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进行曲》牵动的一缕红色记忆(副本)

🇨🇳 黉 序

<p class="ql-block">  缅怀敬爱的父亲,我曾写过《父亲风雨夜半磨刀的抗日传奇》《父亲的‘抗日捎话’传奇》等近20篇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多有读者回应:这老父亲可是个有传奇色彩的抗日老英雄。时逢父亲百年诞辰之际,我又伏案写下这样的文题——《大刀进行曲》牵动的一缕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视频选自电视剧《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span></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b></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父亲14岁那年,正逢宋哲元将军的第二十九军大刀队长城抗日、杀出神威、震惊中外之时,革命音乐家麦新热血激情,旋即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在全国上下风行传唱,脍炙人口,激动着万万千千同仇敌忾的抗日军民。不过,歌曲在辗转传抄中舛误超多,只有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歌词是准确无误的,都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当年,因歌中间部分的词有出入,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父亲及他的小伙伴又特别想唱这支歌,便临时给省略了,于是,就有了“缩减版”的《大刀进行曲》,也就是唱此歌尾音铿锵有力向下的第一句,直接连尾音上扬高昂的最后一句,再喊一声“杀”。如此反复连唱三遍,“杀”声最后递加到三个,累计六“砍”六“杀”的“缩减版”也颇显“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  1942年,父亲在日寇“五一大扫荡”之后投身于抗日革命。此时,他才渐渐听准、摸清、唱全了《大刀进行曲》的词曲。他说这歌应该是麦新为抗日大刀立起的“记功碑”。记得是“文革”期间,样板戏彩色影片《红灯记》上映,开场曲中气壮山河的第一乐句就是《大刀进行曲》的第一句。父亲听罢笑着说:“好!我当年,确实是被民众唱麦新的歌,唱出的一个抗起日来的兵!实际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一句是〈大刀进行曲〉的歌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麦新创作的歌曲《大刀进行曲》手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二</b></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父亲受祖母那一辈京城人爱听戏的影响,京胡拉得十分棒。我自幼听他拉一些曲牌子,似乎也习以为常。不过,有一次听他用京胡拉奏《大刀进行曲》,竟是心头一亮。这玩艺还能拉歌呀!眼看着父亲用增加音符跳跃感的小抖弓,还真“抖”出了一点抗日战场冲杀的紧张气氛。现在想来,父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京城,支边来到内蒙古,依旧没忘在抗日战场上常常唱起的歌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听略通宫商的父亲说,当年投身抗日革命后,在战斗闲暇时间也没有操琴而奏的可能了,只能是用子弹壳吹《八路军拉大栓》,或在大刀面上“磕打曲儿”了。</span></p> <p class="ql-block">&nbsp; 1964年,父亲作为开鲁县四清工作团团长,借工作之便,在麦新烈士牺牲的双合兴镇进行了长达一周的走访调研,拜谒了麦新墓,并扩展到了解哲盟抗战史等。父亲感慨多多,“麦新啊!可是中国第一个写抡大刀砍小鬼子的歌,写出大气势、大影响的先烈啊!他安葬在开鲁的这儿,通辽(科尔沁区)那边也有大刀杀鬼子的故事啊!一西一东,也是抗战史实的相互衬托啊!抡大刀是抗战的开始。通辽的抗日义勇军将领谢国忱率大刀队,在1932年6月,攻打日军司令部所占的马道尹府,200把大刀的刀把子上裹着胶皮,破高墙电网而入,在那个院子里抡了足足六个小时,抡掉了70来个鬼子头,抡出来个英雄壮举!比二十九军大刀队抡大刀出奇制胜还早了近一年的时间……”据随行的老同志回忆,当听到杀害麦新烈士的土匪头子在公审枪毙前被拖到麦新墓前认罪时,父亲以手为刀,立马抡出个杀无赦的动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在开鲁县开展清匪剿匪运动中,杀害麦新的匪首及土匪被抓获,公审大会召开后,匪首及土匪被押解到麦新墓地,就地镇法。</span></p> <p class="ql-block">&nbsp;&nbsp;1987年7月,已是离休后沉疴卧床的父亲,听说新建在北京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馆时对我说:“通辽的马道尹府是建城历史上的第一官宅,又在52年前,发生过抡大刀杀小鬼子的故事,有保护价值!