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璀璨时》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是十九世纪世界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特别是绘画艺术独领风骚。

杨柏林

<p class="ql-block">艺术的发展总是与时代的进程交织呼应的。工业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的影响渗透于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引起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1837年,年仅18岁的亚历山德里娜·维多利亚成为了英国的君主。在她统治的63年里,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发展与鼎盛,一大批工业城镇、交通枢纽和海港城市相继崛起。社会的繁荣与蓬勃发展滋养了英国艺术扎根的土壤,在社会变革、思潮碰撞、审美更迭、东西汇流的浪潮之中,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呈现出典型的多元性:复古与革新、梦幻与真实、安乐与忧患、绝望与期待,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大观之中,描绘出扣人心弦的万象长卷。</p><p class="ql-block">19世纪的英国本土各种艺术思潮涌动,先后涌现出许多名家大师:既有在绘画中巧妙表现光与色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威廉·透纳,又有充满反叛精神、掀起一股时代新风的拉斐尔前派,以及受其影响而产生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还有使英国美术走向精致典雅的古典主义……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家们用画笔绘就了走向现代之路的英国社会所呈现出的多元风貌,他们在创作上的突破与创新探索也促使英国美术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完成了华丽转身,在世界艺术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辽宁省博物馆此次展出的《群星璀璨时》艺术展由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协助举办的。</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由7座世界领先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组成,此次"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展览的全部展品来自其中4座博物馆的收藏:沃克美术馆、苏德雷博物馆、利华夫人美术馆和世界文明馆。</p> <p class="ql-block">《伯德.海伦 》 威廉.林赛.温德斯 (1822-1907)1856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利华夫人美术馆利物浦画家温德斯是拉斐尔前派的追随者。在1850年访问伦敦时,他由早期的浪漫主义历史绘画转变为拉斐尔前派风格。1856年,他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了他新绘画风格的作品﹣-《伯德·海伦》。画中场景取材自一首传统的苏格兰民谣,民谣的诗句刻在了画框上。故事讲述了身怀六甲的伯德·海伦,为了不让无情的情人抛弃她,把自已伪装成一名侍童被迫跟在骑马穿过荒野乡村的情人身边奔跑。拉斐尔前派的特点是描绘强烈的情感,对中世纪的兴趣和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风景。这幅作品描绘了海伦为了能跟上她的情人而被迫游过克莱德河之前的那一刻。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描述这幅作品最具想象力,称赞温德斯描绘阴冷的沼泽地风景的方式,云朵聚集在暴风雨中,情人骑手面孔冷漠而残酷,海伦以右手按压右肋,正表情凄凉地在河中艰难跋涉。</p> <p class="ql-block">《赤脚修士》约翰.菲利浦(1817-1867)</p><p class="ql-block">创作于1842布面油画,现收藏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菲利浦出生于苏格兰,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用朴实的色彩描绘苏格兰的乡村生活和历史场景。而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则来源于沃尔特.司各特爵士最畅销的中世纪骑士小说《艾凡赫》中的一首民谣:</p><p class="ql-block">赤脚修士漫步于人间,所到之处,肥沃的土地都是他的足迹;他能漫步天下,也能驻足歇息,因为哪里都是赤脚修士的栖身之地。</p><p class="ql-block">赤脚修士是基督教僧侣,他们在全国各地流浪,靠施舍和乞讨生活,并发誓要帮助穷人和有需要的人。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他们却并非如此,他们通常身着长袍,脚穿凉鞋,而非赤脚走路。斯科特的歌谣是对他们贪食好酒的恶名的讽刺。菲利浦笔下的这位修士神色欢愉、膀大腰粗,正狼吞虎咽地吃着一个大肉派,其身旁站着的侍女正在为他把酒倒进一个银制高脚杯中,侍女身边的狗 HUAWEI P30品望着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情人节的早晨</p><p class="ql-block">约翰.卡尔葛.荷斯利(1817-1903)1865年,收藏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约翰·卡尔葛·霍斯利出生于伦敦,20岁时就在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作品,并且轰动一时。他曾以画家身份跟随威尔士亲王前往英国殖民地印度。这位画家的很多作品其实都来自于上流社会。他还受阿尔伯特亲王之命,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p><p class="ql-block">画作背景是17世纪初的英国。2月14日的圣瓦伦丁节原本是纪念早期基督教殉道者圣瓦伦丁的日子,但从中世纪开始,这一天便与浪漫的爱情联系在一起,恋人间互赠礼物和爱情信物成为风俗。荷斯利的这幅作品是一幅坦然逃避现实的浪漫主义画作:闺房中,一位美丽、富足、自信优雅的年轻女子穿着昂贵的丝绸和天鹅绒衣服正心不在焉地读着信,她左手拿信,右手撩拨着头发,欣赏着镜中的自己,边上的宠物狗已将她丢弃的一页信纸咬烂;左侧门口的仆人正接收着信差送来的更多的来信。画面捕捉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公众对于情人节的浪漫信息的传达。这幅作品是这位艺术家脍炙人口之作,目前所知至少还有另外5种版本。</p><p class="ql-block">荷斯利在绘画中描绘过很多这类历史场景,但所展现出来的更多的只是虚构而非现实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p> <p class="ql-block">《忠诚至死不渝》</p><p class="ql-block">爱德华.约翰.波因特 (1836-1919)</p><p class="ql-block">186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波因特是维多利亚时代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宗教题材画作以及世俗风格作品,曾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国家美术馆馆长。