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博物馆

鱼(谢绝私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8月1日上午,我妹妹他们带着孩子们去参观南京高校,我则一个人去参观了南京城墙博物馆。博物馆就在中华门内,从中华东门走进去便到了,离酒店步行七八分钟即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百五十余岁的南京城墙与新落成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古今辉映。南京城墙博物馆,2024年5月18日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中国古代城墙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博物馆正门。据讲解员介绍,博物馆的玻璃是三层中空夹丝反射玻璃,内嵌金属层和高性能太阳能热保护膜,可以有效减少阳光的入射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半透明幕墙,成为博物馆建筑外观最为吸睛之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视频截图能够从更高的角度俯瞰博物馆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旷世城垣,这四个字,南京古城墙绝对配得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朝故都”原来指的是这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烧城墙砖的馒头窑,形状确实挺像个馒头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黎川窑址所发现的城砖铭文均只有产地,并没有进入九级责任制的阶段,专家认为,它应是最早一批烧造南京城砖的窑口,很快由于种种原因停烧了。而江苏南京栖霞官窑村砖窑遗址则是成熟期代表,它的砖窑体量较大、结构复杂,出土了大量带有“应天府”、“上元县”等铭文的城砖,其中一扇窑门上还发现了“洪武六年”的铭文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乎每块城砖都有铭文,最初只模印烧造产地,如“建昌府”,明代建昌府在今天的江西省境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制砖模具的内侧有反书的铭文,当模具内填满湿砖泥后,文字就在砖坯上模印出来了。我心想,这反书不简单啊,是怎么刻到模具上又不出错的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是用于在砖坯上戳印的模板,类似于盖章。估计戳印时得挺用力才行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砖上的“总甲石继先”和“甲首金受七”,与史料和族谱中记载相互印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现于秦淮河中的城砖,是明代初期各地通过河运将烧制好的城砖运到南京来的一个证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块写有“一千五百个”字样的砖相当于一个收条,反映了当时军人运砖、验收的制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城墙的用砖量巨大,为节约成本,水路运输是最便利的。长江是运输南京城墙数亿块城砖及其它建材的“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对石狮跟一般的石狮不同,它叫鸟尾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拍个侧面,就清楚看到“鸟尾”般的狮尾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城砖上刻印文字的方式很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阳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线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阴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责任制铭文城砖,信息量真的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几乎每块城砖都有铭文,最初只模印烧造产地,如“建昌府”。此后又增加各级工作人员的职务、姓名,最终形成九级责任制。这是中国古代质检制度之一——“物勒工名”责任制,源于春秋时期,意思是在器物上刻着铸造者的名字,方便问责,保证质量。而城砖上不断丰富的铭文,也显示了这一制度在明朝是逐步完善的,“如果官员对砖坯的质量把控不严,他是要被问责的,甚至可以犯死罪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给大家看几块有意思的城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块是“刘德华”制造的城砖,不知道香港天王看到后作何感想。哈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寿南山”“福东海”铭文城砖,说明福寿绵长一向是国人追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万年”铭文城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砖上的猫爪印,我咋觉得不是很像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模型是明代建城墙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明古宫的文物螭首,即螭吻的头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螭吻,也称为‌鸱吻或‌蚩吻,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排名第九。它的形象独特,具有龙头鱼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能够喷浪降雨,常被用于辟火和装饰宫殿建筑。螭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佛经中的摩洁鱼形象逐渐演变为龙的第九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中华西门”的城门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明城墙的营造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其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均无法与之比拟,是继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宏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