挺拔壮观。雄踞于山丘、俯瞰泰晤士河,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是它备受青睐的原因。最初由威廉一世营建,目的在于保护泰晤士河上来往的船只和王室的安全,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自12世纪以来一直是英王的行宫。经过历代君王的不断扩建,到19世纪上半叶,温莎古堡已成为拥有众多精美建筑的庞大的古堡建筑群。在伊丽莎白二世统治期间,不仅重建与保护城堡的结构,而且也让城堡成为英国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h3> <h3>温莎堡的标志是玫瑰花园围绕的圆塔,位于城堡区域的中心,也是每个刚进古堡的人最先看到的古堡一部分。圆塔现在的一个作用是宣告女王是否在温莎城堡,抬头看看,如果塔顶上是皇室旗帜,那么就表示女王今天在“家”啰。</h3> <h3>巍峨的温莎城是英国历史的见证和缩影,还沉淀着一个爱美人而舍弃江山的国王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的故事。 辛普森夫人并没有惊人的美丽,还曾经历两度婚姻,她的迷人魅力恐怕只有温莎公爵才深知其味。不过,有资料介绍,导致爱德华八世退位的真正原因不是辛普森夫人的两次离异,实际上是因为她是纳粹德国狂热的支持者。“英格兰玫瑰”戴安娜也是在温莎堡第一次遇见查尔斯王子的,不过这个邂逅就没有如此浪漫的结局,反而卡米拉在数年后再次与查尔斯在此成婚。每一个王朝都有很多宫廷秘闻和轶事,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巍峨耸立的古堡却见证了无数宫廷丑闻,依然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br></h3> <h3>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霜之后,城堡呈现给世人的感觉依旧是那么的气势雄伟、挺拔壮观。温莎古堡入口处,游客入内要安检。</h3> <h3>古堡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面的“上区”是温莎城堡主要建筑聚集的区域,四周环绕着壁墙,形成中央一座面积广大的四方院,国家套房和皇室私人套房分别位于北面和东面,高踞于马背上的查理二世青铜像,则在南面。这里是皇室举办重要仪式的地点。游客在上区可以参观国家套房,包括女王谒见厅、滑铁庐大厅、圣乔治礼堂、女王交谊厅等。室内部分不允许拍照,全程有中文语音导游。作为英国王室的家族圣地,里面每一部分油画,墙绘,器皿,兵器,艺术家具,珍藏摆品都是稀世珍宝,向世人展示着英国皇家历史的画卷,真的只能用“气势恢宏”来形容。那屋顶的水晶吊灯,华丽的壁画,镀金的家具,以及繁复的雕刻与精美的装饰,金碧辉煌,奢华华丽,彰显皇族气势和艺术的氛围,无不吸引游客流连忘返。</h3> <h3>西面的“下区”,是指从泰晤士河登岸进入温莎堡的入口处,这里有座著名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典型的的哥特式建筑,屋顶有一系列手握避雷针的动物。圣乔治教堂始建于1475年,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死后都埋葬在这里。此外,还有许多王后、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员的陵墓。教堂内厅是举行宗教仪式和举行嘉德骑士勋章获得者每年朝觐国王的庆典的场所。</h3> <h3>温莎古堡有卫兵防守,卫队换岗仪式在每周一至周六中午11点举行。作为英国“皇室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皇家卫队换岗仪式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是游览温莎古堡不可缺少的看点。 随着换岗开始,游客顷刻间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换岗仪式非常程式化,在军乐和口令声中,卫兵作各种列队表演,并举枪互致敬礼,非常气派而又花哨,持续时间半小时。因为举行仪式的地点相对较低,人在高处,基本都有观看的位置。所以,在这里观看换岗仪式一点都不费劲。<br></h3>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温莎古堡的留影。</p> <h3>看完换岗仪式,从古堡出来。这时,在道路古堡一侧,是密密麻麻的人群,那是等待进古堡的散客排的队伍,古堡游客真的不少啊。</h3> <p class="ql-block">温莎小镇绝不仅仅只是一座城堡,古堡外热闹的街道,人来车往,古朴的老式店铺,还有不可缺少的鲜花,米字旗,卖艺的,点缀了这个小镇。</p> <p class="ql-block">在城堡北边的泰晤士河上,波光粼粼,天鹅在悠然地徜徉,远眺周边景色,也非常养眼。</p> <h3>下午游览位于伦敦西北郊区的哈利波特影城。对伴随着《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长大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景点实在是有莫大的吸引力。</h3> <h3>哈利波特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象征着一代人的童年。<br></h3> <h3>这里是哈利波特电影系列诞生地,2000 年首部哈利波特电影《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就是在该处拍摄的。很多拍摄道具和场景被全部保留,而且还增添了很多电影拍摄介绍以及互动的项目。来到这里,粉丝们将一再回味戏中精彩场面。