他的油画着意于唯美情调,在题材上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迎合了世俗审美,极具观赏性。</p><p class="ql-block">庞贝古城的毁灭这一题材令19世纪的艺术家们着迷,曾创作出了大量绘画和雕塑作品。波因特的这幅作品描绘了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摧毁庞贝城的场景。前景的地面上散落着硬币和其他贵重物品,背景是人们试图从废墟中逃生并抢救财物。在这样的慌乱当中,一位罗马士兵尽管眼神充满恐惧,却依然坚定地站在他的岗位上。这个主题取自爱德华.布尔沃.利顿于1834年创作的著名历史小说《庞贝城的末日》。书中这一事件的灵感来自于庞贝城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一具位于赫库兰尼姆门旁,全副武装的罗马士兵遗骸。这幅画是波因特最著名的作品,曾被其他画家多次复刻。它所传达的坚守职责的绝对奉献精神,让它成为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和最令人钦佩的绘画之一,并作为道德典范而备受推崇。</p> <p class="ql-block">《忠诚》</p><p class="ql-block">布里顿·里维尔</p><p class="ql-block">(1840-1920)</p><p class="ql-block">1869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利华夫人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布里顿.里维尔是一个出生于伦敦的英国画家。他追随兰西尔的风格,成为了一位注重感性的动物题材画家。两位艺术家都经常绘制狗作为人类逆境中的朋友这一主题。</p><p class="ql-block">里维尔的这幅油画描绘了一间空空的牢房里,一只忠犬正在抚慰主人,小狗脸上对主人同情和怜悯的表情是这幅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再从男子的着装和他手臂上挂着的吊腕带来看,这名男子是个受了伤的偷猎者,因为在别人土地上非法打猎或捕鱼而正在等待审判。维多利亚时期,为保障土地所有者的权利,法律规定严格禁止偷猎。</p><p class="ql-block">作品原先的标题为《囚徒》,后来由肥皂制造商利华休姆勋爵(利华夫人美术馆创始人)改为《忠诚》,以传递一种更加积极的情感。利华休姆开创了以艺术制作广告的做法,他将这幅作品进行彩色印刷复制后,制成了肥皂包装纸。由于传播广泛,故而这幅原作也变得十分出名。</p> <p class="ql-block">《叼着托鞋的狗》</p><p class="ql-block">埃德温·兰西尔</p><p class="ql-block"> (1802-1873)</p><p class="ql-block">1848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苏德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早期维多利亚时代出现了具有浪漫气息的动物画,其中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动物画家当数埃德温.兰西尔。兰西尔5岁时即已显露出他的绘画天赋,12岁时进入皇家美术学院,次年,他的动物画就已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并获得两项奖励,29岁当选为皇家美术学院正式院士。兰西尔的动物画许多都具有拟人化的幽默以及人性化的感伤,当时被认为是对动物心理的精确探索。</p><p class="ql-block">兰西尔擅长通过对动物姿势和行为的观察来精准地刻画动物特征。在这幅作品中,他把狗的毛发纹理以及站姿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画家通过使用粗大笔触和小的白色斑点来创造纹理和色调,成功地捕捉到了这只猎犬毛绒绒的效果。这只忠犬嘴里叼着一只拖鞋,走到门口等待主人回家。</p><p class="ql-block">在整个19世纪,这种表现犬类忠诚的场景都非常流行。《叼着拖鞋的狗》是兰西尔为贝德福特公爵和公爵夫人所绘制,他们是画家的密友和赞助人。</p> <p class="ql-block">《雄鹅》</p><p class="ql-block">乔治.赫明.梅森</p><p class="ql-block"> (1818-1872)</p><p class="ql-block">1864-186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利华夫人美术馆</p><p class="ql-block">梅森,英国乡村风景画家。出生于英国中部的斯塔福德郡,成长于意大利,在意期间曾绘制了很多描绘罗马周边村庄的风景画。1858年后,他回到英国,并在家乡斯塔福德郡创作了这幅画。乡斯塔福德郡创作了这幅画。</p><p class="ql-block">落日余辉,晚霞夕照,花草遍地的田野中,近处的水泊倒映着天空的色彩,两个农家女孩正在驱赶着一群鹅,前面穿着蓝色罩衫女孩的手臂高高地举起,后面的女孩则手拿着树枝,一副防御的姿态。整幅画作生动传神而又可爱。蓝衫女孩抬起手臂的动作与大鹅扭动脖子的体态遥相呼应,形成了整个画面的主体构图。虽然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场景,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梅森却把浓郁的诗情画意充斥其中,赋予了它一种特殊的、田园般的格调。</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创作于1860年代,当时刚好是法国巴比松画派艺术家活跃的时代。梅森曾两次赴法学习,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巴比松画派米勒和其他乡村绘画题材对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猎场看守人的小屋》</p><p class="ql-block">托马斯.费德</p><p class="ql-block"> (1826-1900)</p><p class="ql-block">1845-1846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苏格兰画家费德以描绘苏格兰乡村风景和细致的家庭场景而闻名。他强调细节和光线的精致处理,其画作既有着和谐的色彩、娴熟的人物刻画,又有着真挚的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猎场看守人由贵族和乡绅阶层雇用于乡村庄园,他们负责饲养野鸡、鹿等猎物并为主人看家护院,或者陪同庄园主人及其客人远途打猎。画面中,猎场看守人的妻子正站在屋内﹣﹣这也许是厨房,也许是洗碗间。她面前的凳子上放着一只死鸡,旁边还挂着一只刚刚被打死的兔子;一支猎枪靠在墙上,桌子上摆着简餐。女人头戴整洁的棉帽,身穿丝绸与羊毛混合编织成的条纹衬裙,裙子的腰间还有一个口袋。这件带有完整口袋的裙子告诉我们:当时的猎场看守人相较于乡村佃户,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对富裕的生活。</p><p class="ql-block">1886年,美国出版的《百科全书》中曾盛赞托马斯.费德,说:"众所周知,托马斯.费德对苏格兰艺术的贡献就像罗伯特.彭斯(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词作者)对苏格兰歌曲的贡献一样。他们的作品吸引了全世界的兴趣,也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期待》 </p><p class="ql-block">福特.马多克斯.