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略皇家博物館ROM主層一角,2024-08-14 原創 汪沁

丹楓紅(拒私聊,不加微信)

<p class="ql-block">這棟造型奇特的建築就是Royal Ontario Musem,簡稱ROM,地址:100 Queens Park Toronto ON M5S 2C6,今年整個夏季主層Main Floor對外免費開放。</p> <p class="ql-block">這是西門,因為主門施工,也是現在的Main Entrance 主入口,宏偉的老建築,自然呈現出一派莊嚴之像。</p> <p class="ql-block">十點開館,一進門就看到七月二號至九月二號主層免費的說明。</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們隻介紹中國展區,此展覽有關中國的藝術和文化,從最早的三皇五帝時代到最近的朝代,大約在1912年已經有了古代文明;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中國的文明起源於新石器時代,語言和文字同時興起,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統一的帝國,中國文化開始對週邊國家產生巨大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寺鐘,材質銅,魏彬「卒於1522」敬獻。</p><p class="ql-block">明代1518年正德年間寺鐘。</p> <p class="ql-block">這口大鐘佛雕上麵懸浮雙龍冠,像所有的中國大鐘一樣,牠沒有拍板,一直放在外麵。宦官魏彬從位於北京東南的紅山寺取得此鐘捐贈,隨後他也埋葬在紅山寺。正德年間「1505-1521」,魏彬是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國的佛教雕塑浩如煙海,很多都是真人尺寸或大於真人尺寸,還有很多組雕。</p> <p class="ql-block">菩薩,砂石雕,河南出品。</p><p class="ql-block">公元581-618,隋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羅漢,河北易縣,釉料陶器。十一世紀遼代。</p> <p class="ql-block">羅漢,英文Arhat,是佛教中通過禪定達到的一個聖人果位,在中國寺院,羅漢是成群出現的,一般是十八個或十六個,這尊是成組中的一個,1912年在易縣的一個洞穴中發現。這一組發現共七尊,其他六尊存放在北美和歐洲的各個博物館中。</p> <p class="ql-block">十一世紀羅漢雕塑,釉彩陶器,一組三尊,這是其中一尊。</p> <p class="ql-block">大理石雕塑,佛和弟子。</p><p class="ql-block">550-577 北齊時代。</p> <p class="ql-block">這一組石雕共三尊,這是其中兩尊,佛自帶橢圓形光環,兩尊菩薩和兩個和尚,具有堅定的佛教信仰。袈裟的皺摺都清晰的用雙線雕刻,典型的北齊風格。菩薩和弟子的衣袍相同。</p> <p class="ql-block">立佛銅像,山西臨猗。</p><p class="ql-block">明代十六至十七世紀。</p> <p class="ql-block">這尊銅像,佛麵容安詳,神態清逸,衣袍上的花朵錯落有致,前額突出,典型的公元1300年間的塑像,胸口雕刻卐字佛輪,掌中八輔輪,吉祥如意的象徵。</p> <p class="ql-block">菩薩,大理石雕,河南安陽。</p><p class="ql-block">十一至十二世紀,遼代或金代。</p> <p class="ql-block">雕像麵如滿月,臉頰寬闊,下巴肥大,典型的遼代或金代塑像。珠寶貴氣,衣袍皺摺豐富,雕塑細緻,光環熾盛,基座湧現波浪,細節雕塑清晰,比如像長方形腰帶扣環和以及腳趾都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菩薩頭雕,材質多色石灰石。</p><p class="ql-block">十一至十二世紀,金代或遼代。</p> <p class="ql-block">阿難,多色大理石雕。</p><p class="ql-block">八世紀,唐代。</p> <p class="ql-block">阿難是釋迦摩尼佛的堂弟,也是佛著名的弟子,多次在佛經中提及。在組雕中,他通常站立在佛的一側,另一位老比丘站立在另一側。</p> <p class="ql-block">阿彌陀佛,大理石雕像,山西平頂山出。