</h3><h3><br></h3> <p class="ql-block">像我这般年纪的人,一般不会对《哈利波特》这类作品感兴趣。不过如果不进去看的话,就必须在外面干等3-4个小时。两选一,还是进去逛逛。虽然什么也不懂,但还是拍了不少照片。不为别的,就为了不辜负万里之遥来到这里。</p> <h3>13日上午,首先游览格林威治天文台。天文台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一座山麓上,沿途是一片大草坪,有许多法国梧桐树和大叶柳树等乔木,高大的树冠遮天蔽日。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是非常知名的历史遗迹。创建于1675年,是世界上著名的综合性天文台。1997年,皇家天文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珍贵遗产。格林威治天文台之所以举世闻名,主要是因为院内有决定世界标准时间和时区的子午线标志(用铜条线标出),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外观看,天文台比我想象中的要小和简单。</h3> <h3>我们脚下的铜线就是本初子午线——0°经线,到这里的游人都喜欢双脚跨在0°经线的两侧摄影留念,象征着自己同时脚踏东经和西经两种经度,双脚分跨东、西半球。<br></h3> <h3>这里视野开阔,还是一个俯视伦敦景色的好地方。<br></h3> <h3>天文台室内有展览,展出的天文历史资料中有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各国早期设计的时钟、地球仪、浑天仪和很多天象发现的经过(如哈雷彗星等)。还有曾在历史上为天文和航海提供精确的守时的人造计时器等。</h3> <h3>中午12点,我们在格林威治码头乘船游览泰晤士河。河边有一艘帆船,本来以为是模型,后来知道其实是一艘真船,名叫卡蒂萨克号。这是一艘1869年建造的英国帆船,是最后一批建造用于茶叶贸易的帆船之一,也是那时最快的帆船之一。1954年被运到伦敦格林威治的永久性干船坞为公众展示。曾几何时,就是这样的帆船耀武扬威的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造就了日不落帝国神话。使人感觉世事沧桑。</h3> <p class="ql-block">泰晤士河,是一条承载了古往今来无数英国人诸多梦想的河流。千百年来,泰晤士河就这样缓缓地流淌,真实地将伦敦昔日的繁华和它今天不甘落后的精神都溶解其中,忠实的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旁,尤其是那些有着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历史的建筑。几乎所有在伦敦拍摄的影片都会出现泰晤士河风光。乘坐泰晤士河游船是领略伦敦风光的最佳方式,在这里,才能感受伦敦这个历史长河中的世界大都市,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交错共融,和谐优雅的城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房子后面就是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它模仿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因为角度不对,只拍到一个顶。</p> <h3>小黄瓜和对讲机。上图建筑被伦敦人称为“小黄瓜”,位于伦敦金融城。原来的官方名称是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2004年5月正式开业。2007年改称圣玛利艾克斯30号大楼,是英国最贵的办公楼。高达180米的“小黄瓜”是伦敦市中心25年中建造的第一幢摩天楼。</h3><h3>下图大厦因外形酷似对讲机,因而被称为 “对讲机大楼”。该大厦是伦敦金融城三大地标之一,曾荣获“伦敦最丑建筑奖”,其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高160米,共37层,造价超过2亿英镑,于2014年正式完工。现被出售给了中国酱油品牌李锦记。</h3><h3><br></h3> <p class="ql-block">1894年开始建成使用的伦敦塔桥是伦敦最具象征性的地标建筑,也是泰晤士河上出镜率最高的一座大桥。塔桥造型独特,结构和谐,气势雄伟。塔桥的电力设计可使桥面打开,让过往的大船顺利通过。从远处观望塔桥,高40多米的双塔仿佛两顶高耸的王冠,极为壮丽。听说过“雾锁塔桥”是伦敦胜景之一,现在雾没有了,塔桥更有别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威斯敏斯特宫,又称国会大厦。是英国议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矗立於泰唔士河畔,气势雄伟。国会大厦是哥德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筑物之一。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尽管今天的宫殿基本上由19世纪重修而来,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时的许多历史遗迹。