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省实之恋</b>__廖其光</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发生在广东实验中学的故事(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部分 学生学工、学农、学军</b></p><p class="ql-block"> 在1967年,广州市的中学已经进驻了毛泽东思想工人阶级宣传队(工宣)和毛泽东思想解放军宣传队(军宣),工宣队长和军宣队长都是学校的主要行政领导。按照当时“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学生不但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相结合,向人民解放军学习。所以学校就有了学生学工、学农和学军的安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一. 学工</b><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 60中当时的挂钩工厂是在员村东面的广州化工厂(广化厂),离学校约10公里。最早开始学工的,是直属连的学生。四个排的学生,男生全部安排寄宿睡在饭堂上面二楼礼堂的水泥地面上;女生就分散安排到一些空置的房屋居住,一些还被安排到程介村广化厂的生活区居往,从居住地到广化厂约有2公里路程,步行需要20多分钟。直属连的学工时间为三个月。</p><p class="ql-block"> 学生被分散安排到各个车间,与工人师傳一起劳动。广化厂的主要产品是固碱(固体氢氧化钠)和液氯(液态氯)。生产流程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液碱,再分别压缩氯气和氢气成为瓶装液态气体,用蒸馏方法加热液态烧碱蒸发水份后成为固碱。氯气和烧碱都是工业用的重要材料,广化厂还附带一些工业产品。</p><p class="ql-block"> 氯气有毒,广化厂隅有发生跑氯事故,工人都很害怕。氯气泄漏时,随风飘过稻田的上方,青青的禾苗就变黄枯死。为此,广化厂还得赔偿农民的损失。</p><p class="ql-block"> 由于广化厂的生产流程还算较自动化,工人的劳动大部分都是定时记录仪表数据,比较单调,学生都觉得无聊,所以也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分在机修车间的学生跟随工人师傅,会学到一些操作技能;分在电器维修车间的学生,在工人师傳指导下学习过安装日光灯,算是物理知识的实习吧;分在电解车间的学生,会加深一些化学知织的理解……。而分在盐水车间、防腐车间、铸造车间、六六六(农药)车间的学生,就经受了艰苦的磨练。</p> <p class="ql-block"> 71届初中毕业的学生在广化厂学工留影 </p><p class="ql-block"> 后来,广化厂只接纳两个班的学生到工厂学工,并且不能安排住宿。这样学校只能帮学生集体购买乘坐公共汽车的学生月卡,每天(除周日)在农林下路23路汽车总站挤公交车来回上下班。</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年员村附近的工厂较多,公交车的数量又少,各工厂上下班的时间又基本相同,所以上下班时间每辆公交车上都挤满人,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公交车的车况不佳,沥青路面又高低不平,坑坑洼洼,车开得较慢;再有就是人体的异味、汗臭味……,以及员村绢麻厂和二棉厂的纺织女工高分贝(受工作环境形响)的讲话声……,坐这样的公交车确实不好受。</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学工点除了广化厂外,还有在大南路的民族电器厂(主要生产电器开关)、在东山口的东升电嚣厂(主要生产变压器和电焊机)、在上元岗的东升电器元件厂(生产电器元件)、在荔湾区杨巷路的东升钉厂(生产各种规格的铁钉)、在越秀区珠光路的刷子社(生产各种竹木手柄的毛刷)、在珠光路和豪贤路小巷内的东升包装厂(生产水泥袋);另外,学校自己也办了小工厂,有金工车间和电镀车间,也安排一些学生参与劳动。学生在这些地方学工,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掌握一些劳动技能。</p> <p class="ql-block"> 72届初中学生在东升电器厂学工留影。</p><p class="ql-block"> 1976年9月,我被冯思义老师(当时是教育组副组长)抽调到教育组,负责安排学生学工事务(兼上高一的物理课)。刚好这时广化厂提出只接纳一个班的学生学工,我只有另找新的学工点。终于找到在先烈路青菜岗的东方服装厂,经与厂方协商,乐意接纳学生来工厂学工。 </p><p class="ql-block"> 该厂是给外商加工成衣的工厂,专门缝制各种规格的牛仔服装,所有原材料都从外面进口,衣服出口到欧洲的居多。 </p><p class="ql-block"> 工厂属于半自动化流水作业生产的工厂。裁剪布料的方式,是用拉布机把一匹匹牛仔布拉在50米长的平板桌面上,叠加100层,把一张长50米带划线小孔的样板牛皮纸平铺在布的上方,多名工人分别用一个个装有白色粉末的布袋在纸样上面上下抖动,白色粉末就通过小孔在最上面的那层布上留下待裁剪的一点一点的划痕。拉开样板纸后,多名工人就用竖直的电割剪刀把100层厚的布匹分割成一段一段,然后再继续细分成衣服的各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 工厂切割多层布料的切割机</p><p class="ql-block"> 随后,工人把切割下来各个部分的布料一片一片进行编号,数字从1~100。如果有错漏,必须从头到尾逐张检查编号顺序,找到错误的地方,改掉原来的编号,重新写上正确的编号。</p><p class="ql-block"> 工厂是流水作业生产,工人各自缝制同一编号不同部分的布料制成衣服的其中一部分,最后把各部分再缝为衣服成品。工人分工合作,专做自己熟练的一项工序,既保证质量,又提高工作效率,这就是流水作业生产的优势。 因为各匹布的颜色在染色时会有所不同,所以编写的序号绝不能错乱,否则制成的衣服就不是同一块布的颜色了。工人师傅都特别提醒负责编号的学生注意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但有个别的学生在写编号的过程中,我行我素。当发现写漏一张后,为方便自己工作,就把最后的一张抽上来写上号码插在中间补上……,后果可想而知。事后,该学生受到严厉的公开批评教育。通过此事,使同学们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法则(遵纪守法),否则就会对单位、企业和国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个人是要负责任的。</p><p class="ql-block"> 该厂属于集体所有制的二轻企业,福利待遇不是很好,一些工人经常下午请假看病,影响到工厂任务的完成。工人请假后,会空出一些工作车位,经厂方与我商量,推迟学生上下班的时间(按规定学生学工时间是每天6小时),这样既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劳动实践操作,亦保证工厂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p><p class="ql-block"> 学生学工大约是1978年后就取消了。</p><p class="ql-block"> 学生通过学工,学会与社会和人融合,学习工人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优良品质;学会判断事物的正确与否,分清是非对错。</p><p class="ql-block"> 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的学习方式。但我感觉学生每年学工一个月的时间太长。到后期,学生学工时间缩短为半个月,我多了一项工作,就是及时到月卡销售点更换学生月卡的照片,给新去学工的学生使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 建农村分校,学农</b></p><p class="ql-block"> 在文革前,省实都每年两次组织师生到增城的新塘公社参加夏收夏种和秋收的农忙劳动,时间都是一个星期。</p><p class="ql-block"> 60中时期的学农,主要是学生参与建设农村分校和农田劳动,高年级的学生,有时也会被安排到分校附近的生产队与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p><p class="ql-block"> 60中先后有两个农村分校,分别是“爱群分校”和“沙田分校”。