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038)

台风

<p class="ql-block">内蒙古面积有近120万平方公里,且是东西方向的欧亚草原游牧文明与向北中原农耕文明交汇处,至少左右中国3千年多年的文明进程和形态。中国在历史进程中很多波澜壮阔的事件就是在这个大舞台上展开。</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和中山路交汇处。博物院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放置了民族团结宝鼎,很像安徽的铸客大鼎。</p><p class="ql-block">2007年8月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向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赠送了一尊民族团结宝鼎。</p><p class="ql-block">在赠给西藏、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五个自治区的五鼎“民族团结宝鼎”中,除了西藏自治区的“民族团结宝鼎”,是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题写鼎名,其他四鼎“民族团结宝鼎”,都是由胡锦涛亲自题写鼎名。</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诸考古学文化,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壮大的历史进程。其中,作为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古人类石器制作场大窑遗址,将内蒙古地区人类的历史提升到了50万年。新石器时代,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内蒙古东部区以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为代表,从平行发展到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从而绽放出中华文明的曙光。到了青铜时代,内蒙古东部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发现,标志着中国北方国家早期形态“方国”的出现。此后,内蒙古地区经历了激荡交融的春秋战国时代,进入了秦汉一统的繁荣发展时期。</p> <p class="ql-block">大窑遗址的年代为距今50万年至1万年前。大窑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内蒙古阴山之南是东亚原始人活动区域之一,他们与北京周口店人遥相呼应,对研究东亚百万年的发展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证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可以清晰看见现代智人的迁徙路径。智人A的欧亚草原的迁徙路径直接影响内蒙这个地方的。下面智人B一支从中南半岛向上,在中原驻留一段时间,向北经鄂尔多斯高原在河套地区与智人A相遇了。</p> <p class="ql-block">8000年前的兴隆洼遗址。兴隆洼文化年代为8200——7200年前。</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玉器。</p> <p class="ql-block">在白音长汗遗址的一座房舍火堂旁,发现了一尊石质女神像,石像是用简单的雕琢工艺磨琢而成的,石像与很多遗址出土的人像姿势基本一样,呈蹲踞状态,双肩下垂,腹部微鼓,双手抱在腹前,五官虽然磨琢的有些粗犷,却更显得古朴稚拙。这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最早的女神像,她在当时的母系氏族社会中应该是部族的保护神,具有现在的火(灶)神、生育女神和祖先神多重身份。她也是红山文化早期宗教教义的一个反应,在整个氏族部落中是享有很高的地位的。</p> <p class="ql-block">双耳彩陶壶。庙子沟文化距今约5800-5000年,得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新风乡的庙子沟遗址,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它反映了以原始锄耕农业为基础、渔猎经济占一定比重的经济形态,是仰韶文化农人与河套地区原有居民混合共存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补三张红山文化的玉,中华第一龙,玉猪龙和人。在南京博物院展出。</p> <p class="ql-block">鸟形双系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夏家店上层文化以宁城南山根和小黑石沟遗址为代表,出土了以兵器、马具、野兽纹艺术装饰为特色的北方青铜器,同时出土了以簋、豆、盉、匜为特色的中原礼器,中国北方青铜文明和中原青铜文明、欧亚草原游牧文明在这里得以交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立人柄短刀,南山根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1972年,鹰顶金冠饰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柴登匈奴墓。墓群所在的鄂尔多斯地区曾是匈奴人的活动中心,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战国时期匈奴文物,金冠饰与其他文物风格一致但规格最高。</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三世纪末,匈奴强盛,称雄蒙古高原,其势力一度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成为东北亚草原游牧部落集团。通过在内蒙古、宁夏等地区以及蒙古国境内发现的匈奴墓葬及出土物,对这个“逐水草而迁徙”的“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可窥一斑。</p> <p class="ql-block">秦直道和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国吞并六国,完成中原统一,素朝建立后,匈奴仍南隔战国长城与秦抗衡。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北击匈奴,把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南地区纳入素朝版图。素朝在这一地区筑长城、置郡县、修筑道路、迁徙人口、发展农业,实施了有效的统治和开发。受到秦朝重创的匈奴北退700余里,转牧于阴山以北地区。数年后,随着素朝的衰败,边塞的废弛,匈奴又波过黄河,重新占据今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的“河南地”。</p> <p class="ql-block">秦代的铁权。</p> <p class="ql-block">秦代的彩绘陶器。</p> <p class="ql-block">汉代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西汉武帝时,通过发动对匈奴的一系列战争,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实力,匈奴主力退出河套及其以西一带,向西北远徙,部落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北匈奴郅支单于西迁。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以宫女王嫱(昭君)嫁于呼韩邪单于,恢复与匈奴的和亲,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战争局面。汉代北部边疆出现“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遍野”之景象。</p> <p class="ql-block">汉墓壁画。</p> <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来活跃在敕勒川地区的匈奴、乌桓等北方游牧部族,多已迁入中原,鲜卑则分化出许多部落,并且各部日益活跃,成为蒙古高原较为强盛的部族。鲜卑等北方部族效仿中原政权先后建立多个地方性割据政权,相互兼并,最后,崛起于内蒙古东北部的鲜卑拓跋部,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瑰政权,鲜卑族南迁进入中原,迅速汉化。</p> <p class="ql-block">辽代陶瓷制作工艺承唐比宋,造型上具有浓厚的游牧民族特点。辽瓷以鸡冠壶、方碟、长颈瓶、牛腿瓶、凤首瓶和辽三彩、仿定白瓷为代表。其中,辽三彩直接继承了唐三彩的风格,主色彩为黄、绿、白。鸡冠壶等器型带有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风格,又融入了中原的制造工艺,是二者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觉得这两件是秘色瓷。</p> <p class="ql-block">公元1004年,辽宋双方在黄河北岸的澶州签订盟约,约定北宋每年给辽自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互守疆界,互不相扰,史称“澶渊之盟”。辽宋在边境互设榷场进行贸易,北方特产输入中原,中原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在北方地区广泛传播,极大地促进了辽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辽代金银器的工艺、器型和纹饰直接继承于唐代,中期以后,在器物纹饰、色泽和某些器型上,呈现出受宋文化影响的特性,也能找到突厥、粟特和中亚文化的影子。辽代还将佛教纹饰表现在金银器上,在葬具、装饰品和马具中尤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辽陈国公主墓出土面具,驸马面具。公主卒于1018年。</p> <p class="ql-block">辽政权灭亡后,以耶律大石为代表的契丹贵族西走中亚,建立西辽王朝,中亚史籍称为“哈喇契丹”。西辽光复故士的努力虽未成功,但也成为中亚强国。公元1218年,西辽政权为蒙古所灭。如今,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附近山谷草原中,依然生活着崇尚自然、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契丹后裔。</p> <p class="ql-block">金国铜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