布朗</p><p class="ql-block">(1821-1893)</p><p class="ql-block">1851-1852年创作后,1854-1855年再次绘制,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英国画家布朗是英国海军军官的儿子,出生于法国加莱,在欧洲大陆长大。1846年定居英格兰后,他接触到了拉斐尔前派画家,相互影响。虽然布朗从未真正成为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一员,但他们却有着一样的题材意境、鲜艳色彩和写实风格。布朗的作品着眼于当代社会问题,创作态度非常严肃。</p><p class="ql-block">布朗初创这幅画时,表现的是他坐在火炉旁的妻子爱玛,刚刚哄睡小女儿,正在做针线活的情景。他在1854-1855年修改了这幅画,画面桌子上的一叠信件和一张士兵的微缩肖像画是后增添上去的。当时的英国正卷入到克里米亚战争中,新添加的元素改变了画作的主题:一位军官的妻子在思念等待她远赴战场的丈夫。</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布朗的第一个现代生活题材作品,颂扬了母性和家庭的亲密关系,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妇女美德。画作构图从高处观看并配合陡峭的视角特写,暗示着观画者也置身其中。灯光效果格外新颖,将一面的油灯灯光和另一面的炉火光相结合。没有任何修饰,爱玛的牙齿被光照亮,幼儿的脸颊在高温下泛着红晕,并以一种尴尬的姿势在她母亲的腿上危险地保持着平衡。细节、现实主义、构图和光线的结合下,创造出了一幅非凡的作品。没有任何宗教的印迹,这就是布朗的现代性。尽管绘画表现的是传统的圣母子主题,但是婴儿死尸般的姿势和火焰映在她白袍上呈现的血红色都影射了当时克里米亚战争中最残酷的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夜》的角斗场面</p><p class="ql-block">威廉.鲍威尔. (1819-1909)1842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威廉.鲍威尔.弗里思被称为是威廉.荷加斯(1697-1794)之后英国最伟大的社会题材画家。他常以莎士比亚、狄更斯、塞万提斯和莫里哀等人的文学作品情节为主题作画,在维多利亚时代很受欢迎。这幅画中所描述的滑稽、荒诞的场景出自于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第十二夜》的第3幕第4场:扮成男仆的维欧拉(右)和安德鲁.阿戈齐克爵士(左)发生了决斗,后者是被肥胖的酒鬼托比.贝尔奇爵士怂恿而来。维欧拉正紧张地咬着指甲,安托尼奥则困惑地看着这个女扮男装的人,认为维欧拉是她的孪生兄弟,塞巴斯蒂安。</p><p class="ql-block">学生时期的弗里思经常光顾伦敦大剧院。这幅画作描绘的内容与实际的演出并不相关,但人物的姿势和面部表情都很戏剧化,背景也看起来更像舞台布景,而不是真实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特别议会》</p><p class="ql-block">亨利.斯泰西.马克斯</p><p class="ql-block"> (1829-1898)</p><p class="ql-block">189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马克斯,英国艺术家,凭借绘制历史画而声名鹊起,但又以其色彩丰富的鸟类绘画而闻名。他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画鸟类,尤其是鹦鹉。他对鸟类解剖学与行为模式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此外,他仿佛有一种天赋异禀,能够精准地捕捉到它们的性格和情感。</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一群鹦鹉开会的场景,诙谐地讽刺了特别议会的严肃审议过程。该委员会由一群议会与上议院的议员组成,他们开会研究政府部门的工作,或者讨论一些迫切的政治问题。马克斯在艺术界以实用主义小丑而著称,其很多绘画都表现出诙谐的幽默感。他曾经写道:"我宁愿和一只鹦鹉交谈一个小时,也不愿和一个政客交谈两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鹿于林间》</p><p class="ql-block"> 托马斯.克莱斯韦克与理查德.安斯德尔 (1811-1869) </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苏德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克莱斯韦克,英国风景画家和插画家;理查德.安斯德尔,利物浦画家,擅长动物题材。这幅作品由二人合作完成。风景画家克莱斯韦克绘制了树木和景观等这幅作品的大部分,低视角是他后期绘画的特点。而动物画家安斯德尔则执笔了鹿群与牡鹿部分。这种合作方式源于17世纪荷兰画家每个人专注于各自特定绘画主题的做法,在维多利亚时代比较常见。</p><p class="ql-block">作为艺术家的克莱斯韦克与安斯德尔勤奋多产,作品颇受市场欢迎。克莱斯韦克笔下的自然风景既没有透纳或考克斯等浪漫主义艺术家的活力和独创性,也没有年轻的拉斐尔前派兄弟会艺术家们那种鲜明的色彩和细致的细节。但他却成功地迎合了维多利亚时代收藏家们对于英国乡村风光的传统回忆,将其描绘为一个尚未被工业化影响的绿意盎然、田园牧歌式的永恒天堂。</p> <p class="ql-block">《在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p><p class="ql-block">大卫.考克斯</p><p class="ql-block"> David ox (1783-1859)</p><p class="ql-block">185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考克斯是英国水彩画黄金时代的重要人物与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印象派先驱之一。他的作品色泽鲜明,笔触奔放。1841年,经历事业成功的考克斯由伦敦搬回家乡伯明翰,居住在工业城市外的哈伯恩,经常前往北威尔士旅行写生,并做了一些可能与外光写生有关的油画研究。</p><p class="ql-block">1841年前后的英国中部地区尚未被工业化,考克斯曾在伯明翰附近的乡村绘制了一组表现刮风天场景的作品,这幅《在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正是其中之一。画家通过松散的笔触以及对细节的彻底简化,成功地捕捉到了露天氛围下的清新微风、转瞬即逝的光和天空中变幻莫测的云。这种绘画技法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法国印象派风格。</p> <p class="ql-block">《渔家》</p><p class="ql-block">弗兰克.霍尔 (1845-1888)</p><p class="ql-block">188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弗兰克.霍尔出生于伦敦一个著名的雕刻家家庭,早年曾以见习生的身份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成名后曾工作于《图形报》,后又成为英国皇室的肖像画师。因身体原因,40多岁便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1876年,霍尔在北威尔士的克里基厄斯度假时,发现了一个渔夫的小屋里住着一位寡妇和她的两个孩子。他为这位女子和她的家人多次作画,有刻画她为一个孩子的死亡而悲伤的,也有刻画她为她丈夫的死亡而哀恸的。《渔家》这幅作品是霍尔在克里基厄斯最后绘就的作品:光线透过一扇小窗照射而入,宽阔而柔和的笔触和毫无生气的色彩描绘了简陋的室内场景,简单的家具和光秃秃的墙壁表明了居住者的贫穷。该幅作品并没有刻画十分明显的悲情,但却表达了这个女人和她的渔夫丈夫之间存在的某种难以言喻的张力。她手里拿着一个面包,而她的丈夫似乎刚刚打渔回来。