</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 广州市中学建农村分校的背景</b></p><p class="ql-block"> 1969年年底,前苏联与我国关系紧张,在我国东北边境集结几十万军队。当年全国备战,战备疏散演练通知下发到广州市各中学,要求所有市区内的中学生必须在24小时内全部撒出市区中心,随后老师回去向学生传达该命令。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下午,我校师生就沿广花公路撤离出广州市区中心。我当时在学校当辅导员,我与所在三营(初一学生)的8~10连共12个班的师生就撤离到离市区中心最近的上元岗村和长湴村,11~13连(初一学生)12个班的师生就撤离到龙眼洞附近的广州市林业学校;二营(初二学生)、一营(初三学生)和直属连(高一学生)的师生就撤离到更远的岭头农场。 </p><p class="ql-block"> 上元岗村附近有黄村军用机场,晚上教练机不断的起降训练,飞机飞行的轰隆声特别响,探照灯光射向空中追踪照射着飞行的飞机,真有种战争来临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拉练结束。上级部门决定,为了战备需要,要求广州市区所有中学必须建立农村分校。学校革委会副主任欧隆耀老师(后调至广州六中任校长)负责创建分校,地点就选在从化县龙潭公社爱群大队,直属连的师生直接就从岭头步行到爱群大队(村)。可以讲,分校开始是战备的产物,后来又成为学生学农的基地(亦解决了学校课室不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2. 从化县龙潭公社爱群分校</b></p><p class="ql-block"> 爱群分校选址在爱群大队部旁边的一个山坡上。爱群大队属下有庙牌、萝卜地、吳屋、大水窿、三棵松……等几个生产队。爱群大队当时还没有通电,也没有公路,只有一条小道进出山村。山村人贫穷、落后,一些村民一辈子都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爱群分校的远景图</p><p class="ql-block"> 图中的上半部分就是爱群分校(还没有完全建好),在山坡上建有五栋宿舍,在位置最高的那拣宿舍的右边有个泥地篮球场;在右边山顶上建有一栋六间课室和一间小小的老师办公室(图中课室后面是另一座更高的山,与课室所在的位置之间有一道大山沟隔开),课室前面平整出一个泥地操场,养猪场就在宿舍右边被树挡住的山沟中。</p><p class="ql-block"> 后来陆续在操场右边下方山腰处建了一栋分校办公用房,包括医务室和长驻分校的教工住房,房前也有一块平地;平地的下方建有饭堂,饭堂的下方挖了一个现在还在使用的水井,水质很好。</p><p class="ql-block"> 爱群大队没有通电,物理老师刘德煌(后任省实副校长)与广化厂的一位电力工程师一起,用一台废旧的三相电动机改装成为三相交流发电机,晚上用水流冲击辗米机房的水轮机转动,用皮带传动的方式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但发出的电,功率不大,电压较低,只能供大队部作为晚上照明用。</p><p class="ql-block"> 为了改善爱群大队的经济收入,爱群大队在学校的帮助下,购买了一台中型拖拉机,主要任务是搞运输。1970年初冬,大队的拖拉机驾驶员利用龙潭河的枯水期间,强行把拖拉机开过龙潭河的河床(当时的龙潭河木桥只能通过一辆板车),一直开到爰群大队部前。成为轰动爱群大队的两件大事:①铁牛进山区,②电灯放光彩。当晚,离大队部最远的三棵松生产队的一些村民,都举着松枝火把前来观看庆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1).分校的开荒牛</b></p><p class="ql-block"> 直属连的师生初到分校,什么都没有,只能睡在大队部礼堂的泥地上。在地面铺上一层稻草,垫上一张塑料薄膜和草蓆,就是住宿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掀开草蓆和塑料薄膜,底下的稻草已湿透,薄膜挂满水珠。</p><p class="ql-block"> 在大队部前边一条小溪的小屋旁边,立起一口大铁锅,就是学生煮饭的地方。 学生上山打柴,自己烧水做饭,吃的是油盐饭,没有青菜……… ,加上当时粮、油都是凭票限量供应,生活环境异常艰苦。而且欧隆耀主任要求老师不搞特殊化,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属连的师生就是这样熬过来的。 </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分校,劳动量大,饭不够吃,有天晚上饿得受不了,只能找长驻分校负责养猪的李豪章老师,从猪食中找到几个红薯(番薯),用刀削皮后直接生吃,才解决肚饿问题。我体重原来有110多斤,在分校仅剩99斤,如果没有红薯,体重可能更低。 </p><p class="ql-block"> 从一些校友怀念分校故事的文章中,我也得知有些负责养猪的学生发现用来喂猪的番薯叶中混有番薯,由于肚子实在饿,他们偷偷地把番薯放在火炉中烤熟吃。</p><p class="ql-block"> 师生的首要劳动是打泥砖和上山伐木建房子,还要用板车来回步行14公里到龙潭镇购买和运输米、油、盐等生活物资。</p><p class="ql-block"> 建房最省钱的是建泥砖房。打泥砖一般都是秋收后农闲时进行,农民把稻田的泥巴挖出来,用牛踩这些泥再做成泥砖来建房。而师生只能光着脚丫来代替牛踩这些泥巴,泥巴从脚趾缝中挤出来,师生干的就是牛干的活。 </p><p class="ql-block"> 后期,分校陆续建房子,我也曾经在气温3摄氏度的时候带学生打过泥砖,还要把一些稻草切割成几厘米长放在泥巴中(当草筋)一起踩。脚生冻疮,脚跟都裂开了,露出一条条血痕,晚上揪心的疼痛。我当时血气方刚,年少不懂事,我带头后,就指挥学生跟我一起踩泥巴……。学生毕业后,一些女学生向我讲起此事,我只能道歉。因为我读书上生理卫生课时,男女生是分开上课的,我不知道女孩子身体的特殊情况。</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也说明,作为一个老师,除了掌握传授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外,还要知道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关怀、爱护和教导学生,这是老师的职责。</p><p class="ql-block"> 建房需要的木头都是从山上砍下来的松树。当时爱群大队与分校达成协议,只要是分校搞基建需要,山上的松树不管大小粗细,都按每棵树0.8元结帐。</p><p class="ql-block"> 野生树木的生长有个特点,山坡越是陡峭的地方,树木长得越高大挺直,但是采伐和运输就越危险和艰难。同学们在老农和老师的指导下,也逐渐掌握了伐木的技能。首先,要分折待伐树木的長势,找出整棵树的重心位置偏向,然后选定在重心偏向最多的一面,在离地面30~50公分的地方(便于施力)用柴刀砍树。当大树被横向砍了一半多的时候,大树会向重心偏侧的方向倾斜,同学们就会砍树的另一面,直至整棵大树被砍倒。被砍倒的树木要削掉技叶仅剩树干,再根据需要截成一定长短的木头(方便运输),先用绳子绑好,顺山势斜拉到有路的地方,才能用抬或扛的方法运回分校。</p><p class="ql-block"> 建房子的金字架横樑,一般都要4~5米,建大平铺的床板,也要2米。一根两米多的树干,一般都有200多斤重,若用绳子绑好后,4个同学用木棍作扁担来抬还算稍为安全。如果山路不宽,就只能用肩膀来扛了。几个人合力扛树木,那才叫危险。由于山路崎岖不平,人稍为站立不稳就会滑倒,树木的压力会瞬间被转移到其他同学的肩上,很容易引起学生受伤。 </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扛木的过程中默契合作:</p><p class="ql-block"> ①统一右肩杠木,双手托住并扶稳木头; </p><p class="ql-block"> ②左右脚步调保持一致(喊着左、右、左的口令),小步幅一步步向前行走; </p><p class="ql-block"> ③需要休息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喊口令一齐往右把树木推离肩膀。 </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4~5米长的树木,那就更需要大家配合好才行。在扛树木的过程中,哪怕一位同学不配合或者拈轻怕重,都会引起其他同学受伤。但同学们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完成任务。