</p> <h3>伦敦眼和碎片大厦,为古老的泰晤士河沿岸,增添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充满了活力和韵律。</h3><h3>伦敦眼,又称“千禧之轮”,是世界第四大摩天轮。它本来是英航为了迎接2000年到来而修的临时性建筑,原定5年后拆卸。不过由于建成后受到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极大欢迎,伦敦眼最终被长期保留了下来,成为举世闻名的伦敦地标之一。伦敦眼总高135米,共有32个乘坐舱,舱内设有空调,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16人,回转一圈用时30分钟。游客在“伦敦眼”中半个小时就可到达城市中心上空俯瞰城内的壮丽景色,可以欣赏超过55处美不胜收的景观。<br></h3><h3>碎片大厦,号称欧盟最高的建筑。外观就像一座玻璃金字塔,底座宽大,逐渐向上收窄,顶部锯齿状尖塔更是独具特色,成为伦敦新地标。大厦共有95层,高310米,从2000年开始施工,2012年7月5日正式揭幕,建设时间达12年,耗资15亿英镑。<br></h3> <h3>横跨在泰晤士河上的各式各样的桥梁,既是历史的记载,也是伦敦风光的亮点。<br></h3> <h3>游览在泰晤士河之上,赏着两岸的风景。挎着相机,闪下几张快照,此情此景,终生难忘。</h3> <p class="ql-block">除了泰晤士河沿岸一些大名鼎鼎的伦敦标志性建筑以外, 伦敦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游完泰晤士河,我们就要去其中的几处。</p><p class="ql-block">从威斯敏斯特桥旁边的码头上船。就能看到桥头的一座宏伟的雕塑,刻画的是2000 多年前波狄西亚女王率领英格兰人英勇抵抗罗马帝国的生动情景:飞驰的战车上,女王高举长戟,战马扬蹄于半空,勇往直前、正气凛然。</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观赏伦敦眼和大本钟的最佳位置。大本钟,以建造它的工程师本杰明的名字命名。1859年以来,每逢整点敲响一次,非常精确。(大本钟所在的塔楼于2012年6月,更名为“伊丽莎白塔”)因为大本钟从2017年8月进行为期四年的维修,我们眼前的大本钟大部分被遮盖,只露出一块钟面。无法看到它的真面貌。虽然有点遗憾,但后来,我们在一条街道上看到了一座缩小版的大本钟,也算是遂了愿吧。</p> <h3>我们一路上边走边欣赏这座古城的风光。米字旗飘扬在蓝天绿树古建筑间……。岁月和历史在建筑物上流下的气息令人着迷。<br></h3> <h3>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徜徉在国会广场周边古老的建筑群中,好像聆听到了古典之声,时而清新,时而低沉,时而悠扬,时而激越,无奈转换得太快,没能细细品味,新的乐章又响起了......<br></h3> <p class="ql-block">唐宁街10号,一所乔治风格建筑物。建于1680年,18世纪以来为英国历届首相官邸和办公处。唐宁街10号象征英国政府的中枢、也是英国政治的权力核心之一。唐宁街10号目前并未向公众开放,游客一般不能走到10号门口,只能在唐宁街两旁隔着铁栏杆参观。从外观看,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特征。门口有许多警察。</p> <h3>威斯敏斯特教堂(也称西敏寺)和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毗邻。始建于公元960年,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长156米,宽22 米,大穹窿顶高31 米,钟楼高68.5 米。建筑恢宏凝重,镂刻优美,装潢精致,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西敏寺在英国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英国王室专属礼拜堂。1066年以来,已有38代英国君主在这里加冕登基,也有20多位君主死后被埋葬在这里。西敏寺忠实见证和地纪录了英国皇族兴衰起落的历史。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国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如著名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小说家狄更斯、哈代, 女诗人勃朗宁、桂冠诗人丁尼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全部官兵名册,也保存在教堂内。</h3> <h3>被国会大厦、西敏寺、最高法院包围的国会广场是全英国最重要的场所,里面有十一座雕像。由于国会广场本身的政治属性(是英国著名的集会抗议地点),雕像全都是受世人尊敬的政治人物。除了丘吉尔、乔治、坎宁等著名的英国首相的雕像外,还有多位外国人,林肯、曼德拉、甘地等。因为当时不知道,只拍了其中几尊。</h3> <p class="ql-block">在广场周围,伦敦警察骑着高头大马维持秩序,这也是古老伦敦的一道风景。想要和英俊、潇洒的骑警拍个照,请便,随意。 </p> <h3>白金汉宫是一座位于伦敦的英王寝宫,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白金汉宫是一座四层楼的正方形围院建筑,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个房间。