</p><p class="ql-block">霍尔非常擅长画一些带有叙事情节的感伤画,经常借鉴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现实问题。他对失去、离开和死亡的题材刻画深刻,认为穷人才是永恒的创作题材。霍尔所创劳动阶级题材的作品还包括监狱、探监女子、孩子葬礼以及火车站三等候车室不同人群状态的习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贫穷的亲戚》</p><p class="ql-block">乔治.古德温.基伯恩 (1839-1924)</p><p class="ql-block">187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基伯恩是英国风俗画家和雕刻家,擅长历史风俗题材绘画,作品多描绘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奢华的上流社会生活。但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对于当代中产阶级的生活、服饰和装饰等方面的精确刻画。</p><p class="ql-block">《贫穷的亲戚》是一幅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客厅里一位身穿黑裙丧服的年轻寡妇和她衣衫褴褛的父亲突然出现在他们富有的亲戚家里要钱请求帮助的情景。中间站立着的富有的姐夫手里拿着钱包,正不情愿地递了张钞票给岳父。同时,他还斜睨着女儿,似乎非常不满意女儿给小姨倒酒。画面左下角小狗的防御姿态,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主人的态度。而我们从墙上挂着的不同时代的画作和家具细节中也可以推测出这位姐夫的财产来自于继承,而不是由自己奋斗挣来。</p><p class="ql-block">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而言,贫穷的耻辱始终从未远离。一个没有自己财富的已婚妇女完全依靠她的丈夫,而死亡、生意失败或债务都可能导致繁荣的表象的破裂,让原本体面的家庭变得穷困潦倒。</p> <p class="ql-block">《失去母亲的婴童》</p><p class="ql-block">亚瑟.斯托克斯(1846-1899)</p><p class="ql-block">1883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最初的标题是《记忆》,1883年送往利物浦参加秋季展览时,亚瑟·斯托克斯将其重新命名为《失去母亲的婴童》。展现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父亲带着他的孩子在教堂的院子照料他妻子的坟墓的画面。雏菊从坟墓旁边的土中钻出,男子拿着一把铲子在地上刚刚种好一棵白色的天竺葵,转而深情地去亲吻了怀中幼儿的额头。</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花的象征意义非常感兴趣,1861年的一本花卉书籍赋予了白色天竺葵以"奉献"的寓意,同时还赋予了雏菊"质朴"和"纯真"的含义。可见,艺术家应是翻阅了当时这么多花卉语言方面的书籍后,特意选择了这两个花种来作画。不同于那些更具冲击力的社会现实主义艺术家,斯托克斯虽然淡化了单亲父亲潜在的贫困和艰难,反而更突出了这幅作品感性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接受还是拒绝?》</p><p class="ql-block">查尔斯(1811-1890)</p><p class="ql-block">1872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查尔斯.柯普,英国皇家美术学院院士,擅长风俗画、历史画、壁画和蚀刻版画,除了文学、宗教和历史题材作品外,柯普的油画作品多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充满着人性的温暖和情趣,展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家庭生活的细节。</p><p class="ql-block">艺术家将这幅作品描述为:一个女孩屈膝跪在桌前,正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这封"求婚信"。信是由信使送来的,此时,信使正站在门口与女仆交谈,等待着女子的答复。柯普一方面在标题中为我们提供了关注画作主题的线索,一方面在作品里画满了创造这则故事的物品:地毯上散落的花篮、匆忙丢弃的阳伞,以及脚下已撕破的信封都显示出了姑娘看信之迫切;她扔在椅子上的草帽和红色斗篷表明她刚刚从花园里奔跑回来。桌子上放着一个异形的珠宝盒,女孩刚从红蜡密封的包装纸中把它取出,盒子里还放着一条带有珠宝吊坠的项链﹣﹣这应该是女孩的追求者的爱情信物。桌子上还有写书信的工具:一瓶在银色托盘上的墨水玻璃瓶、一盒纸和一个信封。女孩微微泛红的面颊,表明她内心的激动与兴奋,然而作者却并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线索,而是保留了悬念,交由观者来判断她是接受了?还是拒绝了这次求婚?</p> <p class="ql-block">《索尔韦的殉难者》</p><p class="ql-block">约翰 米莱(1829-1896)</p><p class="ql-block">187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19世纪60年代,米莱放弃了拉斐尔前派明快精致的风格,转而采用了更为宏观宽广、不受约束的松散笔触和更加细致低调柔和的色彩。这幅画也是米莱后期风格的典型代表。</p><p class="ql-block">画面上是一个面容漂亮,长发飘逸,但神情落寞且无限忧伤的女子,她的腰间有一根粗重的金属锁链,链条穿过她弯曲的胳膊与身体的空隙绑到了她身后的岩石上;左侧岩石下是泛着白色浪花的大海。这一画作主题来自17世纪苏格兰历史的一个真实事件,当时这个国家正由于激烈的宗教争端而分裂。1685年,苏格兰威格敦郡的玛格丽特.威尔逊因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而被判处溺水死刑。年仅18岁的她被绑在苏格兰索尔韦湾的木桩上,即将被汹涌而来的潮水吞没。</p><p class="ql-block">油画《索尔韦的殉难者》充满了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特色,比米莱早期对这一主题的处理更加引人注目。女主人公丰满的嘴唇和飘逸的红发,与绑在身上的锁链相结合,更突出了年轻女子临死前的无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芍药》</p><p class="ql-block">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 (1839-1918)</p><p class="ql-block">1887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佩鲁吉尼是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浪漫主义英国画家,其作品曾被误以为是米莱本人的作品。艺术家莱顿是他的朋友和导师,并曾给予了他经济上的援助。1874年,佩鲁吉尼与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女儿结了婚。</p><p class="ql-block">佩鲁吉尼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唯美主义的随笔,表现了穿着优雅的女性,通常还包括鲜花,以增强美感。在这幅作品中他将粉红色色调的芍药放在前景显眼处,提取了花朵叶子的绿色作为画中女性"唯美服装"的色调,并精心描绘出丝绸褶皱。画面背景为灰绿色。色彩协调的点睛之笔是模特的红色头发和一张完美无瑕的脸上温暖的肉色。</p><p class="ql-block">透过上述这些维多利亚时期的画作,我们得以观察19世纪英国女性的生活方式,观看各个阶层女性的服装饰品,知道她们如何谈恋爱,参与什么社会活动,有什么样的信仰。