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之旅

刘达

<p class="ql-block">巴尔斯圣山,山峦间,谷风拂来,云雾回旋飘动,弥漫舒展,如海浪起伏、波涛滚滚一般。雪山与云海相互映衬,仿若仙境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4日,自驾来到巴尔斯圣山。</p> <p class="ql-block">巴尔斯圣山景区位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西岔河村,主景区入口处海拔3900米,景区内东西分布着六座雪山,其中主峰巴尔斯圣山,海拔5118米,是裕固族人心中的神山圣地。这里的景致因其独特的高山地貌景观,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独有的裕固族文化,被誉为“东方阿尔卑斯”“自然体验胜地”。</p> <p class="ql-block">甘肃肃南巴尔斯雪山</p> <p class="ql-block">浓雾笼罩着雪山</p> <p class="ql-block">巴尔斯雪山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这里遍布着冰川、河流、湖泊以及高山草原等自然景观,其地貌颇具独特之色。</p> <p class="ql-block">走在木栈道偶然发现粉红胸鹨,小型鸣禽,常见于海拔2700-4400米高山草甸及多草的高原,以昆虫和杂草种子为食,国内分布于青海、新疆、甘肃,四川西藏等地。</p> <p class="ql-block">行进在途中发现土拨鼠,土拨鼠,俗称旱獭,属啮齿动物,成年后平均体重为4.5公斤,最大可成长至6.5公斤,身长约为56公分。土拨鼠与松鼠、海狸、花栗鼠等皆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土拨鼠主要以素食为主,食物大多为:蔬菜、苜蓿草、莴苣、苹果、豌豆、玉米及其它蔬果为主。采食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日食量为300-400克。</p><p class="ql-block">寿命可达15~20年,与牲畜争吃牧草,1只成年土拨鼠每年活动季可吃50~100千克优质牧草。</p> <p class="ql-block">张掖平山湖大峡谷距离张掖市区约60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离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观、峡谷探险、地质科考、民族风情、自驾越野等于一体的复合性旅游景区,是张掖地貌景观大观园中最美的景观之一!被《中国地理杂志》及中外知名地质专家和游客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克罗拉多大峡谷”的丝绸之路新发现!亿万年风雨沧桑,大自然神奇造化。这里峡谷幽深、峰林奇特,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将五彩斑斓的山体镌刻成一幅幅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峡谷境地天空开始下起雨,且雨一路时断时续伴着我们前行。</p> <p class="ql-block">平山湖大峡谷要爬几百个台阶的崖壁垂直旋梯,爬起来真的挺累人的。</p> <p class="ql-block">丹霞残丘,“祁连雪豹”。</p> <p class="ql-block">丹霞残丘,“醒狮”。</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境内,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藏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河西走廊古老朝圣地—马蹄寺,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千佛洞是参观马蹄寺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千佛洞石窟依山崖走势开凿,‌分为南、‌中、‌北三段,‌南段保存有北朝时期的四个石窟,‌中段是典型的汉传佛教寺庙,‌北段则是摩崖石刻塔林。‌这些佛塔大部分开凿于西夏和元朝时期,‌用于坐禅修行和存放舍利子。‌千佛洞石窟的艺术风格和塑像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石窟,是中国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马蹄寺石窟,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80余公里的临松山中,计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处。各处相距数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因山崖石质属粗红砂岩,不便雕刻,故绝大多数为泥塑。</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的五个石窟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十三天石窟。这个名称来源于采自山上的一块花岗岩,被切成33个圆柱形的建筑形式,接着在凿成的平坦表面上,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佛像和菩萨像,作为石窟群主体和精华。</p> <p class="ql-block">马蹄寺,这座悬崖上的寺庙,以其险峻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传说故事和深厚的宗教文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片净土。</p> <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奇彩灵秀美如画,2024年8月15日游览张掖七彩丹霞,这是第二次来到此地,第一次是2021年6月。</p> <p class="ql-block">张掖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为历代皇室敕建的寺院,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总面积三万余平方米。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张掖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佛内部是空的,这尊佛像是木胎泥塑,先制作好木头骨架,在外围钉上木板,最后裹塑泥敷精装彩绘。</p> <p class="ql-block">漆绘描金人物铜镜,1966年大佛寺腹内出土。</p> <p class="ql-block">土塔坐落于张掖市大佛寺东侧,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块、土坯混造土木结构,其造型仿北京妙应寺白塔。此塔初建于明代,突出特点是在第一、第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民国十六年张掖地震时顶部被毁。</p> <p class="ql-block">青海卓尔山是一处丹霞地貌的风景区,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卓尔山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p> <p class="ql-block">站在卓尔山顶视野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站在卓尔山顶的烽火台上,可以展望整片祁连美景。</p> <p class="ql-block">西夏烽燧,烽燧称烽火台,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西夏烽燧遗址是相传西夏末代皇帝李睨于亡国之际,以假死之计逃难至祁连山后,在祁连山腹地各山头儿可遥相呼应的险要位置修建的多座烽火台。卓尔山烽火台为其中一处,此烽火台是西夏烽燧遗址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高9.36米,登顶视野开阔可尽赏卓尔山区全貌。</p> <p class="ql-block">卓尔山,视野极度开阔,四周美景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可以欣赏到卓尔山与牛心山的对峙之美,以及祁连大草原的原生态风光。</p> <p class="ql-block">卓尔山远景</p> <p class="ql-block">扁都口,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下,是甘青咽喉要冲,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发生在扁都口的事件很多,较轰动的主要有:一是汉朝霍去病出祁连山,把扁都口作为主战场,打败了匈奴人。二是隋炀帝西巡出祁连山,过扁都口召见西域27国国王大臣。三是王震率部穿祁连山,出扁都口,到张掖进入新疆。四是扁都口军事位置很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工程兵部队在扁都口里,筑有完整的国防工事。</p> <p class="ql-block">青海祁连县天桥山风景区,拍到灰眉岩鹀。</p> <p class="ql-block">亲戚自驾途径武威服务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