</p><p class="ql-block">公元575-590,北齊或隋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在中國是最受崇敬、知名度最高的佛。這尊雕像,曾經色彩繽紛,其精細的線條是典型的六世紀風格。底座雕刻著捐助者的名字,以其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p> <p class="ql-block">Kashyapa 大理石彩雕,陝西省出。</p><p class="ql-block">八世紀,唐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老和尚是佛的弟子之一,在組雕中,他站立在佛的一側,阿難站立在另一側。</p> <p class="ql-block">和尚頭雕,石灰石彩雕。</p><p class="ql-block">十一至十二世紀,遼代或金代。</p> <p class="ql-block">組雕,中間為阿彌陀佛,左側是阿難,右側是Kashyapa. 說明一下,西人不懂佛教文化,阿難和Kashyaoa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而不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兩側站立著應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龍座上的觀音,山西省,砂石彩雕。</p><p class="ql-block">十四至十五世紀,明代。</p> <p class="ql-block">觀音菩薩像曾經出現在阿彌陀佛的聖冠上,此尊雕像的側翼有九種動物,包括山羊、大象🐘、猴子🐒、蛇、龍🐲、獅子🦁和鹿🦌以及不朽的蘑菇🍄‍🟫。聖像的足下有兩個帶帽子的人像,可能是捐贈者,還有一條大龍。</p> <p class="ql-block">兩尊羅漢,材質鑄鐵。</p><p class="ql-block">1504年,明代。</p> <p class="ql-block">在羅漢聖像的塑造中,中國藝術家充分的體現了自由發揮的風格,不像佛像和菩薩像那麼嚴謹,憂其是佛像,嚴格按照佛經中描述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塑造。每尊羅漢的表情儀容迥異,一度曾採用漫畫的風格。在十九世紀之前,鑄鐵雕塑在西方還是非常罕見的,但在八世紀的中國已經很普遍了,也有的鐵像塗上一層金漆。</p> <p class="ql-block">砂石佛碑,公元523年,北魏時代。</p> <p class="ql-block">中間的釋迦摩尼佛側翼有兩尊菩薩,上麵雕刻的是悉達多太子離開王宮去尋求真理,兩名飛仙用手拖住馳騁的馬蹄以免驚動宮殿的警衛,佛碑的另一麵表現的是佛教龍華三會,已經嚴重破損,其他的特徵就是還雕刻了捐贈者,最重要的一名坐在涼亭下麵。</p> <p class="ql-block">佈袋和尚,河南木雕,金漆。</p><p class="ql-block">十六至十七世紀,明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宋代「960-1278」開始,佈袋和尚就已經等同於未來彌勒佛,大肚彌勒佛經常在寺院的入口處看到。</p> <p class="ql-block">關羽,彩色木雕,馬毛。</p><p class="ql-block">十六世紀,明代。</p> <p class="ql-block">關羽「公元160-219」,三國時代著名的軍事將領,死後不久,就成為中國人口中神話般的人物,能解決人世間的各種問題。這是一幅鍍金雕像,得以完好保存。</p> <p class="ql-block">中國寺院藝術:中國北方的寺院藝術是很精緻的,十三世紀的壁畫藝術已經達到巔峰狀態,佛教和道教的興盛也促進了藝術的發展,木雕聖像興盛於同一時期,在中國寺院廳堂,一度出現了佛道並存的局麵,甚至組雕,位於中央、牆角或倚牆站立。</p> <p class="ql-block">菩薩,山西澤洲府,木雕,金漆。</p><p class="ql-block">1271-1368,元代。</p> <p class="ql-block">在十三世紀,上金漆之前,用石膏裝飾聖像非常流行。</p> <p class="ql-block">普賢菩薩,山西永濟,木雕金漆。</p><p class="ql-block">十五世紀,明代。</p> <p class="ql-block">普賢菩薩代表大智慧,聖像著裝豪華衣袍,配戴鏈飾,座騎大象🐘現已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觀音聖像,山西永濟,木雕金漆。</p><p class="ql-block">十五世紀,明代。