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唐太宗李世民(599一649,享年50岁)。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伟大帝王,以其卓越的才智、非凡的勇气和深谋远虑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大唐盛世,成为了中国古代帝王中的杰出典范。</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出生于贵族世家,其父唐国公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世袭唐国公,称得上一方诸侯。其母窦氏出身富贵人家,更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女子,到及笄之年,前来求婚的贵族子弟络绎不绝,窦家为了选择合适的女婿,便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然后跟前来求婚的人约定:每人只准射两箭,谁能用两支箭分别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就招谁为女婿。李渊得胜而出,娶得佳人,窦氏也成了李渊的贤内助。</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4岁时,李渊带他去岐州,偶遇一位相面书生,该书生见到李渊身后虎头虎脑的小孩后惊为天人,便向李渊拜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贵公子乃人中龙凤,等长到20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听了异常欢喜,便按照相面书生的"济世安民"之说特地给儿子取名李世民。他自幼生活富足、聪慧过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除了苦读圣贤书、研读兵书外,还酷爱骑烈马、拉强弓。613年,李世民与长孙氏正式成婚。</p><p class="ql-block"> 隋朝末年,隋炀帝北巡雁门关遭到突厥围困,李世民受命前去营救,经过斗智斗勇,突厥主动撤军,雁门关之围不战而解,李世民出师告捷,一举成名;在太原平乱中,李世民更是成为了李渊的左膀右臂。转眼间李世民已经到了18岁,目睹了隋炀帝整日荒淫无度,隋王朝江河日下、大势已去,各地起义军纷纷而起。于是李世民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他跟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在征战的过程中,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凭借过人的意志和胆略,运用心理战、水战、夜战等力挫群雄,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618年三月,隋朝勋臣宇文化及和禁军将领发动江都兵变,隋炀帝被缢杀,李渊得知消息,马上着手准备隋恭帝的禅位典礼,五月,隋恭帝杨侑向天下发布退位诏书,禅位于李渊,唐朝正式建立,建都长安,改元武德,李渊即为唐高祖。六月,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任命二子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晋封秦王;封幼子李元吉为齐王。</p><p class="ql-block"> 唐王朝建立后,天下仍然枭雄林立、割据四方,对大唐江山虎视眈眈,李世民与其父亲、兄弟经过数年浴血奋战终于平定四方,但"只可共苦、不能同甘"似乎成了历代帝王将相的终极宿命,他们手足之间的争斗随之拉开了帷幕。太子李建成担心李世民功高盖世、能力超强对自己极为不利;李世民认为自己战功显赫,不能仅仅称秦王。于是,太子李建成联合李元吉与李世民利用各种方法展开了夺权的明争暗斗,父亲李渊多次调解三兄弟间的争斗并未取得实质效果。626年,李世民在众人的反复劝说下,决定先发制人,策划了"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射杀。当天,李建成的4个儿子和李元吉的5个儿子也被悉数杀掉。</p><p class="ql-block"> 626年,李渊诏令天下,正式传位于李世民,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为"贞观",从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李世民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与谋略,18岁起兵征战、24岁平定天下、29岁做了天子,这期间仅用11年时间便成为了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p><p class="ql-block">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了尽快稳定局势,他建章立制、礼葬兄弟、改组朝廷、改革官制、静民重农、兴办学校、健全科举,收到了良好效果。他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无论是出身名门望族,还是来自平民百姓,只要有真才实学,包括太子东宫的人才他都能予以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秦琼、李靖、李勣、马周等名臣贤相,皆在他的麾下施展才华,共同为大唐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广开言路、兼听纳下,能够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魏征多次直言进谏,有时甚至让李世民感到难堪,但他深知魏征的忠直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因此不仅不怪罪,反而予以嘉奖。这种虚怀若谷的胸怀,使得朝堂上下形成了直言敢谏的良好风气,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他的这些作为最为世人们称道。</p><p class="ql-block"> 在政治上,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整顿吏治、治贪反腐,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他重视法治,修订律令,力求法律的公正和严明,使社会秩序井然。</p><p class="ql-block"> 在经济上,李世民既重农业又重商业,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鼓励农业生产,促进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了经济。</p><p class="ql-block"> 在军事上,李世民平定东突厥,消除了北方的边患;平定吐谷浑、征服高昌等西域诸国,使唐朝的版图得以扩大。他的军事战略和指挥才能,为唐朝的边疆稳定和民族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上,李世民大力倡导儒学,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他鼓励文学创作,使得唐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他还重视史书的编纂,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p><p class="ql-block"> 在民族上,李世民主张和亲政策、德化政策,促进各民族团结。最值得称道的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联姻。文成公主入藏之后,不但促进了西藏农 业、手工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公主带来了大量种子和工匠,还教会了当地人冶金、纺织、农具制造、制陶、建筑、碾米、造纸、酿酒、制墨等技术。据说山南地区的牛耕技术就是文成公主传授的,日喀则的铜匠们 更是把文成公主当作他们的祖师。服侍文成公主的宫女们则在她的教导下成了纺丝织布的能手。文成公主还传授给当地百姓修房子、织绸缎、 用碗等各种内地生活中的必备技术。文成公主不仅把内地的音乐带到了西藏,还帮助松赞干布改进了历法和文字。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结合创造了历史上的和亲佳话,她在西藏生活40年,有力促进了汉藏之间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对吐蕃社会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在外交上,李世民打通了中国通往东亚和西亚的道路,正式开辟了古丝绸之路。他非常注重对外贸易和交往,与唐朝直接贸易的国家由前朝时的十几个发展到70多个。明令中国人可以和外国人自由通婚。大唐盛世吸引了很多外国使者前来,可谓万邦来朝,唐朝也不断派人出使访问其他国家,玄奘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个人爱好相当广泛,他喜欢弓射、痴迷良马、嗜好围猎、擅长诗书。《全唐文》《全唐诗》均收录了他的大量文、赋、诗。他还非常重视书法理论研究,著有《笔法论》《指法论》《笔意论》等。</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生有三子四女,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长孙皇后去世时年仅36岁。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后因李泰一心想夺权而迫逼太子策划谋反暴露被废,李泰没有继承大统的德行,太子之位便非晋王李治莫属了。李世民身边的女人除了皇后外,贤妃徐惠、才人武则天算是两个最值得提及的了。武则天不但对唐太宗本人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整个唐王朝甚至中国封建进程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她14岁便进宫,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宠幸,并赐名武媚,封为才人。后因民间传言"帝传三世,武代李兴",经太史李淳风解释:臣通过夜观天象,已经推断出此人虽然不到30岁,但已久居宫中,而且将来还会成为天下之主,最后陛下的子孙也会为他所害。唐太宗思来想去,只有武则天符合条件,于是他再也不宠幸武则天了。后来,不甘认命的武则天想方设法傍上了李治。</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在晚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追求长生不老、大兴土木等。他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驾崩。他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功绩不仅在于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更在于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治国理政的典范。他的智慧和勇气、胸怀和品德,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他伟大的胸襟和气度,加上勇敢和自信的性格,才使得唐朝在当时能成为政治稳定、社会开明、百姓富足、国富兵强、近悦远来、文化繁荣、威名远播的大唐盛世。唐太宗成为继"秦皇汉武"之后又一位千古帝王。</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英明的领导者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他的治国理念和策略,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将与大唐的辉煌一起,永载史册,流芳百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