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论语·为政》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心比天高的我,自以为自己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当我把《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初读一遍时,发现了我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了解甚少,内心的羞愧与开始时自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次拜读苏老的作品时,相比于初读书时,没有初读时的羞愧,似乎内心平静了许多,虽不能做到心静如水,少了以往的浮躁。</p> <p class="ql-block">文字它本身其实本没有任何含义,无数文人志士游走在文字之间,文字便有了它特有的历史含义。</p><p class="ql-block">在汉字从仓颉手中创立那一刻,汉字便有了它当然第一层含义,那就是它的本身 。例如:“田”,代表着种粮食的土地;天,代表着“老天爷”,并不是现在的天空。</p><p class="ql-block">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但民族众多,语言文字种类丰富多样,而且各个民族语言文字各具特色。但是随着文字的统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时代一直处于快节奏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静下来学习这些古老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例如:千百年来,水书依靠“水书先生”口耳相传与手抄进行传承,很多水书先生死后,存在使用过水书烧毁情况,传承令人堪忧;女书传承状况更为紧迫,女书存在“人死书焚”习俗的影响,逝者宁可带着作品去另一个世界继续阅读和书写,也不愿意留在世上任别人窥视其中的秘密。幸运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保护,很多文字和宝贵书籍因此保留下来,也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当文化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 犹记得,初览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沉甸甸本书时,我的第一个疑惑是这本书为什么如此厚重,那时我才十几岁的年龄,当我翻开第一页之后,我便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从第一个华夏联盟部落的建立,到后来舜帝最终一统东夷和三苗,铸九鼎定天下。当时的人们离不开水,也避免不了黄河和长江几千年的泛滥,也是为什么当时治水首领便是后来的帝位接班人,也成就了从古至今禅让制的美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