这种默契合作的劳动友谊,是最无私、最真诚的情谊。毕业后同学们聚会时,当回忆起扛木头的故事都非常感动,即时就有同学建议为同学们的真情友谊干杯。</p><p class="ql-block"> 当然,被砍下来的树枝和树叶,都会被同学们用绳子捆好挑回分校当柴火。</p> <p class="ql-block"> 煮饭的柴草都是由学生从山上砍割回来的。山上最多的野草就是上图的芒萁草(又叫狼萁草)。这种草晒干后很容易用火点燃,火势很猛,最适合作柴火燃烧(刚割下来的草也能很好地燃烧)。同学们上山用柴刀把芒萁草割下来,用绳子捆绑起来,每人两捆,再用两头尖的长竹杆穿过草捆,就可以方便地挑回分校。</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7I届初中原十三连一排余慧卿校友根据学生上山打柴的故事而创作的一幅国画。</p> <p class="ql-block">71届直属连的学生在宿舍旁边山坡路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直属连的学生在课室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直属连的学生在分校办公用房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直属连的学生在饭堂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直属连的学生在辗米机房水坝后面的山坡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现在水坝后面的山坡没有水了</p> <p class="ql-block"> 辗米机房现在已经拉上电线,用电动机带动辗米机辗米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2). 去分校的方式</b></p><p class="ql-block"><b> </b> 第一种方式:坐火车到清远的源潭火车站下车,先走十多公里的公路,再转走几公里的山路到达分校,这种方式用得最多。坐火车舒服,车费较低,但行走路程长,山路难走,容易迷路。</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方式:坐汽车到龙谭镇,再走7公里的小路到达分校。这方式,路相对好走,走路所用的时间不长;但车费较高,坐车颠簸、时间长,人容易晕车。这种方式只是后期试过几次。</p><p class="ql-block"> 第三种方式:直接从广州走路到分校。这种方式太艰苦,只是个别高年级的师生试过。</p><p class="ql-block"> 1970年8月,我与周惠梅(英语)老师带领四连(初二学生)由各排抽出的学生组成30人的学生队伍,作为先头部队,按第一种出行方式第一次去分校。</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白云路的广九火车站乘坐火车,约中午12点左右到达清远的源潭车站下车后,我们背着背包,两肩斜挎书包和行军水壶,双手还抱个水桶,以大约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沿泥沙公路向分校行进。</p><p class="ql-block"> 事前约定好是由分校派学生在源潭水库边的公路旁接我们走山路到达分校的。中午2点多,我们行至途中一个村庄,有棵大树挡住猛烈的阳光,同学的又渴又饿又累,还没等我指挥,已经自发地在大树下寻找地方坐下休息了(实际当时已经离山路口仅几公里路程)。休息一会,有几个同学拦停了一辆顺路经过的解放牌卡车,一下子,所有同学都带齐行李爬上卡车,老师也不例外。我咨询过司机,讲明我们要到的地点是源潭水库边的小路口,司机说知道了。同学们一路高歌,欢声笑语,转眼间汽车已行驶经过我们约定的那个山路口。司机在另一个山路口前停下车,师生一同感谢司机后,就坐在公路边等待前来接应的同学。到3点多了,还不见前来接应的同学,再向路过的农民打听,才知道我们坐车过站了。我们赶紧往回走,到达山路口时,向当地人打听,才知道接应我们的同学听到有人讲有辆汽车载着一群学生过去了,以为我们可能坐车直接到龙潭镇了,就自行回分校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向导,当时不要说手机,连打电话都要逐个部门转,而且分校也没有装电话。怎么办?我向当地人问清楚走向分校的路径,和周老师商量后,决定照样进山。走到水库边,也找到小路行走。不久太阳落山,一下子眼前乌黑一片,同学们凭手电筒一直慢慢行进,我走在前面择路,周老师负责押后。谁知我在前面走着,发现小路突然没有路了,只有一条两傍杂草丛生,而且估计很久已经没人行走过的小窄路。我与周老师商量后,决定大队留在原地休息等待,我带上两位同学往前探路。走了一段路,这条小路更难行走。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些微弱的灯光,我们三人朝灯光走去。近了,灯光处与我们隔有一段湖水,我试了一下,水深刚过腰,当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举起几个背包就趟水过去了。刚上岸,惊动了小岛屋内的人,经询问,才知道这里是源潭中学的分校。我向他们的老师讲明我们的情况,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他们立即安排一名熟路的学生给我们当响导。我们放下所有行李交由他们代管,登上他们派出的一艘漏水的小艇(一边行驶还要一边往外泼水),按我所确定的方位寻找我的大部队。</p><p class="ql-block">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周老师带领的大部队在我走后不久,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远处还有打雷闪电,山里亦不时传出一些野兽的叫声,目前又迷路困于如此绝境,对于第一次经历这种恶劣环境的城市学生来说,确实是可怕的。个别胆小的女同学情不自禁低声哭了起来。据周老师事后讲述当时的情况,有个别男学生还讲些风凉话,说不如跳水被淹死总比被野兽吃掉好…… 。周老师一直安慰同学们,叮嘱千万别做傻事。</p><p class="ql-block"> 当大家发现水库有船行驶,而且有电筒光时,我听到有同学说是分校派人找他们来了。我上岸后,对同学们讲明情况,安顿好同学们的情绪后,提出行走时要互相照顾,注意安全……等要求。向导栓好小船,带领我们行走5分钟左右,水库另一边山坡上突然出现火把和手电筒灯光,原来是分校的冯思义老师和刘德煌老师带着民兵前来寻找我们。得知这情况,我才放下心头大石。</p><p class="ql-block"> 冯思义老师当时在对岸大声喊话,叫我们不要走动,一切听从他的指挥。随后,冯老师带上一名熟路的民兵坐小艇过来与我们汇合,源潭中学的学生向导与我们道别后划小艇回去。</p><p class="ql-block"> 我们安全到达分校,时间已过12点。分校领导已预先安排人煲好了姜汤和饭菜,先头部队的师生饭后就简单休息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我与一位学生走到源潭中学分校取回行李,并向他们表示感谢。白天才看清楚,原来昨天晚上我们走到无路的地方,有十多级向上的阶梯,上阶梯后又是另一条路,可通往分校。 </p><p class="ql-block"> 此事给我教训,凡事要按规律办,不能图方便,走捷径,安全第一最重要。首先,我和汽车司机都不清楚接应地点的具体位置; 其次,我们从源潭火车站行走到源潭水库边是有一定时间的,分校接应的人应该在我们到达水库路口前就到达接应地点等候,但不会提前太多的时间。由于我们乘坐汽车,就提早通过了接应地点而造成事故。事发后如果没有好心的源潭中学师生的帮助……,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外出时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我们怎样自我保护呢?如何生存?怎样与外界取得联系……?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居安思危很重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3). 分校的生活设施</b></p><p class="ql-block"><b> </b> 分校经过直属连和其他连队的师生近一年的建设,分校已经建有五栋宿舍和一座课室,住宿的问题是解决了,但还没有饭堂,也没有洗澡房……,吃饭就是首要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个连队有六个排的学生,师生共300多人,煮饭的地方就在爱群大队部前面的小河边上。只有一口大锅,煮饭炒菜都靠它。