为了教育后人不忘国耻,那个院子也应建个哪怕是小点的抗日纪念馆啊!”父亲离世在红色旅游教育兴起之前。他临去前听说马道尹府可能被列入拆除计划之中,喟叹长长,沉默久久。最终,这座让日寇血流漂杵的官宅还真的是被拆除得片瓦难寻了。我为了慰藉父亲在天之灵,临窗灯下,写下了《大刀队马府杀敌传奇》系列散文,首先在《通辽日报》推出,还特别提到了镶嵌于父亲人生中的抗日战歌《大刀进行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马道尹府是通辽原四洮铁路局督办,张作霖安国军大元帅府龚威将军马龙潭的官宅,后被日军司令部所占用,位置在现通辽市科尔沁区向阳大街和建国路交叉口东北侧(已拆除)。下图为日军司令部为被抗日义勇军血战马道尹府战斗中,用大刀砍杀的日本鬼子举行“慰灵祭”。</span></p> <p class="ql-block">  &nbs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b></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0年冬天,我和名叫张志广、丛丽萍、李翠萍的三个知靑,为所在的知青宣传队排练了一个《抗日大刀舞》,在参加全县知青文艺宣传队汇演时舞得刀光闪闪,红绸翻飞,掌声雷动。父亲得知后问我那刀上的红绸叫啥?见我摇头,便告知叫“刀袖”。父亲又问刀袖有啥用?我因为刚看了吉林省一家群众文艺油印刊物上发表的鼓词《义勇大刀白山黑水扫敌顽》,便“滔滔不绝”了。我告诉父亲,一个作用是“三风(锋)杀敌”,即猛士雄风、红绸生风加大刀刀锋形成置敌于死地的威风;二是“飞刀灭寇”,即白刃格斗时手抓红绸,抛大刀如箭而出,飞刺贼冠;三是“降敌锁喉”,即战场上贴身而上,将鬼子用三尺红绸夺命绕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刻有“抗日殺敵”四字,并配有红刀袖的大刀。</span></p> <p class="ql-block">父亲用转瞬即逝的一笑打断了我的讲述。他告诉我,民间有“血刃夜鸣”的说法,传说一把战刀的刀下鬼多了,夜深人静时会发出铮铮轻微的鸣声,拴上红刀袖是民间的兵器习俗,有避邪的意思。其实,抗战时期大刀上少见红绸刀袖,多是拴一条染得偏紫红色的家织粗布。刀袖真正的作用是防脱、防震。刀袖缠腕,杀敌时刀不容易脱手而落,脱了手性命也就难保了。另一个是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加刺刀,长度有1.67米左右。为了近身迎战,把刺过来的枪拼命撩开,那大刀撩钢枪一刹那的相磕,火星迸射,会震得虎口发麻,若是拼杀中刀砍在石上、树上等等,也可能震得手都攥不住刀把子了,甚至一臂痉挛。这减震才是刀袖作用的重中之重呢!</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小小的作用就多有人不知了,只要不是刃厚背憨的“哑刀”,宽宽的大刀面上,用子弹壳找出敲击响亮的位置,一手用子弹壳敲击的同时,另一只手用刀袖在刀面的一端推抹拉抽,调节音高,敲出《大刀进行曲》的调子一点问题也没有。那声音虽不大,但像铃、罄般的悦耳至极。就如同摆上一桌子大碗,经盛水多少的调试后,用筷子能演奏一支《我是一个兵》似的。古书上写的“弹剑而歌”也是这类故事。父亲能在大刀上敲出《大刀进行曲》,令我大呼奇哉!善哉!技盖至此乎何其妙哉!这真是歌曲内容与“乐器”最完美的“结合”!父亲会拉京胡,能用子弹壳吹奏歌曲《八路军拉大栓》我是知道的,可这用子弹壳加红刀袖在刀面上的配合演奏,还是头一次听他说。这是不是略通宫商的老人家所独创?今已无从知晓。更为令人感到悲壮震撼的是那一次讲刀袖,父亲还讲了一段“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战斗结束后,集中整队,清点人数,寻找英烈遗物,呼唤魂兮归来形成的——“壮士祭”。</p> <p class="ql-block">  &nbsp;&nbs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b></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硝烟散尽,冷雨如鞭。一场与日本鬼子血溅天红的恶战后,鬼子很少见地丢下了十几具被砍头、开瓢、割腹的尸体,就兢惶溃逃了。抗日兵勇亦有多人血洒疆场。一具具壮士遗体被老百姓组织的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从阵地上抢下来,抬走了。一把把壮士生前使用的大刀被一字排开,插在壕坡的焦土上。其中最后一把的持刀人叫钱玉财,入伍不足三个月。刀是被他拴上红刀袖的日军指挥刀。父亲说这把刀落到他手里,有一段很戏剧味的故事。说小鬼子曹长游荡入村,因内急钻进茅厕。当年的茅厕里非常简陋,都是一口大屎尿缸埋在地下,缸上架着两截儿劈开的粗树干,供人蹲上去方便而用。那曹长蹲上去两腿直发颤,便用手中体现大日本皇军神圣的指挥刀拄在缸外的尿泥地上。正在此时,钱玉财毛愣愣地闯了进去,一见曹长拄刀满脸通红使劲儿的滑稽架势,先是一惊,继而噗嗤一笑,笑得曹长也顿觉有失尊严,顺手把刀递给稚气未脱的钱玉财说:“你地拿好!外面去等!”可他万万没想到,钱玉财接刀转身就跑。急得哇啦哇啦直叫的小鬼子往起一站,脚下树干滚动,扑通一声,真的成了掉进屎尿缸里的“黄”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老式屎尿缸茅厕与日军曹长刀。