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风景区位于泰安市泰山区。泰山自古以来便是我国有名的山峰之一,有五岳之首的美誉。泰山风景区以壮丽著称,山峰陡峭高耸,十分壮观,在山顶观看日出、晚霞等也十分绮丽。山间经常有云海出现,而冬天则有雾凇奇观,非常漂亮。除了自然风光外,山上还有众多的古迹、石刻、宗教庙宇等人文景观。 泰山 -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中国5A级旅游景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门票:115/成人(普通票)。学生57/人,记得带学生证和身份证。三天内无限进出。</p> <p class="ql-block">①一定要在网上提前几天购票,特别是假期。②购买门票后,3日内可游览,刷身份证进。景点入口开放时间:红门(徒步登山)5:00-24:00,夜爬只能选择此入口。天外村 (乘景区车进山) 6:00-21:00,现场买票桃花峪(乘景区车进山)8:00-17:00,有停车场,收费较高。</p><p class="ql-block">其他费用:景区大巴车:35元/人。索道:100元/人,(索道18:00结束,下山需早到排队索道),注意都是单程价格。</p> 1、最省时路线:这条线路由两部分组成,前段天地广场至中天门有盘山公路,后段中天门至南天门有高山索道,不走半步山路,乘完汽车换乘索道,轻轻松松可达野顷泰山之颠。可谓是最休闲的登山路线。但同时这条路线也是花费较多的路线。 沿途景点主要有:天地广场、冯玉祥墓、龙潭水库、白龙池、长寿桥、竹林寺、中天门。中天门以后如果步行与红门路后半程相同:快活三里、斩云剑、云步桥、五大夫松、望人松、朝阳洞、十八盘、升仙坊、南天门。如果乘交通工具上山,沿途这些景点只是一闪而过,或者远远眺望,虽省了体力,却少了很多乐趣。 2、最便捷路线:桃花峪(乘车至桃花源再换乘索道至山顶7:00-17:00)、这条线路位于泰山西北麓,自然景观秀美奇绝,是泰山秀区,上段为桃花源,下段为桃花峪,这条线路的特点是以水为伴。同时还是条现代化的登山线路,几乎可以脚不沾地到达山顶:从桃花峪有公路相通到桃花源索道站,然后从桃花源乘索道到达山顶,体力较差的游客可选择在这里乘交通工具上山。这条登山游览路景点较少,不是理想的步游路线。 沿途景点主要有:钓鱼台、元君庙、彩带溪、一线泉、元宝石、牛角洞、桃花峪、彩石溪、桃花源等。 3、最绿色的路线:天烛峰因形似蜡烛而出名,清幽的环境,醉人的美景,游客从这条路上山处处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鸟语花香。这条线路是泰山人工开发程度最低的景区,原始朴拙,自然风貌保持完好,以奇松、怪石著称,是泰山“奥绝”所在。自然之美不逊于张家界,是喜欢探险游、自助游的最佳线路。 沿途景点主要有:天烛胜景坊、洗鹤泉、三折瀑、天烛峰、望天门、玉女圈石、后石坞元君庙、北天门、丈人峰、姊妹松、东西尧观顶等。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二位帝王来到泰山举行封禅或者祭祀活动的,他们分别是:黄帝、大舜、周成王、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康熙、乾隆,而封禅的意思呢,“封”指的就是在泰山上筑圆坛祭天,而“禅”指的是泰山下筑方坛祭地。</p> 那这些帝王为什么非要大老远来到泰山封禅呢?因为泰山地处东方,为万物之始、阴阳交替之处。所以就有王者功成必封禅于泰山的说法。泰山又叫岱山、岱宗、岱岳、东岳,这些名字说的也都是它。 “青春没有售价,泰山就在脚下”。夏花盛开,何不启程,领略泰山独特的美景奇观,一览“五岳之首”的雄伟大气! 南天门回望:“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这段路的艰辛,全程爬上去大约需要2个小。 <p class="ql-block">不登泰山不知攀登的艰难,不到岱顶则不知泰山之雄浑。</p><p class="ql-block"> 对很多游客来说,此时的体力确实已耗至殆尽,但还得在岱顶上继续前行,才能一步一步地体会到“五岳独尊”的魅力。</p> 登上南天门,就进入了泰山的岱顶区域,但玉皇庙、日观峰、瞻鲁台、探海石和月观峰等名胜古迹还未企及。 南天门:位于十八盘的尽头,海拔1460米,古称“天门关”。 已经到了泰山之巅,你可以放慢脚步。沿着南天门——天街——碧霞祠——唐摩崖——五岳独尊——玉皇顶——拱北石的线路慢慢游览。 我们也是在雨中登的泰山!但与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的感受却有很大的差距。 <p class="ql-block">在泰山的半山腰,有一条古老的街道叫做天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看到天街这个牌坊就觉得特别的亲切,像见到了老熟人一般。