小河的水就是食用水,食用的米和油要靠车队的同学用大板车从7公里外的龙潭镇购买后运回来,吃的是油盐饭(限量不管饱),瓜菜几乎没有,燃烧的是同学们从山上打回来的柴草。</p> <p class="ql-block"> 这是学生后来回分校拍摄当年小河边的小房,这小房当时是用来存放米、油、盐等生活物资和干柴草,小房的右边就是煮饭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煮大锅饭可不是容易的事,首先要把米用箩筐装好,浸泡在水里洗净,让米吸够水再凉干;预先要备好足够多的干柴,然后把锅里的水(加有盐)烧开,用大木勺把米均勺撒在开水里(这时要保证柴火烧得旺,保持水一直沸腾),等所有米都撒进锅后(水也被米吸收得快干了),就要及时用木鍋盖把饭盖好,还要用湿布把鍋盖的边沿堵上防止漏气,同时要马上关火,利用柴火燃烧后的木炭来保温20~30分钟后即可。分饭前,在饭面均匀撒上熟油,让油渗透到饭里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遇上连续下雨的天气,没有干柴,就要一边煮开水,一边把湿柴放在燃烧的炉堂里烤干备用。我们试过最晚的一顿晚饭是晚上9点多才吃上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洗澡房,同学们只能在河边洗澡。男女同学分别在小河的下游和上游,男生就方便点,女生就麻烦了,还得找人轮流放哨。虽然开始是夏天,但山区天气还是比较凉的,到后期天气转冷,同学们还得顶住低温用冷水洗澡。</p><p class="ql-block"> 教师和学生都睡在已经建好的泥砖房宿舍里,床是双层的大平鋪,用木板钉起来做的一肩小窗,打开作采光用,泥地面,没有门,也没有电。 当时只有我们一个连队的师生在分校,男女教师就住在相邻的两间房,天气好的晚上,老师们在宿舍门口聊聊天。有天晚上,唐崧老师太累了,发开口梦唱歌,清晰地唱“山洞里遇喜儿”这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的一句,引得我们开怀大笑。</p><p class="ql-block"> 我第二次去分校时,李森营、郭宝民和我三位男老师就住在山顶课室中间的老师休息室。冬天天气寒冷,一天半夜,呼呼的北风透过泥砖的缝隙吹进来,我们无法入腫,李森营老师半夜起来,用小竹签顶着一些旧报低堵塞泥砖缝隙才没那么冷,我们还要用塑料雨衣包裹住棉被才能入睡。第二天,我们赶紧在墙外用湿泥巴把砖缝堵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4). 运输车队 </b></p><p class="ql-block"> 分校到龙潭镇来回14公里,车队的同学要拉着大板车,载着几百斤重的粮食和物品,走的都是泥沙路,还要经过被同学们称呼为“腊子口”的大斜坡。走平路时还稍为好点,上坡时,前面的猛男除了用力往前拉车,还得掌握好车行走的方向,后面的同学要用更大的力气推车;下坡时,前面的同学要用力顶着车慢慢走,而后面的同学要用力往后拉住车,防止车速太快,上下坡会消耗同学们更多的体力。同学们就是实实在在的“苦力”,有些高大威猛负责拉车头的同学,为减轻同学们的负担,下坡时会一个人驾驶着大板车快速冲下斜坡,后面的同学拉都拉不住(事实是很危险的)。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5). 恐怖的漆毒</b></p><p class="ql-block"> 山区的农田本身就不足,大队给分校的种植用地是离分校较远的“大德朗"梯田。为了方便运输,需要把通往大德朗的羊肠小道拓宽为可以让大板车通行的车道,这任务就由我带学生完成。</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与大队派给分校的老农“清伯”两人先在前面把一些杂草和野生树木用锄头除去,后面的同学负责把崎岖不平的山路地面整平或改成坡度不大的斜坡,路面要有1米多宽,便于让大板车通行就可以了。但被我和清伯清理的杂树中就有野生漆树,被砍的漆树流出的乳液散发出的漆毒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对漆毒过敏的同学当然就中招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劳动后,就有7位女同学中了漆毒,皮肤裸露的部位红肿,皮肤骚痒,起斑疹,头部肿得象个猪头似的,只能在宿舍休息。第二天,我把学生中漆毒的事情告诉清伯,清伯教我如何识别哪些是野生漆树,我俩把漆树连根挖起,扔到远处的山沟中。</p> <p class="ql-block"> 漆树的叶子和果实</p><p class="ql-block"> 现在上网查阅可知,可以用肥皂水或碳酸氢钠(小苏打)水溶液洗刷红肿部位,并在患处涂抹蜂蜜的方法解除漆毒;还可以通过服用抗过敏药物,或涂抹艾洛松软膏等方法来解毒。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6)丰收狗的故事 </b></p><p class="ql-block"> 丰收狗是一只鬆毛公狗,是李豪章老师买回来并养大的。此狗名字的起缘是当年大德朗的水稻成熟收割,此狗又常跟随学生凑热闹,故被学生取名“丰收”。</p> <p class="ql-block"> 1970年夏天丰收狗小时候在猪场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负责养猪的学生在工作前学习毛主席语录。 </p><p class="ql-block"> 丰收狗颇通灵性,一次,猪场的猪出走,它居然负责把猪一只只赶回猪场; 有次,李豪章老师晚上与清伯等人在大队部聊天很晚,它几次用嘴咬住李老师裤腿要他回猪场休息,最后被李老师打了一巴掌,它居然趁李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叨走李老师一只鞋回猪场,害得李老师聊天后到处找不到鞋,光着一只脚回宿舍后才知晓真相。</p><p class="ql-block"> 丰收狗与另一位爱吹水的老师养的一只母狗(葫芦)相爱,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一大群生养的子孫在分校就自动担负起保卫任务。晚上,丰收狗会分配每只狗的任务,分别守住分校的各个路口,一但有情况,狗群就会集结随时待命向入侵者进攻。平时,丰收狗见到分校的老师、学生、老农都不会吠,一但有生面农民独自进入分校地盘,它就会拦在路口并大声吠叫,是分校尽职尽责的保安司令。</p><p class="ql-block"> 每次学生离开分校回广州,丰收狗都会为学生送行。当经过一些村庄时,村庄内的狗会大声吠叫,此时丰收狗会快速奔向村庄,狗吠声随即而止。同学们不必担心丰收狗怎样回分校,当队伍还未行走出水库山路,就碰到另一个连队来分校的师生,丰收狗就会摇头摆尾,亲热地任由新来的学生扶摸,并带领新来的师生走回分校。</p><p class="ql-block"> 1973年暑假,分校要搬迁到距离广州较近,交通较方便的竹料沙田(原56中)分校。搬迁时,丰收狗几次从车厢上跳下来,不願离去,最后老农清伯把它紧紧抱住,才把它带到沙田新分校。到沙田新分校后,丰收狗逐渐适应新环境,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当好它的保安司令。最后又老又病,于1977年在沙田分校殉职。</p><p class="ql-block"> 狗是人类的忠实伙伴,感恩主人,忠于职守,是人类学习的傍样。</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7). 老右派和小卖部的黄牙部长 </b></p><p class="ql-block"> 分校管工具房的老右派原来是一位英语老师,叫黄鹤楼,姓名与武汉长江大桥旁边的“黄鹤楼”无异。分校建立后不久就一直在分校(包括沙田分校)接受监督劳动,负责工具房工具的管理,以及竹箩、竹篸的修补工作,工作认真、勤恳。印象最深的是他免费给分校的男学生理发,深受学生喜欢。 </p><p class="ql-block"> 1977年恢复高考前,他还认真辅导一位分校的女职工英语,使这位女职工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中学英语老师。</p><p class="ql-block"> 后来落实政策,没有给黄老师再戴右派帽子了。黄老师是在省实退休的。 </p><p class="ql-block"> 大队部有个小卖都,专卖一些村民所需的生活用品。建分校后,小卖部也卖一些零食,有些零钱的学生,不时会光顾这小卖部。掌管这小卖部的是一位中年男村民,瘦瘦的,讲话时露出由于抽烟的满口黄牙,故学生称他为黄牙部长,印象深刻。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8). 坚持上课和结合实际教学</b></p><p class="ql-block"> 课室虽然已经建好,但是没有桌子和凳子,同学们只能屈腿坐在木头上,在腿上放一块小木板当书桌板,弯腰低头书写。