她们穿着精致华丽的当代服装,也从古典审美中撷取灵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表演者》</p><p class="ql-block">爱德华·约翰·科贝特 (1815-1899)</p><p class="ql-block">1855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科贝特擅长风景画和花卉静物画,晚年专注于田园乡村的场景和儿童主题的作品。这幅画作不同寻常地描绘了旅行艺人正在农村的乡间小路上向孩子们展示城里的新奇玩意﹣﹣西洋镜的场面。画面左下角还有一个售卖玩具的人,她的篮子里有陀螺、稻草摇铃和风车,图中的两个孩子正在玩他们新买的玩具。</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的画作与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画家们不吝啬于用画笔描绘出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西洋镜中的剪影多是描绘戏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或伦敦风景。这样小到可以背起走动,在街头集市四处展示的"帆布秀"( Canvas Show )西洋镜,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最为受欢迎。科贝特画面中的西洋镜用顶部的彩绘板来做宣传,上面描绘了骑行的英国红衫军(18世纪时英国军队别名)。</p> <p class="ql-block">《悄悄话》</p><p class="ql-block">劳伦斯.(1836-1912)</p><p class="ql-block">1869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出生于荷兰,1873年入籍英国,1876年成为皇家美术学院的准院士,1879年擢升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塔德玛擅长于用古典的技巧描绘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他以华美艳丽的色彩迎合了英国人的心理。其作品流传广泛,复制多,价格高,是维多利亚时代最能够反映当时时代特点的著名画家。</p><p class="ql-block">《悄悄话》是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之一。画中的两位年轻女士留着精致的发型,戴着珠宝,穿着丝绸长袍,正悠闲地坐在软垫椅上,闻着花香低语聊天。画作背景是一个根据罗马庞贝城的室内环境想象出来的场景,色彩华丽,舒适温馨。画面中红发女孩螺旋状的卷发、青铜鼎烛台、大理石狮子托、赤金小雕像和庞贝古城红色的装饰墙等每一个细节的绘制都是基于考古遗迹和古代史料。阿尔玛﹣塔德玛的绘画形象地再现了维多利亚盛期的生活时尚。他的绘画创作和用色技法直接启迪了后来的装饰主义画家们。</p> <p class="ql-block">《春天里于沃顿峭壁眺望阿尔塞得山丘 》 </p><p class="ql-block">丹尼尔.亚历山大.威廉姆森 (1823-1903)1863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威廉姆森是来自利物浦的艺术家。他于1860年居住于兰开夏郡北部期间创作了一系列受到拉斐尔前派风景面处理方法启发的小幅风景画,但其突出的色彩和对地质异常细致的渲染又超越了自然主义,赋予了绘画一种梦幻般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表现实地观察的非凡杰作,它忠实地记录了兰开夏郡北部的阿尔塞得山丘这处风景在色彩学、植物学和地质学方面的自然奇景。作者描绘了如烟似雾的阴沉天空下色彩斑斓的大地,从黄色的金雀花和橘黄色的凤尾草一直延伸到远处绿色,蓝色和紫色的山丘,甚至捕捉到了一群飞翔的鸟儿和前景中的一只兔子。由于这幅画作只有40.6厘米宽,所以这些细节就显得更加令人惊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面中石楠花和金雀花所使用的明亮紫色和黄色是通过使用工业合成的油漆涂料而实现的,它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天然颜料曾经稀少而又制作耗时,其中紫色最为昂贵,几乎是皇室的专利。1856年,化学家威廉.亨利.珀金从煤焦油中合成了一种紫色,开创了苯胺染料工业,彻底改变了整个颜色科学,从此人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工业制造获得无限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孩童》(编稻草的托斯卡纳女孩)</p><p class="ql-block">威廉·霍尔曼·亨特(1827-1910)</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利华夫人美术馆</p><p class="ql-block">亨特的大多数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宗教或道德信息。相反,这幅画作则表现的是一个甜美纯真的少女,其原型是亨特居住在意大利时佛罗伦萨郊外菲耶索来别墅的园丁的女儿。这幅作品的焦点并不像艺术家通常所画的那样清晰,整幅作品色彩绚丽,充满了对细节的观察,这是拉斐尔前派的典型特征之一。女孩上半身的形象与阿尔诺河河谷、橄榄和白杨树以及雾蒙蒙的山丘等托斯卡纳的风景相映成趣,她的脸、手的皮肤、头发的质感、衣服纹样和质地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手中编织的麦秆和肩上鸽子的羽毛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最为重要的是女孩棕色的大眼睛在颜色上与鸽子的眼睛也遥相呼应。而在拉斐尔前派的另一个典型特征"象征现实主义"方面,这幅图画里栖息在少女肩膀上的鸽子,则代表了亚平宁山脉城市所特有的"温柔"。</p><p class="ql-block">草编是18世纪佛罗伦萨地区的一个重要产业,画面中女孩手中的以麦秆编成的草条最终会被制成草帽,出口到世界各地。编条通常是用7根或11根麦秆制成的:亨特以他一贯的准确性展示了女孩正在用11根麦秆编制草条。</p> <p class="ql-block">《贝壳》</p><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摩尔(1841-1893)</p><p class="ql-block">1874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摩尔是19世纪下半叶英国新兴的美学运动的开创性艺术家。在其作品第一次展出时,摩尔就开始酝酿着一场英国绘画的形式变革,这种革新最终导致了19世纪后半叶的现代主义思潮,画家们不再将叙事题材作为绘画的主题。</p><p class="ql-block">《贝壳》这幅画是摩尔隐晦而迷人的艺术特色的最佳例证之一。画中一个孤单的女子站于海边,沙石滩上点缀着海草和贝壳。她头戴金色贝壳装饰的橙色帽子,身披一袭被风吹起的,饰以黄边、缀以白珠的白色薄披肩,内衬一条垂于脚面的棕色希腊式长裙,如同古希腊雕塑般端庄而美丽。画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女子为什么要冒着大风到海边来,也没有人知道她此时的心情或期待。由于人们感兴趣的问题都不能在画作中寻找答案,因此只能够从整体的形式上,比如构图和颜色来获得感官上的愉悦。正如摩尔一贯的风格,画的题目"贝壳"作为中心主题只是附带提到,无法使画面能讲出故事或呈现某种可被理解的环境。"为了艺术而艺术",这一点使唯美主义和摩尔的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等待法律援助》</p><p class="ql-block">詹姆斯.坎贝尔(1828-1893)</p><p class="ql-block">1857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利物浦一间律师办公室里,一位头戴高顶礼帽,表情倔强的老人手中抓着雨伞,正用脚不耐烦地拍打着地面,等待着约见他的律师来处理账单问题。