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几件老物件

菅伟民

<p class="ql-block">  在农村,几乎每家的堂屋都摆放有一张方方正正的桌子,名叫八仙桌。桌子两旁摆放两把圈椅、或是官帽椅、太师椅。</p><p class="ql-block">八仙桌,中华民族传统家具之一。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故称八仙桌。</p><p class="ql-block">关于八仙桌的由来,民间传说有着两个脍炙人口的版本。第一个版本讲述了玉皇大帝的寿宴,邀请了八仙前来赴宴。在途中,八仙经过了一座美丽的山景,被山中的美景所吸引。由于缺乏桌椅,八仙各显神通,创造出了石桌、石凳、香茗、鲜果等,品茗赏景,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为了追求吉祥的寓意,人们将可坐八人的方桌称之为“八仙桌”。第二个版本则是八仙结伴云游天下,途经杭州时听闻画圣吴道子的名声,前来拜访。吴道子热情款待了他们,但天色渐晚,吴道子决定为八仙准备晚餐。面对众多客人,他没有一张大桌,但吴道子灵机一动,画出了一张四角方方的“桌子”,恰好够坐八人。吕洞宾赞赏吴道子的聪明,问他这张“桌子”叫什么名字,吴道子提出了“八仙桌”的名字,从此八仙桌得名。</p><p class="ql-block">桌子的名称在五代时方才产生。明清盛行,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头百姓几乎家家都可以寻到八仙桌的影子,甚至成为很多家庭中唯一的大型家具。几案类家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有虞氏的时代,当时称为俎,多用于祭祀,案的名称在周代后期才出现,宋高承选《事物纪原》载:"有虞三代有俎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p><p class="ql-block">普遍认为在大型家具中八仙桌的结构最简单,用料最经济,也是最实用的家具。其使用方便,形态方正,结体牢固。亲切、平和又不失大气,有极强的安定感,这也使得八仙桌成为上得大雅之堂的中堂家具。无论厅堂装饰的典雅还是简单,甚至粗糙,只要空间不是特别逼仄,摆上一张八仙桌,两侧放两把椅子,就会产生非常稳定的感觉,如一位大儒,稳定平和。</p><p class="ql-block">到了明代,八仙桌的造型已基本完善,分为有束腰与无束腰两种形式,有束腰的工艺是,在桌面下部有一圈是收缩进去的,而无束腰的即四腿直接连着桌面。至清代时,八仙桌大部分改成带束腰的,腿有的也改成了三弯腿,牙板加了很多如拐子龙、浮雕吉祥图案等装饰性的部件,美观性很强,做工很精巧。八仙桌结构简单,用料经济,一件家具仅三个部件:腿、边、牙板。桌面边长一般要求在0.9米以上,桌面边抹都做得较宽,攒框打槽,以木板做面心板,面心板通常为两拼,(在湖南湘潭一带,面心板一般为三块),桌面心后面装托带,以增大桌面的牢固度及承重度,也有用瓷板、瘿木、云石作桌面的。每逢正月初九,石狮人素有"拜天公"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摆放这样的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摆满各式供品,非常丰盛。此外,农历七月初七或者家有喜事时,石狮人家中也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通过亲子手工,再现家乡风俗,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 。</p><p class="ql-block">在农村谁有红白喜事,本家人都会挨家挨户借邻居家的八仙桌,用完后还上。为了不出差错,借的时候都会用毛笔或粉笔写上主人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这个木箱子是1981年哥哥上大学前父母找木匠做的,陪伴哥哥度过了三年求学时光,也见证了哥哥嫂嫂婚后多年幸福美好。随后留给我,成了我的书箱。如今四十多年了,看着箱子上贴的一个个“福。”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  这把算盘是父亲多年前买的。陪伴父亲几十年。年轻时父亲是生产队的保管员,因为父亲打得一手好算盘。从小父亲就教我们咋打算盘。什么“小九九”“狮子滚绣球”等口诀,父亲运用的得心应手。看到这把算盘就不由想起我那慈祥的父亲,想起他对我们姊妹几个的谆谆教诲;想起他正直、善良、任劳任怨!想起他的两袖清风、严于律己。</p> <p class="ql-block">  算盘( Abacus)是一种手动操作计算辅助工具。它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至今所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日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 1档或13档。档中横以梁,梁上1珠,这珠为5;梁下5珠,每珠为1。</p><p class="ql-block"> 由于算盘的档数通常都是奇数档,例如9、11、13、15、17等,带有赏玩性质的偶数档算盘的身价就比奇数档的高。而小巧玲珑的袖珍算盘以及21档以上的大型算盘,无疑丰富了算盘的文化内涵,值得收藏。</p> <p class="ql-block">这个物件是1992年冬天,我在禹州红星电磁厂打工时捡到的。因为上面刻有王维的“明月松间照”这句诗,而被我保留至今。这物件不知是不是笔洗。因为背面有沟槽。或许是镇纸,只是没遇到“清泉石上流”那一个。</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课桌,三十多年前上大学是用过两年。那时每年还交过七十五元的折旧费。六年前从好友那里拉回几张。</p> <p class="ql-block">这部收音机有历史了。红灯牌收音机青岛无线电二厂(1979年改为青岛电视机厂)生产。