黑板是用松木板条钉成,刷上黑油漆,挂在泥墙上。为防止反光,老师还要不时用小木块顶起黑板下面,改变黑板的角度,使所有的同学都能看清楚黑板的板书内容。分校的教学设施还不如红军在延安“抗大”时期的设施,但是同学们都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和完成作业。 </p><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电,农民种的稻谷是怎样辗成米的呢?山区的水力资源丰富,在我们煮饭的地方旁边有条小河,河水再往前流动约几百米的地方,建有一个水闸,可以储水,并装有一个水轮机和一架辗米机。人们用传动皮带把水轮机与碾米机的皮带轮连接起来,开闸放水,水流冲击水轮机转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辗米机转动,把稻谷碾成米粒。晚上,水的能量是白白浪费掉的。</p><p class="ql-block"> 刘德煌老师与广化厂的一位工程师改装了一台发电机安放在辗米机房内,晚上利用水轮机来带动发电机发电。但电压较低,功率不大,只能供大队部作为照明用,分校的师生还是用不上电。</p><p class="ql-block"> 后来饭堂建好,挖了一口水井,购买了一台离心式抽水泵,晚上就是用这发电机发出的电来抽水到饭堂水池的。这工作就要安排男学生深夜前往水坝开阐放水来发电。从分校到水坝这段路不好走,路上要经过一座小山坡的旁边,山坡上放有一些瓦罐(又称金塔),里面装有村民先人的骨头。虽然是无鬼神论,但夜深入静走过这地方,这些男同学也需要相当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禤锦科老师(后任省实校长)结合这些实物对高中的学生讲述能量转换原理,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当时初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本统编成一本书,叫工农兵知识。我第二次去分校时,也结合这些实物给初二的学生讲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原理,并带领几个学生把三相电的两条相线从大队部连接到分校办公室。用两条相线(线电压)代替单相电(相电压)工作,修复好分校广播站的储电池,使广播站正常工作起来。这几位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既领悟了物理知识,又学到一些生活和生产方面的技能。我还向他们传援三相交流电(大学电工学)的知识,这些学生74、75年高中毕业后到农村去,有些同学很快就成为生产队的电工和小学老师。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得益于跟我学的三板斧。</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还是读书无用论的年代,老师能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有效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学生能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都是绝无仅有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9). 煤油灯与煤气灯</b></p><p class="ql-block"> 爱群大队是一个穷山沟。解放后,这里的农民主要还是用松明火把来照明,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有人用上煤油灯和手电筒。分校建设初期,整个爱群大队是没有通电的,同学们亦只能用煤油灯和手电筒。煤油灯对于在城市中家庭生活还算过得去的部分学生来讲,可能就感到比较陌生了。</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分校用的小型煤油灯</p><p class="ql-block"> 在分校使用煤油灯,安全教育必不可小,一旦煤油灯翻倒,流出的煤油燃烧容易引起火患,后果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小小煤油灯的使用,同学们增强了防火安全意识,也经历了这段比较原始的生活锻炼,适应并掌握在非良好的环境下生存的技能。</p> <p class="ql-block"> 分校没电,学生晚上怎么集中?当时我提出应该购买亮度较大的煤气灯,如上图所示。</p><p class="ql-block"> 这种煤气灯我读小学的时候,在广州看见有工人晚上施工时用过,使用操作过程牢记心中。</p><p class="ql-block"> 征得分校领导同意后,我与彭循光(语文)老师,两人骑自行车到龙潭镇都寻找不到。最后终于在源潭镇的一个小商铺内找到,但只有四盏灯是好的。经询问,还有三盏灯是坏的。我们把那三盏坏的灯也折价买回来,另外还买了容易损坏的石棉灯网和一些配件。回分校后,经我检查修理,七盏灯都能正常使用了,而且刚好还有一盏灯作备用。如果晚上学生要在课室集中,我就会预先点燃好六盏灯(操作起来还是有点麻烦),并把灯挂在各个课室中间的金字架横樑的下方,整个课室都被照得亮堂堂的。其间,我还要巡视一下各盏灯的亮度,及时给灯打气加压,使煤气灯始终正常工作。 </p><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人会使用这些煤气灯,估计我离开分校后,这些煤气灯也只能放在仓库。 </p><p class="ql-block"> 70年代初期,学校从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中留下一些学生当职工,其中从72届的初中毕业生中留下当厨工的人数最多。有了厨工,又建好了饭堂,就不必学生自己煮饭了;后来分校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白天用来运输,就取消了车队,晚上用来发电,学生就不再使用煤油灯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10). 参与灭山火 </b></p><p class="ql-block"> 据说爱群大队发生过两次山火,其中一次是1970年暑假期间,当时读初一的三营十连师生刚好在分校。一天下午,十连一排的同学正在劳动,突然听到有村民在高喊“山林着火啦”。听到这一消息,在搞清楚着火地点后,一排的班主任何汉光老师即带领同学们一齐跑步奔向山上的火灾现场。</p><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学连鞋都跑丢了,当看到大火燃烧着成片的树林,从未见过山火场面的同学都惊呆了,没有灭火工具不知怎样救火。当看到有些村民用树枝扑打烧剩的火苗,同学们也学着找些树枝扑火;有的同学干脆脱下外衣,在小水沟里浸湿衣服再扑打。</p><p class="ql-block"> 扑救山火是很危险的,首先,人要站在火灾现场的上风位置才稍为安全。人距离烈火几十米,高温热浪就扑面而来,对人的威胁极大。 前些年,发生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山火连续烧了好几天,只能靠林业工人的消防队员灭火,派去的解放军战士没有灭火经验,只能给消防队员打下手。</p><p class="ql-block"> 当时,山上的“芒萁草”被火烧过后,地面上留下一根根坚硬的草根支,能刺穿鞋底,甚至扎破学生的脚而流血;有的学生被火苗、火星溅到裸露的脸、手和脚上而起了水泡,脸被熏黑;有同学的头发和眉毛都被烧焦了一些……。</p><p class="ql-block"> 对于毫无灭火经验的师生,参加救火是极端危险的,鉴于这情况,分校领导马上通知把参加救火的师生撤下来,把受伤的学生及时送到医院护理。参加灭火的老师和同学后来都受到了林场和学校表杨。</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73届高二7班王燕生校友根据学生扑灭山火的故事而创作的一幅丙烯画。当然,上山几乎是没有路的。 </p><p class="ql-block"> 这次山火的起火原因,是一位村民在山上抽烟时随意丢弃烟头而造成的。参加灭火的经历,让同学们认识到防火工作的重要,以及危险时刻如何做好自我保护措施;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紧急情况下团结奋斗、不畏牺牲、积极勇敢的大无畏精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11). 分校的喜与乐</b></p><p class="ql-block"> 在分校,每周七天的安排是三天上课,三天劳动,一天休息。