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满百岁 往事如潮涌

随便

<p class="ql-block">老妈生于1924年9月5日,农历八月初七,卒于2011年12月18日,农历十一月廿四,享年88岁。</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初二,在三姐的提议下,提前几天给老妈满百岁,主要是为了挑选一个周末,人可以到得多一点。</p><p class="ql-block">那天,七个兄弟姐妹都到齐了,来了12个。下一代总共来了10个。没来的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请假!</p> <p class="ql-block">那天早上7:30,在老家的寺院里开始祭奠,按照当地的规矩,子女都要到场。拜着、拜着,我的思绪翻滚,内心深处又想起了老妈在世时的点点滴滴,不禁泪流满面、心中充满着浓浓的思念!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稍事歇息一下,又想追思、又想涂上几笔了!</p> 大气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零食几乎是没有的,嘴馋了就得到山上去找吃的:黑饭、毛筋、苗子、毛栗等,小伙伴三五成群去山上采野果,以此来解馋,也算满足一下食欲。</p><p class="ql-block">那时候老爸在上海工作,每当过年回家的时候总会给孩子们买点糖果糕点之类的。拿到家后,我们总会翘首以盼,希望老妈能早点分给我们吃一点。但她还是要先照顾一下左邻右舍,她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人要懂得感恩”、“给人吃传墙,给己吃传坑”,“人家待我们不薄,我们要还礼的”……每当此时,我们只得听老妈的,咽口口水就算解馋了!</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老妈经常会在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上纠结。我们在生产队的供应粮,基本不够我们吃的。我只记得要用番薯、土豆等补充的。那个特殊的年代,老妈真的清苦,米饭不够用粗粮替代,饭锅上蒸着番薯,孩子不愿吃、不肯吃,总是老妈自己吃,把饭省给孩子吃。</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一个母亲的生活方式,也是母亲对孩子所倾注的爱心💗!</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里,老妈总会教育我们,做人不要去占别人的便宜,要知恩图报。</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农村里除了有农民自己种的蔬菜之外,有养鸡的,有养猪的,但这必须在过年时才可以尝到美味,其他时间是不可能享用的。所以吃的东西不很多!</p><p class="ql-block">有一次过年时,老爸从上海来探亲,特地买来了一大缸红腐乳,足足有五十斤重。我们见了觉得欢天喜地,终于能吃到稀有食品了!“物以稀为贵”,用在那时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我老妈则认为不能独享,要对平时经常送蔬菜给我们吃的朋友表示谢意的。她要求我们一户一户去送,结果,那么大缸的腐乳,足足会送掉一半呢!尽管心里有些不舍,但也不能不听老妈的话呀!</p> <p class="ql-block">老妈不仅仅是大气,还非常开明。家里的七个孩子在找对象的问题上,她是从不干涉内政的,她说只要你们自己喜欢就可以了。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七对人只有两对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其余的都是自由恋爱。老妈不但不指责,还以此为乐呢!这对老人来说需要多大的胸怀呢?!</p> 聪明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脑海里,家里的热水瓶很多,密密地排在桌子上,足足有两排,少说也有十几个。</p><p class="ql-block">在农村生活,家有煤球炉的人家真的不多。因为几十年前,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当然,煤球票也是不可或缺啰!但能享受煤球票的人家,一定不是农民。那时候,我家就是夹在居民和农民之间的 戤社户。</p><p class="ql-block">每月有一定量的煤球票供应量,我老妈几十年如一日,天天早起生煤炉,烧水,一壶一壶煮,一瓶一瓶充,得花半天时间才可以灌满这些热水瓶。</p><p class="ql-block">凡事路过的人、口渴的人、邮递员稍歇片刻之时,左邻右舍,都可以到我家来喝水。我妈不仅热情招待,还要留下客人叫他们多喝一点,还要邀请他们经常来。这是一个免费的茶坊,老妈乐此不彼!</p><p class="ql-block">主席说过“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老妈就是属于一辈子“乐善好施”的人呢!</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小时候跟着老妈去集市,她在买东西时,算账的速度特别快,往往是小贩还没算好,她早就把钱准备好了。三位数乘以三位数,她都能正确口算,我当时只知道傻眼。老妈读书不多,计算能力真的超群,这难道也是属于天赋异禀吗,呵呵我想应该是吧!我可学不来她那高超的演技!真的令我佩服之至!</p><p class="ql-block">我曾经请教过她,她说可以先算整数的,再算零头,最后一加就是答案了!但这也得花功夫去学呀!</p> <p class="ql-block">在农村里长大的我,母亲的言谈举止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记得村里的老人、中年人、年轻人,有事没事总喜欢往我家跑,都喜欢跟我老妈一起谈天说地、倾诉心声!</p><p class="ql-block">我记得年轻人找对象了,他们会来我家跟老妈谈心商量,听听老妈的建议。