</p> <p class="ql-block">頭戴五指冠,坐姿優雅,像密宗,密教十三世紀在中國西藏興起,座騎是傳說中的神化動物,現已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組菩薩木雕,是眾多木雕組中的一組,最大的木雕在本館中以壁畫的形式展出,最古老的雕塑可以追溯至1195年,其他的則是十三至十五世紀。其中幾件還具有原始的塗層,在中國,虔誠的佛教徒經常會給佛像塗漆,憂其是看起來破舊的時候,在宋代、金代和元代「960-1368」,佛教藝術在山西繁榮發展,雕刻了很多佛像,以後山西貧困,佛像得以幸存,在富裕的地區,佛像已經被現代藝術取代。</p> <p class="ql-block">佛,山西大寧彩繪木雕。</p><p class="ql-block">公元1300,元代。</p> <p class="ql-block">大勢至菩薩,山西臨汾木雕。</p><p class="ql-block">1195年,金代。</p> <p class="ql-block">大勢至菩薩傳說法力無邊,能用一隻小花瓶作為頭飾🫅,寺院中經常肅立在佛的一側。</p> <p class="ql-block">觀音菩薩,山西臨汾,彩繪木雕。</p><p class="ql-block">1195年,金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尊觀音像至少油漆過四次,最近一次是在十九世紀,與大勢至菩薩一起立於佛兩側。在內部,有文字紀錄:明昌60年,即1195年,寺裏的主持迎請聖像。</p> <p class="ql-block">木雕佈局圖,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大勢至菩薩,右邊觀世音菩薩。</p> <p class="ql-block">觀音,山西澤洲府,木雕金漆。</p><p class="ql-block">1271-1368,元代。</p> <p class="ql-block">這尊聖像沒有介紹。</p> <p class="ql-block">道教聖像,釉陶器。</p><p class="ql-block">十五至十六世紀,明代。</p> <p class="ql-block">道家的聖像中經常出現女性麵容,這位光彩照人的女士,身分不明,帶著指環,有耳洞,看起來曾經配戴過耳飾。</p> <p class="ql-block">二聖像,彩繪木雕。</p><p class="ql-block">十二至十三世紀,金代。</p> <p class="ql-block">兩位聖像的身分很難確定,著裝像和尚,頭飾像菩薩,原來的頭飾是冠,丟失了,雖然頭飾油漆脫落,也很難證明是原物。</p> <p class="ql-block">壁畫,朝聖。水墨陶畫。</p><p class="ql-block">作者不詳,山西長門寺,1300年,元代。</p><p class="ql-block">這幅畫一共兩幅,另一幅在對麵牆。</p> <p class="ql-block">對麵牆上的朝聖壁畫。</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幅道教朝聖壁畫,兩個方向的信徒都向同一方向行進,朝拜原始天尊(老子)。</p> <p class="ql-block">彌勒樂園,塗漆:朱好古和張波緣。</p><p class="ql-block">水墨陶畫,山西新華寺。</p><p class="ql-block">1298年,元代。</p> <p class="ql-block">彌勒,未來佛,一種精神的救贖,畫中他在向信徒講道,彌勒菩薩將來會下生成佛,唸誦彌勒聖號可得心靈清淨。</p> <p class="ql-block">中國佛教藝術的發展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從公元二世紀到現在,兩種聖像,即佛和菩薩。佛教最初來源於印度,傳到中國之後,風格和形式發生了變化,在五世紀和六世紀,中國北方相對孤立,七世紀至八世紀,開始進行商業活動,外部聯繫頻繁,到了宋代發展成優雅簡潔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大廳中央有三個玻璃展櫃,我們先看一號展櫃,1-3號,腱陀螺風格,指現在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風格。</p> <p class="ql-block">一至三世紀,早期的中國佛教藝術來自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尺寸很小。中國的佛教首先是受道教語境的影響,漢代佛像的基座是蓮花🪷或熊,也有獅子🦁座。</p> <p class="ql-block">4-6號,北方風格。