老人从帽子到雨伞位于一条垂直线,显示出他的固执和内心的不悦;旁边的小男孩可能是他的孙子,正徒劳地指着旋转的陀螺想吸引老人的注意,但没有成功;背景中,两个文员在屏风后自顾自地聊着八卦,根本无视老人的急切。这一系列人物特征和状态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可谓是非常"狄更斯"的画面。除人物面部、服饰外,画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非常精准,甚至包括贴在墙上的利物浦年鉴与表格、墙纸的花样、地上男人彩色毯质手包的花纹和贴于屏风上的印刷公告等等。虽然这幅作品折射出拉斐尔前派的影响,但是作为利物浦艺术家,坎贝尔并不属于拉斐尔前派。他的主题本质是幽默,而不是进行道德教育或表达强烈的情感。</p><p class="ql-block">坎贝尔的作品常聚焦于家乡利物浦的中产阶级和普通工人阶级的生活细节。这幅作品也体现了他身为保险推销员之子对当地公务机构办公室的了解。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画作的地点是在利物浦,是因为左边的印刷海报是利物浦土地拍卖的广告,而画作右边 HUAWEI P30 Pro 是利物浦潮汐的时间表。</p> <p class="ql-block">《在维特利村》</p><p class="ql-block">海伦.阿林厄姆(1848-1926)</p><p class="ql-block">1884年,水彩、纸、阿拉伯树胶</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利华夫人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女画家海伦.阿林厄姆深受水彩画家伯基特.福斯特的影响,并于1881年移居到了福斯特居住的维特利村。她于1875年被选为英国皇家水彩画协会会员,1890年被提升为正式会员。海伦擅长绘制风景如画的农舍场景,其作品的特点是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古老建筑的细腻刻画。</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描绘的建筑是萨里小屋(萨里郡传统的英国乡村小屋)的一种典型样式,墙壁部分是半木半砖结构,屋顶为风化的粘土瓦。向日葵露在花园的墙头,鸽子栖息在鸽舍上;一个小女孩开着院门,似乎正在迎接背着一堆欧洲蕨的父亲回家,母亲则出现在小屋的门口。这幅水彩画展现了田园诗般的农村家庭生活。画作创作于1884年。1885年春天,作品中的小屋被主人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现代化的住宅。海伦以她的画笔记录下了伦敦郊外,那些正在受到工业化的影响而逐渐消失的传统乡村建筑,她笔下的小屋、花园、绿道、阳光山坡和林地清新、芬芳,贴近自然,让人赏心悦目,是城市化下消失的乡村之美的永久纪念。</p> <p class="ql-block">《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迈尔斯.伯基特.福斯特</p><p class="ql-block"> (1825-1899)</p><p class="ql-block">1880年,水彩、水粉、纸</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时代的观众对诗情画意之传统习以为常。在该传统中,自18世纪晚期开始,村舍就已经是一种能引起人情感共鸣的乡村生活符号。福斯特是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的乡村风景水彩画家。他以"给当红诗人的诗集画优美的插图"著称。19世纪50年代,他的许多作品都用作约翰.弥尔顿( John Milton ,1608-1674,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六大诗人之一)的《欢乐颂》《沉思颂》这类出版物的插图。人们惯于照田园短诗的悠久传统来看待他的图画。因此,他的画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收藏家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每当他有作品要出售时,经销商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去抢购。</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是一个典型的福斯特式主题,呈现了一个英国乡村常见的一角:倚门而立的一名女子(家庭主妇)正温柔地注视着门外台阶上正在相互玩耍的孩子们,一只小猫正在门前的台阶上戏耍和晒着太阳。整幅画面布局复杂多变,色调柔和,局部安排既动静相宜,又有光影变化。福斯特于1863年移居至萨里郡风景如画的维特利村,《幸福时光》或许就是对这个地区的描绘。</p> <p class="ql-block">《彩虹》</p><p class="ql-block">威廉·戴维斯(1812-1873)</p><p class="ql-block">185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威廉·戴维斯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但定居在利物浦。在那里他受到了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技巧,用以来传达光线的动态与变化。</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描绘了利物浦东部圣海伦斯附近的乡村。艺术家捕捉到了暴风雨过后的瞬时场景:风吹着树,破云而出的太阳照亮了前景中的田野和羊群,天空出现了彩虹,乌云退向的远方暴风雨依然在肆虐。艺术家以线条、圆点、飞溅的颜料传达了动态中的风景,给纹理一个持续的变化。</p><p class="ql-block">1858年,该幅作品在利物浦展出,因受到批评,戴维斯曾将画布右侧的彩虹折叠隐藏到装裱中。完整的作品直到1972年才被重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制花女工》</p><p class="ql-block">塞缪尔.梅顿.费舍</p><p class="ql-block"> (1859-1939)</p><p class="ql-block">1896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英国画家费舍在皇家美术学院接受培训后前往意大利,并一待十年。他笔下最典型的威尼斯题材作品是以女性为主角的风景画,多表现如狂欢节、婚礼或节庆中的女性。</p><p class="ql-block">19世纪的英国,轰轰烈烈向前发展的工业社会迫使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投入到工厂劳动中,以维持家庭生计。一些艺术家开始描绘独自工作的女裁缝等形象,以引起人们对服装业剥削女性的关注。但却很少有人直接描绘在拥挤的血汗工厂里工作的女性。《制花工》是对职场中的女性的罕见描绘,也是费舍另一幅画作《克勒肯维尔花匠》的投标版本。画中描绘了年轻女孩在由教会建立的所谓为帮助贫穷的年轻女孩而设立的花艺工厂里面制作人造花的场景。粉红色的花朵密密实实地排布于画作前景中,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制花女工神情松弛,工作专注。费舍虽然将这一场景理想化为"优雅和美丽",但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底层社会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午休的睡狮》</p><p class="ql-block">1863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威廉.