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庙

音子

岱庙,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岱庙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总面积96000平方米,是泰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天贶殿,创建于宋代,采用中国古代建筑最高规格营造,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殿内大型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是我国现存道教壁画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岱庙碑碣林立,现存自秦汉以来的历代碑碣石刻211通,素有“岱庙碑林”之称。岱庙堪称泰山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岱庙全景图 岱庙充分利用借景和引景的手法,将泰山的自然形胜引入岱庙。因岱庙是东岳帝君居住的神府,所以在岱庙敕建之初,就按照帝王宫城的样式建造,故有泰山宫之称。岱庙与北京故宫布局相似,作为皇家庙宇,从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岱庙具有明确的中轴线,按照均衡对称的形式布局。中轴线上,无论坊、门、殿等建筑均雄伟端庄,以祭祀礼仪功能为主题,显示“侯家事严整”的威严,也符合中国传统建筑遵从周礼的典制。岱庙城墙高筑,四角根据方位分别建有“巽楼、艮楼、乾楼、坤楼”四座角楼,院落方正,体现古人“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城门之上城楼分别以“正阳门、厚载门、东华门、西华门”命名,门前设有牌坊、照壁、钟楼等附属建筑,所有命名与形制都彰显帝王宫城的威严。在中轴东西两侧,分别安排具有独立功能的院落,形成两道副轴线。中轴线与东西副轴线之间以夹道来解决纵向交通和防火问题。建筑布局形式为传统四合院。绿化以侧柏、桧柏为基调,整齐阵列式栽植。有古树名木232株,除柏树外,另有银杏、玉兰、国槐等古树名木。 岱庙平面图 <b>中轴线:双龙池——遥参坊——遥参亭——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阁老池——扶桑石——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b> 遥参坊,位于遥参亭前,双龙池北。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石坊为四柱门式,宽9米,高5.8米,四石柱均有石座,柱下部施滚墩石,上部有门楣、额板、回纹雀替。额板上题“遥参亭”,落款“乾隆三十五年”。中门额枋正中有三宝火焰纹珠,靠额板柱子两侧饰单浮云,柱顶端立望天吼兽。石坊与望柱相结合,是清代的特殊形制。石坊东西两侧有两尊清代铁狮。 遥参亭南接通天街,北连岱庙,是岱庙古建筑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帝王凡有事于泰山,必先在此举行遥祭参拜之礼。唐代称“草参门”;宋代在门内筑台建亭,更名为“草参亭”;明代扩建,建殿围墙,成为完整的院落,易名“遥参亭”。亭院以山门、仪门、正殿、台亭、后门为中轴线,东西辅以配殿及厢房。正殿为九脊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内祀碧霞元君。 岱庙坊,清康熙十一年(1672)山东布政使施天裔主持建造。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宽9.8米,进深3米,通高11.3米。四柱南北抱鼓石上各有巨狮蹲列,周围都有幼狮攀耍,姿态各异,引人入胜。石坊中柱阳阴两面均有刻联,南联是"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北联是"为众岳之统宗,万国具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操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石枋上部为歇山顶,正脊两端施高大螭吻,中立宝瓶。