宫外有占地辽阔的御花园,花团锦簇。当然,供游客参观期间,女王并不在此,若宫殿上升起的不是英国国旗而是英国皇家旗,就代表女王在宫内。</h3><h3><br></h3> <h3>白金汉宫的广场中央耸立着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纪念碑建于1911年,基座由2300吨汉白玉构成,纪念碑的中心是主碑,底部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型汉白玉坐像和正义和真理天使的雕像。顶端是鎏金的胜利女神和两个侍从像。主碑四周的基座由台阶和水池构成。从任何角度看来,这都是一座壮丽、迷人的雕塑作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纪念碑显得特别漂亮,尤其是当太阳照耀到这个黄金雕像的顶部。四角还有命名“农业”、“工业”、“和平”、“进步”等八座铜像。<br></h3> <p class="ql-block">惠灵顿凯旋门和惠灵顿纪念碑,惠灵顿凯旋门是英国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826年,是为纪念惠灵顿公爵取胜滑铁卢战役而修建的。凯旋门上的雕塑高达40英尺(约合12.2米),是英国最大的铜雕塑。</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途径的区域,可以看到不少纪念碑。如矗立在路中央的“和平纪念碑”,是英国主要战争纪念碑之一;还有二战妇女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炮兵纪念碑等。透过这些纪念碑,能看到大英帝国曾历经的沧桑,乃至战争的洗礼……</p> <h3>雕塑是英国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雕塑以其粗矿与细腻相交融的手法表现出美感,其社会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合一,使城市、广场、园林更具魅力。欣赏她、审视她,都会得到享受,有所收益。<br></h3> <h3>在伦敦市区建筑上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雕塑。</h3> <p class="ql-block">漫步伦敦街头,即便是古老的街区,也会不时冒出具有现代特征的看点,抓牢你的眼球。如高耸入云的不知名建筑,美观时尚、上层敞开的观光巴士,站在路边看书的老人,民众上街反对特朗普访英,在议会广场集会,升起特朗普充气玩偶气球等。展示了伦敦城市形象的另一面:现代、多元、开放。</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30分,我们来到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800万件来自不同地区,代表不同文化的珍贵文物。进入大英博物馆,就像进入了一条人类历史的长河。参观大英博物馆是免费的,为普通大众提供了很好的了解全世界瑰宝的机会和场所。</p> <p class="ql-block">进馆后第一个见到的是大中庭,这是欧洲最大的室内广场,它的设计堪称奇迹,由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下面的空间充满自然光,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生辉。大中庭圆形的建筑是阅览室,对公众开放。据说这里曾经是大英图书馆一部分,也是当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们只有两个小时的参观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仔细欣赏每个展馆是不可能的事,在导游安排下,我们跟着专门的讲解员,参观了部分展区,走马观花,匆匆一瞥。</p> <p class="ql-block">首先参观的是古埃及馆,埃及馆藏有横跨3000年古埃及文明的雕塑与文物。</p> <p class="ql-block">罗塞塔石碑,被称为“博物馆最伟大的藏品之一”。这块如行李箱一样大小的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分别用古埃及象形文、埃及俗语以及希腊文镌刻,石碑上的碑文内容是祭司团通过的一项法令。在埃及有很多写在古老神庙墙壁和石柱上的象形文字,记载了古埃及5000多年的历史。随着公元4世纪末象形文字被废弃,古老的埃及文明也就失传了。因为从那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没有人能够读懂那些文字,当然也无从了解古老埃及过去的历史。正是依靠罗塞塔石碑上的互为对照的三种文字,考古学家才成功破译了失传千年的古埃及象形文字,重新了解了那段已经失传千年的古老文明。你说这块石头有多宝贵吧。在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愧为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巨大雕像。发现于埃及底比斯,雕像高2.67米,重7.25吨,由一块双色花岗石制成,约公元前1250年,系埃及馆三大珍贵藏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法老王之一,其在位67年,故亦称拉美西斯大帝。</p> <p class="ql-block">一座巨大的圣甲虫雕塑,有着柔和的线条和弯曲的腿。圣甲虫,也就是屎壳螂。