</p> 天街上挤满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天街在地理概念上是指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全长约一华里。而南天门向北的一段路,约有100米,称为北天街或岱顶天街,这一段商铺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风俗。 在岱顶上远眺齐鲁大地的游客群。 <p class="ql-block">青云洞</p> 从蓬元可以看到:很像游客在最后冲击南天门的情景! 在岱顶天街上远眺齐鲁大地。 这不是登南天门,而是在登通往泰山最著名的道观"碧霞祠"的必经要道------西神门。 邬老精神抖擞,健步如飞,直上玉皇峰顶! 西神门就在眼前了,你们也快点上来吧! <p class="ql-block">泰山的第二大摩崖碑刻大观峰。到了大观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一处金光闪闪的题刻,它的名字叫做唐摩崖,是公元726年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之后所写的一篇《祭泰山铭》,全文1008个字,主要记载了李隆基封禅泰山的壮丽场景。在碑文当中明确记载李隆基把大唐王朝最精锐的骑兵队伍带到了泰山,一共5000匹战马,每种颜色战马1000匹组成一个方阵,有五种颜色,组成五个方阵,从泰山顶上往下望,非常的壮观。</p> <p class="ql-block">该石刻详细记录了唐玄宗封禅泰山的过程和意义,体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和文化成就。</p> 石刻的保存状态良好,尽管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但仍然能够清晰地看到其上的文字和图案,为研究唐朝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五岳独尊”:这是泰山的另一块著名石刻,堪称泰山的名片。这句话出自《史记·封禅书》,意味着泰山在五岳中独领风骚,地位最高。 该刻石的题写者为满清皇族爱新觉罗·玉构。玉构曾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泰安知府。第五套人民币5元面额纸币的背面图案即为泰山“五岳独尊”刻石画面。 <p class="ql-block">“五岳独尊”这四个字作为泰山的称号,高度概括了泰山的历史地位、文化地位。它和旁边的“昂头天外”以及山上的“第一山”“雄峙天东”等其它刻石,都彰显出雄伟的气魄。</p> 没去过泰山的人最想看的、去过泰山的人最不能忘的,一定是“五岳独尊”这四个大字。 在玉皇顶上俯瞰碧霞祠。 玉皇顶,是山东省最高点,也是泰山极顶了。在远古时期部落首领都是来到这个地方燃起熊熊的大火,和天上的神灵沟通,祈求部族平安的。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帝王们也是来到这里进行封禅,和天上的神灵沟通,希望能够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p class="ql-block">我们到了玉皇顶,雨也停了。可能是因为我们虔诚吧!</p> <p class="ql-block">碧蓝天空让人瞬间开朗行走在泰山上,仿佛置身画境,除了纯净和安祥、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描绘了。</p> “惟天在上”,寓意深刻,表达了对于天的敬畏和对高处的向往。这一石刻不仅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艺术表达,体现了中国古典山水审美活动中“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 这通碑刻的题写者是时任巡安长芦等处盐政监察御史杨义,题写时间是清顺治八年(1651年)。 在清朝乾隆时期,泰山曾经被测量过一次,当时的测量方法是用绳子和尺子来量的,误差较大,得出的结果是1545米。后来,这个数字就被刻在了极顶石上,成为了泰山的标志。这个数字并不是泰山的真实海拔,而是一个历史遗留的错误。(国家测绘局重新测量的海拔高度为1532.7米) <p class="ql-block">高台暂俯临,听天籁轻音!</p><p class="ql-block">矗立山巅,瞻遍齐鲁。</p> 瑰丽迷离的,濛濛的薄雾中的泰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独特的风韵! <p class="ql-block">遥看云海,近观山石、醉听松涛。