每当此时,她总会根据自己知道的、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之探讨。这些人总能得到一些启发,满脸狐疑地来,兴高采烈地去,像是得到了一把尚方宝剑似的。我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老妈的高明指教,才让年轻人满意而归!这样的事简直是数不胜数呢!</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们都诙谐地谈论着:老妈简直像个“外交部长”呢!</p><p class="ql-block">老妈会打麻将,而且反应快、变化多,在同龄人中,她绝对是个高手,总是赢多输少。</p> <p class="ql-block">老妈的处事能力强,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p><p class="ql-block">尤其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她还是有一套的。比如在农村里,最大的矛盾是年轻人不愿接受养老服务,不肯出钱赡养父母。每当有老人到我妈那里来诉苦,我妈总会挺身而出,把年轻人叫到我家,耐心地开导他们,用打比方的手法告诫他们“照顾老人就是照顾以后的自己”,“你现在在做,老天会看见,你的子女会知道”“总有一天,你也会变老的”等等等等,一直到她们接受了老妈的中肯建议,老妈才会满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老妈也是乐此不彼!在老妈的帮助下,在我的记忆中,有好些个家庭的矛盾被化解,老人的问题被解决。这也成了老妈心里的一大乐趣了,排忧解难见成效,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家里没钱,几乎每天都是过紧日子,老爸出门在外,一大家子的事全靠老妈张罗。</p><p class="ql-block">我们如果偶尔可以添件新衣服👕,也是靠老妈的手艺做出来的,根本没钱到裁缝店里去做。</p><p class="ql-block">过年前,老妈更是忙得不亦乐乎。那么多的孩子要换双新棉鞋,鞋底的百色布靠它一张一张纳起来。记得衣服破得不能穿了,老妈就舍不得扔掉,把它洗干净后,撕碎一块一块一片一片,用浆糊把这些布贴在门板上,一张张叠加着,等它干了就用来纳鞋底,靠一针一线地缝,给每个孩子一人做一双新棉鞋,过年时可以有新鞋穿。这真的是“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哦!幸亏老妈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不然的话,我们的日子还要寒酸呢!</p> 艰难 <p class="ql-block">我们全家是在1961年9月从上海精简下放的,支援农村建设。(约在1965年,老爸因关节炎厉害,又去了上海)</p><p class="ql-block">到了农村无房无田,靠老爸一人下生产队去干活赚钱养家糊口,生活的清苦自然不用说了!</p><p class="ql-block">而到了农村后,我们一家人既不是居民户,也不是农业户,成了特殊的、只有浙江省才有的“戤社户”,前不着店,后不着村。既不能享受居民的待遇,又不能享受农民的生活补贴。</p><p class="ql-block">我记得那时候,生产队分谷子,农民们能分到的都是最饱满的谷子,称为“上扬头”,而我们这个夹在中间的非居非农户,只能分到“下扬头”的谷子。(容我简单介绍一下:农民们把稻谷晒干,要把饱满的稻谷和有瘪子的谷子分离开来,那时就要使用风箱来分开,饱满的谷子分量重,从风箱里掉下来时在前面,俗称“上扬头”;反之,有瘪子的谷子较轻,会扬到稍远一点的地方,我们俗称为“下扬头”。)因为拿谷子去轧米,饱满的谷子每百斤的产量约有80斤的出米率,而有瘪子的谷子出米率最多只有70斤左右。</p> <p class="ql-block">这对于我们本来就缺少粮食的“戤社户”来说,意味着粮食不够吃了。老妈为了让孩子们有饭吃,她自己就用地瓜充饥,天天如此哦!艰难生活的重担都压在老妈一个人的肩上,且还吃不饱饭呢!有时候真正不够吃了,老妈只好买“黑市米”,用来改善生活。这生活的清苦由此可见一斑啰……因为那个时期,孩子刚好处于成长期,对食物的需求量更大!</p> <p class="ql-block">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没有自来水,洗衣服都要去河埠头,天气热和凉快的时候都可以的,就是冬天里就难熬了,有时要把冰敲开去洗衣,冰冷刺骨的寒,会冻得人瑟瑟发抖,更何况我妈的手是有点碱性的,碰到肥皂容易开裂,遇到冷水时,手更加会开裂,每个关节都会出血🩸,每当这个天气,老妈的手指上都缠满了橡皮膏,几乎没有一块好肉,看着都心疼呢!而她宁愿自己支撑着,也舍不得让孩子们挨冻呢!这就是我妈耶!</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冬天,快到过年前,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鹅毛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庄,厚厚的积雪足有一米高,步履维艰,连出行都成了大问题了。</p><p class="ql-block">菜都被雪压死了,我们的生活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那时,大弟已经在下地干活了。生产队长乘天还没下雪前,及时组织社员到河里去抓鱼,抓了鱼🐟让每个社员分享,当时因弟弟才是半劳力,所以只分到了半条河鱼。</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分到了半条鱼,我们兄弟姐妹就觉得如获至宝了。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认为有了鱼不容易,为了能让鱼结冻,我们可以多下几顿饭,就把鱼放在锅里煮,水会放了一大锅,心想等水变成鱼冻,我们下饭的菜就有营养了。等第二天早上,我们才发现,鱼还是鱼,水还是水,因为鱼太少了,缺乏一定的蛋白质,这个鱼根本就不会结冻。由于知识的匮乏,根本不懂这个道理,害得我们都是空欢喜一场。因为那时候老妈去上海探亲,等我们把这个事告诉她时,她会难受了好长一段时间呢!