曹长刀为日军九五式军刀,一般来说是曹长、军曹、伍长佩戴。</span></p> <p class="ql-block">那年月,抗战进行得非常艰难,“投八路”的人往往是几个月也等不上发下来的枪,只能是腰里捌着两颗手榴弹就上了战场。刚刚年满16岁的钱玉财早有挥刀抗日杀敌的大志向,就这样提着一把来自茅厕的曹长刀,绕口令似的喊着“鬼子刀杀鬼子鬼子变鬼鬼见鬼”跑进了抗日队伍。他喊的那满带孩子气的一句谁一听都会开心一笑,就是用小鬼子的刀砍杀小鬼子,让小鬼子变成刀下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这段歌舞影片拍摄于1963年。歌舞结尾处,八路军小战士拾起一把日军指挥刀,刺向敌酋……</span></p> <p class="ql-block">&nbsp; 雨水淋湿的一条条刀袖,红色又深一重,氤氲雨雾在一把把倒插的刀间滞凝。战场上临时组织的壮士祭从“喊刀”开始,从呼唤英灵归来开始。抗日兵勇们列队辨刀,认出一把喊一声牺性壮士的英名。一声声喊出去,天云炸裂。一声声吼开来,大地悲风。父亲说,在当年抗战极为艰难的日子里,没有现在一些影视剧中永远打不完子弹的枪,也没有一齐朝天鸣枪久久悼念的场面,因为弹药奇缺是不争的事实。战士们每一仗打完了都要数数还剩余几颗子弹。壮士祭一开始的“喊刀”是最为戳人泪点的祭奠程序,最后一声“喊刀”的是父亲。他看到那低垂刀袖上的血红随雨水淋漓而下,想起战斗打响前的钱玉财还不忘借了把大刀,完成学“弹剑而歌”的作业时,凄怆骤然从心头袭来。父亲撕心裂肺地朝着那把曹长刀上的血红刀袖喊出了搅得悲声如破堤大潮的一个英名:</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钱——玉——财——”</p> <p class="ql-block">&nbsp;&nbsp;这一喊,令所有在场者的泪水难以再留到掩埋壮士遗体时流淌了,随之,是山呼海啸地为一个鲜活生命魂兮归来吼出“钱玉财”。吼声连接的是毫无顾忌的、再也不受“男儿有泪不轻弹”禁锢的号恸。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当时多不足二十岁,若是按今天的叫法,就是一群在战场上为抗日流汗、流血、亦为战友牺牲“喊刀”流泪的“大男孩儿”……久久复久久,一切回归平静。当要收起壮士大刀之时,父亲走上前,从那把曹长刀上,从那把不能敲击弹奏的“哑刀”上,摘下红刀袖,拴在自己的大刀上。父亲听着天边雷声似沉重的战车缓缓碾过,心想有言即以其人之道&nbsp;还治其人之身。这红刀袖便足以证明钱玉财曾用小鬼子的刀去夺过小鬼子的命了。他入伍后的刀下“战绩”是有小鬼子二死四伤。他已完成了人生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作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抗战时期八路军战士并非今天抗日神剧中八路军小鲜肉的装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这是1941年的陕北,八路军战士手持陈旧的步枪,看不出子弹带里有子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按父亲所说的推算,钱玉财若像这幅美术作品上的小战士似的,看到了抗战的胜利,今年应是95岁高龄了。父亲说他会成为掌握“弹剑而歌”之技的高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此视频选自《奋斗吧!中华儿女》音乐舞蹈史诗。</span></p> <p class="ql-block">  &nbsp;大刀荡寇,壮士魂归,一祭堕泪,千秋镌铭。归途中,低声哼唱里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更有“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坚定。行进中,一群铁血男儿刚刚完整的、一字不差的、以一声“杀”戛然而止地唱完《大刀进行曲》,父亲蓦地在大刀面上敲击重复了他认为是歌魂的最后一句。这敲击空灵若梦、清越如钟,似歌唱《大刀进行曲》的远山回声,夺人心神、撼人魂魄,又一次提醒了驻足倾听的兵勇将士,毁家纾难,勇赴国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麦新烈士的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nbs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b></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啊!《大刀进行曲》牵动的一缕红色记忆犹新。问上一声人在天国的百岁老父亲,能在抗日大刀上敲击弹奏《大刀进行曲》者尘寰是否尚有人在?若有,儿用以上文字向其致敬!若无,儿将让此文刊发见报,把对您和您的战友之缅怀化为永恒。因为在中国抗战史上,你们都是“被民众唱麦新的歌,唱出的一个抗起日来的兵……”</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22年8月5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