</p> <p class="ql-block">赏霞雾云海、浮波翻涌,如梦如幻,宛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小歇一会🙃</p> <p class="ql-block">“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p> 泰山石刻不仅体现了泰山文化的深邃内涵,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p class="ql-block">“果然”2字横列,字径35厘米,行书。为康熙甲午年所写。此题刻在岱顶平顶峰北侧石壁上。</p><p class="ql-block">“雄峙天东”碑,康熙已卯(1699)仲夏,山东巡抚王国昌立。碑高244厘米,宽70厘米。碑阳题“雄峙天东”,竖列4字,字径57厘米,行书。</p> 位于岱顶玉皇阁的石碑,上书"孔子小天下处",相传为孔子当年俯瞰天下之地。这其实是明朝山东御史颜继祖根据孟子的名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所刻之石,现已为泰山上诸多与孔子有关的胜迹之一。 泰山圣水井位于泰山碧霞祠东南院外,是一处著名的泉水。井深3.5米,夏季每日出水5立方米。井旁立有一块刻有乾隆帝御笔“圣水井”三字的石碑,以纪念乾隆帝在泰山封禅时曾在此饮水。相传孔子及历代帝王在封禅时也曾在此用水,因此得名圣水井。 圣水井不仅是岱顶著名的九泉之一,而且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成为了泰山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p class="ql-block">爬泰山的人啊,一半游山玩水,一半是来拜泰山老奶奶的。千年碧霞祠,万代祈福地。碧霞元君,在道家的全称叫做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我们俗称她为泰山奶奶或者泰山老奶奶。关于泰山老奶奶的来历,民间有不少的版本,但是都不影响大家对这位老奶奶的信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他们正在登泰山,我们就下山了。因为我们都是早行人🙃</p> “望吴胜迹”坊。在牌坊的北面就是孔子庙了,所以“望吴胜迹”讲的自然也是关于孔夫子的故事了。 <p class="ql-block">是真如其名----白云亭,远处白云一片片!</p> 《五岳真形图》以五个不同的符号代表五岳,上部右为东岳泰山、左为北岳恒山,下部右为南岳衡山、左为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居中,各图下部都有一段文字说明。符号形状“泰山如坐、华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飞、嵩山如卧”。 这有一块碑,叫做五岳真形之图。中国古代山是分等级的,最低层次的叫峰峦丘陵,再高层次的叫做镇,而最高层次的才能叫做岳。什么叫做岳山之尊者?就是山里边地位最高最为尊贵的。那么这个五岳真形之图就告诉我们,乾坤之内,五岳谓之神,岱岳为其祖,莫不应乎,什么意思?五岳当中,就全天底下最尊贵的山为五岳,五岳当中地位最高的为泰山,泰山是一座什么山,是有求必应的山。 <p class="ql-block">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p> “虫二”是泰山刻石中知名度最高的刻石之一。其之所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不在于其有多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在于其包含的趣味性。 <p class="ql-block">泰山最牛的地方在哪儿呢,就在这儿。它是世界上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p> <p class="ql-block">看看周围的游客们,你应该猜到了,他们正是刚从十八盘上来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山还是经过天街,没有走另外的路!</p> <p class="ql-block">五岳皆有云海,惟岱岳者独有千古霸气在其中,辽阔致远,巍峨无边,浩然之气引领九州四海!</p> <p class="ql-block">在茫茫天地之间,你看到了气势磅礴的泰山云海</p> <p class="ql-block">它翻滚着、涌动着,阳光照耀云层反射着五彩斑斓的光芒,绚丽夺目令人挪不开视线,宛如进入了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云海景象让人觉得似有仙气飘飘而至,难怪泰山上有如此多的人来!