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钱”人

倾城月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做个有“钱”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黎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戏称自己是“富豪”,因为包包里时常装有钱。这个“钱”,指的是现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现在兜里揣现金的人真不多,一般情况都是老人和部分农民。因为这个群体的人要么不会使用微信、支付宝,要么对微信、支付宝缺乏信任。我们家老中青三代,就代表着三种社会缩影:近八十岁的父母,不懂这些现代科技技术,必须手拿现金心里才踏实;我和爱人呢,除了人情世故、麻将娱乐取用现金外,基本上是身无分文;孩子呢,一部手机走天下,即使给他现金都不要,嫌太麻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兜里没现金,出门一身轻。手机不离手,啥事不用愁。这种轻松爽快的日子持续了好些年。后来,经历了几回事情, 我就决定变成有“钱”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一次是源于我到农贸市场买菜。卖菜的是一位农村老阿姨,称称好了,我掏出手机,问收款码呢?老阿姨说没有,要收现金。可我没有现金,我说那就算了吧,我到别处买去。老阿姨可舍不得放我这个大客户走,她眼巴巴地望着我说,妹妹,你去换现钱给我嘛。我不忍心拒绝她,跑去旁边一个烧腊店求助。店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我跟她说明缘由,没想到她端出一个纸盒子,里面全是零钞,她风风火火地大声吆喝:来来来,不方便的,都上我这儿扫码套现。话音一落,好几个人都围了上去。她说,很多卖菜的乡下老人没有收款码,即使有,他们也不放心用。有时买菜的与卖菜的因为扫码付款还发生纠纷。她每天会准备些零钱,方便一下需要的人。那个老板对我的触动很大。人心都是向善的,“闻一善言,见一善行,沛然莫之能御”,人世间的真情不就如小溪一样在心与心之间悄然流动吗?从此我的兜里会揣一些零钱,以备不时之需,方便别人同时也方便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另一次源于遇到一位老人向路人讨钱。老人嘴里一直嘟哝:给我两块钱嘛。他佝偻着背,瘦骨嶙峋,伸向前方的手一直空着。我很想帮助他,但兜里一分钱也没有。我走了很长一段路,因内心一直不安,便找了路边小店套了10元现金,原路折回寻找老人,但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老人不知转向了哪里。从那以后,我兜里也会时时揣点零钱,遇上别人需要,能够及时给予绵薄之力。朋友说现在骗子多,不要滥用同情心。但我不以为然,相助的那点零钱又不至于让我破产,怕什么?如果对方是骗子,他又骗得了我啥呢!如果对方是真需要帮助,至少他会得到些许希望与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还有一个原因源于父母。我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经历了挨饿受冻的艰苦年代,所以对新时代的各种利好格外珍惜。他们自己生活幸福了,更希望儿女过得比自己更幸福,而幸不幸福的标准就是看儿女有没有钱用?每次去探望父母,母亲会偷偷地翻我的包包,看我包包里有没有钱。当她发现我包里没钱或者钱少,就会担心,悄悄地往我包里塞几百块。如果我不要,母亲就急眼,说,你就会说有有有,包里都是空的有啥嘛?我给她解释钱都在手机里,母亲永远搞不懂钱是怎么跑手机里去的。她茫然不安似信非信的样子,让我自责自己是个不孝之女。所以为了让父母心安,我会随时保持包包里有好几张百元大钞,让母亲偷偷检查去,然后我们娘俩自个偷偷乐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巨变举世彷徨之际,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应该如何去坚守真善美的初心? 这个世界不是什么,它只是你的眼光。 因此,学会爱 ,学会付出,学会感恩,以一颗利他之心安身立命,我们才会与真正的幸福觌面相迎。“勿以善小而不为”,当我用善心善举去拥抱生活的事事物物,事事物物都成了滋润心田的活水源。这些活水源,让内心更丰盈了,人格更饱满了,工作更有激情了,生活更有目标了。那种浸在喜悦中的幸福感,让我觉得自己比亿万富翁更富有呢。(1438字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8.14发表于达州晚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