天天以泪洗面,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们!生活的清苦历历在目,老妈的伤感我是记忆犹深呢!</p> <p class="ql-block">1974年秋季,我在读高中,那时候我能升上高中也是很不易的,考试加推荐,成绩在前几名,我在老师的关心下,总算被正取。那时,只要能让我读书,我没有其他奢望,我妈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会读书总让你去读”,我也很高兴能上高中,因为我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女高中生,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呢,我很珍惜!</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们去劳动,在回学校的路上,老师看见我个高、衣服短,还在衣袋角打了布丁(在课桌角被勾破的)。他就说我了“你的衣服怎么那么短?破了还要穿?”我实事求是地回答了老师的话,我又没衣服的。</p><p class="ql-block">回到家,我原原本本的把老师说过的话跟老妈说了,老妈听了很难受。她后来的举措让我瞠目结舌——那时家里的确没钱,她为了改善我的条件,居然摘下了她的那副金耳环,在兑糖人那里换来了10元钱,给我添置了一件新衣服,花了7元钱。我穿上这件衣服,如获至宝,经常舍不得穿。因为太不易了,老妈为了改善我的条件,居然兑付了自己心爱的饰品。我是终生难忘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呢!</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我的小姐姐为了贴补家用,到离家七里地的东海舰队后勤部去做小工,每天还要爬过几座山头才能到,尤其是一个当地人称为“狗爬岭”的山头,爬上去真的会让人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腿脚生疼。为了赚钱,姐只好坚持着,365天几乎无休。遇到上夜班的日子,我老妈带着小弟到离家三里地的村庄去等着她回来(因为前一段路有伴),老妈怕她一个人走山路有殃。遇到大冷天,老妈和小弟总是蜷缩着身子等在屋旮旯里,接到姐了再一起回家!</p> 无私的爱 <p class="ql-block">虽然对老妈来说,我们是个多子女的大家庭,家庭条件又不好,只靠父亲一人赚钱,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老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苦孩子们。</p><p class="ql-block">那时粮食不够吃,米饭总是不够,老妈就用番薯补充,孩子不肯吃,每天只好她自己吃。平时总会听到她的口头禅“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所以老妈总能得到一大家子人的爱戴和尊敬!这是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呢!</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师范毕业后被分配至宁波附近的一所县级直属学校,由于离家较远,我每天只好住在学校里,一周回家一次。</p><p class="ql-block">尽管我已经工作了,但老妈还是像对待孩子那样待我。我每周回家去,她总要把省吃俭用的钱给我买一份肉红烧,一份河鱼烤葱,满满的两大杯(搪瓷大杯)总让我带到学校去,我也和着学校买点蔬菜,就能将就一个星期。周而复始,每周如此,一直等我成家了,老妈才停止这事!这就是妈妈对孩子的爱,不图回报、不图感谢!且还是乐此不彼!我是终身难忘呢!</p> <p class="ql-block">以前,家里离菜场有三里地,每次买菜总要来回走六里路。早早地去赶集,她总会带上外孙女一起去,不是叫他们去帮忙的,而是为了买个包子或者糖糕给她们吃,如果买到家,少了,怕分不遍,买多了,怕钱不够。为了让外孙解馋,她经常轮流带他们去集市,买点给他们吃吃。而她自己连一根几分钱的油条都舍不得买,宁愿饿着肚子回到家吃泡饭充饥。这就是我老妈,心里装着孩子,唯独没有她自己!</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姐姐的几个孩子基本都是老妈带大的。几十年之前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经济拮据是一种常态,赚来的一点工资是不够生活开销的。老妈在生活的过程中就会买些小的、便宜点的食物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如买点很小很小的带鱼帮我们解馋,从船里边去挑一些农民用来当肥料的木鱼头来充饥……那时候的生活有多辛苦就不言而喻了吧!</p><p class="ql-block">老妈对孩子们的爱,绝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扎扎实实地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里的!</p> <p class="ql-block">老妈的一生虽然平庸,没有轰轰烈烈的生活,但她的睿智和机智是留在我们心里的!她的品格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她的一言一行是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的!永生难忘呀!!!</p><p class="ql-block">有一首歌唱得好: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咱的妈……</p> <p class="ql-block">这祭文断断续续将近涂了一年,因为记忆里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受情感的牵制,不得不停止记叙。经过筛选并记录一下,今天终于完工,以示纪念!以飧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