中柱与边柱的大小额枋浮雕麒麟、仙鹤等祥瑞图,边柱外浮雕升龙。岱庙坊结体浑厚,造型凝重,是泰山上下体量最大、雕刻工艺最为精美的一座牌坊。 正阳门,是岱庙的正门,始建于宋,时称太岳门,明代称岳庙门、岱庙门,清代称正阳门延续至今。现正阳门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明代的基址上,仿照宋代的营造法式重修的。通高19米,门洞宽4米,进深17.7米,其上城楼高11米,名五凤楼。正阳门两旁置有东、西掖门。 挂印封侯,此柏位于岱庙正阳门内东侧,传为汉武帝为缅怀开国名将萧何所植,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因在枝干的树杈上有一奇特的树瘤,形似一只猴子在树上玩耍,尤其头部很是形象,所以人们利用了这一景象,取其谐音便有了“挂印封侯”的说法。此树胸围4.2米,高10.5米,仍旺盛地生长着,它与汉柏院中的汉柏一样,已历经沧桑,成为岱庙的历史见证。 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宣和碑),为岱庙最大的龟趺碑。立于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碑高9.2米,宽2.1米,厚0.7米,龟趺座高1.9米,长4.8米,为一巨石雕凿而成,重约4万余斤。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文,朝散大夫张漴奉敕书并篆额。文中记载宋时岱庙已有建筑“八百一十有三楹”。碑阴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山东巡抚李戴和巡按吴龙征题,田东作书的“万代瞻仰”四字,字径1.2米,为岱庙大字之冠。 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祥符碑),此碑为泰山现存最早的龟趺碑。立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是宋真宗加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而立的封号碑。高8.2米,宽2.1米,厚0.6米,碑文由北宋翰林学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诏、朝散大夫尹熙古奉敕书并篆额。碑阴“五岳独宗”四字,系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山东巡抚右佥都御史固安张允济、巡按监察御史太原王立贤题。 配天门,庙第二道门。取孔子语 “德配天地”而名。帝王来岱庙祭祀时,于此门前降舆,入门内黄帷少憩,并净手而入仁安门。建筑为单檐歇山式,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旧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星宿。两侧配殿,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殿。分置于配天门前的两尊铜狮,系明万历年间铸造。 扶桑石,扶桑之名,出自《淮南子•天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为晨明”。扶桑实为一古神树名,传此石形似扶桑,其上有明人沈应龙所题 “扶桑石”。扶桑石,俗称“迷糊石”。民间一直延续着一个有趣的游戏:参与者闭上眼睛,围着扶桑石顺时针转三圈,然后逆时针转三圈后,去摸北面的古柏树,相传能摸到者便能得到泰山神的赐福。这个民俗游戏也称“摸福”。 天贶(kuàng)殿,为岱庙的主体建筑,又名仁安殿、峻极殿。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创建,历代多有重修。内祀东岳泰山之神。天贶殿采用的“九五”之制及重檐庑殿顶的形式,为中国古建筑的最高营造形制。殿内绘有著名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壁画。殿前露台为宋以来帝王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东西碑亭内置有清乾隆皇帝的御制碑。