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宴坨:一个有历史故事的地方

旭风

<b>  摆宴坨?</b><div> 这名字耳目一新、有点诱人、有点文化味,从字面意思来看,肯定跟“吃饭”有关系。所以,看到“天下朋友”户外群发出活动公告后,就想随同参加,前去一探究竟,究竟是个什么所在,去揭开那略带神秘的面纱。</div><div> 整个活动走下来,感觉超出预期,不虚此行,来得值,来着了!</div> 8月10日周六,参加天下朋友组织的摆宴坨-骡切崖-阎王鼻子徒步登山活动,在“大汗”、“大浪淘沙”的带领下,30人左右走了大线,事后“木子”总结说走了23公里,远超原计划的18公里,即使每个人记录有误差,也应当有20多公里,爬升倒是没有多少,可能也就620米左右。另外十几人在“护花使者”的带领下走的休闲小线。<div>  公告中提到的“摆宴坨“的风采算是全方位领略到了,雄浑大气,美到极致;“骡切崖”就在我们回撤走到16:44分时那个地点的左侧不远处,秀美的风光吸引大家在路边停留了好几分钟,但当时不知道那就是骡切崖;“阎王鼻子”?可能就是“燕王逼子”的谐音,说来话长,也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传说。<br><div>  </div></div> 摆宴坨,又叫白日坨,与东、西甸子梁相对应,也叫北甸子梁,位于蔚县宋家庄镇,海拔2306米,是河北第五高峰。它的名称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赵襄子在此附近设宴,指使厨师以铜木勺杀死赴宴的代王及随从,故以此命名,据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摆宴坨这条徒步线路,在户外地位很高,尤其在北京,有驴友称之为河北省除了小五台之外的另一处户外圣地。最近石家庄有自驾前来的,但好像没有听说石家庄户外群有组织的。领队“大汗”说“天下朋友”是第一个发这个活动的群,他也是第一次来这里。 <p class="ql-block"><b>微风,从脸庞掠过,轻吹,清爽;</b></p><p class="ql-block"><b>云层,黑白交织,霸满了天空,有气势,自由飘荡;</b></p><p class="ql-block"><b>小雨,一阵淅淅沥沥,淋在身上,甚至听不到声响;</b></p><p class="ql-block"><b>风车,数也数不清,从没有离开过视线,占山为“王”。</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摆 宴 坨</b></h3> <div>  摆宴坨,号称河北第5高峰,但上去后才发现,原来是一片裸露的岩石群,也就是一块不太起眼的石头,周围也是相对开阔的区域。但是历史赋予了它一段惨烈的历史,使它带着这段历史闻名于世。</div> 摆宴坨是我们这次徒步的目的地。从10:10分开始到中午12:50分到达,大家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在大石头上玩了会,打卡拍照,到附近树林的边缘午餐后,13:30分,领队“大汗”催促大家上路,因为走大线,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h5>因为大家一路上基本已经汗透衣衫,加之这里地势较高,温度较低,上来后感到有些冷凉,不少人加了衣裳。</h5> <h5>从这个角度看,“摆宴坨”稀松平常,可能还有点失望,“原来如此”。</h5> <h5>“大汗”热心的帮大家拍照,不少人已经开始去附近的树林避风处午餐去了。</h5> <h5>最后从摆宴坨下来的“大汗”。</h5> <h5>如果不是徒步,自驾可以直接开车到达摆宴坨。这不,这辆白色越野车就是。</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蘑菇带来的快乐</b></h3> 因为刚刚下了雨,蘑菇犹如雨后春笋般从地里冒了出来,林中、草甸里,我们一路上可是开了眼,或者孤独一个,或者连串如珠,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给大家带来了不少乐趣。大家观赏拍照,或者小心采摘下来,手持把玩;像“华药扫地僧”风格大变,也不拍照了,更是顾不上看风景了,一门心思忙于采挖,收获最大,据他回家后说采挖了有足足20斤,可真是赚大发了! <h5><b>成了道具</b>。“那兰”手持着大蘑菇。</h5> <h5><b>如获至宝。</b>“看看咱的”。这个蘑菇应该最大,舍不得扔掉,后来她放到塑料袋里带回了家。</h5> <h5>两人都拿着一个蘑菇,亮亮相,比一比,看看谁的大。</h5> <h5><b>收获最大</b>。看,“华药扫地僧”这次挖到宝了。弯腰采挖蘑菇,以及风风火火的向前,再去找寻更多的蘑菇,以至于后来因为太过于专注,眼睛向下,总盯着地面,一度与大部队失联,后经过一通紧急联系,才顺利归队。</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多 次 相 遇</b></h3> 这里牛羊成群,尤其是牛群格外多,公路上旁若无人的溜达、草甸上悠哉悠哉的享受着美餐、缓坡上与世无争般的卧着闭目养神,对旁人经过非常淡定,因为它们是这里的主人,它们自己的家园。所以,那么淡定坦然。 <h5>这好像是一家三口。</h5> <h5>田园风光,如画般美好!</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拍 呀 拍</b></h3> 一路上,峰峦叠嶂,山势连绵起伏;云雾变幻、云卷云舒、或明或暗;视线所及,风车林立,望不到尽头;舒缓的高山草甸,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的松林,美到极致,移步换景,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虽然步履匆匆,但还是情不自禁驻足,一次次停留拍照,留下美好的瞬间。 <h5><b>驻足片刻</b>。看看,前边的队伍走远了。</h5> <h5><b>崖边自赏</b>。大线组前面的领队“大浪淘沙”。</h5> <h5><b>流云飘动</b>。“那兰”</h5> <h5><b>拍个不停</b>,不忍离去。</h5> <h5><b>融入其中</b>。正因为有了我们的加入,大自然的景色才更有活力。</h5> <h5><b>美景如画</b>。在“大汗”的指导下,两位美女摆出了漂亮的POS.</h5> <h5><b>自我陶醉</b>。肩膀上担着登山杖的“木子”在拍视频。</h5> <h5><b>不约而同</b>。“大汗”和这小伙神同步。</h5> <h5><b>流连忘返</b>。拍了一张又一张。</h5> <h5><b>嗨起来吧!</b>几位美女来个美背小合影,右侧下方的村庄就是西高庄子村。</h5> <h5><b>情不自禁</b>。沿公路左转,在转弯处,走在前面的人都停下来,定格各自理想的画面。</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过 石 林</b></h3> 这片独特的石林,只有很短的一小段,但分割了不同的植被,一侧是山坡草甸,一侧则是茂密的松林。历经千百年的风吹雨打,看起来充满了岁月沧桑。 <h5><b>独一无二。</b>因为只有“大汗”爬了上去拍了这张。石头风化严重,“大汗”上去后用杖拨了拨,边缘的石头立马就碎了。</h5> <h5>父子两个走石林。</h5> <h5>往摆宴坨方向前行时,从石林下方绕过来,回来的时候,则是从石林的另一方松林中穿过。</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走 公 路</b></h3> 这次徒步,走公路占了相当一部分路程。这边的路,虽说不上好,但如果不想走路,开车可以直接上到摆宴坨或者其他自己想去的地方,还是很方便,所以周边自驾过来游玩的人很多,有的路段还会出现堵车现象。 <h5>前面就是西高庄子村了,这是村边附近的一处水洼。</h5> <h5><b>避水侧行</b>。由于刚刚下了雨、而且看起来还不小,路面坑洼处出现了浑浊雨水的聚集。路面泥泞,大家只好在公路外侧绕道过去。</h5> <h5><b>泥泞路段</b>。又一处雨水聚集的路面。</h5> <h5><b>公路弯弯</b>,蜿蜒盘旋。</h5> <h5><b>小雨轻洒</b>。此时,天空飘起了小雨,看前边的人穿上了雨衣,后面收队的“大汗”坚持没穿,本来就下的不大,时间不长就停了。</h5> <h5><b>雨过天晴</b>,阳光明媚。</h5> <h5><b>已近黄昏,</b>光线明暗对比更为凸显。</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踏 草 甸</b></h3> <h5><b>碧绿如毯</b>。</h5> <h5><b>校对线路</b>。走在前面的“大浪淘沙”在看轨迹对不对。</h5> <h5><b>第一方阵</b>。“大浪”领着几个人,走在最前面。</h5> <h5><b>谈笑之间,</b>步步向前。</h5> <h5><b>接近目标</b>。前面风车处,就是摆宴坨。</h5> <h5><b>林中草甸。</b></h5> <h5><b>加了镜框</b>,你已如画。</h5> <h5><b>加快步伐,</b>步履匆匆。</h5> <h5><b>尽收眼底。</b>登临高处,一眼望去,美不胜收。</h5> <h5><b>重新出发</b>。摆宴坨旁边树林午餐后,大家已经先行出发,这是在后面断后的“大汗”。</h5> <h5><b>小心翼翼</b>。</h5> <h5><b>不知不觉</b>,走着走着,已在画中。</h5> <h5><b>乌云压顶</b>。</h5> <h5><b>紧追不舍</b>。</h5> <h5><b>比比大小。</b>这是我们从一个还没有安装的风电叶片旁边经过,比较一下就知道,人是那么渺小。</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穿 树 林</b></h3> 穿过了几片松树林,既有平坦的林间小路,又有下行的轻松跳跃,更有费劲向上攀爬的陡坡,嘘嘘带喘、汗水不断。但地上满是厚厚松软的落叶松针,踩在上面,如踩到地毯上一样让人舒心,伴有野花绽放,形状各异的蘑菇见了一波又一波,就忘了疲惫。 <h5><b>身材修长。</b>松树挺拔,树姿颀长;人也苗条,很是和谐。</h5> <h5><b>悠闲行进。</b></h5> <h5><b>林中远眺</b>,外面的风景诱人。</h5> <h5>黑森林的诱惑。</h5> <h5><b>出林入甸。</b>走出松林了,踏上了草甸。</h5> <h5><b>奋力向上。</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 个 村 庄</b></h3> <h5><b>  10:15分</b>,刚开始徒步不久攀登一个小坡,身后的小村庄叫“<b>分水岭</b>”。</h5> <h5>  <b>  10:45分</b>,途径西高庄子村。这个村比较熟悉,7月21日周日跟随“大汗”徒步“山崩天路”时,这是徒步的终点,我们曾在村边等候大巴车接应,但没有进村,这次我们川村而过。</h5> <h5><b>  14:57分</b>,午饭后往回走时,父子两个不再跟着走大线,沿公路下撤走近路,靠着路边栏杆休息。问了问领队“大汗”,身后的山坳里的小村庄叫<b>“化疙瘩”</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其 他</b></h3> <h5>  <b>17:50分</b>,行进途中回望,一个自驾者与他改装后的车辆。车顶好像加装了一顶帐篷,旁边有梯子可以上去。嘿,真不赖!</h5> <h5>  <b>  18:13分</b>,天色暗淡下来,我们徒步即将结束,而自驾前来、打算在此扎营的人们还在路边山脊上不慌不忙、悠闲惬意的游玩、骑马。</h5>