1969年9月,青岛市决定将市工会所属"五七"工厂改名为青岛无线电二厂,作为收音机生产专业厂,当年,试制成功"五七"牌五晶体管收音机,到年底生产500台后停产。1970年3月,对上述收音机改进外观造型,试制出"红灯"牌501型五管台式一波段收音机,到1972年,共生产18048台。1972年,试制成功并投产了7301型七管三波段台式收音机和T-602型六管一波段台式收音机。其中T-602型收音机成为该厂受用户欢迎的主要产品,生产持续到1979年,累计总产量达到353290台,成为山东省收音机总产量较高的品种之一。1976年到1977年,先后试制成功并批量投产了TS4-10型九管四级交直流台式收音机、3TS2A型13管二波段三级收音机,共分别生产23309台和10715台,其中,TS4-10型收音机1980年在全国收音机评比中获音质奖,3TS2A型收音机1981年获山东省收音机评比同类机第一名、一等奖和全国收音机评比三等奖,并于1982年获青岛市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青岛电视机厂生产收音机2819台,之后停产收音机,专门生产电视机。累计收音机总产量为425872台。</p> <p class="ql-block">燕舞唱录机(Yanwu recorder)是燕舞集团生产的燕舞品牌唱录机,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知名度最高的音响品牌产品。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歌词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家喻户晓,盐城燕舞集团的收录机产品也红遍大江南北。1982年,燕舞员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全省第一个研制出“燕舞”收录机,并且在国内一炮打响。随后几年,“燕舞”通过形象宣传、苦心经营,一举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收录机生产基地,销量连续8年居全国收录机行业首位,成为我国知名度最高的音响品牌。90年代初,随着CD、VCD等新型家电音响产品出现并普及,国内收录机市场份额逐渐缩小,而此时的燕舞集团在产品的开发更新方面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仍然只生产收录机这一种产品,“燕舞”在1993年后开始明显地走下坡路,一度旺销的“燕舞”产品积压,大量欠款无法回收,银行放贷也开始萎缩。1996年底,走进绝境的燕舞集团终于宣布全面停产。</p> <p class="ql-block">  这个物件是做蜂窝煤球用的。在没有禁烧蜂窝煤球之前,许多家都是买些散煤,再去拉些粘土,和好找块空地方,再找些锯末或是煤渣或是水,开始一个个制作。制作一两个后就要掂着这物件蘸些水或锯末或煤渣,这样煤球下的顺畅。制完之后,在水里清洗干净,便于下次使用。</p> <p class="ql-block">这个物件我们这儿叫竹篮,在农村家家户户多有。平时打猪草、或是过会串亲戚用。尤其谁家小孩满月吃面条是,人们会装在篮子底下铺一张红纸,然后装一篮鸡蛋㧟着去贺喜。主家回篮时,会放上一些面条,几个煮熟的蘸了红颜色的鸡蛋。人们看了鸡蛋的颜色就知道主家得的是小子或是姑娘。因为大红的是小子,二红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前,无论城市或农村,照明灯的开关多是这种拉线开关。又因为这种拉线开关存在许多弊端。另外拉的绳子还容易断。逐渐的人们研制出了安全性强的方便的新开关。</p> <p class="ql-block">友谊雪花膏是创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老上海货。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受欢迎的的化妆品中最出名的的化妆品了。它分铁皮装和罐装两种。打开盖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有一种回到了童年的感觉。成分主要有纯净甘油、硬脂酸和香料等,膏体既香且白,能滋润皮肤,抗御风寒刺激。这是一款能滋润皮肤、抵御风寒刺激、四季皆宜的日用护肤品。更重要的是它不含激素,对皮肤不会产生任何的负担和副作用。。</p> <p class="ql-block">  这个盆架是1995年底我结婚时,工地的钢筋工给我制作的。不知从何时起不用它了。看到它就让我想起在三十年前鄢陵汽车西站工地的历历在目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扁担是生产生活中的用具之一。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一般都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p><p class="ql-block">但也有两头上翘,形似"月牙"的翘扁担。翘扁担据说挑东西比较省力,但掌控须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在使用时就容易翻转过来,为了防止翻转,有的翘扁担又在一头装上一块短木板,叫做扁担的"马"。</p><p class="ql-block">扁担在武汉,重庆等地对零散临时搬运工的代称。电视剧"山城棒棒军"描写的就是那类群体,只是在重庆主城区称为"棒棒",在重庆万州、忠县等地称为"扁担"。</p><p class="ql-block">扁担在民间舞蹈扁担舞中,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扁担在书法中,可以用来形容横写的不好像扁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手电筒:简称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以来,移动照明经历了从火、油、蜡烛到手电的发展历程。