周日,老师会组织同学们进行拔河比赛、登山活动和篮球比赛。</p> <p class="ql-block"> 7I届直属连的同学在课室前进行拔河比赛</p> <p class="ql-block"> 直属连的同学登山留影,左下方是五栋宿舍</p> <p class="ql-block">73届高中的部分团员登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 73届高中的学生在课室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直属连的学生在大队部前的篮球场留影 </p><p class="ql-block"> 在分校,由于生活艰苦,不少家长会做一些猪肉豆瓣(面屎)酱让孩子带去分校,同学们有时会互相交换品尝,也会友善地提供给没有的同学品尝。</p><p class="ql-block"> 休息日,同学们要搞好自己的内务卫生,在河边洗涮衣服,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做家务,会主动帮助并教会不懂的同学掌握洗衣服等生话技能。</p><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学为了嘴馋和补充营养,亦会坚持来回步行14公里去龙潭镇品尝2角钱一碗20粒的云吞……。 </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分校同甘共苦的深厚情宜,牢不可破。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11). 夜行军到源潭火车站坐车回广州</b></p><p class="ql-block"> 1970年年底,我骑自行车去源潭火车站购买全连级300多人回广州的火车票回广州。到了源潭车站时才得知当天回广州的客车票已经售罄,只有第二天凌晨的货车厢可乘载我们回广州了。货车厢是用来装载货物的,没有坐位,我们也只能屈就了。 </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必须在当天天黑之前走出山路到达公路,所以大部队必须在下午约三点多出发,到达公路后夜行军到源潭火车站。晚餐就只能吃干粮了。当时分校没有发面,刘佩嫦(生物)老师用医用酵母来发面,也没有蒸笼,只能一次一次慢慢地蒸。300多人的干粮,足足蒸了一天一夜才蒸好,每人分得两个馒头作干粮。</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大部队准时出发,天黑前准时走在通往源潭火车站的公路上。只听见同学们整齐的脚步声,没有说话声音,真有点部队夜行军旳感觉。有的同学一边不停走路,一边闭着眼晴打瞌睡休息。</p><p class="ql-block"> 我带领1排的学生走在队伍的前面,压着步伐,保持队伍匀速前进。学生分成两列(每列两人)走在公路两边,中间留下通道可让夜间的汽车通行。我不时停下几次,检查整个队伍行走情况,居然没有一个学生掉队。到达源潭火车站才八点左右,同学们就在候车室的地上靠着行李躺下休息了。</p><p class="ql-block"> 老师都一起坐着,我上了一回鱼塘边的厕所,当我回到当初我们三个男老师休息的地方时,看到陈千湛和唐崧两位老师已经睡熟,旁边也腾不出我睡觉的地方,所以我又巡查一遍学生休息的情况,发现学生堆里刚好有个空位,我躺下不久也就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半夜,陈千湛和唐崧两位老师醒来,发现我不见了,两人分头又找不到我,唐老师说我蒸馒头一夜没睡,可能在上厕所时不小心摔到鱼塘里就麻烦了。当时,唐老师手电筒的电池早就没电了,而抽烟用的头柴仅剩下三根,他宁愿吊烟龟也要找到我(后来听他这样说实在太感动了)。结果,三根火柴化作三娄青烟……,唐老师还得吊烟隐。老师之间的感情也同样深厚。 </p><p class="ql-block"> 分校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是非常艰苦的。师生去分校,对生活困难的学生家庭增加了不少负担,对一些家庭儿女幼少、有老人需要照顾的老师,也增加不少困难。但师生都服从学校的安排,自己解决困难。</p><p class="ql-block">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艰苦环境的磨练中,更能培育人的坚强意志,在人生历程写上重要的一笔,影响着人的一生。多年后,都有很多师生重返爱群分校,寻找当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部分教职工回分校在大队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是73届高二7班王燕生校友根据爱群分校的故事而创作的丙烯画,有大队部小卖部及黄牙部长、丰收狗、手扶拖拉机、学生提水、打篮球等。</p> <p class="ql-block"> 73届高中部分同学在饭堂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原宿舍的山坡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煮饭的小河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92年小河还有水,但水流量少了</p> <p class="ql-block"> 在龙潭大队部留影</p> <p class="ql-block"> 69年入读60中的十一连一排学生50年后回分校在大队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73届高中毕业的沈阳同学毕业后第一次与我见面时说过的一段话:他说高中毕业后先到了农村,后来又到了香港。在香港,他干的是建筑工人的活,虽然很艰苦,但他感觉不如在分校时艰苦。正是由于他有了在分校的这段经历,他不畏艰苦,坚持下来,靠自已的勤奋和努力而成功。</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 竹料公社沙田分校</b></p><p class="ql-block"> 由于爰群分校太远,出行交通不便,而且没有通电,1973年暑期,分校就整体搬迁到竹料公社沙田大队原广州市56中的分校。</p><p class="ql-block"> 原56中分校有两处校舍,分别位于良沙公路的两侧。南侧是租借沙田村的山坡沟地建的几栋宿舍和一排课室的宿舍区和学习区。课室前面平整出一个泥地操场,建有一个较高的舞台(但没有梯级上舞台),舞台旁边有一间医务室;公路边还建有一排平房宿舍(供长驻分校的部分教职工居住),平房的旁边有一个水井,提供学生洗刷用水。公路的北侧,沿一条下坡小路,经过一座跨河小木桥,就是分校的饭堂和生活工作区域。这里最早是一个劳改场,后改为公安干校。七十年代初期,公安干校撤离后交给广州市教育局管理,成为56中分校。分校已经通电,建有两排教职工宿舍、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兼作晒谷场)和一个不大的厨房。</p> <p class="ql-block"> 78届高中的学生在分校晒谷场的留影</p><p class="ql-block"> 沙田分校南边靠近帽峰山山脚;东面是沙田果园场和沙田水库,水库渗出的水汇成一条小河流经分校边,一年四季水流不断;东北面紧靠两座小山丘,山上种有橙树;西北面有条小路可通往九佛公社的莲塘村;西面的良沙公路(13公里)可通往广从公路;每天有两班的公交车通往广州白云路汽车总站,交通出行和地理位置都很优越。</p><p class="ql-block"> 分校有200多亩大田,种植水稻、花生、红薯和油菜(与迟菜心同类,主要用来养猪)。冬未春初,一大片黄橙橙的油菜花,覆盖着绿叶,比海珠湖的油菜花还好看。小河桥边种有一大片三华李树,1975年春节,我与高二3组的部分学生留守分校,这时三华李树开花,密密麻麻,白茫茫一片,覆盖着树面,看不见树技,花香扑鼻,秋天结出的三华李,果实个头大、酸甜可口。北面紧靠两座小山丘,山丘之间的黄竹窿亦有几亩稻田,两边山丘的橙树开花期间,花香非常浓郁,橙果汁多、清甜。山边有一处山泉水水源,一直流到分校的一个水池里,是厨房的食用水。分校空气清新,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 78届高中学生在农田劳动和归来的留影</p><p class="ql-block"> 学校领导已经有计划改造公路北面的分校。后来改建了饭堂,解决两个连级12个班600多人的吃饭问题(没有就餐座位),加建了一栋两层的学生宿舍和一栋两层的课室。</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 建砖厂,烧制红砖,担砖劳动</b></p><p class="ql-block"> 张洪辉老师(后调到省教厅工作)主动申请到分校负责砖厂的工作。