</p> 看日出:一般是早上5点左右日出,可以在晚上11点多开始爬山,看日出地点:膽鲁台、玉皇顶、日观峰、泰山气象宾馆旁边人少景美;不过推荐去日峰,视野开阔,拍摄效果绝佳,但一定一定要提前抢位置,人超多。(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因为下雨,照片是人家拍的) <p class="ql-block"><br></p> 岱庙,又称东岳庙,位于泰安市泰山区东岳大街,其北门厚载门距离登泰山的起点—红门直线距离不到二千米,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岱庙始建于汉代,其间历经多次改扩建,在今天看来规模仍不算大,南北长不过405.7米,东西宽236.7米,但其规格很高,整个建筑群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中轴线上的天贶殿与故宫太和殿,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三大殿。 到了岱庙才知道,古人登泰山起点不是今天的红门,而是岱庙。 岱庙的汉柏唐槐久负盛名,古朴苍劲的汉柏、盘曲虬枝的唐槐,历经风雨的洗礼,仍然从容挺拔。 岱庙的汉柏唐槐久负盛名,古朴苍劲的汉柏、盘曲虬枝的唐槐,历经风雨的洗礼,仍然从容挺拔。 <p class="ql-block">岱庙碑林:岱庙因历史久远,藏碑颇为丰富。现存历代碑刻300余通,林立而群,形制各异。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秦李斯小篆碑。</p> 岱庙石经幢是寺庙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它既是石雕艺术品,又是寺庙内容的重要标志和丰富空间组合的建筑物。 岱庙的汉柏唐槐久负盛名,古朴苍劲的汉柏、盘曲虬枝的唐槐,历经风雨的洗礼,仍然从容挺拔。历史上到过岱庙的文人墨客都被其所吸引,留下了一首首诗词。 位于岱庙西南隅的唐槐院与汉柏院相对,因院内有唐槐而得名,院内的唐槐原本是“大可数抱,枝干荫亩许”,民国年间因战乱古槐备受摧残,渐渐枯死。1952年年,在枯槐内栽植新槐,现在槐树已经长成大树,扶疏郁茂,又成为岱庙一大佳景,俗称“唐槐抱子”。 树下“唐槐”碑刻东侧,就是张鹏翮的《唐槐》诗碑,立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岱庙另一大看点是汉柏院内的古柏。这些柏树树龄大都千年以上,有的甚至己2000多年,因为经历了世上千年风雨,看多了人间悲欢离合,它们也都有了自己的故事。 乾隆皇帝来泰山所留御书碑刻多集中在汉柏院内,在汉柏连理树旁更有乾隆皇帝的“御制汉柏图”碑。据了解,汉柏连理传为汉武帝亲自栽植,双干连理、同根同生,显示出生命不可遏止的生机和热情。 乾隆皇帝游岱庙看到这株汉柏盘根相系,举枝相连,感叹万分,留下了“御制汉柏图”。 在汉柏连理不远处,还有一苍劲柏树,树干下部,有一处砍伐的痕迹,并有红色浸染,这是古柏八景之“赤眉斧痕”,这株柏树已年过2000余岁,却仍生长旺盛,青翠欲滴。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太山有下中上三庙。(下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这里所说的就是“赤眉斧痕”的故事。 <p class="ql-block">铜亭又名“金阙”,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铸。亭为铜质,施以鎏金,亭长4.4米,宽3.4米,内祀元君铜像。璀璨耀目,端庄浑重,该亭以仿木结构形式装配而成,为重檐 歇山式,显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冶铸工艺。20世纪70年代迁入岱庙。泰山人文景观之二绝——秦刻石, 也称李斯碑。此刻石是秦二世胡亥所下诏书,由丞相李斯以 小篆字体书刻制成的</p> 站在岱庙的回廊上,游客可以一览无余地眺望泰山南天门和岱顶,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种设计与布局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师的智慧,也展现了岱庙与泰山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映衬 泰安老街打个卡! <p class="ql-block">别听世俗的耳语 , 去看自己喜欢的风景。我频繁的记录着,因为觉得生活值得被好风景收买,剩下的全是好心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