哈金斯(1820-1884)</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威廉.哈金斯,英国动物画家,15岁就被利物浦艺术学院录取并成为院士。他的画作以良好的素描和显著的色泽而闻名。</p><p class="ql-block">这两幅画展示了哈金斯在描绘动物特征时不带主观色彩的精准捕捉能力和他通过自己独特的技术来展现毛皮和羽毛质地的技巧。哈金斯对描绘狮子很感兴趣,但他对狮子的了解仅限于动物园及到访过利物浦的巡回马戏团,未曾到过它们的原始栖息地。因此《午休的睡狮》这幅作品的画面背景显得有些泛泛,不过这也促使了观画者的注意力可以一下子聚焦到狮子本身。</p><p class="ql-block">除了狮子和老虎等野生动物外,他还画了许多农场动物,包括羊、牛,以及驴、马、鸡等一系列家畜和鸟类。《守护》这幅作品先以铅笔在白色纸板上勾勒轮廓,利用光滑的纸板增强薄涂油彩的透光度,从而呈现了更加鲜亮和界限明确各不干扰的色彩。</p><p class="ql-block">哈金斯的绘画不如兰西尔有感情渲染之力,声名上也达不到兰西尔的高度,但是,他对动物解剖学、动物体态和动作的了解却堪比兰西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色谷仓》</p><p class="ql-block">乔治.克劳森</p><p class="ql-block"> (1852-1944)</p><p class="ql-block">190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克劳森是19世纪80年代从伦敦移居到乡村的英国艺术家之一。他反对英国学院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国印象派画家的影响,认为光是风景艺术的真正主题。1897年至1921年间,克劳森创作了一系列描绘谷仓内部氛围的绘画作品。《金色谷仓》即为这组系列画作中最具代表性和最为经典的一幅。画作里,陈旧古老的农场建筑中,一个小男孩正在木梁间弯下腰去收集谷物,他身后的男子正拿着簸箕将谷物和谷糠分开。在这里,艺术家有意突出了谷仓内部的宽阔,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他多运用宗教场景或宏大历史题材来描绘日常生活的艺术特点;此外,画家还运用短而密的笔触与明亮的氛围效果展示了法国印象派风格的影响。克劳森虽然否定 HUAWEI P30届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但是他的许多绘 LEICA QUAD CAMERA 都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利物浦海关大楼北侧》</p><p class="ql-block">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 (1836-1893)</p><p class="ql-block">1880或189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格里姆肖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本土艺术家,唯美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以绘画中的细节表现和对黑夜以及月光的表现手法而知名,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优秀、最有成就的夜景与城市景观画家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利物浦码头。整幅画作以宽阔笔直的河岸街为中心,左边是停满了船只的沃平码头和坎宁码头;右边带有廊柱和三角形门楣的希腊复兴式大型建筑是利物浦海关大楼,该建筑建于1828年,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损,并于1948年拆除。我们从画面上昏暗的光线和朦胧且高饱和度的色彩中可以推测出,此时应是港口码头的傍晚时分。昏黄的灯光隐约穿透雾气,行人和马车都散发出一种神秘感。人造光从建筑物的窗户和煤气路灯中倾泻到路面上,凸显出雨水浸泡过的光滑路面。这幅画的一些细节并不完全对应现实,可以看作是对利物浦码头的回忆而非精确的地形描绘。</p><p class="ql-block">格里姆肖一生画了许多英国北方工业城镇的场景以及伦敦的风景,城市和郊区街道以及码头的月光景观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他笔下潮湿的煤气灯街道,朦胧的海滨港口,熟悉的街头巷陌,矗立徘徊的行人……</p> <p class="ql-block">微风徐徐</p><p class="ql-block">亨利.摩尔(1831-1895)</p><p class="ql-block">1887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利华夫人美术馆</p><p class="ql-block">亨利.摩尔,英国海洋和风景画家,以海景画为主要创作对象。他对海水波浪的形态有着细致的研究与深刻的认识,其画作构图往往大而空旷,且多由天空和大海这两个水平横带组成。传统的海洋艺术家作品中多带有叙事性或象征性内容,他们往往把大海作为船舶的背景,来表现沉船或者海战。而摩尔的海景画中没有人物,有时甚至没有船只。</p><p class="ql-block">《微风徐徐》是摩尔成熟作品的典型代表。画面上只有挂满着白云的蓝天,以及泛着白色浪花的蔚蓝大海,既没有人物,也没有故事。艺术家以顺畅的绘画技巧和这种集中主题的方式出色而专注地捕捉了水天的动静,以及大海的色彩和质感的细微变化。部分学者认为该作品所呈现的景象可能是英吉利海峡。</p> <p class="ql-block">《沉船浮标》</p><p class="ql-block">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p><p class="ql-block"> (1775-1851)</p><p class="ql-block">绘制于1807年,再创作于1849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苏德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透纳《自画像》1798,布面油画,伦敦泰特美术馆藏</p><p class="ql-block">2020年英格兰发行的纸币上就印着透纳的这幅自画像</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画家的艺术生涯,也许很多世纪以后都出现不了第二个这样的人,而我们之中任何一个有可能成就伟大艺术的人,至少要跟随着透纳的轨迹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p><p class="ql-block">约翰.罗斯金</p><p class="ql-block">透纳是英国绘画史上的天才人物,19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他的出现使得以风景画为代表的英国美术成功跻身于国际艺术之巅。他因对光线的把握和对色彩的巧妙运用,被后人奉为印象派的先驱。他从沉船、火、自然灾害等现象中获得创作的想象力,也沉醉于描绘现代机械和工业化所带来的变化,其胸腹中的意境已经达到与造化相契合的境地。透纳,这位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在他生命的尽头,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欧洲最领先的艺术家。他最"抽象"的一些作品,直到21世纪的今天都无人能超越。</p><p class="ql-block">1851年底,透纳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幅画作是他生命中最后完成的几幅作品之一,是透纳在他1807年所绘制的一幅表现泰晤士河河口景色的画作上,耗时6天再加工完成的。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几艘船只正在风暴中危险地上下颠簸。