1975年年底,我曾经带领高二2组7班的学生参与了制作红砖砖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制作红砖砖胚,要用到制砖模具设备、减速齿轮和三相电动机,安装这些设备对我来讲就很简单。</p><p class="ql-block"> 学生用锄头挖山边的黄泥,并把黄泥锄成小块送到设备的旋转压泥槽里,被压缩成长24厘米、宽12厘米的长泥条,用钢絲把泥条割出一截推出来,再用间隔6厘米的一排钢絲把长泥条割成6厘米厚的红砖砖胚。学生把砖胚放在旁边的空地上阴干,为烧制红砖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 我的工作就是把碎泥铲进压泥槽里,不时还要用木棍整理螺旋杆上粘住的泥土。这工作看似轻松,却是危险的工序,一旦不小心,就会把木棍和手捲进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绝对不能让学生干这活。</p><p class="ql-block"> 烧制红砖,农民都用砖窑,用柴火连续不停地烧七、八天。分校烧红砖的方法,是把阴干后的红砖砖胚和预先制成相同规格的煤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在圆形地面上一层层叠高摆放,最外层用一层红砖包裹住,用湿泥巴涂在红砖外面防止漏气,顶部也用红砖压着,留一些气孔出气。底部留有几个点火口,用柴火把点火口的煤点燃,使煤慢慢的一层层往上烧几天,直到炉温降到与空气温度相同时才算烧制完毕。</p><p class="ql-block"> 要把烧好的红砖逐块取下来,也并非安全的事情。砖窑高3~4米,如果把红砖抛下来,砖会摔断,也极危险;如果学生站在梯上不同的位置,把砖一级级往下传,学生高空作业,危险重重……。 </p><p class="ql-block"> 1974年夏天,我当一个初二班的班主任的时候,曾与学生一起参加过卸红砖的工作。为安全起见,我在分校基建工地找到一根约5米长的角铁,把角铁斜靠在砖窑上,角铁的下面放一些稻草(起缓冲作用)。在砖窑的上面安排两名男学生把砖一块一块放在角铁上顺角铁滑下来,我就坐在角铁下方的位置,把红砖从角铁上取下来放在旁边,学生再把一块块红砖摆放成红砖堆。这种方法安全多了,也算是把物理斜面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运用吧。</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交待过上面负责放砖的学生,必须看到我拿走红砖后才能再放另一块红砖下来。但是,负责放砖的学生没有牢记我的规定,终于有一次连续放了两块红砖,把我的右手食指砸个正着,手指即时红肿,随后变黑,我眼冒金星……,所有学生都吓坏了,望着我不知所措。我感觉稍好一点后,让学生原地休息,赶紧到医务室包扎好手指,回来后用左手继续工作。</p><p class="ql-block"> 学生人生经历不足,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生产劳动中最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应该由老师站岗,这是老师的职责所在,出了事故不能怪学生。 </p><p class="ql-block"> 我带这个班的学生亦参加过挑砖劳动。一块红砖的规挌是“24cm X 12cm X 6cm”,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份,大约5.5斤重,对于从来没有用扁担挑过东西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从零开始的煅炼。开始,个别学生用扁担挑上两个竹篸,两边各放一块红砖,扁担压得肩膀疼痛,摇摇晃晃地走路。曾有人质疑说我没有给学生定任务。我回复曰:“学生是来锻练的,不能计工作量”。经过几天的劳动,学生后来慢慢习惯了,基本都可以挑6~8块红砖了。 </p><p class="ql-block"> 挑红砖锻炼了学生的腰力、脚力,掌握了平衡力,肩膀上也長了肌肉。更重要的是磨炼了学生刻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分校后来扩建饭堂、加建两层的学生宿舍和课室,都是使用分校自己烧制的红砖。</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 强台风袭击分校</b></p><p class="ql-block"> 1975年年底,当年的13号强台风猛烈袭击广州,也波及到沙田分校。当时我与高二2组的师生刚好在分校,强台风凌晨开始横扫分校,校医室房顶的瓦被吹落;学生宿舍旁边一棵碗口粗的柿树被拦腰吹断;猪房的整个房顶连木头金字架和瓦一起被吹褟……。</p><p class="ql-block"> 天刚蒙蒙亮,老师赶紧把同学们叫醒,带上所有行李撤离到北面的分校区。当时两层的新学生砖瓦房宿舍已经建好,学生就安排住进新宿舍了。中午,雨小了很多,但阵风还很大,我给留在旧宿舍守护的两位同学送饭,在上斜坡的一段路上被一阵强烈的风吹得不能前行,我倒退几步后转身蹲下,等阵风过后才能往前走。这一天,断电了,沙田班车也没有通行,同学们辛苦打好的红砖砖胚全部被雨淋湿变成一坨坨泥巴。 </p><p class="ql-block"> 晚上八点,我们接到沙田水库的通知,水库的水位接近临界线,水库随时会泄洪。我和蔡元芬老师(连级指导员)商量后,集合全体师生宣布了这紧急情况,并作出了各班紧急撤离到旁边山丘的具体线路安排。幸好沙田水库当晚没有泄洪,安然无恙。第二天才知道,有些女同学已经打好背包,一夜不敢熟睡。 </p><p class="ql-block"> 运筹为握,有备无患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这场台风过后,原来租借沙田大队的地方就归还给沙田大队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3). 种白菜</b><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 1976年年初,我曾带学生在原三华李树被砍伐后的空地上种白菜。白菜我曾经种过,有经验。白菜菜苗可以自己用白菜种子育苗,在平整好的碎泥地上均均撒上种子,过两天种子就会发芽,要保持地面湿润(用洗过米的水来浇水更佳),一般8~10天菜苗就能长高到10多公分,这时就可以把菜苗的根连泥巴一起移植到菜田种植了;也可以到竹料镇购买农民已经育好的菜苗,这样花小量钱,更省时省事。让每棵菜苗间距20公分(保持合理密植),早晚浇足水,隔天施肥(发酵几天的人尿)。期间如果发现芽虫虫害,要及时喷上除虫药。这样种植20多天,每棵白莱都有半斤以上(精工细活结硕果)。这些菜都作为分校这段时期师生午餐和晚餐的食用青菜。厨房的老厨工称赞说这是他这辈子见过最靓的白菜。</p><p class="ql-block"> 学生是每周三天劳动三天学习,为了改善学生的伙食,增加营养,在学生劳动的当天中午,我安排负责烧洗澡水的学生煮一锅开水,加上买回来的一些猪骨,先煮好猪骨汤,加上盐,最后加上洗干净的白菜,水再次沸腾后就关火,白菜都溶化在汤里了。下午劳动前,师生每人可以分到一勺多的菜汤。</p><p class="ql-block"> 由于后期我们年级的师生按学校的安排,要到竹料公社寮采大队与农民三同,就把菜田剩下的菜都交给了另一个级组的男老师处理。这老师很可怜,老伴身体不好,两个孩子跟他一起来分校(其中一个上小学的辍学)。</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4). 改建进入分校的小木桥</b></p><p class="ql-block"> 原来进入分校的小木桥仅能通过一辆手扶拖拉机,运输货物极不方便。1977年年初,分校领导小组成员廖章耀老师(时任校革委会副主任,后调到省教厅工作),负责把小木桥改建为钢筋水泥桥,计划可以让6吨的货车通行。</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刚刚被调到教育组,负责全校学生学工事务安排,也同时被派往分校长驻半年时间。建桥的事本来与我无关,但有次我随意看到路边摆放着已经扎好的桥樑钢筋,发现少了一些钢筋,我就随口说了一句话,这钢筋扎得有问题。廖章耀老师随后找我咨询,经我指出错漏的地方后,他马上找到负责施工的陈敬铭主任(后调到省教厅工作),拿出施工图对照,果然实物漏掉了一些防止桥梁拉断的钢筋,马上找焊工补焊上这些钢筋。随后廖章耀老师要求我参与负责建桥的监工工作。廖章耀老师这种能放下架子,虚心请教他人的领导作风,值得称赞。</p> <p class="ql-block"> 78届高中的学生坐在新建水泥桥上留影。头顶上的水渠是75年年底九佛莲塘村村民修建的引水渠。</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5). 