天贶殿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厚载门,始建于宋祥符二年(1009),明称后宰门,也称鲁瞻门,是岱庙的北门。厚载,取自《易•坤》所说的“坤厚载物”,即大地因广厚而能载万物之意。厚载门上城楼名望岳阁,登临眺望可一览泰山雄姿。 <b>东轴线:汉柏院——汉柏亭——东御座——东花园(紫园)</b> 汉柏院,为炳灵院旧址,因院内有汉柏而得名。汉柏现存五株,传为汉武帝封泰山时所植,距今已二千余年。其中尤以“汉柏连理”、“赤眉斧痕”两柏最著名。另外,还有历代碑刻、经幢八十余通,形成岱庙小碑林的独特景观。其中清代乾隆皇帝十次来泰山所留御书碑刻多集中于此院,院北为汉柏亭,登亭可远眺泰山雄姿,近览岱庙全景。 侧柏(树龄约2100年) 苍龙吐虬,汉柏院南侧,有一棵树干粗大的柏树,有三个人手牵手才可能将其围起来,它是岱庙汉柏中最粗的一棵。如果仔细看来,它是由两棵树组成的,一棵是桧柏,它是真正的汉柏;一棵是侧柏,是后植的,桧柏几乎是包着侧柏,古柏老桧互生。而今,年轻的侧柏已枯死,倒是古老的汉柏生机不减当年。其主干,树瘤遍布,老态龙钟,而枝叶俊秀,生气无穷。其两大主枝,一枝挺拔向上,一枝盘旋于下。向上的主枝已枯,但风骨遒劲,不失生命;另一枝弯曲如带,绕侧柏平洒向下,刚柔相济,相互对应,真是生也峥嵘,死也峥嵘,使人驻足遐想。 汉柏院有一株与双干连理柏相邻的苍劲柏树,在其树干下部,有一处砍伐的痕迹,并有红色浸染,这就是古柏八景之“赤眉斧痕”。此树胸围3.98米,高12.5米,虽已年过2000余岁,却仍生长旺盛,青翠欲滴。北魏的郦道元在著名的地理名著《水经注》中说:“太山有下中上三庙。(下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西汉末年,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发生大灾荒,诸城的樊崇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他们因用赤色染眉做标识,故称“赤眉军”。起义军曾一度驻扎于泰山天胜寨。不知处于对汉廷的仇恨,还是苦于木材的匮乏,赤眉军来到岱庙后对庙内汉武帝刘彻所植的柏树动起斧来。说来也怪,没砍几斧,柏树竟流出“血”(赤色液体)来,这使得赤眉军大为恐慌,不得不停止砍伐,这斧痕却保留了下来,并且红色斑迹犹存,成为奇观。 汉柏连理,此柏为汉武帝亲植。双干连理,同根同生。新枝扶疏泛出新绿,表达生命意向,显示出生命不可遏止的生机和热情,兀突老干大音希声,用沉默的方式,倾诉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展现出汉柏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铮铮气节。 <p class="ql-block">  “汉柏连理”的西干,虽然枯剥中空,犹自挺立高耸,顶部一枝,从北侧仰视,恰似一只冲天的飞鹤。清康熙年间张鹏翮诗云:“古柏千年倚碧峦,太平顶上觉天宽。晴空白鹤时来舞,云外逍遥得静观。”诗言千年古树有灵气,引得白鹤时来飞舞祥集。只是须到太平顶上,云外静观方能看得。而今,400年过去了,古树即化为了鹤鸟。再看白鹤飞舞,仰视即可,已无须再到太平顶上了。</p> 阁老池北有一枯柏,因其躯干以顺时针方向拧着向上盘旋,犹若铁骨,故名“宁(拧)死不屈(曲)”。相传,宋真宗要封禅泰山,一位大臣不满于朝廷的造假天书和封禅的巨大耗费,就屡屡进谏,但是皇帝一意孤行,不采纳他的建议,不久大臣便郁郁而死了。死后魂归泰山,但他依然想着心事,就化作了柏树长在了岱庙的甬道旁。宋真宗进了岱庙,它便用树枝扯住了皇帝的龙袍,皇帝又惊又怒,一甩袍袖把树拧向了一边。从此这棵树便拧着生长了,但是它却没有弯腰,始终把身子挺得笔直,一直到死。 汉柏亭,位于汉柏院北,因亭内曾立衡方碑,张迁碑两通汉碑,又名“汉碑亭”。亭耸立于三层台基上,气势宏敞。登亭既可瞰岱庙全貌,又可瞻泰山雄姿。 东御座旧称迎宾堂,创建于元代,是达官贵人的休憩之所。清代康熙年间增建“三茅殿”,奉祀三茅真人。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拓建时改为驻跸亭,成为御用之宫。此组建筑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东西厢房组成。