在古埃及 ,人们将这种甲虫作为图腾之物,当法老死去时,他的心脏就会被切出来,换上一块缀满圣甲虫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石柱是从埃及神庙中搬来的,柱上刻的象形文字,大概意思是当时的人们对现实、对未来有很多的疑问,希望刻在柱子上,同天神交流,请他们答疑解惑。旁边那个石棺,也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同样印证了埃及的古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埃及木乃伊馆。馆内有大约80具完整或者几近完整的人类木乃伊,以及和它们一起保存的其他葬礼用品。摆放密集,木乃伊形态或立或躺,有的有棺椁或者黄金面具,有的直接就是以包裹的木乃伊呈现。</p> <p class="ql-block">埃及馆旁边是古亚述展厅。亚述文明活跃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亚述既是亚述城的名字,也是以其为中心的底格里斯河中上游文明的总称。当时亚述人建立了在伊拉克北部,从伊朗 一直延伸到埃及的帝国,囊括了当时中东的大部分地区。长卷发、胡须、钩鼻,耳环,是亚述人最经典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亚述展厅的门口两侧伫立两尊人面狮身带翼石像,原为公元前9世纪亚述王国纳西尔帕二世时,尼姆鲁德王宫之物。刚毅有力,威严庄重,相当的有特点。雕像有五条腿,因为那时的工匠艺人还没掌握曲腿和镂空雕刻技术,这是为了从侧面看也是四条腿。</p> <h3>亚述国王宫中的的石刻浮雕,有2500年以上历史。亚述人的浮雕多是一些出征、战争、狩猎图,故事性极强。这些石刻浮雕描绘了最后一个伟大的亚述王亚述巴尼拔的盛大狩猎仪式,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668到630年。从放出狮子到后来的追逐,万箭齐发,乃至最后的杀戮,象征着国王的力量与权力。<br></h3> <h3>大英博物馆里另一个精华展区便是古希腊馆。众多精雕细琢的古希腊大理石雕塑在此展示。希腊雕塑之所以闻名于世,就是因为之前的雕塑一度都是具有相似或者统一的面相、身型,而希腊雕塑不仅第一次将人体的骨骼、肌肉比例完美的呈现,还将个性化的面庞呈现出来,也说明当时人们对人体自然科学的研究达到新的水平,更奠定了西方现代美学的基础。<br></h3> <p class="ql-block">18号展厅里全部是帕台农神庙的雕像和浮雕。栩栩如生的雕塑,仿佛都能复活一般,让人叹为观止。那个立于雅典的帕台农神庙,被誉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迄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可它的精华部分即前庭雕像和160米长的浮雕,大部分却在这里。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买下帕特农神庙上的大理石建筑装饰和雕刻,并切割后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王室花3.5万英镑买下,放在大英博物馆,从那以后的200多年来,埃尔金大理石雕塑成为该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p> <h3>这也是从帕特农神庙拆下来的浮雕,从左往右依次为太阳神阿波罗驾着战马车,现在阿波罗只剩一条手臂;接下来是酒神,断手上应该端着酒杯;往右一坐一卧的两个女神,是爱神斜靠在她母亲的膝盖上;最右侧站立的是赫柏,她要给宙斯送信,匆忙中裙摆飘动。<br></h3><h3>雕塑的马头,眼珠凸起,面颊上血脉贲张。很多的美术生都用这件马头的石膏翻版绘画素描,练习基本功。<br></h3> <h3>半人马雕像,描述半人马族与希腊民族拉庇泰人的一次惨烈斗争,最终,凡人战胜了半人马。<br></h3> <span style="font-size: 17px;">最引人注目的是整座涅瑞伊斯纪念碑。</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走进17号展厅,一座神庙几乎完整无缺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大圆柱、三角顶、石立像、美浮雕,够高够大。它就是有名的涅瑞伊得斯纪念碑,又被称为“海中仙女碑”。圆柱中间站着的雕像是海中仙女涅瑞伊得斯,其头部已经残缺,女神的衣裙被海风吹拂着,飘逸律动。涅瑞伊得斯纪念碑来自于4世纪时的土耳其西南部的桑索斯。大英博物馆的正门,几乎就是这座纪念碑的翻版!</span>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从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国宝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都能见到。</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展品的是中国玉器,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上图为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代表。</p> <h3>青铜器。康侯簋,簋是盛食物祭品的仪式器具,使用于中国商朝和整个周朝时期。这件华丽的青铜器制作于约三千年前,直径约二十七厘米,有两个大把手。