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经过多次的商讨与计划,东北之旅还是在仓促中开始了。第一次出关还是带着些激动的。火车是我们这次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从济南到沈阳,一路经过了天津,秦皇岛,山海关,到沈阳,这里是东北第一站。这一趟1244火车我给他命名旅游路。</p> <p class="ql-block">家里有三个男人,出行的力气活就不用我了。</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说仓促,是因为根本没有买到坐票,我们自天津开始,就带老二开始了蹭座之旅,也是一种全新体验,仔细找还是有做得,需要眼疾手快,还需要脸皮厚一点哈哈。回程的路上还体验了一把换乘火车,不用出站直接走换乘通道,高效快速。</p> <p class="ql-block">先来到第一站—沈阳站。这是东北入关后的第一个省会城市,是东北的交通枢纽中心,因此他会成为日本侵略中国打开的第一个口子,也因背负了很多苦难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住在中街的宾馆,地理位置的原因宾馆有点老旧,不推荐。中街是商业中心,我对这个不太感兴趣。但住在这去哪都可以走着,方便的很。</p> <p class="ql-block">晚上去老北市看了凤舞九天,这个夜市感觉还可以。</p> <p class="ql-block">正式开始了,第一站理所应当选择了这里。孩子们一定要了解记住这个日子,因为这是每个中国人的一段痛苦的开始,国恨家仇永远不能忘记。</p> <p class="ql-block">一堆堆的数字和白骨面前,唯有默哀。</p> <p class="ql-block">虽然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未积极抗日,但爱国志士,爱国将领,普通群众,还是自发的举起了抗日大旗,英勇的中国人民永远都打不败,永远都不会妥协。</p> <p class="ql-block">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响彻东北大地,到哈尔滨就会知道这里的一曼路,靖宇路都用抗日英雄的命名。</p> <p class="ql-block">吾辈应该铭记历史。</p> <p class="ql-block">临时加了一个点,沈飞,和九一八博物馆挨的很近,这里是很多歼机的研发制造地。</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的成立之初,东北是承载了建设国防任务的老大哥,为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p> <p class="ql-block">一台苏联产的压缩机,也是沈飞的功勋元老了,见证了沈飞的发展,转型,科技的腾飞,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开始学习近代史。张作霖和张学良无疑在近代史上是对东北地区影响最大的。马匪出身的张作霖,用毕生的智慧与日俄,军阀,南京政府周旋,在夹缝中确定了东北王的地位,保全了东北的利益。但没成想一夜之间毕生的心血被儿子的不抵抗将这白山黑水送给了日本人,儿子的改旗易帜也与老子的理念南辕北辙,不得不说,既是家族的讽刺,更是历史的悲哀。</p> <p class="ql-block">沈阳这座城市的位置,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满清在这里的基础。清朝入关前在沈阳的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都在这里生活过。他们最大的目标也是从这里入住中原,从顺治8年开始就迁入了北京。雍正,康熙,乾隆几次东巡入住沈阳宫,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发展。</p> <p class="ql-block">永福宫庄妃是清王朝几百年中,我个人最欣赏的一位。他集智慧,大体,博学,才情于一身,扶持了三代君王,但并没有慈禧的野心和专政,是不可多得的女才子。</p> <p class="ql-block">红墙照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下午老大尝试了真枪实弹,只要敢于尝试就必须鼓励。</p> <p class="ql-block">老二也尝试他了下新奇的玩意</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加了一个点,丹东,也做了新尝试,包车游。因为时间很赶,所以选了重要的点,河口国门。</p> <p class="ql-block">朝鲜竟然离我们这么近,也是意外收获,看着破烂的工厂,不由得和我们的的高楼林立做对比。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人民生活的差异却如此的大,优越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上河口站,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起到的运输保障作用是巨大的。这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战役带给我们中国人民的意义毋庸多说。</p> <p class="ql-block">成百上千的最可爱的志愿军门从这里跨过了鸭绿江,从此隔江相望,阴阳两隔。</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到达国门,国门内外千差万别,或许身在其中的我们并未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幸福,但看到朝鲜的那一刻我真的明白了富强二字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沈阳站结束了,总体感觉和我们山东生活风俗跟接近,夏天也是一样的热,沈阳也有很多当年闯关东的山东人,他们自己说,往前推和山东人都有亲戚关系。继续北上(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