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54年10月9日,河北省景县连镇河西周家窑村,一个男婴在杜家诞生了,这个婴儿就是我。杜家在村里是个小户人家,男婴的父亲排行老五,这就是后来常听人称呼“五哥”、“五叔”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我出生时祖父(爷爷)已经去世,大伯父已经在抗日战争中当八路军牺牲了,当时家族中除了父母亲和两个姐姐还有祖母(奶奶)、伯父伯母和他们膝下的两个女儿。我是家族中这一代唯一的男丁,所以父母亲非常宝贝。希望我的命象铁一样硬。因为我家是老实本分的人家,也希望我善良,所以给我起名“铁良”。</p><p class="ql-block">从此我就不辱使命的顽强活着,傻傻的善良着。饿不死,冻不死,水淹不死,车撞不死,二十多公斤重的吊车钩子砸不死,象铁一样坚强活着而且越活越强,如今年已七十依然身姿挺拔步履矫健充满活力。</p><p class="ql-block">我的善良也不是徒有其名,从记事起就性格內向不爱说话,害羞,胆小。长大后是腼腆,遇事先为别人着想,有太多的不好意思,从来没有算计人害人之心,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很容易相信别人(就是有点傻)。这样的性格真可谓一个“良”。</p><p class="ql-block">真是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给我起“铁良”这个名字真正彰显了父母亲的英明预见。</p><p class="ql-block">在亲人的呵护下我渐渐长大,四岁时记得三岁的妹妹因为挨饿靠着墙才会站(叫做贴饼子),母亲怕她饿死把她送给了村支书家才得以活命。还记得从生产队食堂里打回来的稀饭一碗里没几粒米,家人喝米汤把仅剩下不多的米粒给我吃。这样,我在那个物资极度馈乏的年代,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存活了下来。</p><p class="ql-block">1958年,为了寻找活路,在村里做生产队会计的父亲同他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跑到连镇火车站,坐火车到了西包头找工作。父亲走后,我和母亲及两个姐姐苦熬了近两年,于1960年的一天,由母亲家的一个亲戚把我们护送到连镇火车站,坐火车到包头去找父亲,当时我虚七岁。</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离开了苦难的故乡。</p><p class="ql-block">在这六十多年里,我始终忘不了故乡,心中有个地方,那里是故乡……。</p><p class="ql-block">多少次回忆起那个天井(院子),那颗枣树,那个过道(小巷),多少次梦归故里……。</p><p class="ql-block">今天,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踏上那块日思夜想的故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女儿的大奔把我带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村里碰不到人,找到了村卫生室也没人</p> <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p><p class="ql-block">向这个中年妇女打听关于杜家的事,她一点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再找个上岁数的人打听打听</p> <p class="ql-block">在村东头找到了一个知情人,她说带我们去看我家老宅子</p> <p class="ql-block">她说这里原来是我家大门,朝北开的。现在的住户重新盖了房子,大门在那边,绕过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伯父家和我家挨着的。</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梦牵魂萦的出生地,留个影吧,终于了却一桩心事。</p> <p class="ql-block">那个苦难的家乡,如今依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不是富人,无法改变现状,走吧。</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出生地,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母亲曾经讲过的有关老家的故事象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现。现在老家早已没有了亲人,姑姑和伯父伯母早已在很多年前去世,其后人也漂落四方渺无音信,能看到的只是那块热土。</p><p class="ql-block">常言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的父母在二十年前都相继离世,我的生命也就只剩归途……</p><p class="ql-block">今天,重回了养育过我的出生地,看望了父母曾经生活过的故土,此生不再有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