100多年前英国人发明了煤气灯,使人类的照明方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火把、蜡烛、油灯、煤气灯这些可移动照明工具,都没有离开火,都是靠物质燃烧发出的光来照明的。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从此改写了人类照明的历史,人类走向了用电照明的时代。100年前从俄国移民到美国的康伯拉休伯特发明了手电筒。 </span></p> <p class="ql-block">  红双喜搪瓷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生活用品,在欧洲,搪瓷作为日用品已有多年的使用传统,而且到现在都深受普通家庭的欢迎。搪瓷是一种在金属底坯表面,涂烧一层或多层玻璃瓷釉的工艺。搪瓷是一种很安全的材料,表层上了釉,无毒无害,抗菌性能也很好,很多医疗器械就是这种材质的。它还有一个曾用名,叫做「珐琅」。</p> <p class="ql-block">  这把锈迹斑斑的镰刀见证了无数个麦收时节收割麦子的场景;也让我想起哥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爬到树上用镰刀割杨叶不慎割烂嘴唇的惊险。镰刀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一般用来收割小麦、稻谷等,在农村还有广泛的使用。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之一。</p><p class="ql-block"> 镰刀在多数共产国家作为农民的象征,被画在党旗 (徽)或国旗 (徽)上 (例外的情形有北朝鲜劳动党绘的是镰刀[3] ,安哥拉的国旗绘的是大斩刀)。</p><p class="ql-block"> 在西方,人们常常把弯曲的剑称为镰刀,在希腊神话中,天神克洛诺斯(Cronus)就是用镰刀割下了其父原始神乌拉诺斯(Uranus)的生殖器的,后来前者又被其子宙斯的雷电击败并被废黜、流放。镰刀一直作为克洛诺斯(拉丁语Saturn,也就是土星)的标志,他被看成古希腊之前的丰产之神,后来人们混淆了他和时间的化身柯罗诺斯(Chronus)的名字,于是克洛诺斯手持镰刀(或者是长柄镰刀)的形象就成了时间流逝的象征,在这个意义上镰刀就变成了死亡的象征,死神“选择”它作为武器也就理所当然。</p> <p class="ql-block">桑叉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农具,用于叉柴、叉草、叉麦类、稻草类秸秆用,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工具。也是一种古代祭祀用品。在古老的祭祀仪式中,人们手持桑叉,虔诚地向神明献上祭品,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 相传桑叉有一千多年历史,因为桑树树木坚韧而柔,聪明的古代人就用它作为农具,桑树苗从出来就开始整理,一年要二十几遍工序,桑叉从幼苗到使用一般三到十年时间。桑叉制作是一项非常有技术性的工序,从拢、捏、烧、烤、犒后才能用着轻便顺手,后来有的地方用铁叉来代替。</p><p class="ql-block"> 沙荒一直成为困扰当时滑县人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为了防风固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滑县人在沙丘带集中连片植树造林。滑县南部的老慈周寨人针对这一问题,遍选树种。桑树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是防风固沙的上选树种。所以广植桑树,不但根治了风沙,稳固了土地;还在逐步的发展与实践中,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制作桑杈,先将成型后的桑杈(树)去皮放入地下炕炉进行第一遍熥烤,用刨将杈杆、齿削匀。待干后再放入地下炕炉进行第二次熥烤。</p><p class="ql-block">一般是熥罢拗,拗罢熥,连续数次,直至不再变型为止。</p><p class="ql-block">经打枝削杈、捆绑成型,再放入窑中烧制,然后再去皮,在杈笼中定型,修饰打磨,数道程序,经过五六个人的合作,一把合手的桑杈才能做成。新版《滑县志》记载:慈周寨桑杈栽培,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慈周寨一带沙荒连绵,当地百姓为防风固沙,多栽种桑树。</p><p class="ql-block">新中国建立后,桑杈(树)的栽培已从慈周寨发展到后赵、北李庄、小果园,朱吴娘寨、牛吴娘寨、王吴娘寨等村,西部的瓦岗寨、梦庄、刘庄、周道等村,北部上官镇临近的几个村庄也开始栽培。50年代是慈周寨桑杈发展的鼎盛时期,年产20余万杆。80年代,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桑杈生产又迅速发展起来。1987年,慈周寨桑杈销售量达30余万杆。某年滑县县城的道口古会,各公社挑选一样特产参加展览,慈周寨桑杈作为代表,在会上广受好评,并销售一空。90年代以后,随着大型收割机的到来,解放了生产力,在农耕社会使用了千年的桑叉,在慈周寨流传了三百余年的桑杈制作技术,逐渐彻底消失。</p><p class="ql-block"> 桑叉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从一棵树把它培育制作成一把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的劳动工具,其文化历史意义十分厚重。</p> <p class="ql-block">木锨,是用木头制成的锨,长方形片状(比铁锨大),一端安有长的木把儿,扬场用的工具,多用于铲粮食。主要是农村使用耕牛或拖拉机拉石磙子从麦穗碾压下麦子除去叶子灰尘时,一般在侧风向,用木锨采用扬撒的方式,使麦子里的灰尘、碎叶脉等杂质去除。虽然木锨一年用不了几次,几乎常年“闲着”!但是,每年收麦子时缺了木锨还真不行,不好去除里面的杂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