</p> <p class="ql-block">約公元400-600年,北部的中國受外族統治,統治者是從草原入侵的異族,兩種風格的佛教藝術並行發展,其中一種是印度🇮🇳風格,北魏時代的聖像臉和手偏大,細腰,衣袍拖曳到底部,北齊風格則變的苗條,圓柱形體,圓臉,衣袍有精細的褶皺。</p> <p class="ql-block">7-8號,經典的唐代風格。</p> <p class="ql-block">唐代「618-907」是佛像藝術的黃金時代,臉部表情豐滿,衣袍褶皺自然,前額突出,立像體態優雅,菩薩配戴珠寶,而佛像則與首飾無緣。</p> <p class="ql-block">9-10號,後期的菩薩風格。</p> <p class="ql-block">在十一至十四世紀的宋元時代,菩薩塑像苗條優雅,十五世紀的明代,聖像變得粗壯。十二世紀,知名度最高的觀音菩薩聖像曾經作為佛像的頭飾🫅,女性觀音開始取代男性麵貌。</p> <p class="ql-block">11-13號,後期的菩薩聖像。</p> <p class="ql-block">唐代的聖像變化微小,菩薩穿戴簡單,沒有珠寶,唯一的例外是毘盧遮那佛,這是受了藏傳佛教的影響。佛像的手勢也有了特殊的意義,像西方三聖的瓷像,毘盧遮那佛的拳頭以及鑄鐵佛像觸及地麵等。</p> <p class="ql-block">現在進入二號展櫃,這是1號,佛和弟子們。</p><p class="ql-block">大理石雕,678年,唐代。</p> <p class="ql-block">1號的背麵。</p> <p class="ql-block">石雕的中心是釋迦牟尼佛「公元560至公元前480」,佛教的創立者,兩側是阿難和其他比丘。基座雕刻著兩頭站立的獅子🦁以及十二位朝拜的信徒,背麵有捐贈者家屬名字,已經模糊不清。</p> <p class="ql-block">2-5號,弟子們和信徒</p> <p class="ql-block">在中國佛教的聖壇,信徒們通常都拜倒在佛陀的足下,他們通常都是捐贈者們的代表,有時是一些兒童,也有一些印度年輕的男孩,走遍天下去尋求證悟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6號,佛陀隱居,大理石彩繪雕像。</p><p class="ql-block">1271-1368,元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二十九歲那年,佛陀離開宮殿成為隱士,這幅石雕表現的是釋迦摩尼佛的禪定狀態。</p> <p class="ql-block">7號,石灰石雕,摩耶托夢。</p><p class="ql-block">十六至十七世紀,明代</p> <p class="ql-block">摩耶夫人夢到她的牀被聖王帶到喜馬拉雅,她焚香沐浴後,夢到一頭白象🦣從她的右肋進入子宮,十個月之後,佛陀降生。河南人相信摩耶夫人在聖王的帶領下漫步雲端,遇到白象,石雕中白象已經損壞,但象牙還在。</p> <p class="ql-block">8-9號,佛陀降生</p> <p class="ql-block">佛陀降生之後,行走七步,步步生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聲說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就在此時,九龍🐲吐水沐浴佛身,浴佛節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10號,地神作證,銅鑄。</p><p class="ql-block">1736-1796 清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陀進入甚深禪定,地神招來一名美麗少女誘惑釋迦牟尼佛,佛不為所動,地神為佛的定力而震驚。從此,佛陀的故事在中原、滿族、蒙古和西藏地區廣為流傳。</p> <p class="ql-block">11號,雙林入滅,彩繪陶器。</p><p class="ql-block">十四至十五世紀,元代或明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證悟之後,佛陀開始佈道,講述涅槃寂靜的方法,從而脫離輪迴,達到生命的解脫,在八十歲時,佛陀的身體進入涅槃。</p> <p class="ql-block">14號,原始天尊銅像,1400-1450,明代。</p> <p class="ql-block">原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的神位,位列三聖之一。十七世紀的木刻版畫顯示的三聖圖,原始天尊即是老子,道德經的作者,傳說完成道德經後,騎一頭青牛消失。</p> <p class="ql-block">15號,羅漢,彩繪瓷像,福建出。