建水库和抽水灌溉农田</b></p><p class="ql-block"> 1974年6月,分校领导想修建一座小水库,解决200多亩耕地的用水灌既问题。当时74届高二1、2、4班团支部的团员积极响应,动员了一批学生团员参加,一些教职工也积极报名参加修建水库的劳动。</p> <p class="ql-block">74届高中124团支部的全体团员毕业前合影 </p><p class="ql-block"> 师生通过挖泥、挑泥,终于筑起了一条泥坝。当时高二1班的学生干部赵军同学(后任广东省电影公司董事长)提议叫干革命水库,就在大坝上彻上“干革命”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参加筑坝的学生在泥坝上留影</p><p class="ql-block"> 当时学生的愿望是在毕业前能为学校做件好事,行动值得赞赏,愿望是好的,现实大失所望。泥坝后来经下雨淋湿而倒塌,而且这里也沒有水源可以蓄水。这是外行领导仅凭自已意愿做事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真正要建水库泥坝,是需要很多知识的。1966年文革开始不久,当时东江的洪水冲垮了近500米的堤围,好几间学校的学生都被安排去参加过抗洪。我当时是初三的学生,我们负责从100多米远的地方挑泥筑坝,当泥坝筑高两米左右,技术人员就要我们挑一些沙石,在上面铺一层厚0.5米左右的细沙石,然后才继续往上加盖泥土,如此一直至堤坝筑成。最后,还要在堤坝迎水的一面铺一层较大的花岗岩石,在背水一面,沿斜坡铺上一层沙石,再铺一层泥土,种上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渗进泥土中的水份能快速从沙石中流走,泥坝才能坚固不易崩塌。</p><p class="ql-block"> 沙田水库常年有水流下来经过分校边,这些水就是水库渗透下来成为小河的,流量还不少。</p><p class="ql-block"> 现在用钢筋水泥筑大坝,就不必考虑这问题。 </p><p class="ql-block"> 1977年夏季,我在分校长驻半年,正值夏收夏种的时期,老天久没下雨,200多亩农田急等灌溉用水,而旁边低于稻田两米左右就有条小河的流水不停地流走。领导急得团团转,想安排学生从河里挑水到农田。我问分校是否有轴流泵,答案是没有,咨询得知金凤村有轴流泵。经联系,金凤村同意借水泵给我们用。</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与手扶拖拉机驾驶员何敏其一起把轴流水泵运回来。我在稻田位置最高的地方,把水泵靠岸边斜放在河中。我带上一个学生(谢毓灵老师的儿子),把三相交流电拉到水泵旁,安上一个三相闸刀开关。试通电,发现水泵转向相反,随后对掉任意两根相线重新接线,水泵能正常抽水啦。我交待学生负责抽水,一但有问题就拉闸断电,然后再找我解决问题。这样连续抽水三个白天,水从稻田高处流向稻田低处,200多亩稻田的灌溉用水就解决了。</p><p class="ql-block"> 沙田分校虽然远远不如龙潭分校艰苦,但城市学生经历了农村生活的磨练,在人生历程写下重重的一个编章,影响着人的一生。与参如龙谭分校建设的师兄师姐一样,去过沙田分校的学生同样怀念沙田分校,毕业后都有学生陆续回沙田分校参观,寻找当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77届高中的学生回沙田分校参观留念照</p><p class="ql-block"> 1978年后,学校取消了学生到分校学农,沙田分校交由汤克峻老师留守管理。后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3. 学生学军</b></p><p class="ql-block"> 60中时期,学生学军,最早的是1970年9月入学的九连学生。学军地点是长湴村附近的省军区教导大队。教导大队是专门培训部队基层干部的单位,队员都是从各野战部队抽调来的优秀战士,个头不高,身高都是162~168厘米(可能是考虑战时目标小的原因),队列操练显得非常整齐。培训后回原部队继续服役,当尉级士官。</p> <p class="ql-block"> 九连三排师生出操。前排右一是李森营老师,左一是学生排长王雪夫同学。</p> <p class="ql-block"> 卧射、跪射和立射训练。</p> <p class="ql-block"> 防空演习卧倒的训练</p> <p class="ql-block"> 九连的老师与教官合影</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起马逸君(连长)、卢雪琼(2排排长)、刘慧园(指导员)、谭丽儿(6排排长)、朱荣芳(5排排长)、尤惠南(4排排长)、李耕耘(1排排长),后排左边第一人是李森营(3排排长)。</p> <p class="ql-block"> 九连师生与教官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1971年暑假期间,学校派我和张洪辉两位老师,带领全校各年级的一些学生干部,也到该教导大队军训一周。学习队列操练,喊口令和刺杀。</p><p class="ql-block"> 除了九连的学生外,76、77、78届高中的学生,也接受过在南海县三山的省军区农场部队的短期军训。</p> <p class="ql-block"> 78届的学生与当年学军的教官(萧班长)在新楼天台上的留影,萧班长刚刚参加省军区比武大赛,顺路来学校看望学生。</p> <p class="ql-block"> 萧班长与学生在烈士陵园留影</p><p class="ql-block"> 1976年,我担任76届高二2组的级组长,亦组织过级组的部分学生干部作为学校的基干民兵进行射击训练。</p><p class="ql-block"> 当时是陈永宁老师担任学校保卫干部,通过他与东山区武装部联系,借到十多支56式步骑枪(每支枪重7.5斤),我带领全体基干民兵利用下午第七、八节课的时间,趴在大操场的泥地上,向相距100米的靶纸练习瞄准和空枪击发。经过一周时间的训练,全体基干民兵基本掌握了瞄准方法和击发动作要领。瞄准时,要保证表尺决口、准星和靶心三点成一线,用肩膀顶紧枪托(击发时枪有反冲的后座力);击发前,闭着呼吸,右手食指慢慢地收缩扣动板机,子彈就嘭的一声朝敌人飞去,敌人就会应声倒下去。这就是持枪杀敌的本领,一但战争爆发,我们都是战士。</p><p class="ql-block"> 随后,通过陈永宁老师向东山区武装部购买了一批子弹(几分钱一颗),学生每人三发,并联系到上元岗的省军区射击训练场进行实弹射击考核。</p><p class="ql-block"> 通过瞄准训练和实弹射击,基干民兵掌握了射击技术,亦培养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保家卫国,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p><p class="ql-block"> 人们都在不断地学习,除了在学校学习有字之书外,更重要的是要学好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这本无字之书。学工、学农、学军,是学习的另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实践。毛主席教导我们:“学习_实践_再学习_再实践”,学就是为了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科学家经历了无数次的学习,经受过无数次的失败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才取得高科技技术的成功。人们只有不断的反复学习、探究实践,不断创新,国家军力强大,外敌才不敢侵犯我们,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艰苦的环境中,同学们难得在一起过集体生活,在劳动中不但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技术和技能,还学会了与人的交往,注重团队合作,精诚团结,克服困难,不断创造辉煌。同学们建立起来的深厚纯真感情是牢不可破的。所以同学们会感恩,感恩培养他们成长的老师,感恩同学的纯真情谊,怀念我们学习、生活、劳动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管你现在是退休还是在继续奋斗,不管你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还是为世界人民多作贡献,如今我们都老了,都要正视身体大不如前的现实,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最重要。</p><p class="ql-block"> 恭祝大家身体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