东御座是目前泰山上下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乾隆行宫。泰山最早的秦李斯小篆刻石就树立于院内。 岱庙后花园分为东西花园,东为紫园,主要以松柏盆景为主,比较有名的有:小六朝松,树龄在600年左右,其次有紫云劲松、秦松叠翠、一品大夫、汉武遗韵等精品。 铜亭,又名金阙,为万历四十三年(1615)铸造,原置于泰山顶碧霞祠内,内奉碧霞元君。明末清初移置于泰城西南的灵应宫,1972年迁置于此。亭为铜质,施以鎏金,面阔4.6米,进深3.7米,高5.6米 ,为重檐九脊歇山顶。此亭四壁原装有门窗,并能转动开启,亭为仿木结构,可拆卸组装,具有设计巧妙、工艺精湛的特点。 <b>西轴线:唐槐院——鲁班殿——泰山地质公园博物馆——西花园(素景)</b> 唐槐院,旧称延禧院,原有殿,祀延禧真人。1928年山东省国民政府由济南迁至泰安期间,古迹遭到破坏。院内现有唐槐抱子、槐香池、古槐荫山、百碑墙及清乾隆唐槐诗碑等景观,北为延禧殿遗址。 唐槐抱子,在岱庙配天门西院有古槐一株,基径达1.94米,经考证系唐代遗植。明《泰山小史》记载:“唐槐在延禧殿前,大可数抱,枝干荫阶亩许”。树旁立二石碑:一是明代万历年间甘一骥石碑大书:“唐槐”二字;二是清代康熙年间张鹏翮树碑题诗赞誉古槐壮观可爱,诗曰:“潇洒名山日正长,烟霞为侣足徜徉。谁能欹枕清风夜,一任槐花满地香。”原来这株古槐高大茂盛,蔽荫亩许,建国前住扎兵营,攀折糟蹋,生长逐渐衰弱,于1951年枯死。树干中心腐朽,1952年在树干中心又植小槐树一株,现已成荫,高达5米,胸径达35厘米,俗称“唐槐抱子”。 泰山地质公园博物馆是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陈列面积760平方米,于2005年10月建成向游人开放。地质博物馆共分名人与泰山、地质知识科普、人文历史、地质遗迹、生物资源等 7个功能厅。馆内收集展示了各类岩石矿物标本近百余种,动植物标本300余种,以通俗的文字、简洁的图片,全面细致地向游人介绍了地质基础知识、泰山独特的地质资源、悠久的人文历史、多样的物种及泰山地质研究成果等内容。 鲁班殿创建于清康熙年间,殿内祀木工祖师——鲁班,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民国年间鲁班殿遭损,仅存基址。2015年3月,鲁班殿修复工程竣工,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国家建设部原部长叶如棠分别题写了“鲁班殿”和“万代工师”的匾额。 岱庙西花园也称素景园,主要为四时鲜花、桂花林,岱庙古柏八景之一的“云列三台”柏即位于西花园内。 圆柏(树龄约800年) 古银杏 凤柏 铁塔,明嘉靖十二年(1533)铸造。原在天书观(泰城上河桥北首)。抗日战争时期天书观被毁,铁塔也惨遭破坏。塔身原为八角十三级,分层铸造,而后套合。现仅存底部四层,每层高0.6—0.9米不等,通高3.8米,自第四级开始塔体四面各开一拱形门,并有纹饰出现。以下三级均铸有捐款者的姓名、籍贯及铸造者。 岱庙庙墙四周筑有角楼,各以八卦方位得名,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南为坤,西北为乾。红墙碧瓦,叠檐三层,黄琉璃瓦单檐九脊歇山顶。岱庙城墙角楼毁于1928年战乱。为恢复岱庙历史原貌,泰山景区根据历史资料,开展了角楼复原。1987年完成巽楼、坤楼的复建;1994年艮楼、乾楼建成。 坤楼 乾楼 城墙之上,是4米宽的马道,厚重的城墙,隔绝了外来的喧嚣和杂音。北门厚载门的两侧城墙上,一字排开,生长着5棵树,其中三棵粗壮的柏树已经作古,但仍然老尔不朽,朽而不烂,如沙漠朔风中的胡杨,依然枯枝挺拔,直插青天,傲然苍穹,显示着那曾经不屈的生命力。 岱庙广场位于泰安古城及岱庙北侧,总规划面积约10公顷。以延岱庙文化之魂,续泰山生态之境为总体定位,营建集节日庆典、生态休闲、文化共享于一体的绿色开放空间,在以人为本、文化深耕、绿色生态的理念基础上,延续岱庙景观的整体风格。 <p class="ql-block">碧霞元君是泰山的主神,被称为“泰山奶奶”或“‌泰山老母”。她被视为“‌北元君”,与南方的妈祖相对应,共同保护着南北方的民众。‌</p> <p class="ql-block">石敢当,泰山石圣,护佑三界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