这样的作品,当时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国家能够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所花费的技术、时间与费用,使得它昂贵、地位崇高。</h3><h3>镈,展品盛行于中国东周时代,是当时权力的代表,钟鸣鼎食,是当时统治者权威的体现。约自公元前850年开始,音乐就是中国古代祖先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编镈是由多件尺寸不同、音色各异的镈组成的多序列音响乐器。<br></h3> <p class="ql-block">御用景泰蓝瓷坛(明朝,通过瓷坛颈部的题字可以看出这个瓷坛是御用匠师们为宣德皇帝打造的)。</p> <p class="ql-block">彩瓷弥勒佛像(明朝,公元16世纪)、唐三彩罗汉像(辽朝,公元907-1125年,河北易县出土)。</p> <p class="ql-block">清凉寺壁画,画上的三尊菩萨裙带飞扬,面容慈祥,形象端庄,体态丰满,神貌各异。整幅画线条流畅,画风细腻。尽管年代久远,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绚丽色彩。壁画由五台山一寺庙的和尚所作,始绘于明永乐年间(1424年),后期绘制分别于明正统年间(1437年及1468年),前后历经40余年。</p> <h3>唐墓葬雕塑, 约公元728年,一组十二只栩栩如生的陶俑,形象包括人、兽以及人面兽身。它们都来自唐朝名将刘廷荀之墓。 这些陶俑只用三种颜色:琥珀黄、绿和棕色(在中国这三种颜色被称为“唐三彩”)。最前方是一对兽俑,它们是队列中领头的神兽,墓葬的守护者。后面是一对人形陶俑。之后是两个严肃的官员,双手毕恭毕敬地交叠。队列中最后的人物形象是两位马夫,最后是两匹高近一米的骏马和一对漂亮的双峰骆驼。<br></h3> <h3>在中国瓷器馆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精美的中国瓷器,展厅内有超过1700件陶瓷器物,既有实用器,也有供人赏玩之物,它们的美丽令人惊叹。<br></h3> <p class="ql-block">瓷器馆中2件最值得观赏的藏品:鸡缸杯和大维德对瓶。明成化斗彩鸡缸,就是这么一只高3.7cm,口径8.3cm,仅一拳头大小的小瓷杯,在2014年 香港 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81亿港币成交,相当于现在一吨重的黄金。</p> <p class="ql-block">大维德花瓶,可能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器物,这个瓷瓶来自江西景德镇。制作于公元1351年,它们高度超过六十厘米,造型优雅,上下窄,腹部圆。图案设计精美,笔法自信。瓶颈与瓶足饰以花、叶图案,瓶身上则是一条飞舞的中国龙,是匠心独具的艺术家的倾心之作。这个对瓶的重要性在于瓶身上的题字,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发现有题字的青花瓷,之前一直以为青花瓷产于明代,但这对瓷瓶表明青花瓷早于明朝之前。1935年,珀西瓦尔·大维德爵士分别从两个收藏家手中买下它们,令这对花瓶重聚。大英博物馆一直的传统都是以文物的最后捐赠者名字命名,也算是对他们的尊重吧。</p> <p class="ql-block">明代唐寅(公元1470-1523年)的山水画作品《西山草堂》,它描绘了暮色朦胧中的山水风光。河岸青山连绵起伏。在画面前方,一位学者坐在他的乡村小屋里,享受着乡村隐居生活。没有全面展示,只展示了画心的一部分。这幅画有唐寅的亲笔题词。乾隆皇帝曾经也拥有过这幅画,画上有乾隆皇帝在公元1751年的题词。在山水画的下方有后来的收藏者和鉴赏家留下的11段文字,他们对画作或画家进行了评论。这幅画现在是大英博物馆的珍贵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雕观音坐像是一尊五代时期的佛教艺术品。它高达141厘米,木雕表面残留有彩绘痕迹。观音紧闭双眼、垂头打坐,做转法轮传经的手印,表情透露出安详肃穆的感觉。菩萨的发髻高高束起,带有唐代发型特点。流畅的衣纹和华丽缨络使观音显得卓尔不群、超凡脱俗。</p> <h3>彩瓷地狱判官(明朝,公元16世纪)。一尊威猛,手中拿着一卷厚厚的罪行记录档案。怒目圆睁,脸部施以绿釉,胡须呈暗黄色,穿着世俗生活中的官服,手持地狱生死簿,给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感。一尊和蔼,手中拿着较薄的善事记录档案。<br></h3> <p class="ql-block">这尊因为太高(6m),不得不摆放在楼梯空隙之间的中国隋代大理石阿弥陀佛立像,说起来有点可笑和心酸。根据莲花基座上的铭文可知,这尊大佛最早被供奉在河北省韩翠村的崇光寺。在伦敦1935-36年的“ 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上,中国的古董商卢芹斋以中华民国政府的名义选送了这件展品。但在展会结束之后,本应返回中国的大佛,却因卢芹斋财力不支而留在了伦敦 。</p> <p class="ql-block">龙纹琉璃,明代。这些琉璃曾是中国山西省的寺庙建筑屋脊上的装饰品,它们是一组琉璃制品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生存与死亡主题厅,这个主题是是世界各地如何应对生与死这一人类永恒困境的展厅,有很多文物,也有当今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复活节岛雕像,高2.7米,在展厅的最中央,复活节岛上有类似这样的摩艾石像887多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建造,特别是很多石像体积巨大,在科学技术十分不发达的远古,是怎么被搬运到岛的各处的,这些问题现在依然困扰着考古学家,甚至很多人把它们看成是外星人的杰作。