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甘南之行(三)</p><p class="ql-block"> 郭莽湿地——郎木寺</p><p class="ql-block"> 8月5日,从冶力关出来,车子开始爬坡,沿着山谷一直钻进云雾中。好在雨不大路况也好,路上的车也不是很多。进入碌曲县地界,天就放晴了,气温一下升高,高原的太阳还是火辣辣的。连续几天满眼草原,视觉略有疲劳,加上我曾骑自行车从桑科草原插到碌曲,又从碌曲经郭莽湿地的尕海到玛曲,从玛曲穿越大草原翻山到郎木寺,草原、河流、湿地湖泊、花谷、垭口依旧历历在目,一路多是昏昏欲睡。出尕秀镇不远进入郭莽湿地草原。查阅资料得知郭莽湿海泼3500多米,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是黑颈鹤的重要栖息地。难怪车行驶到路边一处游客打卡地停下,去看一座黑颈鹤造型的巨大观景台,这是一个不收费的景点。草原最美的景色莫过于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经幡飘扬,任何人随意拍照都是大片。沿着一条近千米人工铺设的栈道走进草原深处,巨大的黑颈鹤塑像矗立在观景台上,巨浪之上几只黑颈鹤展翅冲向云霄。站在观景台终端,凭栏望去开阔的湿地河网密布,逶迤蜿蜒,与星星点点牧民的房舍、五彩缤纷的经幡、或卧或立悠闲吃草的牦牛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车过尕海没有停留,下午3点半一气杀到郎木寺,直奔部木卓玛“阿拉的家”。时值旅游旺季,本来繁华的郎木寺镇显得更加拥挤,进出的车辆如同蜗牛一样小心翼翼在街道移动。部木卓玛在路口迎接我们。尽管我和卓玛早在几年前就有联系,但还是第一次见面,她跟金川摄影圈的人很有缘分,这也是我跟金马跑团甘南之行的一个目的。“阿拉的家”在白龙江甘肃的一侧,特别显眼,在网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许多游客的美篇、抖音里都出现过。尽管郎木寺镇宾馆、酒店、民宿比比皆是,尽管我们提前预定了住宿,但这个季节还是一房难求。好在导游小郭、领队小马提前联系,卓玛想尽办法把我们安排住下。</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镇位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素有“东方小瑞士”“甘南香巴拉”之美誉。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小溪的北岸是甘肃碌曲县,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许多人都认为郎木寺就是寺院名,其实,这里有三座寺院。他们的全名分别是安多达仓纳摩寺,即格尔底寺,郎木寺清真寺和安多达仓赛赤寺。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我第一来就对这个地方印象特深特好,这次重游依然兴致勃勃。 </p><p class="ql-block"> 曾做过导游职业的部木卓玛带着我们游览安多达仓郎木寺,详细讲解相关历史、藏传佛教文化、藏家生活习俗等。遗憾的是时间太紧张,大家都没有上到山顶的天葬台,俯视郎木寺镇全貌。傍晚在四川地界一家很火爆的饭馆团餐,虽都是家常菜,但量足味正,大家很是满意。饭后刚7点,我们漫步进入格尔底寺。由于很多人没有来过,以为还是一座寺院,加上天色已晚,景区即将关门,门票还要30元,一些人就打了退堂鼓。我来过一次,知道这里的景点不只是格尔底寺,因为有居民,山里有牧民,不可能有关门的说法,只是格尔底寺到点关门,禁止游人进入,景区主要看点是白龙江大峡谷和源头以及领略僧人放学后休闲的生活气息。我和孟工没有进寺院,一路看见许多僧人三五成群从路两旁巷道出来,有抱着厚厚经文年长的,有一脸稚气的少年,也许是放学了,他们都一个个兴高采烈交谈着。走过寺院居住区,就看见白龙江小溪上几座以水为能源转动的转经筒,在夕阳下金光闪闪,另一侧草坪上有几个少年僧人在玩一种游戏,类似于飞盘,双方争夺攻守。沿着小路向白龙江上游走,没多远就能看见。峡谷入口处挂满了彩色的经幡,向上仰望,有着坐井观天的幽雅,乱石岭峋的小路往峡谷深处延伸,两侧则是突兀的岩石。 进谷口的右面悬崖下有一个洞穴,洞口扁平低矮,洞口前经常有信徒烧起柏香,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女洞。从仙女洞再往前走就没有路了,人们只是走在江边的羊肠小道或踩着河道上的石头跌跌撞撞前行,这里真是原生态的景区,两岸峭壁悬岩,危峰兀立,直冲云霄。走了不一截,山谷越来越窄,天色也昏暗许多,几个牧民骑马趟河而来,一路喊着让游人让路,原来是上千只羊要从这经过。想是牧民转场。等着浩浩荡荡的羊群走过,一家一家男女老少牧民骑马走过,里面的游客也迎面而来,看着没有落脚的河道,看着很多人湿了鞋湿了裤腿,我也打了退堂鼓,因为离白龙江的源头的泉眼还有一截,天色晚了看不清脚下的石头有跌倒崴脚的风险。尽管山里风光无限,但我还是带着我们团队的几个人回头。回来的路上遇上一对姊妹藏族小姑娘,大的上小学六年级,利用暑假做导游,小卓玛很大方很健谈,今天就带了几个游客,挣了170元。</p><p class="ql-block">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旅游何尝不是。地名没变,景点没变,就连两省交界的白龙江河道上那一座水磨坊依旧存在。然而时光变了,古朴的小屋变了,街道上每天都增添新面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