</p><p class="ql-block">十七世紀,明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羅漢是佛教中的一個證悟果位,但不像菩薩那樣普渡眾生,這尊瓷聖像來自福建大華的林曉棕。</p> <p class="ql-block">16號,桌麵上的153尊金漆銅像。</p><p class="ql-block">十二世紀,金代</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影響力已經達到全世界,按照佛的法教,無始劫以來,有無數的佛出世,教化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無量無邊的眾生。數量巨大,不可勝數,隻能以恆河沙數來表示。</p> <p class="ql-block">17-18號,過去七佛</p> <p class="ql-block">釋迦牟尼之前,有六佛興出於世,教化眾生,即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加上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共七佛。</p> <p class="ql-block">19號,彌勒佛碑,雲母石雕。</p><p class="ql-block">六世紀後期,南北朝時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根據彌勒下生經記載,過去佛時代,即釋迦摩尼佛之前的迦葉佛時代,當時的佛像是迦葉佛坐上首,左邊是釋迦牟尼佛,右邊是彌勒佛。</p> <p class="ql-block">20號,佈袋和尚,銅像。</p><p class="ql-block">十六至十七世紀,明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宋代「960-1278」,佈袋和尚的名字已經家喻戶曉,他大約生活在900年代,傳說中肩上搭一個大口袋,肚皮很大,被稱為佈袋和尚,在中國的飯店和寺院,佈袋和尚的塑像很常見。</p> <p class="ql-block">21-23號,菩薩</p> <p class="ql-block">為了普渡眾生,菩薩會推遲自己的涅槃,相比於佛像的簡潔樸素,菩薩會有很多珠寶飾品,菩薩很多,但知名度最高的是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的頭冠上有一尊小的觀音菩薩像,觀世音菩薩以多種化身出現,甚至還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的形象出現。</p> <p class="ql-block">24號,鍍金銅像,護法神。</p><p class="ql-block">八世紀,唐代。</p> <p class="ql-block">護法神,是佛教中保護佛法傳播的一個神靈,寺院的入口通常由韋馱菩薩把守,為武士形象,最近關公亦加入了護法的隊伍。</p> <p class="ql-block">25號,大理石獅子🦁。</p> <p class="ql-block">中國的獅子🦁形象來自於佛教藝術,起護衛的作用,因為中國的藝術家很難看到真正的獅子形象,隨著時間的流逝,就形成了特定的中國獅子形象。十七世紀,在本館Queens Park的入口出現了第一對石獅子。</p> <p class="ql-block">第三號展櫃,同時代的外國宗教:中國的儒釋道蓬勃發展,產生了很多信條和教派,例如影響很大的太平天國運動,十九世紀中葉,一個自稱是上帝之子的人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這個人就是洪秀全。國外興起較早的宗教有伊斯蘭教和景教,其中景教是羅馬天主教在中東的分支,這兩種教派興旺於八世紀,當時是中國的唐代,十二世紀,在大宋的都城開封已經有了基督教徒,元代「1271-1368」,是多種宗教並存的時代,但是後來,隻有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中國紮根。</p> <p class="ql-block">1號,開封猶太教堂的排水石。</p><p class="ql-block">十二至十四世紀,宋元時代。</p> <p class="ql-block">這塊排水石,雕刻著猴子🐒和藤蔓,典型的宋元時代遺品。1163年在開封建立了第一座猶太教堂,以後又多次重建,懷特主教收集了這塊石頭,並斷言來自開封猶太教堂,若果真如此,這是中國十九世紀第一座猶太教堂。</p> <p class="ql-block">2號,開封猶太教堂的金漆木櫃。</p><p class="ql-block">十七世紀,清代。