图片上的这个摩艾石像是如何来到大英博物馆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有机会不用远赴万里,去南太平洋中孤零零的小岛去看这些石像,总归是一件幸事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件用药片制作的展品,被放置在展厅的很大位置,分为两卷,很长很长,左右各代表男和女,从开头的出生开始,经过人的一生,到死亡。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展示,让我们看到,人经历这一生需要吃多少不同的药,需要经过多少的医疗保健。</p> <p class="ql-block">看了大英博物馆,作为一个中国人,心情很复杂。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其中很多是被西方列强或明抢或暗夺或诱骗或走私而据为己有。文物流失是近代中华民族一道醒目的伤口,其痛持续至今。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它提醒我们不忘国耻,不忘掠夺者的罪恶,从而更加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作出努力。另一方面,看到它们还能被好好的善待下来,又为这些文物感到庆幸。而且,能让世界各地的人参观,了解它和它背后的文化历史,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想,这也是今日大英博物馆的宗旨吧。</p> <p class="ql-block">即将离开大英博物馆,看见中庭的地板上印刻着:“走在这里的每一步都是徜徉在知识的长河里”。我们暂把掠夺的字眼放一边,大英博物馆不愧为是认识人类社会文明的良好课堂。</p> <p class="ql-block">结束大英博物馆游览后,因许多团友要购物,大巴把我们拉到位于伦敦寸土寸金的繁华的商业中心牛津街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这是英国最著名的高端百货公司之一,是英国家喻户晓的百年老店。伦敦Selfridges百货创立于1909年,创始人塞尔福里奇先生从最初就抱着改变伦敦人购物体验的决心,他认为:购物本该就是有趣的。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坐落在人来人往的牛津街上的伦敦Selfridges,无论是购物体验还是特色建筑,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时尚达人前往。赛尔福里奇百货建筑高大雄伟,大门上方有一个巨大的雕塑,商品种类齐全,不仅云集了众多顶级名牌,更有最新的设计师品牌和独家限量合作款。从服饰到鞋包,从珠宝到腕表,从美妆到家居小物,在这里,你可以享受一站式的绝佳购物体验,可以直接退税,里面还有很多小餐厅。我因对购物无兴趣,又没有任务,所以只在一楼逛了逛,就到四楼退税处休息。离开赛尔福里奇时,外面下着大雨,这是到英国近10天来遇到的第一场雨。都说英国天气多变,一日之内,时晴时雨。我们在英国期间,就应验了这一天,其他日子几乎天天蓝天白云,艳阳高照。</p> <p class="ql-block">14日,全天自由活动,也可以参加导游推荐的自费项目。因海燕他们尚未完成购物计划,打算再去牛津街,我也想体验一下伦敦自由行的味道,所以,我们三人一起行动。我们住的酒店在希思罗机场旁边,到市区中心30多公里,查询几种出行方式,决定坐地铁。</p><p class="ql-block">我们先到离酒店不远的公交站乘免费巴士到希思罗机场。在机场,我们颇费周折才找到地铁站。伦敦地铁有多种价格,可能因为不了解,我们买的是全天不限次票,票价17英镑,运行时间约1小时。虽说不是很贵,但只是往返机场到市区,算起来就贵了。列车环境和国内地铁虽有差别,但也还舒适。没有碰上拥挤不堪、班次延误、时不时还会停下来,灯偶尔也会熄灭等吐槽伦敦地铁的情况。当然,仅有一次体验是不足以了解真实情况的,况且,伦敦地铁配置落后、设备老化也是事实。</p> <p class="ql-block">出了地铁站,用百度地图导航,还算顺利,穿过几条大街小巷,没走冤枉路,就到了牛津街。一路上,走走看看,伦敦街头的多彩风景使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街道和建筑,原汁原味的英伦风貌,优雅古朴的街景。因为街道两边的建筑多是18或19世纪所建,伦敦大部分街道都非常狭窄,很多街道还是百年以前的原样,但又非常干净整洁。即使是新建筑,伦敦也能使它和旧建筑衔接在一起而不显杂乱不露怯像。建筑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朴素的自然主义色彩。大量石砌建筑,外立面的保护一般用抹灰或涂料的办法,也有的不做任何处理,没有在立面上贴瓷砖的情形。大街小巷都流露出历尽风霜的痕迹。伦敦把历史保留得鲜活而完整,细细品味,是一种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街头艺人,街头艺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来已久,在欧美许多大城市,街头艺人已成为城市风景的一部分。