天空被双彩虹所占据,彩虹的尽头落在了一艘船的背后,一道闪光照亮了中间那艘船只的船帆,而画面左下角的一只船上身影模糊的人似乎已陷入危险境地。海上的浮标通常被用来警示危险水域。透纳在画作前景特意加入了两个飘浮着的浮标,其中的一个绿色浮标上还标有英文字母" WRECK "(沉船)。这艘坐满了水手和游客的船只,他们是否忽视了警告,或者是已经遭遇了不测?我们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在大多数文化中,彩虹都象征着希望,彩虹和光明意味着新的开始。但在《沉船浮标》这幅画作中,透纳首先让我们看到光明和彩虹,然后又将我们的视线引向可能发生灾难的黑暗与风暴地带。艺术家到底想表达什么?如此强烈的光源,是火光?是爆炸?是虚假的希望?还是透纳心中的奇迹之光?透纳把这艘船放在黑暗之中,或许是想表现出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无力,但它也可能象征着人类为了战胜自然,在风雨飘摇中向着光明前行的不懈奋斗。</p><p class="ql-block">这幅画非常典型地表现了透纳对光线的处理。1849年的国家艺术展览上,尽管评论家们对这幅作品有着不同的争议,但是《文字公报》认为它是"他的力量在色彩中的奇妙标本";《艺术期刊》称其为"透纳晚期最好的作品"。而作为透纳的超级仰慕者,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也将此画作描述为"在他高贵的手忘记其灵巧之前所画的最后一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挽歌》</p><p class="ql-block">弗雷德里克·莱顿 (1830-1896)</p><p class="ql-block">188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沃克美术馆</p><p class="ql-block">莱顿的绘画以其华美的艺术风格成为英国学院派继雷诺兹之后最主要的代表,他的艺术标志着英国绘画艺术的最成熟阶段,他的名字成为了学院派的代名词,对推动英国古典复兴从短期现象转变为严肃运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许由于曾在欧洲各地接受艺术教育的经历,莱顿对美学的理解几乎比任何一位同时代的英国人都要深刻,他把古希腊艺术看成一种完美的基本标准,并试图在希腊神话和诗歌题材的绘画中为现代人重塑这种理想美。其画作典雅明净、和谐华美,画中人物大都端庄秀丽,充满了如梦如幻的怀古情趣。</p><p class="ql-block">挽歌是一首哀叹的歌曲或诗歌,通常是为逝者而作。1889年,莱顿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了这幅名为《挽歌》的半身女性画像,有评论家称赞道:"此图哀伤之表达,恰如人物面容之柔美、典雅与自然。"《挽歌》中的女士身着奶白色优雅的希腊式披肩,秀发上缀有月桂花环;女子服装上的褶皱在颈部漾起婀娜的弧线。</p> <p class="ql-block">《圣则济利亚》</p><p class="ql-block">约翰.迈尔惠施.斯塔威克</p><p class="ql-block"> (1849-1937)</p><p class="ql-block">1895-1896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苏德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斯塔威克是拉斐尔前派第二阶段的重要成员,曾是伯恩﹣琼斯的工作室助理,伯恩﹣琼斯对他的作品产生了主要影响。斯塔威克的作品富有象征含义的传奇主题,色彩浓厚,细节精准,极尽精雕细琢。</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油画作品。中的圣则济利亚是音乐的守护神,她以一位优雅的女性形象出现,令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圣则济利亚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通常被艺术家表现为在一位天使的陪伴下正在弹奏便携式风琴的样子。这幅画作中,斯塔威克沿用了这一形象:两个人物都穿着文艺复兴时期色彩丰富的长袍,专注于她们的音乐,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当代现实隔绝的艺术和美的世界中,她们的音乐更像是来自天堂而非人间。这是从伯恩﹣琼斯的艺术中衍生出来的概念。斯塔威克的艺术融合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对细节一丝不苟,具有浓重的装饰感和古典情调。同时,这幅画的构图也非常独特。它采用了立体构图的方式,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整幅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家通过巧妙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将圣则济利亚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者面前。这幅画不仅是一幅艺术品,更是一次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与致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梦回往昔:膛过浅滩的骑士》</p><p class="ql-block">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p><p class="ql-block"> (1829-1898)</p><p class="ql-block">1857年创作后,约在1863年再次绘制,水粉、纸、白色色粉、阿拉伯胶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利华夫人美术馆</p><p class="ql-block">米莱是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创始人之一,绘画天才。10岁获艺术协会颁发的银质奖章,11岁进入皇家美术学院,18岁获艺术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19岁与亨特和罗塞蒂共同发起"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并于1896年出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米莱以近乎摄影的方式表现大自然的卓越能力,以及他将大自然融入作品的各种方式,都是他作为杰出的艺术家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米莱拥有极强的造型能力和熟练却不落俗套的写实技巧,他的画作色调典雅,画面忧郁且深沉。《梦回往昔》的画作题材选自米莱的朋友、艺术评论家汤姆.泰勒以中世纪语言写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位全身披着金色铠甲的古代骑士,帮助两个贫穷樵夫的孩子,用马驮他们过河的情景。骑士虽然年事已高且饱经战争的摧残,但他的眼睛仍然熠熠生辉。曾经骁勇的骑士和战马不再与人战斗拼杀,而是将援助贫民作为己任。该作品是米莱1857年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的一幅同名大型油画的水彩缩小版,也是其生平中少量水彩画中的精品之作。</p> <p class="ql-block">我不忍视十九世纪中国的惨相也曾憎恨维多利亚女王对东方大国的染指。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也正是她的努力我们得以欣赏到这一时期令人震撼的艺术。我的照片只是一个蹩脚的作品,在真迹面前可以说是对它们的亵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