</p> <p class="ql-block">這個木櫃是由聖公會主教威廉姆.懷特在二十世紀早期於河南省收集的。</p> <p class="ql-block">3-4號,出自「重建猶太教堂」紀錄</p> <p class="ql-block">宗教的衰落原因很明顯,祂來自於印度和中東的天主教,卻走入了服從命令誤區,當時的首領有十七個家庭,分別是李、安、艾、高、穆、趙、金、週、張、史、黃、黎、聶、靳、章、左和白,所以皇帝說道:「你們來到中國,保持自己祖先的風俗,卻毀於白蓮教」。</p> <p class="ql-block">5-6號,伊斯蘭香爐</p> <p class="ql-block">這兩個香爐都有著伊斯蘭的特徵,銅香爐上的古蘭經銘刻:上帝是不存在的,上帝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熟睡還是清醒,上帝一直在那裏,從不缺席。這與佛教中的自性理論不謀而合,可見,聖教都是相通的。後世的偽經就再無智慧言語了。</p> <p class="ql-block">7號,瓶子,敘利亞🇸🇾搪瓷玻璃。</p><p class="ql-block">十四世紀,元代。</p> <p class="ql-block">這個珍貴的敘利亞瓶子來自中國二十世紀早期的清真寺🕌,在中國存在近一個世紀,是由早期的絲綢之路通過駱駝🐫運到中國的。這個瓶子原有喇叭型的底座,後來碎了,現在的形狀是前主人仔細拋光後的。</p> <p class="ql-block">8號,古蘭經,墨水書寫,十七世紀,清代。</p><p class="ql-block">古蘭經在唐代就有了阿拉伯文書寫體,本館的這本古蘭經是優美的阿拉伯文的例證。</p> <p class="ql-block">9號,11號,元代陶器</p> <p class="ql-block">10號,12號,13-15號,元代人物</p> <p class="ql-block">元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除了中國的漢族外,還有蒙古🇲🇳人、西藏人、阿拉伯人以及猶太人等等。當時,位於蒙古東部的帝國-中國,西部曾經延伸到匈牙利🇭🇺。元代陵墓的特點崇尚自然主義,他們的帽子🧢、頭巾和髮型清晰的表明他們是蒙古人,而不是中原一帶的中國人。</p> <p class="ql-block">16號,耶穌銅香爐,十七至十八世紀,清代。來自開封的耶穌教會,1628-1724教會達至興旺的頂峰。特徵是十字架和字母IHS「耶穌名字字母組合」,三腳香爐表示耶穌會士們接受了中國的傳統,開封的耶穌教會是第一個向西方總部報告東方發展情況的宗教。</p> <p class="ql-block">17-18號,鐵雕,牧羊人和羊🐑,中國北方。一臉鬍鬚的牧羊人看起來像是契丹人或蒙古人,他的坐姿頗似遊牧民族,胸前有十字或卐字符號,類似於當時的景教。當時的蒙古草原,很多人信仰景式基督教。</p> <p class="ql-block">19-22號,景教;景式基督教於十七世紀到達中國,十二至十四世紀,景教在北京西北部的蒙古興旺發達,發現了很多石碑以及雕像,早期用卍字符號,後來改用十字。</p> <p class="ql-block">景教碑帖,二十世紀早期,西安</p> <p class="ql-block">追溯至781年,中文和敘利亞文都記載了一個東西方關係的重要時刻,即唐代景教的到來。在羅馬帝國有一位品德高尚的男子-Aluoben,用藍天上的雲朵占卜,決定去尋找真正的聖經,歷盡艱辛,於貞觀九年「635」到達長安。</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早期西安清真寺碑帖</p> <p class="ql-block">這幅碑帖來自1406年的石碑,1393年,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頒佈法令,給予清真寺特權,包括旅行自由。當時有兩座清真寺亟需維修,否則會塌。</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紀早期開封猶太教堂碑帖</p> <p class="ql-block">這幅碑帖來自於1489年猶太教堂的石碑,紀錄了開封猶太人的歷史,碑帖中的清真寺一詞指的是猶太教堂,與穆斯林無關,這是當時廣泛應用的詞彙,教堂1850年毀壞。</p> <p class="ql-block">後記:此篇隻是安大略皇家博物館的九牛一毛,滄海一粟,這家博物館很大,需要時間和精力去探索,本篇隻是記述佛教藝術專題,隻是博物館主層的一個角落,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感謝欣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