在英国城市、小镇的街头,但凡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可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街头艺人,看到形式多样的表演。街头艺人中的很多人有其他正式职业,在业余时间从事街头表演。英国公众尊重艺术,对街头艺人也很尊重。面对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表演者,市民和游客或驻足观看,分享他们的快乐;或投之以欣赏的目光,或大方地掏出零钱。这也是街头艺人能够存在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悠闲的英国人,在英国,导游多次讲到英国人悠闲和慵懒的故事。各个酒馆都人满为患,英国的小酒馆,桌椅板凳稀少,大部分的人,要么站在吧台,要么站在门口,西服随意挂在吧台的挂钩处,点一杯啤酒,一直喝到店主敲杯打烊。也有越来越多的伦敦人,只是点一瓶矿泉水,与三五好友聊聊天,享受一下悠然自在的私人时间。酒馆、咖啡店,我没有进去过,导游这么讲,应该是真实的。不过对于这种现象,也有正面的说法,其一,酒馆、咖啡馆是英国人的休息社交场所,是他们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英国人以保守著称,不善于与陌生人交谈,但是在酒馆里,与陌生人随意的交谈却却变得极为自然和顺理成章。注重隐私的英国人也很少去朋友同事家中拜访,多数的邻里交往,朋友相聚都在酒馆里举行。其二,伦敦人崇尚慢生活。慢生活是一种态度,一种提高生活品质的生活方式。繁忙工作之余,在生活节奏上形成一种放慢的习惯,多些时间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让有限的快乐得以加倍放大,何乐而不为呢?对此,我的态度,且观之,且听之,没有必要非要弄得明明白白。</p> <p class="ql-block">在牛津街,我和海燕他们分手。他们购物,我去海德公园。在牛津街西端的交通环島上,我看到一大理石拱门,拱门上的雕刻非常的精美,艺术水平很高。不少游客以此为背景拍照。据说这个大理石拱门原先在白金汉宫前面,1851年扩建白金汉宫时将它拆迁到了这里,成为牛津街头的一景。此处还有一个小公园,有鸽子、雕塑,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通过百度导航,我还算顺利就找到了海德公园。海德公园是伦敦皇家公园中最大的一个, 占地160万平方米,也是伦敦最知名的公园。穿过高大的树木和成片的草坪,到了公园内的湖泊边,湖中有游船,湖边的草地上,人们三三两两,或躺在草地上,或漫步,或坐在椅子上。海德公园里面人为的设施很少,基本以碎石路和和大片草地树木为主,但是没有荒凉的感觉,适合锻炼和休息。因为是一个人活动,心里有点担心,加上公园里没有特别引人入胜的地方,走了一会,我就打算返回牛津街。起初,我不想走回头路,但按百度地图导航提示的方向走,走一段路,就会提示“你偏离了方向”,如此折腾了近1个小时,还在原处。好在还记得来的路,最后还是从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从海德公园回来,再次来到牛津街。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流让人看到了伦敦大都市的繁华。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此购物、游览,不宽的街道上行驶着各式各样的汽车。现代与传统,古老与时尚,游客与市民。在有限的空间里无限的融合。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少中国人的身影,能听到中国人的声音,商店里也有属于中国制造的商品。</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左右,我们返回旅馆,途径伦敦另一条著名的购物街——邦德街。自18世纪开始,邦德街就已成为伦敦的时尚购物中心,街道两旁名店林立,顶级的奢侈品牌、珠宝、古董、艺术品琳琅满目。许多奢侈品牌的旗舰店也位于此。被称为全伦敦最有格调的地方,有钱人的购物天堂。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这里也是一个观看历史和现实的景点,看看一座座相连的栉比鳞次的店铺,精美的橱窗展示,那些漂亮的高大上的奢侈品和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物,也是一种旅游享受。</p> <p class="ql-block">在伦敦的最后3个晚上,我们都住在RENAISSANCE酒店。这次英国之行,住宿还行,特别这一家,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尤其是早餐,可以用丰盛来形容。除了馒头类,英国早餐标配的水炒蛋、培根、炸土豆、煮黄豆、番茄,做法比其他酒店的多;还有香菇、蔬菜、羊角包、饮料、水果、牛奶、牛肉等,应有尽有,令人十分满意。相比之下,这次英国之行的中餐却有点差强人意。大多中餐馆的菜肴不如国内的小餐馆,品种单调,就那么几个菜,大盘、色重,浑浑浊浊,完全不对胃口。当然,象我这样平日吃东西就没太多讲究的人,吃饱是没问题的。有的团友就惨了,几乎天天吃不下,还因此影响了游兴。</p> <p class="ql-block">15日,我们从希思罗机场乘VS250航班返回国内。当地时间下午13:15分起飞,16日上午10点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结束了英国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